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6章 不朽者

無線電子書    春秋我為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ps:平是晏子的謚號,記成他的字了下午還有一章  四十年前,齊國崔杼之亂,齊莊公被弒,晏子這位不死君難的智者逃過了那一劫。£∝,隨后慶封滅崔氏;欒、高二惠與陳、鮑驅逐慶封;陳鮑驅逐欒、高三場大亂,他從未卑躬屈膝,卻奇跡般地保全了自己的宗族,在齊侯杵臼時相齊,創造了一段難得的安定時期。

  晏氏自晏桓子后開始崛起,到晏嬰時成為上大夫,一度執掌齊政。雖然他從不為自己家謀私利,家無筐篋之藏,居于商賈之里閭,家有老妻卻推辭齊侯賜予的美室美妾。但擋不住他名聲太好,民眾扶老攜幼前來歸附,如今已經成為齊國在國、高、陳、鮑四卿下的第五強家。

  但他終究還是沒逃過司命的催促,晏子去世的消息傳出后,臨淄民眾萬分痛心,數萬人走上街頭同悲,掛滿了墨旌和素稿。

  據說在晏子病重將死時,特地鑿開楹柱放進一封帛書,對他妻妾們說:楹柱中的信,阿圉年長后再給他看!

  晏嬰老年得子,其子晏圉尚未及冠,卻被齊侯直接授予上大夫之爵,養于公室,請名師教其君子六藝,以繼承晏子的宗廟家邑。

  晏子遺書里寫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的,或許是對齊國未來的預言,或許是指點后人保全宗族的妙招。

  齊侯也十分哀痛,他用最隆重的上卿禮節,親自為晏子發喪。還捧著璧玉在晏子的黑色棺槨旁哭得死去活來。

  有人在旁勸道:君上,這樣做不符合禮的規定。

  齊侯哭得眼淚鼻涕都混到了一起了。他直接用素衣的寬袖一擦,說道:汝等怎能知道晏子的好處?從前孤與晏子到遄臺游玩。一天之內他給我指出了三次過錯,逼我改正。現如今斯人已逝,還有誰能像他那樣公正、那樣時常督促寡人?沒有了晏子,齊國危矣!哪里還顧得上什么禮不禮的!

  國夏、高張、鮑國對于晏子之死都十分悲痛,唯獨高興的大概是高唐陳氏。唯一的克星已死,陳氏父子明面上雙目垂淚,回家后則彈冠相慶,抓緊了削弱齊公室和其他三卿的謀劃。

  而晏子的謚號也由齊侯親自選定了。

  謚曰平!

  治而無過曰平,無災罪也。

  執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綱治紀曰平,施之政事。

  于是晏子自此便被天下人尊稱為晏平子、晏平仲!

  魯國方面,剛剛完成更改魯昭公陵墓,威望正隆的孔子也穿上了端莊的禮服,帶著弟子們朝臨淄和晏邑的方向垂拜,雖然晏子并不欣賞他,甚至阻礙了他在齊國的從政之路,但孔丘卻十分贊譽其人。

  他曾稱贊說:晏子善與人交,久而敬之。這會又無奈地感慨道:扶助拯救民眾卻從不自夸。言行裨補三位君主齊靈公,齊莊公,齊侯杵臼的過失卻不矜功自傲,晏平子果真是君子啊,惜哉。

  趙無恤的廩丘,也趕著這場波及全天下的風潮。降低了飲食規格,推遲了南下陶丘的計劃,好為晏子默哀。

  晏子頭七的遙祭當日。他對冉求、公西赤、闞止等屬吏說道:

叔孫穆子曾經說過,像保姓受氏。以守宗祊,讓后世不絕祀。這樣的卿大夫任何邦國都不少見,這些人僅僅是及身而止,沒什么值得炫耀的。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這三者能得其一的士大夫萬中無一。然晏子之德無人能挑剔;晏子相齊,輔佐三代齊侯,有大功于國;其言語詼諧睿智,出使楚國之事為列國行人所傳頌效仿。如此,晏子可以稱之為  不朽!

  對晏子也極為敬仰的闞止今天有些走神,聽到趙無恤這話,總喜歡直言自己觀點的他反問道:

  想要不朽何其難也,百年內天下人人贊譽晏子,但五百年,千年后尋常人不知其名,兩千年后他的姓氏和功績言行或許就湮沒無聞了。司寇就這么能夠篤定,這世上真的有死而不朽者?

  趙無恤一笑,斬釘截鐵地說道:然也,我可以肯定,兩千年后的人,縱然不知道現任齊、晉國君是誰,不知道列國執政是誰,但晏子之名卻耳熟能詳!他的事跡將流芳百世!

  闞止聽呆了,趙無恤此言如此的肯定,仿佛他穿越千年見證過一樣,讓人不得不信。

  無恤當然能確定,他與晏子跨越數千年的相識,大概是從那篇《晏子使楚》開始的吧?

  但如今,他也只能感嘆道:遺憾啊,我卻沒能和這位智者見上一面,聆聽他的教誨。

  六月中旬的時候,晏子的喪事也傳到了晉國。

  晉齊兩國雖然處于敵對狀態,但晉侯依舊專程為晏子減低了飲食規格,罷朝一日,六卿之邑亦然。

  這是對這位風趣聰慧的政治家的一種尊敬,他雖然身高不足六尺,但其德,其功,其言卻足以讓晉國所有卿大夫側目!

  六卿同時也在揣測不已,晏嬰去歲秋冬久病,卻斷斷續續撐到了今年仲夏才去世。有人認為,晉齊兩國持續了兩年的爭霸戰爭之所以在甄、廩丘之戰后沉寂了這么久,齊國也沒有乘著陽虎之亂攻魯,就是晏子的諫言在起作用。如今他這一去,戰端恐怕又要起了,只是不知道齊國是選擇在秋收前還是秋收后發難。

至于攻擊的地點,有人認為或是齊國陷沒于魯的要塞廩丘,或是與高唐隔河相望的夷儀  列國卿大夫雖然都有所表示,但最傷心的,還是吳國延陵季子。

  這位老者如今已經沒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只剩下風燭殘年的堅持,在吳國徐地證實老友晏子真的死后。又給了他沉重打擊。

  弭兵之會后,天下以叔向、子產、晏嬰、季札為四賢。如今三賢已凋零,唯獨剩下吳國公子孤身一人了。

  悲傷過后,他卻很快就走了出來,因為吳國十多年前剛征服的徐地有些不穩,受吳王闔閭所托,老季札特地帶著吳國的北上使團到這兒跑了一趟。因為為徐君掛劍之事,他在徐人中威望極高,徐子在被吳軍水攻投降后,甚至主動向吳王請求。莫不如以季札為徐地的封君,他甘愿為臣子,但卻被吳王否決了。

  季札雖老,但他依然是吳王之位的合法繼承者!

  老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叫諸樊,次子叫余祭,三子叫余昧,四子便是季札。季札賢能,壽夢生前也曾想讓他繼位,但季札避讓不答應。于是讓長子諸樊繼位攝政,但壽夢死前下了遺命:一定要讓季札繼位!

  他若是不肯,季札的幾位兄弟就得兄終弟及,一個接一個地為季札守著王位。等待他有一天能回心轉意,坐上君位,好滿足先王壽夢的遺命。

  所以。過去的歷代吳國諸王,諸樊。馀祭,馀眛。王僚這幾人,在一些吳人看來,都是幫季札占位子了。連闔閭刺殺王僚后,都不得不擺足姿態,親自跑去延陵懇求季札繼位,好安撫沸騰的輿情。

  季札再次拒絕了闔閭的虛情假意,他只愿意做他的延陵季子。

  此刻在徐地,一處裝飾簡單,卻擺滿了無數竹簡的居室里,季札對中夏士人打扮的吳國少年言偃說道:晏子的聰慧天下無人能比,但他能逃得了內亂,能不屈服于人卻能保宗族身家平安,卻任舊逃不過生老病死。我也一樣,能避開王位,卻避不開大王的猜疑,如今就想守在延陵,只希望能多教出幾個像你這樣的吳人,好傳播諸夏的禮儀,開化句吳的蠻夷之俗。

  當年吳國太伯、仲雍斷發文身,拋棄了周禮,以荊蠻、于越風俗治國,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甚至被魯人視為野蠻的蠻夷。吳王壽夢之時吳人開始漸漸恢復舊俗,季札就是其中代表。

  他隨屈巫之子狐庸學習中原禮儀,隨后代表吳國第一次正式出使諸夏,沿途種種事跡都傳為美談。

  言偃仿佛是季札年輕時的寫照,他是延陵當地的吳國貴族,年少時也剪發文身,光著膀子,口咬短劍在江河湖泊間遨游。稍稍年長后卻開始養發扎髻,拜在了季札門下,跟著他穿冠帶廣袖,學習中原文字,詩書禮儀。

  如今略有小成,就將作為吳國行人屈瑕的助手北上,一來作為翻譯,二來他也想像季札一樣,在北方觀禮、求學,好引入北方先進的文化,將大吳之國,剪發文身的荒蠻景象早日改變。

  言偃誠懇地說道:諸夏士人相互稱呼必稱字不稱名,言偃尚無字,還請季子賜字!

  季札微微一笑:吳人本是周室游子,你如今北上求學,又是吳國的游子,你的字就叫子游好了此去北方,不知想求學于何人?

  言偃早就做好了打算:聽說鄭國有位鄧析先生,長于律法訴訟,作竹刑。而魯國有兩位聞人,一是小宗伯孔子,擅長禮儀教化,二是少正卯,長于辯論博學,我或許會拜入他們門下。

  季札卻搖頭:鄧析近來似乎正受鄭國執政為難,自身也難保。此外,如今魯國的聞人不止兩家,而是三家了!

  敢問還有誰?

  季札捋著胡須說道:晉國趙卿之子無恤,頗有賢名,去歲的格物致知之說,修齊治平之說傳到了延陵,都十分發人深省。聽說他手下還有不少賢能,或擅長工匠技藝,或長于數科籌算之術,你途徑魯國西鄙時可以停留些時日,替我看看這個趙氏子究竟是何許人也!(

無線電子書    春秋我為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