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零二節 怪獸出籠

  劉徹聞言,卻是以一種不敢相信的眼神,看著跪在殿中的這兩位列侯。

  假如劉徹沒記錯的話。

  第一位跳出來的列侯姓王,他爺爺就是漢初名相,曾經擔任丞相的王陵。

  沒有錯,他就是第三代安國候王游,正兒八經的黃老派,素來以愛惜羽毛著稱。

  什么時候,黃老派也學會把商君的言論,掛在嘴邊當口頭禪了?

  至于另一位…

  “丁義的老子丁客啊…”劉徹在心里嘆了口氣。

  俗話說的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反過來說,有其子必有其父。

  劉徹對丁客沒有什么印象,但對他的兒子丁義,就只能說久仰大名了。

  歷史上武帝朝的方士之禍,就是在丁義推薦的那個臭名昭著的大騙子欒大手中達到巔峰。

  可謂禍國殃民至極!

  而老丁家,向來無節操。

  打上一代樂成候開始,他們家就是出了名的愛占小便宜,把他們祖宗的臉都丟光了。

  想當年,初代樂成節候丁禮,可是手刃了龍且的猛人!

  以武力值計算,在漢初諸將里都能排前十了!

  而王游跟丁客兩人的家族,更是漢室典型的冤家對頭。

  兩個家族的恩怨,從高帝時期,一直延綿至今。

  什么時候,敵對了幾十年的世仇都能聯手了?

  劉徹疑惑的看了看這兩人。

  然而,隨后,更多的列侯入場了。

  陽河、復陽、斥丘…十數位列侯,紛紛出列,言道:“請陛下遷天下罪官民以實邊…”

  看到這里,假如劉徹還不明白的話,那他就太笨了。

  “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這臺怪獸…”劉徹看著這些臣子,心里頭一個聲音響起來:“它復活了…”

  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一旦復活,那跟它一起回歸人世間的必然還有耕戰這個可怕的戰爭系統。

  而今天,這些列侯們口口聲聲說著商君。就是明證。

  在過去,沒有任何一個列侯會把商君的名字掛在嘴邊。

  不是因為大家都討厭法家,不喜商君。

  實際上,對這幫有奶就是娘的家伙來說。黃老派、儒家、法家甚至墨家都一樣。

  管它皇帝用什么政策呢!

  ‘永遠擁有圣天子,誰是天子擁護誰’可不僅僅是一個劉舍在喊。

  他們過去從來不談商君,也不說法家,只是因為,主流不喜歡法家。而且,他們的根本在封國的食邑。

  扯法家的話,很容易就被人指責傾向秦法,乃虎狼之吏,要被人噴死。

  但現在,隨著諸子百家重新復興,尤其是今上開始推崇法家。

  雖然秦依然是個坑,什么問題跟麻煩都能讓它背。

  甚至就是漢室成立之后才出現的一些社會問題,輿論界也依然能毫無壓力的將問題栽給秦,反正。有問題,肯定是暴秦無道,致使蒼生受苦至今。

  我大漢偉大光榮正確。

  但法家卻慢慢將自己洗白了。

  法家的洗白方式很簡單——暴秦無道,這是肯定的——但是,我法家是無辜的——都是趙高李斯奸佞害人——一切都是奸佞的錯——當孝公昭王時,我輩法家士子何等正確?

  所以,治世必法而后仁啊!

  雖然看上去邏輯有問題,但勉勉強強能糊弄過去了。

  而且,近來法家也沒閑著,他們開始跟儒家勾勾搭搭了起來。

  張恢跟胡毋生以及董仲舒。就進行了一次交換學生的活動。

  有了儒家幫忙搖旗吶喊,法家的黑歷史,算是能有一個勉強的交代了。

  輿論界看在劉徹的面子上,也沒有深究下去。

  而法家投桃報李。也幫儒家洗白了一些黑歷史。

  譬如說,現在沒有人會去談當年魯儒們對抗高皇帝的問題了,也沒有人再去主動提起高皇帝在儒生帽子撒尿的這個梗了。

  目前,儒法合流,共同對抗黃老以及墨家崛起的挑戰的跡象非常明顯。

  最起碼,法家在沒撂倒黃老派。取而代之,儒家沒干趴墨家之前,他們大抵會維持基本的和平還有表面的友好。

  而這樣的改變,反應在輿論界就是,隨著儒家這個大噴子不再噴法家,改噴墨家后,對商鞅、韓非子還有申不害的相關言論,再沒有以前那樣忌諱了。

  表章之上,也不再跟過去一樣,只有詩書的語錄。

  越來越多的臣子,開始看情況和形勢,引用儒法黃老各位大賢的論述來佐證自己的立場。

  這樣的變化,劉徹去年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到了。

  但,當今天,列侯們開始引用商鞅的名言來上奏時。

  劉徹馬上就察覺到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本來已經奄奄一息的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正在通過另外一個方式回歸世間。

  證據就是作為統治者階級的中堅,列侯階級,開始出現了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鼓動皇帝,實施一種在過去絕對不會有人建議皇帝實施的政策——即強制遷徙犯罪的官民跟被劃歸為賊人眷屬的百姓。

  在以前,誰敢這么提議,別人姑且不談,列侯們肯定就跳起來大喊:此秦法也!

  但如今,列侯們自己主動的面不改色的大義凜然的提出這樣的建議。

  為什么?

  “屯墾團、加恩令…”劉徹閉上了眼睛,他知道,他自己親手放出了劉氏花了數十年才勉強關起來的野獸。

  但屯墾團與加恩令放到一起,產生的化學作用,立刻就反應到了政壇之上。

  得到了一片跟自己食邑戶數對等甚至超過食邑戶數土地的列侯們,為了開發自己的新封地,他們必然需要人口。

  但當地鳥不拉屎,人口密度其稀無比。

  根本找不到足夠的人力來開發。

  若僅僅是這樣,可能列侯們還會無所謂,當地冰天雪地,荒山野嶺,也不是一年兩年了。

  但屯墾團的出現,讓列侯們有了對比。

  想想看,自己的封國,一片荒蕪,而隔壁的屯墾團,則阡陌連野。

  任誰都會忍受不住這樣的刺激。

  更關鍵的是,這些新開發的處女地,不斷的傳出各種奇跡和神話。

  有列侯,剛剛拿到新封地,派了兒子過去看,結果兒子寫信回來:趕快派人來撿錢,這里山上都能撿到金子…

  更有人在新封地里發現一座座完整無缺的露天礦山。

  雖然,大多數列侯封地都沒有這樣的事情。

  但架不住別人家里有啊。

  大家的想法很樸素——既然別人家里有,我家也應該有,假如我家沒有,那一定是我找的還不夠仔細。

  于是,他們對人口的渴求,變得無比饑渴。

  只要能弄到人就好了。

  今天列侯們為了開發封國,可以鼓動劉徹強制遷徙犯罪官民跟叛賊眷屬。

  明天,他們必然會為了獲得奴隸跟奴工,而鼓動劉徹發動戰爭。

  “也不知,這是對是錯…”劉徹嘆了口氣,但自己選的道路,就是跪著也要走到底!

  “可!”劉徹對著這些家伙吐出一個字:“制詔罷!”(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