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章 改造棉機

無線電子書    鋼鐵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金秋的九月,馬上就要結束了,迎來了十月,十月的包頭,開始由溫暖轉向寒冷,一次次的大風降溫,冷空氣,一個接著一個來到包頭,到了夜晚,包頭還是比較寒冷的,在一波一波的冷空氣之中,棉花收割的日子終于要到了,這是收獲的日子了。

  過去的2個多月的時間之中,楊元釗幾乎沒有時間,來到棉花工地之上,但是不代表著楊元釗對于棉花,是不關心的,其實他每天都會專門的抽出來一定的時間,在棉花的生產之上,甚至直接引導了兩次產量評估。

  野外的棉花,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掛桃了,充足的日照,充足的水肥,讓包頭這邊的棉花長勢非常的喜人,哪怕是再熟悉的老農,也一次次的拔高著標準,在2個月前,對棉花進行了一次預估之后,中間,在楊元釗關注之下,兩次產量評估,都有巨大的提升。

  在楊元釗的要求之下,210頃的棉花,又投入了1萬元,用于棉花優化,主要是增加皮棉的產量,增加棉桃單個的產量,這一項,在美國,都不是太成熟,好在楊悅沒有激進,他選擇的都是相對比較成熟的方案,一點點調整和增加,盡可能在不影響產量的前提之下,大幅度的提升出棉率。

  事實上,楊悅真的在這方面有些天分,連續的兩次測試,第一次測試是一個多月之前,第二次測試是一周之前。一次測試比一次測試準確,在預估產量上面。已經達到了280斤左右,只差20斤就能夠達到300,跟之前相比,提升了差不多兩成,別說,跟之前楊悅預計的120斤相比的,可想而知,這個棉花種植。就會迎來巨大的收益。

  在楊元釗最看重的,也是代表著棉花的價值的另外一項數據出棉率上面,因為的棉花的產量已經確定,要超過200斤,也就是,棉花的任務,第一項滿足了。接下來就是第二項了,按照大陸棉的平均出棉率,是2328之間,最低的要低于25,最高的要高于,只是最低和最高差別巨大。使用化肥,產量增加了,可是出棉率,說不定是減少。

  這已經是這一次測試的最后一項,從210頃土地之中。選擇500個樣品,進行基礎的實驗。計算出大致的出棉率,這樣的實驗和測試工作,已經進行了足足三天了,楊悅除了簡單的出棉率之外,也會對葉面肥,還有各種肥料實驗進行進一步的數據收集的,終于,楊悅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了房間,看了一眼焦急等待的楊元釗,笑道:“你呀,平時總不過來,這過來,就是詢問出棉率的!”

  “是啊,季堂兄,告訴我!”

  楊悅苦笑的搖搖頭,說道:“跟你的心愿相合,出棉率大概是27!”

  “真的有27么,那太好了!”楊元釗懸著的心,徹底的放下去了,現在,距離棉花的采摘,最多15天的時間,產量和出棉率都會基本定型,只要不出現大的紕漏,比如肥料不足,或者是澆水不足,這對于已經成立的包墾公司來說,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幾千名工人,都管不好210頃田的事情。

  “可是,元釗,你考慮過沒有,這210頃出產到底是多少!”

  “應該不會超過1000噸吧!”

  “你沒有想過怎么處理么,難不成就那么堆放著!”楊悅看著楊元釗一陣的語,棉花用噸來表示,這往往是一個地區的總產量,210頃土地,按照現在的水準,皮棉產量一定會超過500噸,500噸的皮棉,紡紗織布下來,就是十幾萬匹布,這是一個龐大產量,別說摘下來的棉桃了,怕不是有幾千噸吧。

  “沒有啊,我是準備建棉紡廠啊,你知道啊!”楊元釗道。

  “現在都沒有動工興建,你準備什么時候!”

  楊元釗愣了一下,他這才想到,這段時間,因為修路,三酸二堿的事情,似乎沒有仔細想過,棉紡織廠的建設,可能是潛意識里面,一直在想,等棉花下來再說,卻沒想過,棉花的下來,就在眼前了,可是建設一個廠,需要時間一點都不短啊。

  “我父親給我來信了,提起過這個,你如果愿意,我們楊家和尉家,會一起支持你建立棉紡織廠的!”楊悅奈的道。

  “我知道了,我會立刻考慮棉紡織廠的事情!”

  從楊悅哪里出來,楊元釗微微的有些后悔,大意了,這么重要的事情,一直要到楊悅提醒之后,才想起來,按照道理,應該在幾個月之前,棉花剛剛種植上,或者移栽之后,就考慮這件事情,畢竟,這是一件大事,棉紡織業,是一個印鈔機器,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最賺錢的行業,沒有之一。

  進入一體機內,把天津的,上海的,武漢的棉紡織局的機器都給調了出來,甚至還考慮一下德國運輸回來的機器,棉紡織機器,因為個體稍稍的有些大,這段時間一直在搶運,可是差不多只是運過來六成,這是一個德國那邊大型的棉紡織廠,擁有12萬錠的紡紗,目前運過來的,完整的大概在7萬錠左右。

  看起來是夠了,可精通機械的楊元釗還是想要給他改裝,論是中國的棉紡織局,還是德國的這些二手產品,他們最大的弊端,應該是在動力上面,普通的蒸汽機,法推動著它速的運轉,單一棉錠的產量有限,一般而言的,國際標準是3到4錠年產量為一包面紗,大概在400磅左右,可是日本能夠達到2錠,甚至是1錠多,產出一包面紗。之所以這樣,不是因為日本的技術領先。一直到二戰之后,日本的基數,在世界范圍之中,都算不上領先,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從來不把紡織工人當人看,列強們的工廠,工作16個小時。甚至是18個小時都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在日本,第一次出現晝夜不停,也就是說棉紡織機器會日夜不停的運轉,高強度的工作摧殘著工人的身心,歐美工業革命的時候,少有紡織工人能夠活到40歲的。在日本,是連35歲都達不到。

  楊元釗是為了包頭累計技術資本,也為了廣泛的,拉攏一批人,不是為了制作血汗工廠的,這就需要從機器的本身來做文章了。

  這個時代的紡織機器。已經得到了成熟的階段,論是中國20多年前的,還是現在德國拆下來的二手的,他們基本上都是一個體系,不同的外是棉紗的粗細程度。還有錠子的轉速,后者甚至在前者之上。在同樣幅面的情況之下,錠子的轉速越,棉紡織機器效率越高,當然應對高轉速,會有許多設計方面的工作,這些楊元釗都可以先放在一旁,轉速的問題,外乎動力輸出。

  在電力時代,就是電機的大小,把單位時間電能轉換成動力的強度,可是在蒸汽動力的時代,轉速就取決于蒸汽動力的強大。

  論是德國拆下來的二手設備,還是中國20多年前的棉紡織設備,他們的蒸汽機一例外比較小,從最小3匹,到目前上海和天津使用了20匹左右,德國拆下來的設備,遠比這個時代的中國及其強大,他的馬力不過是120馬力左右,帶動的錠子的轉速,差不多要比現在中國最好的機器,2倍左右,從單錠年產量50磅左右,達到150磅的平均值,比不上國際上面主流的2錠一包的年產量,卻也相差幾。

  要說,這個也夠了,可是楊元釗并不甘心,他會選擇24小時不停歇的方式,卻會把工人分成三班甚至是四班,這樣就人工成本上面,他遠遠高于歐美的平均水平,何況是日本的棉紡織廠,跟別的產品不同,棉紡織是列強們控制的比較嚴密的,且是賺取金錢最多的行當,要進入,必然跟會跟列強們對上,除非跟這個時代的其他棉紡廠一樣,產量底下,只是在區域競爭。

  楊元釗從德國進口過來的,就是12萬錠的大型棉紡廠,甚至還抱著一體機擴張的可能性,所以,成本必須降低下來。

  降低成本,在不犧牲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產量和單人的效率,就成為了最關鍵的方面,楊元釗首先想到的,就是往復式蒸汽機,從船舶上面復制下來的,擁有6000馬力以上的大型蒸汽機的,他有足夠的馬力,可以推動轉子,讓棉錠進行高速的運轉,提升效率,可是這樣的大型機械,轉速太的情況之下,很容易讓棉紗斷頭,這反倒不利于效率的提升,會增加廢品率。

  要達到一個平衡,既要平穩,又要提升產量,而且棉錠在高速運轉的時候,會產生相當的摩擦和磨損,這恐怕是加嚴重的問題。

  機械方面,是楊元釗的強項,真的潛心研究進來的時候,一體機的威力就凸顯出來了,在21世紀帶過來的金屬材料上面,選擇耐磨,輕量的金屬,高耐磨鋁合金就進入到他的眼簾,用鋁合金替換掉木質的轉子和棉錠,在耐磨強度上面基本達到了標準的,然后就是蒸汽機的平穩性。

  軍用艦艇的船用蒸汽機,講究的是馬力強勁,穩定性是它考慮的最少,對于幾千噸級的船只,一兩個馬力之間的波動,對于船來說,是瘙癢,是九牛一毛的,根本就不值得重視,可是放在棉紡織業上面,一兩個馬力之間的波動,會通過轉子傳導到棉錠上面,結果肯定是凄慘的,九成九的面紗會直接斷裂,高速運轉的速度,會變成斬斷棉紗的殺手。

  這也是目前,機器紡紗一直都保持著這個效率的根本原因,原因他,穩定高效的蒸汽機并不容易制造,它的難度,甚至不會比高端的船用蒸汽機容易多少,甚至在一戰之前,這方面都沒有很大的提升,這或許是這個棉紡織業是民用輕工業的緣故,平穩的蒸汽機,在軍事方面,沒有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何嘗不代表著研發這個的難度。

  楊元釗是來源于后世動力工程師,后世注重馬力的同時,也注重平穩性,在高級轎車之中,平穩的輸出已經成為了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完成平穩輸出并不困難,最好的選擇其實是在120馬力的蒸汽機基礎上面改裝,在穩定的同時,把它擴張到240馬力,甚至是高。

  楊元釗卻沒有選擇這個最簡單的,而是從最困難的開始,6000馬力的蒸汽機,三漲式往復蒸汽機,動力極限跟平時之間,最少會差出1000馬力,如此強橫的波動,即便是在后世,也不容易解決,何況是在1908年。他之所以選擇這個,是因為想要一步到位,減少未來擴充困難,紡織廠算是包頭一個重要工業門類,卻并不會占據楊元釗的全部精神,在他看來,6000馬力的蒸汽機,逐步解封馬力的情況下,足以用到電力時代,到了電力時代,有了加穩定的電動機的情況下,蒸汽機,可以丟到一邊去了。

  楊元釗有些低估了大型船用蒸汽機穩定化改裝的困難,哪怕他知道很多后世很多的平穩動力的方法,也不得不選擇減少瞬間動力的方法,逐級的降低,最終,使用了大量后世的材料,在一體機的幫助之下,終于讓馬力穩定在零點零一馬力的波動幅度上面,這樣的幅度,通過轉子,傳輸到棉錠之上,波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以棉線的柔韌性,完全可以接受,可以說改裝已經基本完成了,只是,馬力從6000馬力,一下子降低到了1020馬力,只有之前的六分之一。

  哪怕是1020馬力,在棉紡織上面,也不會得到全部的使用,楊元釗會設計多的同軸轉子,把力量分在不同的機器上面,最終確定下來,轉速大概能夠達到德國二手機器的五倍多一點,也就是說,一錠的年產量大概是兩包,是國際主流的4倍左右。

無線電子書    鋼鐵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