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

  圍而不攻是李世民的戰術。

  遼東城是高句麗的邊城,是一座橋頭堡式的城池,這座城池很重要,李世民對它勢在必得,但攻克它并不是主要目的,李世民更希望用圍困它來吸引敵軍的增援,然后將城池和敵援一舉殲滅。

  說得直白點,這就是典型的“圍點打援”戰術。

  這個戰術不是陰謀算計,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我三十萬大軍就圍著你的城了,看你救不救,遼東城是高句麗的橋頭堡,它的存在有點類似于李素當年死守的西州城,像一根釘子牢牢地立在那里,高句麗如果要阻止唐軍勢如破竹般的進攻,就必須不能讓遼東城失守,一旦失守,唐軍占領遼東城后長驅直入,遼東城的后方則是一片遼闊的平原地帶,高句麗更難防守了。

  所以,如李世民所料,高麗援軍果然來了,而且來了十萬人,氣勢洶洶直奔遼東城而來,領軍者,高句麗南部耨薩高惠真。

  李世民聞訊大喜,急命擂鼓聚將,李績,程咬金,牛進達等將紛紛諫言主動出擊,李世民納眾將之諫,下令李績領十萬兵馬攻打遼東城,牛進達領十萬兵馬繞道遼東城,迎面直擊高句麗援兵,李世民自領十萬,居遼東城外三十里策應。

  皇帝一聲令下,整個唐軍大營全動起來了。

  營內充斥著戰馬的嘶鳴聲,將士們的磨刀聲,還有傳令官急促雜亂的腳步聲,大聲呵斥叫罵著,在這一連串駁雜的喧囂過后,三軍整裝完畢,執戈待發。

  李素也跟著大營行動起來,部曲們紛紛將帳篷收起,搬上馬車,李素的日子過得精細,生活用品也比較多,部曲們有條不紊地收好,然后跟著李世民的中軍兵馬一同后撤。

  騎在馬上,李素一言不發地看著前方行軍的李世民的鑾駕,眉頭蹙得緊緊的,不知在想什么心事。

  薛仁貴如今是李素的親衛,他很快適應了這個角色,安分地騎馬跟在李素一肩之后,亦步亦趨地朝前緩行。

  高素慧的腳傷未愈,也分了一匹馬,以李素的奴婢的身份緊跟其后,三人就這樣以三角形的模式行軍,后面則跟著方老五鄭小樓等部曲。

  行軍久久沉寂無言,薛仁貴似乎不太適應這種難抑的沉默,于是主動開口道:“公爺,您似乎有心事?難道攻打遼東城一戰…”

  李素回過神,搖頭笑道:“不,你想多了,我王師拿下遼東城沒有問題,這是十拿九穩的,我并不擔心此事。”

  “可是小人見公爺一直愁眉不展…”薛仁貴訥訥道。

  李素思索片刻,緩緩道:“遼東城可克,我擔心的是高惠真所率的十萬援兵…”

  薛仁貴一呆,道:“陛下命牛大將軍進擊高惠真所部援軍,公爺覺得牛大將軍有失?”

  李素忽然飛快朝右側的高素慧掃了一眼,目光閃過幾分莫測之意,然后緩緩道:“設身處地想想,如果你是高惠真,當你知道唐軍十萬精銳兵馬正面迎擊而來,你會怎么選擇?難道你會毫不猶豫的也正面迎上去嗎?”

  薛仁貴搖頭:“小人若為主將,定不會如此選擇,我王師向來馳騁天下,所向披靡,可謂天下無敵,高麗軍當知我軍威名,稍微有點將才的主帥都不會選擇以硬碰硬,十萬兵馬不是小數,決定著高句麗一國的國運氣數,小人若是高惠真,定然選擇迂回而攻,或設下埋伏,或出奇兵繞遠而圍,或依托高山峻嶺之地利據險而守,節節抗擊,擇機而反攻…總之,正面迎敵是最愚蠢的法子。”

  李素嘆了口氣,道:“仁貴不愧是將才,不錯,我聽說高句麗南部耨薩高惠真是彼國之中善戰之帥,其人英武驍悍,有勇有謀,自幼熟讀我中原漢書兵法,頗諳用兵之道,非尋常愚鈍主帥可比,陛下派牛大將軍正面迎擊,恐已心存輕視之念,我擔心牛大將軍會吃虧啊…”

  李素一邊說,一邊特意朝一旁的高素慧瞥了一眼,當說到高惠真的名字時,卻發覺高素慧仍面無表情,目光不曾泛起一絲漣漪,她的反應令李素有些失望,原本覺得不離十的猜測,此刻不由有些動搖了。

  難道這女子與高惠真并無關系?那么,莫非與北部耨薩高延壽有關?

  一旁的薛仁貴卻急了,道:“公爺的擔心不無道理,趁牛大將軍尚未點兵拔營,您為何不趕緊去向陛下進諫?”

  李素苦笑:“你覺得如今陛下聽得進我的話嗎?”

  薛仁貴一滯,然后長嘆一口氣,神情悲苦地沉默了。

  李素騎在馬上,隨著馬兒邁步的節奏上下顛簸,神情憂慮地望向前方。

  當功利心戰勝了理智時,或許仍有成功的可能,但,敗率也大大提高,冷眼旁觀者清楚,李世民如今是在刀尖上起舞,結局是勝是敗,誰也說不清,但是因為他的剛愎自用,三十萬唐軍已陷入了一場說不清道不明的危機里。

  李績已點齊了兵馬攻打遼東城。

  自古以來的攻城大抵都是強攻,古代的城池都是用磚墻圍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形,想要攻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強攻。

  當然,也有一些取巧的辦法,比如挖地道,招降,騙城門,火攻等等,方式很多,但成功率很低,只有實打實的用攻城車和云梯強攻才是最快速最有效的。

  李績用的法子也是強攻,臨行前便下了軍令,十萬將士每人攜帶一包泥土,到了遼東城下后,選定東面城墻為主攻方向,用圍三闕一之法,將士們將各自攜帶的泥土扔進城門吊橋前的護城河溝里,十萬將士每人一包土,很快將遼東城的護城河攔腰截斷,泥土夯實之后,遼東城東面變成了一片寬闊平坦的泥地,最后李績下令架起云梯,支起拋石車,首先是十輪箭雨漫天拋射,然后便是將士們扛著云梯,梯子前端的扒爪深深扎進磚墻內,最后將士們揮舞著刀槍開始攀梯而上,與守城的敵軍展開殊死廝殺。

  自古攻城之法大抵如是,無甚出奇,李績用兵絕少犯險,常以穩健著稱,攻城亦是如此,攻打遼東城一戰從頭到尾打得穩穩當當,每一個步驟都是有理有據,如果唐朝有教科書的話,這次攻城無疑能成為教科書中默守陳規的經典案例。

  李績率軍攻城之時,李世民的中軍大營內,牛進達已奉旨點齊十萬兵馬,正待出營,繞過戰火漫天的遼東城,翻越遼東城外的牛首山,正面迎擊高句麗援軍高惠真所部。

  刀劍出鞘,戰馬齊嘶,齊齊嶄嶄的將士們披掛執戈,威風凜凜地列隊從大營轅門而出。

  牛進達神情漠然冷峻,騎在馬上看著將士們戰意昂揚地邁步經過自己身邊,他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迷茫之色。

  從渡遼河之戰開始,一直到現在的迎擊高麗援軍,這場滅國之戰打得可謂順風順水,高歌猛進,可是牛進達卻隱隱感到有些不安,這種不安究竟從何而來,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可是,偏偏卻無法說服自己拋掉這種不合時宜的不安感。

  出營的將士已走了一半,十萬大軍不是小數目,光是看著他們一個個走出營門大抵便需要不少時間,牛進達很有耐心地騎在馬上,一邊看著將士們,一邊在思索自己內心深處那種不安感覺的來源。

  身后一陣輕碎的馬蹄聲打亂了他的思緒,牛進達回頭,卻見李素騎在馬上,靜靜地看著他。

  牛進達終于露出一絲笑意,朝他招招手。

  “子正來送老夫?”

  李素笑道:“是,剛從陛下的中軍大營趕來,小子這里恭祝牛伯伯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牛進達哈哈一笑:“承你吉言了,若真能得勝而歸,你私藏的烈酒分老夫一囊,情當是慶功了。”

  李素笑著應是,然后抬頭看著面前列隊而過的將士們,看著看著,李素的臉色不由變得憂慮起來。

  牛進達活了大半輩子,自會察言觀色,見李素神情不對,不由問道:“子正恐怕不僅僅是來送老夫的吧?老夫是你的授冠人,當得你半個爹了,有什么話盡管直言。”

  李素想了想,道:“小子特意過來送牛伯伯,有一句話想提醒您…”

  牛進達點點頭:“你的話,老夫從不敢小視,你說吧,老夫聽著。”

  李素心中一暖,到底是自家人,比起那個自負狂傲的天子,牛進達的態度無疑好得太多了。

  “牛伯伯,行軍打仗的事,您老是行家,小子不敢班門弄斧,小子只想告訴您,切勿小覷高惠真此人。”

  牛進達眉梢一挑:“此話怎講?”

  李素沉吟片刻,道:“高句麗國中,真正有實權的人物,除了泉蓋蘇文之外,還有三位,其一是安市城中擁兵自重的楊萬春,其二是北部耨薩高延壽,其三便是牛伯伯馬上要面對的南部耨薩高惠真,此人驍勇善戰,有勇有謀,非庸才之帥,牛伯伯此去迎擊高惠真所部,一定要小心,萬不可輕視他。”

  牛進達點頭道:“老夫生平歷經百戰,從未輕視過任何敵人,不過賢侄這般鄭重提醒老夫,老夫一定會更加留意此人,放心,高惠真雖是高麗名將,老夫也不是吃素的,此戰老夫有八成把握全殲高惠真所部十萬援軍。”

  李素苦笑道:“小子其實并不贊成牛伯伯全殲高惠真所部,因為要做到‘全殲’二字很不容易,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且小子認為這次迎戰高惠真,他恐怕未必會與牛伯伯所部正面相抗,而是選擇出奇兵,設埋伏,水淹,火攻,甚至半夜襲營等等手段,只望牛伯伯千萬不要中了他的計,大軍進退行止務必謹慎,若遇險地,萬莫冒進,若遇密林,焚火燒山,總之,不求急功,只求穩健。”

  牛進達深深地注視著他:“老夫發現自東征以來,你似乎很悲觀,為何?你覺得東征之戰會敗?”

  李素垂頭道:“您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以您的看法,陛下如今對戰事的布置可妥當?”

  牛進達眼中閃過一絲迷茫,隨即很快恢復如常,板著臉道:“不論你心中怎樣的想法,這些話切記不可對任何人說起,否則必有殺身之禍,明白了嗎?”

  說到最后,牛進達已是聲色俱厲。

  李素點頭:“小子當牛伯伯是自家親人,才說這幾句心里話,旁人面前我是萬萬不會說的,牛伯伯放心。”

  牛進達拍了拍他的肩,道:“大戰在即,收起你的這些胡思亂想,用心打好這一戰再說,待老夫歸來,定與你好生聊聊。”

  李素騎在馬背上微微躬身:“小子恭送牛伯伯,大唐萬勝!”

  牛進達看著他,微微一笑,右手舉起來握成拳,用力朝天空一揮:“大唐萬勝!”

  送別了牛進達,李素回到中軍營里,獨自坐在營房內發呆。

  很多話想跟李世民說,甚至很想沖進李世民的帥帳,揪住他的衣襟狠狠扇他幾個耳光,大聲嘶吼叫他清醒點,知不知道你身上系著三十萬條人命啊混蛋…

  可是李素不敢。

  他沒有魏征那樣的勇氣,也沒有興趣做一個“我以我血薦軒轅”之類的偉大人物,貪財,怕死,懦弱,還有那么一絲不合時宜的小小正義感,這些構成了李素人格里的全部。

  遼東城下,李績攻城的進展不太順利,遼東城守將趙惠公似乎已存與城共亡的死志,守軍們抗擊得非常激烈,城頭上的廝殺搏斗全都是以命換命的架勢,三天過去,遼東城仍在高句麗手中,李績用盡了常規的攻城方法,仍未攻下這座城池。

  以用兵穩健而聞名的李績,在攻城三日而不克后,臉色終于有點變了。

  而另一邊,據斥候回報,牛進達所部十萬將士已與高惠真所部在牛首山東側平原接戰,雙方的交戰是試探性的,可謂一觸即退,牛進達或許聽進了李素的勸告,對高惠真所部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指揮作戰很謹慎,輕易不肯冒進,期間高惠真所部派輕騎數次挑釁騷擾,牛進達看出對方似乎是誘敵深入之計,于是下令不予理睬,任由對方挑釁,只在牛首山下扎營,并分出四萬兵馬在左右兩側迂回,試探性進攻和騷擾高麗敵軍營盤。

  雙方你來我往,全未使出真力,可暗地里的勾心斗角,卻每時每刻發生在各自的大營中。

  時間便在敵我雙方的進攻防守和各自試探中悄然流逝,貞觀十八年的最后一天過去了。

  貞觀十九年的第一天,李世民派出信使趕赴牛進達所部大營,催促牛進達主動向高惠真進攻,務必在遼東城被攻破以前,將高惠真所部十萬援軍全殲于牛首山。

無線電子書    貞觀大閑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