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四章 行善善報,行惡惡報

  墨劍,豌豆,帝丹,魔君,七夜,裁判者,洪樁,晨曦。曼武都是滿臉吃驚的看著完顏常興腳踏祥龍,頭頂混沌蓮花,而此時完顏常興渾然不知道自己的變化,依舊是在講道說法,滿臉的祥和之氣。

  在完顏常興邊上的該隱此刻北一層層灰茫茫的死氣包裹著,而該隱的女兒則是渾身的死氣比較濃郁都快結成實體,讓墨劍等人感到了冰冷。他們在放眼看去坐下的其他人也一樣被一層死亡之氣包裹著,相比較他們淡薄一點,但是看到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是在受著煎熬。很多則是渾身被自己的汗水滲透了,面部猙獰的掙扎著。

  “兄弟們我們看看是不是能幫一把,都去檢查一下他們的身體情況,”晨曦在一邊急促的說著。

  但是當他們想要到那些吸血鬼身邊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身體被禁錮住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們心中響起了完顏常興的聲音。

  完顏常興依舊是腳踏祥龍,頭頂混沌蓮花之狀。

  “波斯匿王向佛說:末利夫人,受持五戒,每個月要有六天齋戒。一天當中五戒違反兩條:飲酒和妄語。八關齋戒中違反了六條。這樣的情況,犯戒的罪過輕重如何呢?

  世尊回答說:這樣的犯戒有大功德,沒有罪過。為什么呢?是因為利益于人的緣故。就像我從前說過的那樣,人修善業有兩種:一種是有漏善,一種是無漏善。末利夫人雖然犯戒,但是屬于有漏善,沒有犯戒屬于無漏善。依照戒律的文字說明,破戒修善是有漏善,依照真實的含義,凡是內心所發善念,都是無漏業。

  波斯匿王說道:世尊這樣說,末利夫人雖然飲酒破戒,但是心無惡念,所以有功德,沒有罪過,那么一切人民也都是這樣啊。為什么呢?我想起近日舍衛城中有王公貴族因為很小的爭執,釀成了很大的仇恨。各自商議謀劃舉兵討伐,兩家都是國家中的豪門旺族,又是我的親戚,不能一抓了事。他們又都不聽勸解,喊著要武力解決,所以十分憂慮。

  我回想起,在做太子的時候,先王有一名大臣,叫提違羅,自持其家的權勢富貴,輕慢于我,比耍笑畜生還要惡劣地戲弄我。當時我十分憤怒,想殺了他們,但是自己的力量還不夠,向父王訴說也不聽。只能心中暗暗憤恨,卻無可奈何。因為這個原因也吃不下飯,日漸慷淬。太后見到我愁苦的樣子,想方設法開導勸慰,卻仍然如故。

  太后因為疼愛自己的兒子,便派遣人找來好酒,勸我飲用。我對母親說:我們世代信仰那延羅天,敬奉婆羅門。如果飲酒恐怕會招到上天的憤怒,被婆羅門責罰。太后擔心太子的性命,于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緊閉宮門,太后說:天神都是有慈悲心的,救濟苦難,婆羅門也是這樣。你現在憂愁不樂,日漸憔悴,等于是自己丟掉性命,天神怎么能夠救你呢?不如服藥,排解憂患,這樣可以保護你的生命。”

  墨劍也發現了自己身體不能動作,同時也領會了完顏常興的意思,于是他就盤腿坐在地下,也不管地上臟還是干凈就坐下了,他坐下后剩余的八個人也跟著坐下,靜靜的聽著完顏常興的談到。

  “那些婆羅門也沒有得到天眼,怎么會知道隱秘的事情呢?這樣再三迫,我勉強順從。飲酒之后忘記了仇恨。太后見到兒子面容恢復,心中歡喜,召集宮女,歌舞娛樂。三周之內盡情享受五欲歡樂,所懷憤恨,由此熄滅。

  想到這件事,我即命忠誠的大臣,準備好酒及美味佳肴。宣召國中的王公大臣豪門名士前來集會,要商討國家大事。雙方各自帶領約五百人前來。在大殿之上奏起莊嚴的音樂,我讓大臣每個琉璃碗里盛滿三升美酒。我在大家面前先飲一碗。

  說道:今天我們在此討論國家大事,想來大家都沒有什么意見,現在大家都各飲酒一碗,然后再開始討論。大家都答應稱是。大家聽聞美妙的音樂,又飲美酒之后心中歡喜,忘記了仇恨,沒有憂慮。

  我又手舉酒杯,向大家說:士大夫、貴族都是世代相承,尊奉圣教,不該違背。為什么大家因為一點小小的事情就相互爭斗成這個樣子,如果不能相互忍讓,那么恐怕后果是國家要毀滅。所以我重新全諫大家,平息紛爭。諸大臣說:我們尊奉您的命令。不敢違背。由此國家得以和平。

  波斯匿王向佛說道:眾人的紛爭并非由酒引起,但是卻由于酒而平息了爭斗,這不是酒的功勞么?

  另外,世尊啊,我觀察世間即使是貧窮的平民百姓,奴婢仆人,荒蠻之地的夷人,或者是為了慶祝節日,或者是到酒店聚會,因為歡樂的緣故,無需人教導,便能歡歌起舞,在沒有酒的時候,根本不會有這樣的事情。所以由此知道,人因為酒的緣故而有快樂。心歡樂的時候不會起惡念,不起惡念則是善心,善心應該有善報。獼猴飲酒尚能起舞,何況世人。

  就象世尊所說,行善善報,行惡惡報。就如同世間的人,因為從前布施的福德因緣,現在得到大富的果報。貧窮的人乞討,卻吝嗇不給,因為貪吝的緣故,將來受餓鬼報。又如世間男女相貌端正,男人相貌好者,女子喜愛,女子美貌,男子喜樂。如果有外力強令斷決,不讓其相配,就會導致其憂愁苦悶。這樣的罪過,應當算誰的呢?

  末利夫人由于前世樂善好施,現得好報。為什么佛告波斯匿王說:大王所疑并非沒有道理。末利夫人在少年的時候,如果我不令其受持戒法、修習智慧,怎么會有今天的福德呢?不僅自己得度,還能度化大王。這樣的功績該是誰的功勞呢?末利夫人遵守我的教導,奉行如一。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智慧方便。

  大王,比如家中有一子,想要其有所成就,當在其幼年的時候送至學堂,讓老師教授文學、藝術、禮儀等等。學堂里有其規矩,否則要呵責杖罰,禁止飲食,不能睡眠。出入進退,不能違犯禮節。有違犯的則要根據情況進行責罰。小兒因為畏懼,會專心學習,到了年紀增大,高才博聞,無有不知,又能轉教于人。末利夫人,奉持齋戒,也是這樣。

  大王,又如富樓那,因為嫉妒心的緣故,割舍恩愛,辭別父母妻子,入山學習。披草衣,忍受饑寒困苦。立誓:要學習通達九十六種經書記論,否則不回去和父母相見。用了二十年,一些學問都明了無疑。返回王舍城,頭頂火炬,腹前掛有銅羅,邊走邊唱:“我有一切智慧”。來到我這里說道:你這沙門,能知道什么。

  我說:愚癡的人啊。而說頌曰若多少有聞自大以憍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如果有了一點智慧學問,就自大驕傲,那就如同盲人手持燭光,能夠照耀他人,卻不能照耀自己一樣。

  富樓那聽了我說的話,豁然了悟,舍棄火炬銅羅,五體投地,懺悔自己的過錯。由于其多聞智慧,諸根明利,還沒有起身的功夫便能斷除三界,證得無漏阿羅漢道果。智慧的力量如同訓練大象一般,可以讓其隨著小鉤而轉動。

  大王應當知道,學習都是要禁止自己的,專心一致。才能通達無礙。這叫做無礙智。無礙智具有四辯才。而富樓那具有四辯才都是由于其勤苦學習所得到的。所以我說:智慧學問,有七種利益德行。一是信心,二是精進,三是戒律,四是慚愧,五是聽聞,六是能舍,七是定慧。末利夫人即具備此七才。大王,末利夫人雖然是女身,但是才智廣博,非同凡想。都是由于少年的時候,慎護身口意,專一其心,修習智慧。由于智慧的力量,才得解脫。又以智慧轉教天下人。這時世尊為了教化羅睺羅,于是說偈誦道:聞為金翼鳥威勢武力強聞為行寶藏所在相利益聞為大橋梁濟度眾苦厄聞為大船師濟渡生死海多聞令志明以明智慧增?智則博解義見聞行法安多聞能除憂能以定為歡善解甘露法從是得泥洹聞為知律法解疑亦見正?從聞舍非法行到不多聞是指導我們行為的寶藏,隨時隨地為我們帶來眾多的利益。

  多聞是寬廣的橋梁,能夠讓眾生脫離痛苦與災禍。

  多聞是大船,能夠渡化眾生脫離生死苦海。

  多聞能夠讓我們的心志開明,增長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了達真正的佛法,對所聞所見都能如法對待。

  多聞能夠驅除我們的優慮,能夠讓我們以定為樂。真正了解佛法甘露,最后達到涅槃妙果。

  多聞能夠了知戒律,善不善法,解開疑惑,端正自己的見解。

  從多聞能夠讓我們舍棄不善之法,從而逐步獲得常樂我凈的圣果。仙人,天人都十分尊敬多聞的人。收攝心神,不放逸。再加?上多聞,就可以成就無上智慧。

  真實智慧能夠消散我們的憂患,除滅邪見非法,及苦厄。如果要得到安詳和吉利,那么就要跟從明師學習。

  如同盲人復明,黑暗中得到燭光照耀一樣。開導世間眾生,讓沒有眼睛的人看到光明。

  所以應當舍棄愚癡,遠離驕慢富樂,從明理多聞者學習。這樣才能積聚福德。

  世尊說完這個偈子后,又告訴波斯匿王說:大王今天您的福德都是由于前世親近明師,謙虛辛勤、奉侍學習的緣故,所以今生得為人王,智慧明達,待人處事善巧相宜,世間少有。所以我說,般若智慧有四種意義,還應當知道,求三乘正法的人,都應當學習般若智能,想要遠離三惡人苦,享受人天果報的人,總之一句話,求一切福德都該修學智慧方便。

  就像我前面所講,阿逸多王勤苦學習,智慧得力量讓其雖然因為作了錯事,墮落惡趣,但能記憶宿命,因為能夠記憶宿命,改惡修善,就迅速解脫,甚至感動諸天供養,以智慧的力量能成為諸天的老師。所以我說般若智慧有四種意義。

  這時波斯匿王,聽聞佛說智慧方便的功德,十分歡喜。太子祉陀,天人,太后,群臣,大眾都明白了這個道理,各自禮敬世尊,然后落座繼續聽聞佛法。

  波斯匿王說:就像佛所說的那樣,世人修行善業有兩種,一種是有漏的善業,一種是無漏的善業。但是無論有漏無漏都是善業。世尊怎么說其有所差別呢。世尊告訴波斯匿王說:人有兩種,一種是利根,一種是鈍根。為鈍根人說法,則說有漏無漏兩種善。為利根人說法,則不說兩種。為什么呢?所有的小流小溪最后都會流歸大海。鈍根講到此處完顏常興手接觸一串蓮花印,然后有做一個結界,讓所有的吸血鬼全部罩在里面,之后完顏常興環視了四周,同時做了一個召喚手勢,然后轉身看向了宮殿方向,就那么靜靜的站著,好像是在等待什么。

  “龍神天尊你咋不講了,我聽得正帶勁呢?”墨劍很是不爽的催著完顏常興說著。

  完顏常興并沒有理睬墨劍的督促。

  “你想聽以后有你聽得,嘻嘻…”就在此時一個聲音從墨劍的頭頂上面響起來。

無線電子書    龍神異界維和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