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六章 第五塊領地

  程攀一時激動向陶宗儀所提出的道統論,并沒有爆發豬腳霸氣讓其臣服。程攀只是提出了一個新思潮,一時間讓陶宗儀需要時間消化,等到陶宗儀反應過來想和程攀就這個問題辯論時,被接待員告知沒空,只好回到浙地。于是一場口水戰開始了。不過浙江的造紙行業拼不過共和,所以浙江在這場辯論中暫時不是在論點上敗給共和,而是被共和絕對傳媒物質基礎打敗了。共和鋪天蓋地的紙張宣傳,湮沒了浙江靠著少量的書信,以及會客模式只有少量鴻儒,沒有白丁的好友討論似得思想傳播。可以說在共和境內,由簡體字白話文宣傳的百家齊鳴思想讓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了并且成為了一種潮流,將僅在儒生中傳播的儒家獨尊的思想打成了非主流思想。隨著報紙的擴散這種趨勢還逐漸向共和領地邊緣外發展。

  共和在思想傳播戰爭中暫時勝一籌,之所以是暫時的,那是因為事實勝于雄辯的硬道理,作為不獨尊儒術存在的共和崛起的時間太短,還有問題沒有得到應正,所以人們對這種新出現的不靠儒家治國的方式還沒有絕對的信心。只要共和繼續走下去,并且勝利下去。這種思想必然會得到確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然科學定理,沒有任何思想能被確定為絕對真理,只有實踐才能確定這種思想在某個時間段的正確性。

  也因為共和的實踐,程攀所說出的這種思想才在江南士林中產生這么大的一股思潮。因為共和強盛的存在在這里,這是誰都不可否認的事實,無論江南士林中多么討厭程攀的這種治國方式,但是江南儒生對程攀的學說研究都是很謹慎的。共和的新生的強盛的前所未有的勢力出現在這就是最有利的說服。

  現在這個位面的舊知識階層的思想已經被程攀這種蝴蝶所改變了,無論是江南的私塾還是蒙古貴族的書堂簡體字的化學物理已經出現在這些知識分子的案頭。顯微鏡這種可以看得到微生物的器物隨著商人的走動,讓細菌這個概念讓本位面的人所知,蒙古貴族,江南宗族開始將不喝生水作為減少下一代夭折率的策略強制執行,接生婆在接生時雙手消毒也成了一種必須遵守的手續。巴氏消毒法的在北方被大都的一位姓李的貴族釀酒師發明,成為李氏滅菌釀酒法。這個技術共和沒搶先試因為,共和不釀酒,后來從北邊傳了過來提醒了程攀,于是程攀沒打招呼就將這種方法在共和的發酵行業運用了。直到共和統一南北之后,一場控告共和政府的專利案件爆發,由于李氏沒有在共和申請專利,所以敗訴,但是確認是李氏首創,所以國家補發了一個安慰獎,同時將這個消毒后加菌種的方法命名為李氏消毒法。

  如果現在共和失敗的話,在未來50內,中國大地上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依舊會發生,因為現代科技的窗戶已經被程攀打開。現在程攀與江南爭論的是國家管理模式,從后世的角度來看,江南的文人提倡的是通過舊的地主階級現有的財富積累現有的可以管理國家的地位來領引這場大變革。而程攀以及共和代表的人群則是堅定的以兩條線為主,由上到下線:政府直接制定政策和目標管理勞動者,由下到上線:由勞動者監督政府管理機構的執行狀況以及管理人員是否變質,上下權利雙向交互的模式。

  這兩種模式相對現在的中國都是先進的,雙方都有將中國帶入工業社會的動力,只不過是一個變革快慢,變革激烈程度,變革是否徹底的問題。只不過程攀來到這個世界,不會拽兩句文言文,加上自卑內向,以為自己在這個社會的文人眼中是個粗魯之人。所以根本沒有和這個社會原先的經濟文化主力搭上線。所以走的是tg的科學農民起義路線。

  現在江南地主階層雖然是口頭上貶低程攀,但是只要程攀肯“浪子回頭”“改邪歸正”,在這些文人口中馬上會成為千古一帝,可惜程攀在得知自己可以離開這個世界后,對留種建立皇朝的模式沒興趣。江南文人的種種媚眼拋給瞎子看了。

  不過江南的儒家階層也不是鐵板一塊,江南的漢族大宗族地主階級都是儒教中人,但是不代表讀了幾本孔子語錄馬上就能有錢。一些在江南迫于生計的文人,來到共和來找活干。家道中落的張運,從小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只是這幾年家庭破敗了,于是他賣掉了祖宅,將母親接到了共和,自己在共和找了一份事干,他的母親對他的教育很好,剛來共和當然是從基層干起,這讓張運有些沮喪,但是張運的母親孫氏說道:“共和在這幾年的發展到這么大的家業,絕不會埋沒人才的,只要你好好干自然會展現你的才能的,可是你這樣抱怨不去干你看不上的小事只能像他們說明你是庸才。”得到母親的教誨后張運靜下心來認真做事,不得不說這種從小當做精品培養的人只要帶著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是比共和中速成的人才要好,張運的謹慎,仔細,等一系列良好的做事習慣,是他十幾年以來被家庭培養的。細節決定成敗。況且張運良好的細節實在是太多。

  張運很快就脫了原先和他一起工作的人群了。他開始作為一個運輸節點的總負責人。但是之后一個選擇將改變他一生。自從杭州會戰后,雙方的軍紀都死守在不大量屠殺民眾這條底線上,但是還是造成了大量的流民。這些江南水鄉的流民都是優質的南洋移民。臺灣已經一百多萬人了,大部分都是華北人。這些北方人來到臺灣這個地方已經是十分不適應了,再往南洋移民,移民部的醫療系統頂不住。現在終于在南邊大量出現流離失所的人群了,讓水鄉的人下南洋。至少不要派人教原本種麥子的人來種稻子。

  張運面臨著一個機會,由于張運良好的表現,此次南下新開辟的領地缺少一個執政官,作為浙江人的張運有這個機會。于是張運在自己的事業和父母在不遠游兩方面上面臨著抉擇。

  但是知子莫母,得知了兒子的糾結后,堅決希望自己的兒能高飛,孫氏對張運說道:“兒呀,自你父親起,張家就敗落了,如今有一個開疆拓土的大功,這是名留史冊的大功勞,娘絕不會攔著你,去吧一定要好好干,不要給娘丟臉”雖然嘴上鼓勵著張運,但是孫氏連夜細細的準備著兒子遠行的衣裳慈母的表現盡顯。

  1349年11月南洋上一支巨大的船隊從如皋領地到達臺南再由臺南到達呂宋島北部,五千名攜帶輕武器的共合軍,和三萬名移民帶表著共和的意志登陸了。來到這片土地,軍事主官趙剛和唐河和民政主官張運對這片土地第一反應就是肥沃,真心肥沃,當然作為外來者,少不了被森林中的小黑矮人們騷擾,經過更深入的發現,程攀對這次遠征派來的五千名士兵簡直就是浪費,這幫在潮濕森林中蹦跳的生物在移民眼中是一種介于猴子和人之間的動物。別說共和軍的排槍射擊,就普通移民拿著鐵鍬列成隊列就能把這些家伙打跑。共合軍最大的一次“作戰”就是一百名士兵排槍對四百個帶有敵意的土著進行了一次齊射,然后就清凈了,再也沒有成規模的土著在移民地附近轉悠了。程攀是被后世南洋慘案給嚇住了,所以這次確保萬一讓一個師的陸軍南下,這只力量在沒有程攀出沒的幾百年后荷蘭人在印尼的力量都要強盛的多畢竟荷蘭人在十九世紀末才在印尼群島裝備后膛擊發槍,在此之前,幾百名士兵用滑膛槍就能圈下這么大的地。一直讓程攀很無語。

  不過這次的軍事力量實在是太保險了,在遠征之前,程攀就給軍隊打過預防針,要注意熱帶的非戰斗減員,至于戰斗減員很少。此次南下的部隊原本以為是程攀為了讓軍隊安心所說出的夸張之詞。沒想到不是程攀夸張了,而是夸張的不夠。

  張運一邊組織著燒林子,開荒,一邊注意著衛生問題。在這些正事之余他開始研究土著們的生活,研究的結果讓他自己都不敢確定,這幫土著餓了就上樹摘果子,飽了就睡覺,有的連房子都不蓋,反正這個天氣凍不死人。這讓血統里面流著種田節儉勤勞基因的江浙移民十分不可思議。

  張運從程攀的文明論找到了答案:“文明的誕生最好是在四季分明,降水適當的地方。如果一個地方氣候太糟糕,這個地方就沒有供給龐大人口的能力,沒有人口就沒有文明的基礎,但是一個地方太肥沃了,這里的民眾就沒有儲存糧食修建房屋,勤勞開拓進取的動力,這樣人口是墮落的,也不能產生文明”程攀的這句話曾在江南一起巨大的反響,原因就是在現在中國人的影響中土地最肥沃的地方就是江浙,但是這里文人多,程攀說這句話被江浙人當成了專屬地圖炮。

  張運來到呂宋之后才發現這句話是對的,對象就是這里奇葩的土著。看著眼前這片肥沃的大地,張運心中充滿了豪情,他決心讓這片土地在他手里變成比江南更肥美的土地。兩千年前李冰建都江堰,造天府之國,今天他張運要創稻米之島。至于那些土著已經被張運給忽視了,為了自己的名聲,張運決定這些土著他們能被教化就教化,不能就從江南移民,江南為了幾畝地勤儉節約幾代人的人家多的是。劣等人口這個法西斯的概念出現在這個從小被以仁治國的儒家子弟的腦海里。

無線電子書    位面小蝴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