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三十五章 歐陸風云(六)

  1695年9月15日,波羅的海洋面上已經有絲絲涼意了。甲板上忙活著的水手們都穿上了長袍,以抵御從北極吹過來的寒風。但即便如此,當你的衣服被大浪打濕的時候,你再怎么活動身體,依然會感受到那陣刺骨的寒意。

  水手,確實是一份辛苦的工作!

  因為成本較高且人手嚴重不足的緣故事實上是招募不到足夠的人這些年來,東岸共和國航行在各大洋的船只上面的水手,來自東岸本土的比例是呈逐年走低之勢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航海的風險太高了,而且也非常辛苦,跟家人團聚的時間更是少到可憐,一個人但凡可以找到一個收入中等的工作,基本上都不會想著去當水手。沒辦法之下,以南海運輸公司為首的大大小小的航運企業,也只能放開外籍水手的限制,把那些被高薪吸引的苦哈哈的外國人送上船充當下級水手,維持航線的正常運營。

  這些外籍水手的來源很雜,甚至有一些并不是被薪水吸引來的,而是被拉壯丁拉來的,比如已經被東岸人買下的巴林島上的某些阿拉伯漁民,比如新華夏島上俘獲的少數麥利那人等等。當然數量最多的,還是來自或者人口過剩、或者戰亂頻仍地區的人口,比如日朝、歐陸諸國等等。東非運輸公司招募了數百名日本、朝鮮籍水手,南海運輸公司招募了上千名來自法國、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水手,國內私營航運企業招人的途徑五花八門,其中甚至有瞞著政府使用梅斯蒂索人的,凸顯了水手供給不足的困境。

  眼前這艘隸屬于阿姆斯特丹商站的風帆船總共有三十多名水手,其中大部分都是招募的法國胡格諾教徒,來自東岸本土不過十余人,其中還包括幾名情報總局的探員(以水手身份為偽裝)。這艘船常年往返于阿姆斯特丹和里加之間,有時運輸一些來自東岸本土的商品,有時充當荷蘭大批發商的代理人,生意不是很賺錢,但在支付各種開銷之余,還能給商站補貼一筆活動經費。要知道,所有東岸的商站都兼職情報站的功能,里面可養了不少以商務人員身份為掩護的情報分子呢,他們可是很能花錢的。

  這艘船是在幾天前從里加港出發的,船上裝了整整一船黑麥,打算運到阿姆斯特丹賣掉。與此同時,三四名來自里加商站的工作人員也隨船出發,他們將攜帶機密文件,途徑阿姆斯特丹前往倫敦,向華夏東岸共和國駐歐全權副使蔡振國匯報發生在立窩尼亞一帶的重要事務,并取得其指示后再帶回里加執行。

  波羅的海的航運,其實是非常繁忙的!尤其是在九月中下旬的現在,很多商人為了搶在冬季海面封凍前波羅的海因為海水鹽度低,被稱作“淡水海”,每年封凍期很早,即便是相對溫暖的南部海岸一樣如此將大量貨物運進運出,雇傭了許許多多的船只穿行于海面上。在這樣船只中,數量占據絕對上風的是荷蘭商船,其次是英國商船,至于瑞典、丹麥及德意志沿岸國家的船也有,但不多,像來自法國、葡萄牙、東岸等國的船只就要更少了。

  此時在這艘名為“云杉”號的東岸三桅風帆船一側,就有一艘英格蘭商船同向行駛。這艘船東岸人之前在里加商港見過,是一艘到當地出售呢絨的船只,這會滿載當地出產的桅桿、木焦油及轉售的俄羅斯鯨魚制品返航。船只的吃水很深,也許船底還拉了不少壓艙的銅塊、鉛塊,這是前往里加灣一帶貿易的外國商船的慣常做法。

  站在“云杉”號前甲板上的國家情報總局高級分析員事實上,他才是這艘船的幕后話事人看了一眼遠在一海里以外的那艘英格蘭船只,沒什么興趣。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那艘排水量三百多噸的帆船上,此時正有一位化妝出行的大人物,即俄羅斯帝國的沙皇彼得。他和隨從們被英國人小心翼翼地保護在船艙內,打算一路前往倫敦訪問,期間雙方可能會達成一些秘密合作協議。

  其實彼得之前就已經在里加待了一段時間了,只有瑞典人派駐當地的總督達爾伯格知曉。彼得在里加時逛遍了整座城市,考察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與此同時,他的下屬們還秘密繪制了里加的城墻和堡壘簡圖,野心不小。隨后,他又乘坐庫爾蘭大公弗雷德里克安排的一艘船只,秘密前往了柯尼斯堡,并在大選帝侯家里做客一個月之久。

  8月份,彼得離開了柯尼斯堡,一度打算經陸路前往柏林、波茨坦、漢諾威、呂貝克等城市參觀,后來不知道為何放棄了,轉而又乘船回了里加,最后搭乘了這艘英國商船前往倫敦,準備與英王威廉三世會面。

  應該說,彼得此舉是大膽且充滿勇氣的。在這個年代,歐陸諸國的君主外出旅行雖然并不少見,但終究還是有些不太妥當。更何況俄羅斯這個國家政治斗爭異常殘酷,國君長期不在國內,容易給政敵以可乘之機即便到了后世,一國領導人出國訪問,國內政敵趁機政變奪權的不要太多,何況是在17世紀。

  但彼得沙皇就是這么任性。也許是舅舅納雷什金公爵及忠心耿耿的老帥羅莫達諾夫斯基公爵幫他掌著政軍兩方面的緣故,彼得得以放心地前往西方游歷,開闊眼界的同時,也為俄羅斯招攬更多的人才,讓這個龐大的帝國國力迅速提升。

  當然彼得的目的不僅僅是這些,事實上外交聯絡也是其游歷的一個重要任務。比如彼得就打算從倫敦返回時前往薩克森,與選帝侯奧古斯特進行商談。現在整個歐洲都知道,最有可能在病入膏肓的索別斯基死后接替波蘭王位的,正是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因此,如果想要密謀對付瑞典的話,找他是準沒錯的。

  是的,你沒聽錯,彼得沙皇是真的想對付瑞典王國。在他姐姐索菲亞公主攝政時期兩次南征慘敗后,彼得沙皇現在對于南下黑海也持謹慎態度。尤其是實力強大的東岸人也多次警告他們不要南下,因此彼得打算嘗試一下西進,看看效果如何。

  彼得的計劃是,聯合波蘭、薩克森、勃蘭登堡—普魯士一同使勁,打擊瑞典王國,將他們的勢力徹底逐出波羅的海南岸。為此,波蘭人可以獲得穩定的出海口,薩克森和勃蘭登堡可以瓜分瑞典在德意志的土地,俄羅斯則可以占領立窩尼亞地區,獲得在波羅的海東部的立足點,可謂是大家都有好處,可行性還是不錯的。

  但打瑞典不光是一個軍事問題,同時還是一個政治問題。瑞典現在最大的靠山是誰?聯合省啊!沒有聯合省在背后的資金支持,瑞典的財政很快就會陷入困境,進而影響到軍備。而有了荷蘭人的大筆資金,瑞典人就可以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德意志北部大肆征兵,同時囤積充足的戰爭物資,好好與普魯士人和俄羅斯人過招。所以,如果想降低點難度的話,那么說服荷蘭人減少對瑞典的資金援助,似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但很遺憾,這個在短期內看來似乎是不可能的。荷蘭人在瑞典的投資非常多,瑞典王室的最大債主就是荷蘭的德海爾家族,瑞典陸軍也經常充當荷蘭人的打手下場與其他國家作戰,同時瑞典更是荷蘭人在波羅的海貿易中占據最大份額的重要支柱,他們輕易不會讓瑞典倒下的。

  彼得沙皇未必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還想最后努力一把,看看能夠解除瑞典王國的外來資金支持。如果不行的話,他會看情況再決定是不是出兵,畢竟南面還有土耳其人的威脅。不過,彼得從自己與他人的交談得知,瑞典人在德意志地區的風評是非常差的,立窩尼亞的貴族們也對其非常不滿,可以說瑞典人此時就坐在火藥桶上。即便俄羅斯人不出兵,德意志人自己也有很強的出兵挑戰瑞典這個北方帝國的沖動,搞不好一場戰爭就會爆發。

  東岸人之前也嗅到了一絲風聲,但他們并不覺得戰爭會隨時爆發。勃蘭登堡—普魯士的實力不足以挑戰瑞典,如果加上波蘭的話可能還有點希望,但索別斯基現在還沒死,最可能接替他的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的傾向也未可知。他們倒是知道立窩尼亞的貴族們對總督達爾伯格非常不滿,一直陰謀推翻他的統治,無奈實力太過弱小,始終無法成事罷了。這些貴族曾經找到過庫爾蘭大公那里,但在東岸人的建議下,前任大公回絕了這些不切實際的陰謀,因為東岸人擔心這可能會讓庫爾蘭公國卷入戰爭之中。

  但如今的弗雷德里克大公就有些拎不清了。這家伙一直以來就好大喜功,非常虛榮,對于外人的吹捧和稱贊非常在意。尤其是現在庫爾蘭公國經濟實力大增,隱隱成了立窩尼亞地區的領袖,這位大公就更找不著東西南北了。因此,他還是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犯渾,卷入到不該卷入的沖突中去的,東岸人必須提防著點他這個豬隊友。

  總體而言,東岸人覺得目前波羅的海東半部的局勢暫時是可控的,唯一的變量在于麻煩纏身的俄羅斯以及波蘭王位的易主。所幸他們本來在這里也沒有太大的利益,唯一需要擔心的,大概就是保住不多的商業利益以及維持庫爾蘭公國這個支點的獨立罷了。他們與柏林和海牙的關系都不錯,有這兩層關系在,即便弗雷德里克大公再不智,費一番手腳之后也能保全下來他們當然不希望這樣做了,因為這是需要消耗政治資源的。

  1695年10月6日,在走走停停之后,“云杉”號三桅帆船在阿姆斯特丹的外港泰瑟爾島下錨碇泊。在處理完畢船上所載的黑麥后戰爭期間,糧食從來都是不愁銷路的,且價格也不錯,雖然你只能賣給指定的荷蘭批發商這艘船只又在這個歐洲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采買了一批貨物,啟程前往一海之隔的倫敦。而這個時候,之前曾和他們在波羅的海上并肩航行的那艘載有俄羅斯人的英格蘭商船,早就已經不見蹤影了。

無線電子書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