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六章 打算

無線電子書    嬉農記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什么得十文錢哪?”從外面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爹娘,我們回來了。”李大娘等人聽到聲音,出門一看,原來大兒子林弘文和媳婦劉秋翠從娘家回來了。村長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只有大兒子林弘文已經成親,所以他們并沒有分家,還是住在一起。

  林弘文和媳婦劉秋翠進到堂屋里,看見大家都在,“爹,我們回來了。”林弘文先跟林長青打了聲招呼,“嗯,親家還好吧。”林長青點了點頭,“都挺好的,岳父還說有時間請您喝酒。”“那你們回屋休息吧,走回來也挺累的。”李大娘見他們二人一路有些風塵,就想先讓他們回屋。“娘,岳父給帶回兩條魚。”林弘文把裝魚的籃子遞給李大娘,“你爹娘也太客氣了,秋翠,你們回屋歇著吧,晚上給你們做了。”“娘,晚上還是我來做吧,今天午飯都是您做的。”劉秋翠覺得有些愧疚,早上一早就走了,后半晌才回來,晚上再不做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作為這個時代的兒媳婦,讓婆婆做飯被視為一種不孝順的表現。

  “沒事,午飯我們在別處吃的。”聽李大娘這么說,夫妻二人很好奇,一般有人請吃飯,也只是請林長青一個人,全家都在別處吃不太尋常。“大嫂,我們在小竹家吃的,小竹做的飯可好吃了,”如玉嘴快的說出今天在何處吃的午飯,“吃的太飽了,晚飯晚點吃也行。”

  林弘文和劉秋翠相視互看了一眼,彼此都是疑惑的眼神,他們沒聽說過小竹這個人。“小玉,小竹是誰呀?以前沒聽說過這個人哪。”林弘文先問了出來,劉秋翠也看著如玉,“小竹是住在西邊莊院的,這兩天不是給她幫了個忙,做棉被和衣裳,她是為了謝謝我們才請客吃飯的。”李大娘把前后因由說了出來,為了避免二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從村里聽到閑話,“她請你爹幫忙田里的事,特意請的,別人問了也這么說就行。其他的等以后再跟你們細說吧。”揮了揮手,讓他們二人回屋了。

  回屋之前,劉秋翠的眼睛從桌子上的荷包一掃而過,見誰也沒提,裝作不經意的問又晴:“小晴,這荷包是你的嗎?真好看,喲,摸著料子怎么這么光滑,得值不少錢吧?”邊說邊拿起一個荷包用手摸了摸。“這是別人送的,沒花錢。”又晴不喜大嫂用這種試探的口氣問話。她覺得這個大嫂哪都好,做起活來干凈利索,人也很勤快,把這家里照顧的很好,就是在錢上總是斤斤計較,愛貪些小便宜。“誰這么大方,送這么好的荷包,不過這手藝怎么看起來像是你做的呢?”見大嫂一副刨根問底的樣子,又晴只好說“這是小竹買來的碎布做的,她不會做讓我教她,做好了送我們的,我和娘一人一個。”不想讓她占便宜,所以又晴把荷包的歸屬都挑明了。“這個小竹還真大方,小玉沒有嗎?昨天不是一起去的嗎?”“我也有,我的最好看。”如玉在一旁得意的顯擺。“這真的是碎布做的嗎?看起來比外面賣的織錦料子做的荷包還好看,要是賣出去的話,肯定也不少錢呢。”劉秋翠很是眼饞,這么好的荷包怎么就沒多送一個呢?怎么說家里有四個女人。

  像是看出她心中的想法,李大娘為了不讓她誤會只好解釋清楚,“趕集那天,小竹買了些碎布,好料子的碎布太少了,大多是些棉布的,使勁湊了湊才做了五個,一下子就給了咱家三個,本不想要的,可那孩子說我們幫著做了棉被和衣裳,又晴又教她做荷包,不管怎么說都要送給我們謝禮。小玉跟她玩的好,她那個是她自己跟小竹要來的。等什么時候再碰上布莊里有碎布賣的時候,咱也買回來,到時做了也給你一個。”怕她吃醋,李大娘連忙許諾,這個媳婦她還是滿意的,不能為了一點小事弄的不開心。

  雖說心里有些不甘愿,但聽了婆婆的話劉秋翠到底沒有表現出來,成親兩年還沒有孩子,婆家對她很寬容,從沒的說過什么,外面有人說三道四,婆婆從來也是為她說話。再說這個小竹是誰她也不是很清楚,見婆婆和公公不愿細說,她也不好再打聽,所以和丈夫很快就回她們的屋子里了。

  等他們夫妻二人走后,李大娘囑咐如玉讓她不要隨便跟別人說林竹的事,如玉還小,和她細說緣由只會讓她糊涂,所以只能告訴不能做的事。說完也讓她們姐妹倆回屋了。

  回到自己屋里的劉秋翠問自己的丈夫這個小竹是誰,林弘文沒有見過林竹,但他知道村西莊院里的人是八年前來的,他也只見過林管事,聽說是在照顧一個孩子,只是那個孩子從沒在村子里出現過。這會兒聽父母說起,他覺得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孩子,劉秋翠聽了之后,覺得更奇怪了,難道她沒有爹娘嗎?聽婆婆的意思,好像她家只有她一個人的樣子,要不不會連棉被都讓別人幫著做。思來想去也沒有頭緒,劉秋翠只好琢磨以后要問清楚。看林竹又是請吃飯,又是送荷包的,是個大方的,說不定自己以后也能得到點好處什么的,公公是村長,有事來求的人總會給家里點謝禮,自己以后多少也能得到點實惠吧,在娘家就是這樣,畢竟親爹也是一村之長。

  堂屋就剩村長林長青和李大娘兩人了,“他爹,這小竹的事,是不是也得讓弘文和他媳婦知道啊?”李大娘想這樣的會好一點兒,“說了也沒事,早晚都得知道,就是她和她親生父母的關系就不要說了,在村子里也不要提,這些就讓小竹自己去處理吧,我們不要插手。”林長青想的還是比較全面,林竹自己掂量著說出來的,總比他們說出來要好,有些不想讓人知道的事也能隱瞞起來。

  林竹在送走如玉和又晴姐妹倆后,也覺得有些疲憊,也回屋里躺了會兒。躺在床上的林竹想著今天早上村長林長青說過的話,要是到了秋收的時候,請短工得付工錢,可自己之前說過手里的錢并不很多,自己又不能干活,肯定會讓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完,這就不是三兩天能干完的,就她知道的,收稻子的話,兩畝地,一個人一天能割一畝,割完還得捆起來,隔幾天再送到打谷場晾曬,等到徹底收獲大米,集中工作的時間怎么也得五六天,這個時代沒有脫粒機,純手工作業,再算上三畝旱地,起碼要準備一兩銀子的工錢,總得管一頓午飯吧,又是一筆開銷。手里的錢是她最后的保障,真心不能暴露,看來只能從糧食上打算了,而且如果可以的話,也得想想從別的方面賺點錢才好。

  又要能賺錢,又要低調,一個從未出過村子的八歲孩子怎么能表現的比大人還要厲害,從前看過的穿越小說里女主賣什么料理方子之類的,在她這根本不實用,表現太妖孽讓人起疑心怎么辦。她也不會什么刺繡之類,憑手藝會讓自己餓死的。左思右想,賺錢真的很難。最后,林竹決定做自己在這個時代最容易熟悉,還有本錢的事,就是種田。現在快到秋收了,秋收以后應該還能干點什么,首先得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土地適合種什么,做出合理的布置。

  想來自己這里有山有田,山上能干什么,田里能種什么,先靠這些穩定些年月,等長大一些,在這里站穩腳跟后再做打算。看來是時候巡視一下自己的“產業”了。想到這,林竹突然想起了張老大夫,好象聽他說起過,他從后面的山上采藥來著,而后面的那座山應該是她的財產。自己也可以上山看看,有沒有能創造財富的機會。要是能找到些人參啊,靈芝之類的就大發了,不過也只是想想而已,山上即便有這些東西,也早該被人給先下手為強了。再說從手上的田契來看,后山也叫小青山并不大,也沒見林家村的人去山上采些什么東西下來,只見過一個張老大夫采些不值錢的藥材。一想到張老大夫,林竹想起自己答應要請他吃飯的事,看來得找時間去鎮上趕個集了。

  決定要去巡視產業的林竹想先從小青山看起。不過要先準備上山用的東西,背蔞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裝備。雖然她有竹戒里的石屋空間,可為了掩人耳目也得背個背蔞裝些輕便的東西才好。以前聽李大娘提起過村子里有人會做這個,從他那買的話會比鎮上便宜一些。林竹打算第二天去看一下,不光是背蔞,她還想要籃子,笸籮,還有木箱之類的,能從一個人手里買到是最好不過的了。

無線電子書    嬉農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