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十四章 山間旅程

  匯合了運輸隊后,總人數膨脹到了兩百多,在人煙相對稀少的西北山區已經非常了不得了。整支隊伍在神都區補給完畢后,便一路向西,進入到了風景如畫的明鏡區。

  明鏡區現在大概是洛陽府范圍內不多的大規模墾殖的農業區了。因為這里的水資源十分豐富,不像南城、北城那樣嚴控農業用水,明鏡這邊基本是不管的。區政府所在地是小苑鎮,位于后世卡洛斯帕斯鎮附近,明鏡湖南岸。而在北邊的拉法爾達、卡皮亞德爾蒙特一帶,分別還有兩個定居點安業鄉和興業鄉,都是農業定居點,以種植糧食、瓜果、菜蔬為主,為正在東邊主城區搞建設的隊伍及行政官員提供食品,減輕外來運輸壓力。

  但也不是沒人指責明鏡區的這三個農業鄉鎮“喪心病狂”的農業生產行為。他們堅持認為,洛陽府最主要的水源就是明鏡湖與鈴蘭湖,都是靠發源于山間的河流小溪艱難匯集而成的,如果驟然開展耗水嚴重的農業生產活動的話,可能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

  應該承認,他們的擔憂有一定的道理,因此洛陽府尹趙科在仔細評估后,最終定下了在這三個鄉鎮發展旱作節水農業的原則。這意思很明白了,就是不發展農業是不可能的,但過于耗水的農業也不可行,因此谷物種植主要以小麥為主,瓜果菜蔬之類,則從南錐甚至南非一帶延聘專家,親臨指導,發展節水滴管技術,以最大限度減少水資源的消耗。

  樸世堂一行人在小苑鎮一帶看到的便是黃澄澄的麥田。去年秋天種下的小麥這會已臨近收獲,農戶們個個摩拳擦掌,準備趁著天氣還不錯的當口,一口氣將小麥收割、打谷、揚曬、入倉整個流程全部搞定,然后再安安心心種點其他短生長期的農作物,增加點收入。

  樸世堂本來想參觀下東岸人搞的節水農業的,但仔細想了想,好像朝鮮全境都沒有哪里嚴重缺水的,因此便作罷了。日后編寫《東行錄》時,頂多把這件事當做逸聞趣事記錄進去,讓大家知道有這么一件事就足夠了。

  離開小苑鎮后,隊伍轉向西北,繞過臥龍山脈北沿,進入到了一片高地平原之中。臥龍山脈就是后世孔多雷斯山脈,縱貫兩三百公里,如同一條臥龍一般,將西邊的高原與東邊的洛陽府隔為兩個世界。對了,明鏡區所在的奇卡山脈被東岸人命名為明鏡山。明鏡山與臥龍山一北一南,大體上組成了洛陽府西邊的屏障,同時也阻隔了與西邊山脈地區的交流。

  高地平原上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定居點就是位于后世薩爾薩卡特小鎮附近的厚載鄉。這個定居點人不多,純農業經濟,與南邊的厚德鄉(位于后世庫拉布羅切羅鎮)一起,像兩個鐵甲衛士一般,將這片被擁翠山(波喬山脈,位于西邊)、臥龍山(位于東邊)、飛鷹嶺(希甘特斯山脈,位于北邊,薩爾薩卡特以西)三座大山包圍起來的平原牢牢卡住。從軍事角度來說,守軍確實只需在厚德、厚載兩地修建要塞,構筑防御工事,便可以讓敵人寸步難行。

  因此,目前唯一一條縱貫平原的簡易公路,也是從這兩地進出的。樸世堂等人從厚載鄉進入,然后從厚德鄉離開,一路還算輕松愜意,畢竟是平原嘛!

  值得一提的是,厚德鄉是一個礦業小鎮。因為在臥龍山脈中發現了儲量還算可以的鎢礦的緣故,國家開拓總局遂在這里設立了一連串的定居點,花費大代價試圖開采鎢這么一種如今在全世界都十分稀有的金屬礦物。這幾個定居點分別是廣利鄉(位于后世多洛雷斯城附近)、修業鄉(位于后世圣羅莎德孔拉拉附近)、崇業鄉(位于后世孔卡蘭小鎮附近),算上厚德鄉,一共四個定居點,都是為采礦服務的。工人們在山里采礦,然后運輸到鎮上進行粗加工,同時這里也是山里礦區的補給點,雖然現在鎢礦的開采工作還未正式展開,這些鄉鎮也只有少少的一點農業人口定居著。

  當然樸世堂使團一行人也會沿著這條可以隨時補給的路線行走了。12月10日,他們離開了厚德鄉,便一路向南,經廣利、修業、崇業三地,最終于12月17日抵達了通利鄉(位于后世托拉馬小鎮附近),一個由陸軍設立的軍事哨所兼馬場。在馬場這邊,他們支付了費用,更換了一批馱馬,然后繼續上路,抵達了離開洛陽府后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市大同鎮(原西班牙殖民城市圣路易斯)。

  平心而論,西班牙人一個世紀的殖民也不是白白混日子的,大同城的規劃、建設搞得還是很漂亮的。這里有堅固的城堡、高聳的教堂,以及充滿了異域風情的漂亮別墅。城市外面也有著大片修整好的農場,如今正在收獲小麥和苜蓿,一派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

  圣路易斯之所以被改名為大同,主要原因是這里西班牙人太多了,想要同化他們沒那么簡單,因此取名大同,寄予了東岸政府的一些期望。大同城內駐著一支從遠方開過來的民兵部隊,大概三百來人的樣子,來源很雜,但多是從南邊蘆蕩河流域開過來的。不過據說他們就快撤了,駐守期滿,是時候回家料理農活了,取而代之的將是一支內務部警察部隊,不過他們也不會常駐,最終大同這邊還是會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常備武裝力量。

  大同城的經濟還是傳統的農牧業,偶爾有一些收皮革、獸脂、腌肉的商人過來,但也不會太多。總體而言,這是一座被人漸漸遺忘的城市,工商業乏善可陳,就連孫春陽南貨鋪這種大型連鎖商店都不愿意過來開分部,也就政治利益高于商業利益的國營百貨商店過來開了一個小門面了。

  樸世堂在城里轉悠了兩天,沒發現什么特別令他感興趣的東西。也許唯一的亮色,就是那些充滿了異域風情的石質建筑了吧?但這些東西,一路上看得已經不少了,已經有點審美疲勞了。

  “東國人割占的敵國土地,看樣子西班牙人竟然不敢反抗。積威至此,天祖國壯哉!”感嘆了兩聲后,樸世堂又隨著那支人數越來越少的運輸隊一起(半路上一些完成任務的車夫已經返回),折向西南方向,繼續趕路。他們接下來將越過廣靈鄉(位于后世巴爾德小鎮附近),抵達通天河(圖努揚河)谷地,然后沿著濕潤的河谷地一路上溯,最終抵達位于安第斯山脈東麓的一座大城:通源鎮,即原西班牙殖民者建立的門多薩城,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

  沿著濕潤的河谷地旅行是非常愉快的。這里水源充足,氣候宜人,沿途人眼也較為稠密(當然是相對的),設置的幾個定居點如天成鄉(位于后世德薩瓜德羅Desaguadero小鎮附近)、奉義鄉(位于后世拉巴斯小鎮附近)、清泰鄉(位于后世拉斯卡蒂亞斯LasCatitas小鎮附近)、善陽鄉(位于后世里瓦達威亞小城附近)等等,人口都非常不少,普遍都在三四千人之間的樣子。在這開發程度較低的西部山區來說,真的非常不錯了。

  這些定居點有的是西班牙人設立的,有的是東岸人后來設立的,定居點之間還有許多西班牙人得莊園或小村莊,現在基本都被東岸政府通過土地贖買的方式改造完畢,成了真真正正的自然村落。新來的東岸或遠東移民給村鎮帶來了新鮮血液和文化,同時也穩固了東岸政府對這片新得之地的統治——沒有人,一切都是空談!

  12月31日,1694年的最后一天,這支人數已經縮水到一百五十人上下的隊伍終于抵達了通源鎮,并打算在此休息個幾天時間。

  如果從城市面貌及城區范圍來說,通源鎮要遠遠超過大同鎮,這和西班牙人殖民的時間長久及投資力度有關。因為是從秘魯、智利一帶翻越安第斯山進入拉普拉塔的,故西班牙殖民者多居住在靠近安第斯山脈的地方。他們在這里興建了大量的城鎮,同時利用河流引入高山融水,開辟出了大片的田地和果園,素來是拉普拉塔地區西班牙殖民的核心地區。

  東岸人在這里設立了鎮政府,名義上歸洛陽府代管,實際上是自己管自己。一個連的陸軍騎兵常年駐扎在這里,是這片區域唯一的一支武裝力量。與大同鎮相比,通源鎮的經濟要稍稍好上一些,因為這兒可以與安第斯山以西的智利地區進行貿易,因此多多少少有些收入。

  朝鮮人在這里休息了整整三天時間。在這三天里,他們考察了一下城郊附近的馬場及葡萄園,品嘗了一點這里小有名氣的葡萄酒,同時參觀了一下東岸國內投資者投資建設一家小型果品加工廠,也算是小有收獲了。三天后,他們再度啟程,通過附近一個相對低矮的山間隘口,進入到了巍峨雄壯的安第斯山之中。即便有著向導帶路,他們依然在曲折的群山之中花費了足足二十天的時光,并一直到1695年1月底才最終抵達了智利地區的第一大城市圣地亞哥。

  圣地亞哥的西班牙人對他們的到來熟視無睹,蓋因近些年來通過這些山間孔道進入智利中央谷地進行貿易的人實在太多了。樸世堂等人在圣地亞哥休息了五天時間,期間出售掉了一點從東岸帶來的貨物,同時也采購了不少西班牙商品,打算到瓦爾帕萊索時帶回國。

  瓦爾帕萊索是圣地亞哥的外港,水文條件非常好,常年停泊著數十艘各類船只。因為前往康賽普西翁實在太遠了,樸世堂等人沒辦法,只能央南下的東岸商人到那邊只會一聲,讓他們速速北上接應。他們來時乘坐的是一艘在黑水造船廠訂造的650噸級笛形船,基本上是朝鮮國內噸位最大的船只了。這會應該已經滿載自東岸本土采購的書籍、機器、日用品甚至是奢侈品抵達康賽普西翁港了,接到消息后順著強勁的秘魯寒流北上應該用不了多久。有天祖國幫忙打招呼,他們離開西班牙并不難。而一想到他們很快便可回家了,徹底結束這段讓人疲憊不堪,同時又愛恨交加的旅程時,樸世堂的心虛還是很復雜的。

  此番東行,真的是一言難盡啊!

無線電子書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