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四十章 是不是想多了

  上回說到,劉厚沒想到司馬懿看起來平平常常的一封信,卻隱含那么多的可能性,司馬懿果然高深,當然,也不排除是劉厚等人想多了,也許人家真沒那么復雜的意思,可是,萬一人家真有什么陰謀呢?

  司馬懿這個人不得不防啊。最后,劉厚決定用排列組合的方式總結一下所有的可能性∶

  “司馬懿這封信有幾個可能性,其一,鮮卑真的有寇邊北地,司馬懿真的想北上對付鮮卑人,沒有設伏偷襲我們的意圖;

  其二,鮮卑真的有寇邊北地,司馬懿借北上對付鮮卑人的幌子,實際上設好埋伏誘我們北上,趁機伏擊我們;

  其三,鮮卑人沒有寇邊,完全是司馬懿憑空捏造出來的借口,實際上是想引誘我們北上,再伏擊我們;

  其四,鮮卑人沒有寇邊,司馬懿也不是想伏擊我們,而是想用這種方法騙我們退兵,好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劉厚一邊說著,一邊用毛筆在一張大白紙上#將這幾個可能性寫出來,三個臭皮匠也走到他的身旁,看著劉厚寫下的四種可能性。

  “如果是第一種可能性,我們可以退兵回荊州,給他們騰出打異族的機會,這樣對我們不但沒有什么損失,還可以博一個好名聲;

  如果是第二種可能性,那我們原地不動或退兵都行,只要我們不北上想趁機撈好處,我們就不會有損失;

  如果是第三種可能性,我們也可以用原地不動或者退兵應對,這樣也于我們沒有任何損失;但是,如果是第四種可能性,我們如果退兵的話,將會被世人笑話為白癡,甚至被笑話千年,因此不可不慎。”

  劉厚一邊說著一邊將各種情況的應對方法和后果寫在剛才寫下的四種情況后面。

  “其實,第三種情況隨時可以轉變為第四種情況,如果司馬懿本意是想誘使我們北上,從而伏擊我們,眼看我們不上當,很可能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趁機抹黑我們。”郭攸之補充道。

  “所以,我們一定要先弄清楚情況才能對下一步的行動作出決定。想弄清楚司馬懿是否有在北邊設下埋伏圈等我們上鉤,這比較難。

  雖然我們的斥候幾乎全面壓制魏國的斥候,但是,如果他們在魏國境內設下埋伏,我們還是很難及時發現問題的。司馬懿既然敢這樣做,也一定有辦法瞞過我們斥候的探測。

  所以想靠偵察他們是否有設伏很難。那樣一來,我們就只有從鮮卑是否真的入寇這一點來著手了。畢竟鮮卑十萬大軍劫掠北地這么大一件事,想造假不是那么容易的。”劉厚道。

  “從上面的總結歸類來看,我們前兩種情況倒是好處理,只要我們不北上,于我們毫無損失,如果是后兩種情況,我們無論北上還是不北上都有麻煩。所以,我們首先先要確定的是,鮮卑是否真的寇邊。

  如果鮮卑真的寇邊,我們就退兵至荊州,既博得一個好名聲,又可以為我們打破進退兩難的局面找到一個借口。”鄧芝道。

  “如果鮮卑沒寇邊呢?該怎么處理?無論北上還是退兵南下都是錯,我們該怎么辦?”劉厚問。

  “那我們就原地不動,還留在麥城,然后再想辦法給他們一個教訓。”步騭也道。

  “好吧,那就這樣決定吧,我們就加緊聯系‘中情局‘的人,讓他們查清楚鮮卑寇邊一事是否屬實。”

  “不好,臣還想到一個可能。”鄧芝突然跳了起來道。

  “什么可能?”劉厚眉毛一揚,有了個不好的預感,他連忙問道。不單是他,步騭和郭攸之也轉過頭來望著鄧芝,等待著他的下文。

  “剛才芝聽到陛下說,‘鮮卑南下寇邊這么大一件事,不可能造假吧’這句話,突然蹦出一個念頭,你們說,司馬懿會不會勾結軻比能,讓軻比能假裝寇邊,然后他也假裝北上靖邊。

  假若我們趁亂北上襲擊魏國,他就帶兵殺個回馬槍打我們個措手不及,甚至,他還有可能伙同軻比能一起南下對付我們。”鄧芝有點惶急地道。

  眾人一聽,登時冷汗涔涔,這種可能性不是可能,而是太可能了,司馬懿那么陰險的人想出這樣的毒計太正常了。軻比能剛被曹丕封為順義王,如果魏國朝廷送些錢糧給他,請他演一出戲,還真不是什么難事。怪不得這段時間前線那么平靜,司馬懿一直龜縮在襄陽毫無動作,極有可能是在策劃這件事。

  劉厚等人想著十萬鮮卑騎兵和二十萬魏國大軍圍困住自己,那潮水般的人群拼命涌過來的場景,不禁冷汗直冒,己方就算有火器部隊,有藤甲兵,但能不能擋得住這么多軍隊,那么多騎兵的沖擊還真難說,就算擋得住,己方的損失也肯定不會小。

  “砰!”劉厚一巴掌砸在桌子上,咬牙切齒地道:“哼!如果司馬懿膽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朕一定饒不了他。”

  “陛下息怒,就算司馬懿真的使出這等奸計,對我們來說,也不過和第二種情況相似而已,只要我們不北上,就不會中他的計。此所謂以不變應萬變也,到時候他就算再有千般詭計也奈何不了我們。”鄧芝見劉厚發怒,連忙勸慰道。

  “朕不是因為這個發怒,朕發怒是因為:假如司馬懿真的這樣做,那么十萬鮮卑騎兵南下,以他們兇殘的本性,必然會假戲真做,趁機劫掠屠戮北地漢民一番。

  就算是魏境的漢民,那也是我們大漢的子民,朕每想到我們大漢百姓被異族殘害就心如刀割。如果司馬懿真的引異族殘害漢人,那簡直是喪心病狂,朕以后一定要將他碎尸萬段。”

  “陛下圣明!”

  “陛下愛民如子,乃大漢之幸,天下百姓之幸。”

  “天佑大漢,降此明君于世,我大漢中興有望啊。”

  劉厚話音剛落,三個臭皮匠就使勁地吹捧起劉厚來,也許他們并不是吹捧,而是真心誠意地贊頌劉厚。這個亂世當中,從來不缺乏梟雄般的人物,殺伐果斷的所謂英雄人物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對百姓心懷慈悲之心的主公實在太少了。

  而眼前這個小皇帝顯然就是其中一個,小小年紀,這么在乎百姓的生死而且還是敵國百姓,只因他們頂著一個漢人的身份,這的確是很少見,很難能可貴。

  三個臭皮匠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書中除了有黃金屋和大美人外,當然還會傳授一些仁政愛民的思想。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天下讀書人學得最多的就是儒家的經典。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而仁是排在首位的,可見其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儒家要求每個讀書人都有“仁”的素質,當然,對這些“飽讀圣賢書,貨予帝王家”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最希望能遇到一個仁德的主公,自己可以輔助他“治國平天下”。

  現在見到劉厚有意無意間表露出對遭難百姓的同情與憤慨,他們當然又激動起來了,這是多么符合儒家“仁”思想的主公啊,能遇到這樣的主公,為這樣的主公效力,自己多么幸運,多么幸福啊。

  不過,三人的這種情懷是劉厚這種沒有受過正規儒家教育的人無法理解的。

  “好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商量一下怎么應對這種可能性。”劉厚雖然也喜歡聽別人稱頌自己,但是卻時刻警惕著這種事,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變成那種,被人拍一下馬屁就飄飄然做出不明智事情的昏君。所以他趕緊將話題拉回來,讓三個臭皮匠趕緊想解決方案。

  “既然這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相類似,我們還是按第二種情況的應對辦法處理就是了。”步騭提議道。

  “嗯,按第二種情況去應對也未嘗不可,不過朕擔心十萬鮮卑騎兵對北地百姓為禍太深,不知道三位愛卿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減輕十萬鮮卑騎兵帶來的禍害呢?”

  劉厚此言一出,三個謀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這件事太為難了。十萬騎兵可不是十萬頭豬,他們會到處跑來跑去的,要對付起來很難。就算有火器部隊,但是你追不上人家,槍#炮也拿人家沒轍啊。

  好吧,關鍵還不是自己的部隊打不打得贏人家,消滅不消滅得了騎兵的問題,關鍵是自己的部隊夠不夠得著人家的問題。

  鮮卑人在魏國北方的邊疆為禍,蜀軍在襄陽以南的麥城,中間不止遠隔千里,而且還隔著魏國那么大一個敵對國家,還有魏國上百萬軍隊的圍堵阻截,己方的部隊怎么夠得著鮮卑人?

  就算己方有心去打鮮卑人,可是連鮮卑人的面都見不到,那怎么打?難道真的可以飛劍于千里之外斬殺敵人啊?

  既然夠不著,那干著急有什么用?三人覺得小皇帝的這個要求提得太無理取鬧,太不合情理了。

  “這個…陛下,我們隔得太遠,就算想做點什么也是鞭長莫及啊。”郭攸之委婉地道。

  “我不是想帶兵上去和鮮卑人交戰,也不是想將他們徹底消滅,好讓他們不能為禍漢人,而是看能不能采取些什么行動,讓鮮卑人盡早退兵,退回他們的草原中,不要再來騷擾我們漢人。”劉厚見三人可能有點誤會自己意思了,于是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意圖道。

  “喔,如果是想讓鮮卑人盡快退兵的話,也好辦,我們只要盡快撤往荊州就行了。我們一旦撤兵,司馬懿所有安排都將無效。那個時候,鮮卑人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沒有了利用價值反而成為一個禍害,魏國肯定比我們更著急趕他們走。”步騭道。

  (戰場文學)

無線電子書    重生之我是阿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