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已多年未曾現身人間。想當初句芒仙童指點旱魃去王屋山,引發天地異象等待倉頡來尋,不料等來的卻是虎娃。這也許是緣法,但另一方面或也說明,就連句芒也不知在哪里能找到倉頡。
侯岡部受災時倉頡沒有露面,天下各部皆受大災時倉頡仍然沒有露面,并非他不欲理會,而是他根本就不知情,正在無邊玄妙方廣中造化世界呢。倉頡回到人間后,才發現人間已經變了樣子,天下各部受苦難已久,當年中華四大戰神,也只剩下了獨臂的祿終。
帝江因與祿終決斗戰敗,含憤撞開天幕而亡。伯羿為各部君首所忌,一番大戰后殞落于隴西平原。崇伯鯀治水九年無功,依前約粉身碎骨。帝堯放勛禪天子位于重華,而鯀之子禹如今成為了中華治水之臣。倉頡了解到這么多情況,隨即就找到了伯禹這里。
伯禹并不認識倉頡,但是見到倉頡本人之后,就似莫名喚醒了某段見知或回憶,知道了半空中突然出現的人是誰,立刻行禮道:“禹拜見史皇氏大人!”
倉頡又問道:“你還稱我為史皇氏大人嗎?”
伯禹再拜道:“禹拜見師尊!”
倉頡飄然而落,少務等人還在發怔,而虎娃已上前行禮道:“恭喜倉頡先生!”他恭喜倉頡什么?當然是收了伯禹這名弟子。
自古高人收徒,通常皆要暗中考查其品行心性。倉頡和伯禹這等人,前者絕不會輕易收徒,后者更不會輕易拜師。可是他們初次見面一問一答,伯禹便拜在了倉頡門下。虎娃也長出了一口氣,雖然事先沒有想到,但當此事真的發生時,又恰恰正是虎娃所愿見。
從某種意義上說,虎娃和祿終都算是伯禹之師,但這里師者的含義,與正式的師傳關系是不同的,他們的角色更像是伯禹的護道人,而伯禹亦當以自古以來的高賢大德為師。
虎娃的任務,是將崇伯鯀的一世見知都傳給伯禹,讓他繼承崇伯鯀之識;而祿終的任務,是推舉伯禹為中華治水之臣,令其繼承崇伯鯀之志。
世上有那么一些人,仿佛是生而知之。比如有九境修為之地仙,因其在生死輪回境中的經歷,更因仙家之推演神通,很多今生沒有見過的事物,仿佛見到了就能認識、就能理解。再有一種人,就像伯禹這般,有其天生的福緣。
伯禹從沒有見過倉頡,可是見到了他便知道此人是誰,這來源于崇伯鯀的一世見知。虎娃與祿終都沒有教過伯禹修行,而禹這種人仿佛天生就在修行。這并不意味著他會憑空擁有修為,而是隨著心境的明澈,每求證一步修為,便會擁有相應的見知。
所謂生而知之,大抵如此,并不是一生下來便什么都知道。伯禹還是需要有人來點化與指引,而瑤姬已點化了伯禹一番。若不談神通法力和天生的福緣,崇伯鯀走下神民丘時其實已堪破了大成心境,若他愿意修行,從初境至大成則無關障。
虎娃本以為伯禹的機緣在神民丘上,不料真正的機緣卻在神民丘下,倉頡先生突然來了。虎娃轉念一想,倉頡確實是伯禹最佳的指引者,因為伯禹要做的事是為中華治水,若精通論山川形勢、地理堪輿之道,誰又能比得過倉頡先生呢?
倉頡笑呵呵地扶起伯禹道:“禹兒不必多禮,你今日已得炎帝令與少昊令,若為師未至,你下一步打算去何處啊?”不論師徒身份,帝堯、崇伯鯀、倉頡其實都是宗族平輩,倉頡執掌人皇印猶在帝堯之前,而且他和伯禹同為顓頊后人,稱呼伯禹一聲“禹兒”倒也恰如其分。
伯禹:“稟師尊,我打算前往蒲阪,將欲行之事稟明天子,并向皋陶大人請教。”
伯禹在神民丘上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治水”,深知以一人之力根本完不成這件事,就連招撫各部民眾真心配合都難做到。大江流域的治理計劃可不僅是劈開巫云山脈這么簡單,前后牽涉了太多的事情,伯禹如今已有一個詳細方案。
他要將這個詳細方案稟明天子重華,由天子正式下令后才能實行。但僅有天子令是不夠的,怎么能讓他的計劃真正得到有效執行,還要向賢德之人請教,最重要的人就是皋陶。
皋陶是帝堯之臣,重華為天子后,更重用皋聊為司士大人。須知重華受禪為天子前在蒲阪城攝政時,所擔任的職位就是司士。他成為天子后又任命皋陶為新一任司士大人,皋聊隱然已被各部君首視為下一任天子的候選者。
皋陶為司士,掌管天下刑訟之事,與巴國理正相當,但皋陶的職權范圍又遠遠超過了理正。他還監察百官行止、代表天子懲治不法官員與君首,為天下各部糾紛公斷。
并不說司士的職位就代表了未來天子的候選,而是以皋陶的地位與威望,假如天子出了什么意外狀況,各部君首新推舉的主政之人十有八九便是他了。崇伯鯀之后,在各部間威望最高、最受頌譽之人,便是皋陶。
皋陶是一位圣人,在這一點上,當年的崇伯鯀比之都有所不如。
后世有諸子百家,形容“圣人”之說各異,帝堯放勛、帝舜重華亦被尊為圣人。但在如今這個民智與語言都很樸素的時代,圣人的含義尚與后世的種種說法不同。
它并不是指人們想當然所理解的神圣的人,也尚不是指圣明的帝王,亦不是指各家教派學說的祖師以及所推崇的古人,更強調“人”的含義。
“圣”字為倉頡所創,皋陶是他的學生,得到傳承主要并非符文神通以及修行秘法,而就是圣人之修。圣人能聞道,通達天地正理;圣人能宣教,解說世事真義;圣人有德行,能率眾而垂范。它指的是一種知行完備、才德全盡的修養。
所謂修養,并不是個別人所理解的那樣只是自己的事情,它必須由內而外,與世上的各種事物真正發生關系,才可稱知行完備。有些人在離開人間多年后,被后人尊為圣人,但在世之時就被稱為圣人的,便是皋陶,盡管此時所謂的圣人含義與后世略有不同。
皋陶是倉頡的學生,所得的傳承是圣人之修,為何不是圣人之學?學從何來,前人有創后人方有學,先有圣人之修,后有圣人之學。且不談皋陶的個人修養,他都做了哪些事,為何在當時就被稱為圣人?
首先要談中華天子冊封各部、治理天下時都做了哪些事,以什么為依據?都要統一祭祀、頒布歷法、實行禮法,并制定各部公認的盟約。制定盟約的過程本就是中華禮法的一部分,如此也被視為推行教化,可是教化的形式與內容何來?
所謂禮法,并不完全等同于后世的禮儀和法律的概念,但它同樣是一種行事的規則,違反這個規則就會受到指責或處罰。對什么樣的行為施以什么樣的處罰或評價,也屬于這種規則體系。人類社會文明的誕生源于此,沒有這種規則體系就不可能形成社會文明體系。
走出蠻荒蒙昧,人之所以為人,源頭在此,這也是個廣義的開啟靈智的過程。規則的作用絕不僅是約束人們的行為,更重要的是保證一種秩序,使文明社會體系能夠更好的存在與發展下去。
規則須符合這種內在的無形規律,圣人亦稱之為道,此道為人道,否則它遲早也會被推翻與改變,而另一方面,規則的崩潰也意味著秩序的崩潰。它的出現是廣義上的靈智開啟后,世人的自覺過程,猶如從混沌走向清明。
上古無書,先民結繩記事,太昊創八卦之符,可用于計數、喻事、問卜。所謂問卜,最早其實是應前事之驗、為后事之鑒。那么禮法是怎么來的呢,就是歷代人所自覺的行為以及社會規范總結,在太昊開創中華時,已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而樸素的體系。
后世天子,不論是青帝、炎帝還黃帝世系,一直到帝堯時代,大體都遵循一種樸素的原則。比如出了什么事情該怎么處理,應召集各部君首共商,處理的依據往往來自于古代賢君被共同認可的處置經驗。
比如在軒轅為天子時,曾出了什么事情、軒轅是怎么處置的,到了顓頊為天子時又出了類似的事情,那么就遵循同樣的處置原則,或者以之為參考,根據實情稍加變化。那么此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呢?那就由顓頊帝與各部君首共同商討出一個處置方法,這種處置方法又成了后世所參照的原則。
顓頊帝處理了這樣的事情,到了后世帝堯為天子時又碰到了,就可參見顓頊帝的處置方式。而這種參照是否恰當,需要帝堯天子與各部君首共商。依前人之判例而斷,在朝之君首共決,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套禮法體系。
很多很多年后的后世,世間有一種“判據法”體系與“陪審團”制度,依稀與之類似。這其中的差別或許很大,背景亦天差地別,但世事總有似曾相識之處。
禮法本身也是一種傳承積累,無書無典之時,或口口相傳,或神念心印相傳。神念心印是不可能推廣的,口口相傳難免有訛誤,甚至也不可能記述得完備真切。到了帝堯的年代,這種方式已經很難適應需要了,其弊端越來越明顯。
倉頡造字為文,棄天子位后被尊為史皇氏,因為他還做了一時間,便是以文字為載體,記錄上古以來所能搜集到各種史料,并將這些史料傳給了。
皋陶便以文作書,為中華編九典。他整理、修訂自古以來的禮法規則,考“太昊之規”、“神農之衡”、“軒轅之繩”、“少昊之矩”、“顓頊之權”,根據天下所需,制定了正式、明確的禮法體系。須知皋陶作書與后世人寫書,完全是不一樣的,過程艱辛無比。
后世皆謂皋陶作《獄典》、定《五刑》。實際上皋陶所作遠不止如此,他制定的是一整套社會運行規則以及完備的文明秩序體系,最為后人熟知的是以“五刑弼五教”。
所謂《五教》是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在幾千年后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種家族倫理的道德規范,但人之所以能進化到人類社會,這些恰是根本。經歷多少代人的思考和發現之后,皋陶做出了明確的成文總結,并將它制定為社會行為規范。
所謂《五刑》不是僅指墨、劓、腓、宮、大辟這五種刑罰,真正的五刑指的是甲兵、斧鉞、刀鋸、鉆笮、鞭撲這五種制度。甲兵是討敵之制,斧鉞是治軍之法,刀鋸是罰罪之刑,鉆笮是刺罪之識,鞭撲是訓誡之懲。
這已經上升為整個國家以及社會的行為準則,而人類社會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刑令以道德規范為基準,這便是“以五刑弼五教”的含義。
皋陶又作《九德》之典,所謂九德指得是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這是對天子以及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道德要求,比如說“天子應有九德”,使天子考察臣民以及臣民評價天子的品行時,有了明確的評判標準。
雖然對品行的評價標準自古有之,但皋陶做了明確的總結。天子便一定九德兼備嗎?當然不是!實際上絕大多數天子都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但是有了評判標準,臣民以及后人也知天子失政、失德在何處。
《五刑》、《五教》、《九德》之外,皋陶又作《五禮》,分別為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涵蓋了從祭祀、結盟到飲食、男女等各種成文禮儀規范。
天子如何治天下?當時是一個部族社會,地方的治理建立在宗族體系的,皋陶又作《五服》與《九族》之典。五服指的是天子所代表的中央與各部君首所代表的地方之間的關系,而九族確定了部族內部血緣關系以及利益、責任的劃分。
皋陶的年紀其實比重華還大,在帝堯當朝時,他開始了這項工作,向列位有才德的長者請教,并走訪天下各部君首商議。重華為天子后,任命皋陶為司士,并命他盡快將九典全部編制完成,然后好以天子的名義頒行天下各部。
皋陶作九典,并不僅是拿著倉頡傳給他的史料,在家中閉門編制。他想做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大家早就知道,他為此已付出多年辛苦。其中的內容,皋陶與各部君首以及賢者甚至是普通民眾,早有各種商討,聽取各方意見、以期能解決實際問題。
天下敬重皋陶,尊其為圣人。而后世各家學說常有教化爭端,但皆言“圣人傳教化”,而教化確從圣人來。
伯禹回答倉頡之問,說他本打算去請教皋陶。倉頡點頭道:“看來就算為師未至,亦不必為禹兒你是否稱職、明智擔憂。既要先去蒲阪,那么就與為師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