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如何滅了歐羅巴人的歷史和文化呢?”
忽必烈想了想又問,這事兒好像不大容易要是容易的話,估計歷代先汗就干了。在忽必烈看來,滅人史和滅人文化的關鍵就是消滅人,把人都殺光了,歷史和文化自然沒有了。可是那樣誰來交稅,誰來生產,陳德興的人打過來誰來頂在前面送死?
姚樞捋著白胡子,眉頭深皺,緩緩道:“對歐羅巴,必須留其人而滅其史再斷其文化…這留和滅可就是個尺度問題了。”
“對,是個尺度!”忽必烈點點頭,“可是不好辦啊,這個人他識不識字不寫在臉上啊!”
姚樞噗哧一笑,“大汗以為把識字之人都殺了就能絕其史滅其文了?”
忽必烈嘿嘿一笑,“那當然了!把認字的都殺了,剩下的不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愚民了嗎?”
“可是意大利、伊比利亞和英吉利那里還有歐羅巴的讀書人,大汗能把他們都殺了嗎?”
忽必烈無奈地搖搖頭,“打不下來怎么殺?將來打下來了才能殺啊!”
姚樞道:“咱們要是把歐羅巴的讀書人都殺了,可就沒有人幫著去打意大利、伊比利亞和英吉利了。”
“也沒有人幫咱們管理地盤了!√☆長√☆風√☆文√☆學,w○ww.c♀fwx.ne■t”忽必烈苦笑。
都殺光肯定不行!要是能殺光,歷代先汗是不在乎多殺點人的。可是都殺光了誰當走狗?誰去組織漢軍?沒有了走狗漢軍,宋朝怎么打?用蒙古人去拼嗎?宋軍的神臂弩可不是鬧著玩的。
“是啊,咱們不能把歐羅巴的讀書人都殺光。該用還是要用。咱們現在初來乍到,要求低一些。只要肯承認大汗您是上帝次子,會背誦《欽定圣經》里面幾個要緊的章節就可以做官。”
姚樞頓了頓。笑道:“但是不合咱們胃口的書都得禁了,歐羅巴的讀書人只能讀咱們規定的書,最需要的讀的就是《欽定圣經》和《四書五經》,咱們要在歐羅巴開科舉取士,就像大宋一樣,也要重文輕武,讓歐羅巴的地方豪強多讀書少習武。以后要當神父,要當地方官,都得讀書考試。和科舉無關的書。要想辦法一步步的毀禁或修改。特別是那些古羅馬、古希臘留下來的書,一定要嚴禁!”
古希臘、古羅馬的書,姚樞也得到了一些,都是劉孝元讓人送來的。這些書里面記載的歷史,傳播的思想,可都大大不利于大蒙古的統治!不盡毀了,如何叫人放心?
“這不大容易吧?”忽必烈搖搖頭,思索著道,“咱們自己地盤上的書好盡。可是他人地盤上留過來的書呢?伊比利亞和意大利恐怕一時攻克不了。英吉利更是有大海遮護,暴明又有海軍在香港,要跨海攻英只怕不易。”
雖然目前的軍事行動比較順利,但是忽必烈并沒有太看低歐羅巴人。在他看來。歐羅巴人的軍事力量比起陳德興崛起之前的大宋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的海軍在地中海上的優勢可以和大宋水軍在長江上的優勢相比。他們的十字弓雖然不如宋人的神臂弓,但是也勉強可以對抗大蒙古的弓箭。而他們騎士的格斗本事明顯比宋軍強悍!如果不是他們的組織和指揮太糟糕,維斯瓦河一役中。他們至少可以給蒙古人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而且,在今后對伊比利亞和意大利的攻堅戰中。歐羅巴歸附兵才是主力!忽必烈根本不可能靠旗人去沖鋒陷陣,他的八旗兵只能用來震懾。最多可以在平原上和歐羅巴人決戰,可不敢用他們去打消耗人命的攻堅戰。
要不然又得重蹈在中原的覆轍。因此,歐羅巴之戰很有可能會曠日持久。
姚樞當然已經想到了這一點,他點點頭道:“大汗,咱們可以封閉所有和意大利、伊比利亞和英格蘭貿易的口岸和關隘,不和他們交往,也禁止大汗地盤上的歐羅巴人前往那里。這樣自然就不會有禁書流入了!”
忽必烈皺起眉毛,瞇著三角眼思索半晌,“都禁止了,生意不做了?那得損失不少稅賦吧?”
“生意可以做,”姚樞想了想,“但是不能哪兒都做,只留兩個通商口岸即可,一個開在北面對英吉利,一個開在南面對地中海。”
“兩口通商,別的地方都禁止?”
“都禁止了,”姚樞重重點頭,“必須如此,要不然怎么管得過來?”他頓了頓,又道,“陸上的關口可以用重兵把守,用八旗兵緝私。至于海上,不能讓大汗地盤上的歐羅巴人造出可以遠航的大船,最多造些漁船…”
“…天道第一世紀,中國人迎來了大航海和大殖民的時代,中國人的血脈和文化也隨之撒遍了整個地球。但是這對世界其他地方的文明來說,卻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因為這些自稱是文明人,并且認為自己掌握了先進科學和文明的中國人每到一個地方,就會不遺余力毀滅當地的文明。他們到處焚毀和歷史還有哲學相關的書籍,抓捕和屠殺掌握了各代文化思想和歷史的知識分子。一個個悠久的文明,無論他們有多么璀璨的過去,在這些中國殖民者看來,都是毫無價值,都是危險的,都是必須毀滅的!他們不是什么文化和文明的傳播者,他們是文化和文明的毀滅者!”
以上摘自法蘭西大革命家拿破侖.波拿巴的《告歐羅巴、阿非利加、阿拉伯、波斯和印度人民書》。
注意,大革命家拿破侖.波拿巴在這篇雄文中提及的是“中國人”而不是大明帝國。因為據大革命家考證,“焚書坑儒”的不僅僅是大明帝國,在天道第一世紀初存在的另外兩個和大明并存的“中國政權”。大蒙古和大宋(理宋)在擴張的過程中,同樣采取了毀滅被征服者文化和歷史的政策。而且比大明帝國更加激進。
后者好歹還搜集保存了大量各個文明的古籍,還接納了許多因為祖國淪陷或別的什么原因流亡出逃的知識分子。但是大蒙古和大宋卻只知道毀滅文化…是的。曾經以寬仁著稱的大宋,現在迫于生存的壓力,變得和大蒙古一樣極端了!
至少在不少華夏讀書人看來,大宋這些年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
一艘看起來有些破舊的日式槳帆商船抵達了大光港的碼頭,這里靠近伊洛瓦底江的入海口,一條名為大光河的寬闊河流將這里和大海連接起來,海船可以直接駛入港口。因此大光港曾經是蒲甘王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市鎮,現在則成了大宋通海路的大光府,比之過去更加繁華了幾分。
因為此地靠近大海。此地的氣候在蒲甘而言也是最舒適的,云水蔚藍,海風溫潤撲面。并不像內陸那樣的悶熱,瘴痢傳播的情況也不是太嚴重。
在蒲甘被大宋吞并之后,大光府迅速成為了南下的大宋權貴們最喜歡的城市。人口和財富迅速聚集,商業也飛速發展。碼頭上面熙熙攘攘的都是等著裝卸貨物的本地苦力。漢語、緬語的招呼聲呼喝聲響成了一片。碼頭以北不到十里開外,還有一座正在興建中的城池,外墻是夯土包磚,還修建了飛檐斗拱的城門樓。看起來仿佛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中國城池。
這座城池當然就是大光府城,也是未來新的大宋行在所大宋帝國的首都仍然是開封府,雖然大宋再也不可能收復那里。當文天祥抵達大光府城外時,城墻還在施工。只有一小半建成了兩丈高、最寬處達三丈半的夯土包磚城墻。剩下的一大半則在用木柵欄湊合。
大航海家文天祥還是有點暈船,他現在的身份是個常住日本的華商現在天道日本控制的難波港、博多港還有平安京居住了許多華商,漢語在那里也非常普及。經常和華商往來的日本人都能說一點。上層的日本人也都在學習漢語,他們都是天道教徒。而漢語是天道教的“法定語言”。天道教不僅在大明以外推廣漢語,而且還在大明國內推廣官話。利用拉丁字母給漢語注音,創造出了所謂“天道拼音”,還成為了大明蒙學的必修課程。因為這種“天道拼音”的出現,現在日本、高麗的天道徒也能比較容易的掌握漢語。在天道日本,“假名”和日語正在漸漸消失,漢語漢音已經成為了官方語言。
這樣的變化雖然方便了文天祥這個漢人在天道日本的生活,但是對天道教相當反感的他卻不想在這個以天道教為國教(其實只是半個,另外半個還堅持佛教和神道教)的國家長久生活。
讓他魂牽夢繞的故國,永遠只有大宋!
可是這里能算是大宋嗎?文天祥帶著幾個日本隨從走在通往大光府南門的街道上,心里卻沒有一種游子歸家的喜悅。原本他只是想要街道蒲甘前往大理,可是卻沒有想到,當他走下那艘在難波購買的槳帆船時,他已經抵達大宋了。
因為蒲甘王國的國祚在一個半月前就告終了!末代蒲甘國王交斯華(其父那羅梯訶波帝在吉大河戰役后失蹤,沒有再回蒲甘城,他帶去的軍隊也幾乎覆沒)正式請求大宋皇帝趙禥接受自己的“內附”,將國土和版籍全都獻給了保護蒲甘的大宋帝國。
“這吃相也太難看了吧?”望著大光府城頭的大宋龍旗,文天祥就忍不住嘆息起來。蒲甘并非大宋之土,收為藩屬就罷了,這樣赤果果吞并,而且急不可耐地下手,蒲甘的土著怎么能心服口服?肯定會有人起兵反抗,到時候就要生靈涂炭了。大宋就算僥幸獲勝,也壞了仁德之名,只怕四方蠻夷都要將大宋和暴明等同了。
現在只能靠多施仁政來挽回人心了。文天祥想到這里,不由加快腳步。教化蠻夷這事兒他有經驗大明在明洲的作為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不行仁義,一味使詐用暴,雖然一時得逞,但是明洲人口損失太大,本來人口密集的繁華之地都成了死城荒地,不得已只能想方設法不遠數萬里從中原移民過去,真是勞民傷財,而且效果也不顯著。大明人口多,底子厚,禁得住折騰,大宋現在可沒這樣胡鬧的本錢…
“燒!快點燒了!”一個熟悉的聲音隱約在文天祥耳邊響起。正在低頭趕路的文天祥抬頭一望,眼前是個白塔林立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白塔排成了一列,仿佛有數十上百。白塔中間還有一座由精美木刻組成的大門,雕刻多到了繁雜的地步,沒有什么美感。大門前方擁著不少看熱鬧的人,有打著赤膊的土著,也有拎著橫刀的漢人他們絕大部分是漢商,大光港原本就是個不大不小的商港,有不少漢商往來。而在大宋控制蒲甘之后,這里就愈加繁榮。因為蒲甘盛產稻米和大象(大象是蒲甘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南番和天竺,它們也是生產工具),價格又非常便宜,便成了在天竺作戰的八國聯軍采購物資的重鎮。不過八國官方不好出面,畢竟大明和大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于是就只能委托商人出面,這大光府的商埠內自然隨處可見漢商的蹤跡了。
文天祥快步走了過去,他身材高大,哪怕站在人群外圍,也能看清楚里面的情況。看熱鬧的人們圍成了一個巨大的半圓,半圓的中間堆放著許多書籍,看樣子似乎是佛經什么的。還有一隊穿著閃亮胸甲,持著長槍的士兵在維持秩序。還有一個軍官模樣的人拿著火把點燃了那些書籍。一個穿著紫袍頭戴長腳幞頭的大宋官員站在那堆書籍旁邊,正是文天祥在臨安做官時的同僚蘇劉義。仿佛就是他在指揮焚書!
另外還有幾個老老少少的和尚也被幾個宋兵從寺廟里面押了出來,個個都滿臉惶恐,仿佛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