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七十九節 視察(1)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皇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劉徹的茂陵,剛剛開始破土動工不久。

  陵墓選址跟后來小豬的茂陵略有不同,但大體方向基本一致。

  這個工程規模非常浩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

  僅僅是陵寢的邊墻,就足足有差不多兩百米,高度則將超過四十米。

  這等于是人造一個城市了。

  而這個工程所需要的資金,也是非常龐大。

  僅僅是開工至今,劉徹撥付的資金,就已經超過了兩萬萬錢,相當于漢室去年財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還調集了少府三千名精干工匠,出動了五千軍隊,還征發了七千人的民工。

  站在陵寢之工地之前,劉徹抬頭仰望這個浩大的工程,心里面也是糾結的很。

  將如此多的資源,投入到墳墓里,對一個穿越者來說,簡直無法接受。

  只是…

  沒有辦法!

  這是劉家的傳統,也是漢政權維系統治的政策之一。

  晉書就曾記載: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一為宗廟,一為賓客,一為陵。

  換句話說,劉徹的這個工程,已經很節儉了。

  真要按照制度和傳統,茂陵工程,每年都要吞掉漢室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當然了,耗費如此巨大。

  若僅僅只是給皇帝死后享受,這樣的蠢笨政策,早就執行不下去了。

  老劉家的陵邑政策,并非只有投入,而沒有產出。

  首先,龐大的陵邑工程,必然會帶動陵邑所在地當地的社會經濟和民生發展。

  如此龐大的資源,堆砌在一個地方,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

  后世的魔都和深圳,已然說明一切。

  舉全國之力,養一縣♀個縣想不牛逼都不行!

  另外,陵邑工程,通常會附帶遷徙工程。

  老劉家會不遺余力的將那些在地方上橫行霸道,官府很難制衡或者無法監督的豪強家族。遷徙來自己的陵寢所在地。

  這就是強本弱末。

  來自漢室天下三十六郡,十余國的地方豪強、巨賈大族,被遷來陵邑所在地。

  這些人,有著龐大的財富,家族和人才。

  一位家產千萬級別的大戶人家。怎么會沒有知識分子呢?

  這等于,將地方上的英雄豪杰,弄到長安,充實關中的人力物力。

  這樣,關中就永遠能碾壓其他一切地方郡國——不管是從人才還是財富、經濟、技術各個方面。

  更關鍵的是,通過遷徙,漢政權,能強行的人為在關中制造一個經濟人口熱點。

  史載,小豬的茂陵工程完工之時,茂陵城中人口。達到了將近三十萬!

  西元前,一個三十萬人口的城市,基本上不比后世的三千萬級別的都市差。

  當然,弊端也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當地肯定要迎來通貨膨脹,各種物價飛漲。

  不過,這個問題,已經被劉徹解決了。

  有關民生的基本需求的糧食、鹽與鐵,少府和大農令平價供應之下,很難出問題。

  其次。陵邑工程,勢必會大發徭役,而且是所有徭役中最可怕,最恐怖最殘忍的城旦。

  在漢室的所有徭役種類中。修陵跟修城墻一樣,是死亡率最高的種類。

  基本上,被征調來此服役的民眾,不是贅婿,就是有案底的無賴,或者干脆就是在押的犯人。

  這些人有人權,死了也是白死。

  但給自己修個墳墓,要死幾千甚至上萬人,作為一個穿越者,劉徹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工程開工后,劉徹幾次三番下詔給少府,要求優待民眾和工匠,工程進度慢一點也無所謂,總之是要求盡量減少工人的死傷。

  在另一方面,劉徹則把最近從各個渠道弄來的各種夷狄野人奴隸,塞到了工程隊里,充足消耗品。

  反正,握的活,繁重的活,統統都交給這些奴隸去辦。

  劉徹這次來視察,也是想要給少府的官僚們施加些壓力。

  這些家伙,必須要給些壓力,才會知道怎么做事。

  但,這些不是主要目的。

  在陵寢工程地,粗略了看了看,留下幾個親信侍從繼續在工程中巡視后,劉徹就驅車離開工地,前往在茂鄉東南方的茂城。

  這同樣是一個新興的城市。

  在劉徹決定了自己的陵寢地址后,就被建立起來了。

  現在,這個城市的規模還很小。

  連城墻都沒有。

  占地面積,甚至還比不上長安城的九市中最小的一個。

  大約也就相當于一個長安隨便哪個縣的集市的規模那樣,從頭到尾,只有一條街道,全長都不過一里。

  但矗立在街道兩側的建筑,卻是一點也不簡單!

  漢室最高學府:太學。

  漢室武將的搖籃:武苑!

  還有漢室未來最大的公共圖書館:蘭腕。

  最后是漢室功臣名將紀念館:凌煙閣。

  全部集中在這條街道上。

  換句話說,這里,就是未來的大學城。

  劉徹甚至都不需要去想太多,用屁股都能知道,這里未來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將變得價比黃金。

  這條街道附近方圓百里的地區,將成為漢室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望子成龍的天下地主,希冀自己能更進一步的列侯子弟,還有那些錢多得沒地方花的商人們,會用他們自己的財力,將這個地方,徹底變成一座黃金城。

  在侍從們的簇擁下,劉徹漫步在這條剛剛完工不久的街道上。

  街道兩側,大部分的建筑,都已經現出了輪廓。

  恢宏的武苑之中,有完整的演武場,完備的武庫中儲存了目前漢室所有現役和還停留在實驗室的武器裝備,還有一個能容納五百匹戰馬的馬駟,幾百個可以推演歷史上各種經典戰役的沙盤模型,也已經制作完畢。

  更重要的是,武苑的老師們,將星璀璨。

  韓頹當、儷寄、李廣、義縱、欒布、灌夫、竇嬰,基本上所有現役或者退役的漢室大將,都掛名其中。

  甚至就連丞相周亞夫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至于太學,更了不得了。

  被收編的各博士官以及天下聞名的諸子百家巨頭們全部在列。

  法家巨頭張恢更是以八十高齡出山,滴太學的律法祭酒。

  儒家那邊派出了包括董仲舒、胡毋生在內的豪華陣容。

  諸子百家,對于話語權和未來政壇影響力的競爭,進入白熱化。

  但真正讓劉徹關心的還是那個被命名為蘭腕的國立公共圖書館。

  [三五]

無線電子書    我要做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