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北寧(八)
讓我們再把時光倒流回幾個月前。品書網 1670年8月1日,南半球的隆冬季節,北寧地區的氣溫也難得地下降到了零下的樣子,算是幾年來少見的冷冬了。其實,這種寒冷的氣候從三月份時就開始顯現出端倪了,當時正處秋季,但結霜特別早,且空氣非常潮濕,隨后入冬自然也很早了。
寒冷潮濕的天氣狀況對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損害,并且使得東岸的糧食收獲期推遲;再加上東岸大草原上三月下旬的暴風雨摧毀了很多正在生長的小麥秸稈,使得糧食大面積減產乃至絕收;另外,寒冷潮濕的氣候及暴風雨還使得葡萄等水果大面積減產,這些因素加起來便促成了今年東岸農業的困境,執委會也不得不體察民情,適當蠲免了大量受災地區的應繳稅糧,以使其能夠渡過難關。
不過,即便今年東岸很多地區的農業生產遭了大災,但國家開拓總局安置移民、開拓荒地的決心卻沒有絲毫改變。截止今年(1670年)七月中,據移民部統計加估算,整個華夏東岸共和國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252.74萬人的高位,就數量而言已經遠遠甩開了舊大陸的聯合省和威尼斯,差不多達到了英格蘭人口的一半,相當驚人了。
在這二百多萬人口中,數量最多的仍然是明人,但優勢已經相當微弱了,僅以1.5個百分點領先緊隨其后的二代國民(如果忽略二代國民中數量超過一半的明人二代的話),白人男女數量加起來已經跌破了16,創歷史新低。
而除了這些國民群體之外,東岸國內還存在著龐大的非國民群體,這部分數量在去年的時候達到了最高峰,今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維持在三十萬人出頭的樣子,極為龐大。在這其中,白人非國民的數量仍然最多,占到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樣子,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和馬來人,整體為東岸的建設發揮了難以估量的貢獻。
這么多的新增人口,老區也無法全部吸納,再加上執委會的政策引導,因此向外分流、移民實邊就成了必然之事。這不,北寧地區作為一個條件還算不錯的地區,就被分到了六千名移民的份額。如果再算上他們廣告打得給力,從南方紛至沓來的二代國民以及轉正的非國民的話,這人數怕不是得有一萬多人,幾乎夠新增一個縣來安置他們了。
而事實上也差不多,北寧地區目前就新增了不少定居點,分別是位于后世博圖卡圖小城附近的樓亭鄉、位于后世阿瓦雷小城附近的板城鄉、位于后世塔夸里圖巴小城附近的五公鄉、位于后世伊塔佩瓦小城附近的孔山鄉、位于后世伊塔拉雷小城附近的方城鄉、位于后世里奧克拉魯小城附近的天福鄉、位于后世雅烏小城附近的密云鄉、位于后世阿拉拉夸拉小鎮附近的懷來鄉、位于后世包魯小城附近的居庸鄉、位于后世歐里紐斯小城附近的延慶鄉,一共十個定居點,差不多每個定居點安置個千把人的樣子。
受限于北寧地區極端困難的對外交通條件影響,上述新設定居點的生活條件和勞動條件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尤其是在這個天寒地凍的季節,地處高原上的北寧地區可一點也不暖和,再加上潮濕天氣的影響,這個冬天讓人過得有些刺骨寒冷之意。
已經扶正為容城縣縣長的劉厚非前往西邊其代管的諸多新設定居點時,見到的便是這么一副景象:老人孩子在棚舍茅屋中擠做一團,一邊擦鼻涕一邊做著力所能及的活計,比如搓繩、編筐、箍桶等等,畢竟北寧物資匱乏,一切最好自力更生;大人要么在外面砍柴伐木,要么就是在給貸款買來的牲畜增添保暖設施,說難聽點,這些牲畜在他們眼里,也許比家里小孩更重要呢。
總之,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若是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幾乎是沒人愿意出門瞎晃悠的,除非是“官府”安排下來的任務,比如趁冬季枯水期上河等等——這幾乎是每年冬季的常例了,東岸政府極端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每年冬天都會大規模征發民眾上河勞動,疏浚河道、開挖溝渠、修建水庫、建設船閘等等,幾十年堅持下來,倒也成果斐然。不然的話,你以為國內交通運輸事業能有現在這般紅火?糧食收成又有現在這樣多么?根本不可能的!
“條件很艱苦啊,但越是艱苦,越不能放松各項措施的跟進。”裹著一件海豹皮衣的劉厚非,站在一處隱隱散發著臭味的農舍前,皺著眉頭說道。
臭味的來源是一大團堆在墻角的糞便。劉厚非敢打賭,這個糞堆存在有些時日了,無時無刻不在向土壤中滲透著細菌,搞得居民們的生活環境也大受污染。這個鍋,衛生疾控方面甩不掉,但他們沒有充足的、合格的人手也是事實!
“這些人從遠東運來之前就沒有接受合格的衛生疾控宣傳,那幫混蛋,簡直就是敷衍了事。”一名年紀頗大的衛生干部見劉厚非皺著眉頭不說話,立刻“先發制人”地訴苦,只聽他又說道:“很多老人可能在嬰兒期便感染上了痢疾。我曾經聽人說過,他們在年幼時經常蹲在墻角的糞堆上,渾身赤裸,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原因是明國的皇帝征收了一遍又一遍的重稅用來發動戰爭,這使得他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從一開始就很糟糕。”
劉厚非聞言也嘆了口氣,這個天福鄉確實基礎很差,遠不如北寧縣那兒。北寧縣承接了葡萄牙人遺留下來的基礎,發展極為迅速,且因為是首府城市,無論城區還是近郊鄉村的建設都像模像樣。正如北寧鎮東門外的那副巨大的石雕上所繪的圖案那樣——一位身穿牛仔服的年輕國民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條椅上,手持燧發槍,一條狗緊隨其后;他的妻子則平靜地坐在他的身邊,她那淺藍色的夏日連衣裙在椅子上舒展開來;遠處是奔騰的河流,以及精耕細作過的田壟間碼放著的秸稈堆;門后面如茵的草地上,肥美的羔羊正在吃著草,牛正在新建的谷倉旁反芻——當地的生活條件雖然不敢和南方比,但絕對比臟亂差的新設定居點要好多了,這是確定無疑的事情。
“痢疾在人群中肆虐,瘧疾在旁邊虎視眈眈,這衛生防疫工作,確實不能掉以輕心啊。”劉厚非隨口又叮囑了幾句天福鄉的干部們,然后將話題轉到了其他方面:“上頭打算在我們北寧地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工業體系——當然是規模較小的、自給自足式的工業體系——然后從北寧縣一路向西,修建起一條客貨兩運的鐵路出來。嗯,鐵路的起點是北寧鎮,終點不出意外的話應當是西面巴拉那河與格蘭德河的交匯處。也就是說,這條鐵路是東南西北走向,橫穿整個內陸,輻射面非常之光,意義極大。且如果與鐵特河部分通航河段、巴拉那河聯系起來的話,這意義還要更大,能夠輻射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于北寧地區未來的發展簡直是決定性的。”
天福鄉的干部們一聽心里都是一驚,尋思著這鐵路若是從北寧鎮蜿蜒西向,會不會經過他們的轄區呢?這可能性很大啊!而一旦如此,屆時他們這些地方的百姓干部們必然被全體動員起來,幫助平整地基、修建鐵路、運輸材料什么的,總之這是“興大役”的節奏啊!想到這里,這些人心里都有些打鼓,怕激起轄區內百姓的不滿,然后給自己惹一堆麻煩事。
不過,鐵路經過的利益也是巨大無比的啊。別的不說,光北寧縣那邊目前已經穩定量產的磚瓦、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及五金工具、農具、刀具等鋼鐵制品,就已經很招他們這邊的人眼饞了。而這些東西——尤其是那些笨重的建筑材料——的運輸,沒有鐵路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鐵路的開通必將惠及他們這些沿途的定居點,只不過他們眼下只想享受好處,不怎么想承擔義務罷了,誰讓他們如今百廢待興,條件非常艱苦呢。
當然了,這事其實也由不得他們這些人了。以北寧地區惡劣的交通條件,屆時修建起鐵路時,必然會大量在本地征用人員、采購物資,以減少運輸方面的巨額支出,這些鄉鎮是怎么著也逃不過去的,只能乖乖上路服徭役,否則你當國家暴力機器都是擺設么?
“這條鐵路事關重大,不管未來路線怎么走,你們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兩件事。一就是加緊建設定居點,搞好農業生產,未來幾年還會持續往你們這些地方填人口,加速你們各個定居點的建設,以便將來修建鐵路時你們能夠就近提供大量食品和勞動力資源;其二嘛,就是粗粗整飭一些道路出來,標準不用高,但一定要能行走重型貨車,將來可是要運各類鐵路器材的,馬虎不得。這兩件事,你們要當做頭等大事來辦,明白了嗎?”
其實,別看劉厚非嘴上這么說,這條鐵路何時能夠上馬并開始修建,都還是一個未知數呢。只要一天不把建設人員、機械、材料搬到現場,這事情就還有反復。畢竟,現在國內需要鐵路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各地間的競爭也正日趨白熱化,誰都想修鐵路,但資源卻就只有那么多,于是競爭便不可避免地展開了。
北寧地區規劃中的這條鐵路,其實還是中央看這里可憐,照顧性質的政策傾斜罷了。但你可千萬別為此感到歡呼雀躍,那還太早,因為上頭撥下來的資金實在太過于可憐,施工隊伍的工期也不能完全保證,因此這條鐵路什么時候能夠開始修建,修建速度又有多塊,這就很難講了,也許幾年才修建了區區幾十一百公里那也很正常,因為實在沒錢、沒人啊!
而且,如果你不事先做好準備,讓國家鐵道總局的人覺得前期施工進度不理想的話,那么也許人家就會優先把優先的資源投到別處了,也許是北方鐵路繼續延伸,也許是同樣正在立項規劃的中央鐵路(從定軍鎮向南,穿越百草溝鄉的煤礦區,然后沿著湖西低矮丘陵地帶,一路向南,再度穿越南鴨子胡地區的百億噸級淺層煤礦區,并最終聯結上西北鐵路,形成鐵路網),也許是別的什么地方的鐵路,總之資源是有限的,需要大家來爭搶,而爭搶的籌碼之一,無疑就是你的先期籌備工作了——先期工作籌備得好的,地方上能提供食品和勞動力的,那么鐵路部門自然會有限安排施工。反之如果你什么也沒準備,人力奇缺,那么鐵道部門也不是傻子,自然會優先投資建設其他地方。
劉厚非琢磨著,北寧地區比人力比不上其他地方,但勝在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東岸大草原和鴨子湖流域這兩年交替減產的時候,他們的農業生產卻一直沒出什么岔子,產出幾乎都將谷倉給堆滿了,這無疑是一大有力條件。
另外,北寧地區如今好歹也有四個縣幾十個鄉鎮了,真要修起鐵路來,那肯定是全地區動員。即那些不在鐵路線上的鄉鎮,也得派出大量勞動力去幫助修鐵路,這就極大緩解了勞動力方面的缺口了,使得與其他地方相比劣勢不那么大。
以上兩方面的先期籌備,再加上執委會對北寧地區“小小的照顧”,以及地區行署專員徐宇的人脈關系,劉厚非相信這條鐵路還是能夠在明年(至遲不會超過1672年)開工修建的,雖然不知道修建進度會有多快,但哪怕一年就修幾十公里也是好的,也能夠為北寧縣廣大百姓解決很大的麻煩了,不是么?
本書來自品&書#網/book/html/7/7122/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