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間(十二)

  用電腦看的沒問題,用手機app看的自動訂閱也沒問題,只要沒在我還沒修改時點開章節就行。而一旦點開,錯誤的章節內容就下載了下來,進入到手機緩存了,這個時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機客戶端仍然是錯誤內容,始終不會改變。

  這個時候只有重新下載這個章節,如果不行的話就只有刪除本書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眾書看的人少,daoban又猖獗,沒辦法,不這么做混不下去了,見諒。

  大黃魚(Larimichthyscrocea),硬骨魚綱,鱸形目(Perciformes),石首魚科(Sciaenidae),黃魚屬,又名黃魚、大王魚、大鮮、大黃花魚、紅瓜、金龍、黃金龍、桂花黃魚、大仲、紅口、石首魚、石頭魚、黃瓜魚,為傳統“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之一,是我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1]

  大黃魚,體延長,側扁,體長約4050cm。金黃色。尾柄細長。鱗較小,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89行鱗。椎骨2527枚。平時棲息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游產卵,產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餌,以魚蝦等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區遷移。鰾能發聲,漁民常借此估測魚群的大小。分布于南海、東海和黃海南部。為中國重要的經濟魚類。供鮮食或制黃魚鲞等;鰾可制膠。已經人工養殖[2]。

形態特征  體延長,側扁,體長約4050cm。金黃色。尾柄細長,長約為高的3倍余。鱗較小,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89行鱗[2]。頭較大,具發達粘液腔。下頜稍突出。側線鱗56~58,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鱗8~9枚。背鰭具9~11鰭棘,27~38(一般為31~33)鰭條。臀鰭具2鰭棘,7~10鰭條,第2鰭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徑。體黃褐色,腹面金黃色,各鰭黃色或灰黃色。唇橘紅色。鰾較大,前端圓形,具側肢31~33對,每一側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長。頭顱內有2塊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個,有時25個。

生活習性  大黃魚為暖溫性近海集群洄游魚類,主要棲息于80米以內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層。平時棲息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游產卵,產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餌,以魚蝦等為食。產卵魚群怕強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較小的混濁水域。黎明、黃昏或大潮時多上浮,白晝或小潮時下沉。成魚主要攝食各種小型魚類及甲殼動物(蝦、蟹、蝦蛄類)。生殖盛期攝食強度顯著降低;生殖結束后攝食強度增加。幼魚主食橈足類、糠蝦、燐蝦等浮游動物。

  大黃魚能發出強烈的間歇性聲響,同時對音響也很敏感。它的主要發音器官是鰾及其兩側的聲肌。當聲肌收縮時,壓迫內臟使鰾共振而發聲。在生殖季節魚群終日發出“咯咯”、“嗚嗚”的叫聲,聲音之大在魚類中少見。這種發聲一般認為是魚群用以聯絡的手段,在生殖時期則作為魚群集合的信號。中國漁民早就以此習性判斷大黃魚群的大小、棲息水層和位置,以利捕撈。

  大黃魚對溶解氧的要求較高,一般在4mg/L以上,幼魚的溶解氧臨界值為3mg/L左右,稚魚則在2mg/L左右,所以人工育苗尤其在養成中特別要注意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否則易造成缺氧浮頭導致死亡。

  大黃魚分布于黃海中部以南至瓊州海峽以東的中國大陸近海及朝鮮西海岸。雷州半島以西也偶有發現。中國沿海的大黃魚可分為3個種群:①南黃海—東海地理種群(第一地理種群)。分布于黃海南部至東海中部,包括呂泗洋、岱衢洋、貓頭洋、洞頭洋至福建崳山島附近。②臺灣海峽—粵東地理種群(第二地理種群)。主要分布在東海南部、臺灣海峽和南海北部(崳山島以南至珠江口)。這一種群又分為北部和南部兩大群體。③粵西地理群(第三地理種群)。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瓊州海峽的南海區。

繁殖規律  春季中國沿岸水溫增高,魚群從越冬場游向沿岸河口附近的淺海區生殖。東海北部、中部群的越冬海區一是江外、舟外越冬場,二是浙閩近海越冬場,三是大沙和沙外越冬場。親魚于四月中、下旬結成大群,從深水越冬區向西洄游進入呂泗洋、岱衢洋、大戢洋等產卵場。產卵期為5~6月。親魚產卵后分散在島嶼與河口一帶海區索餌肥育。9月還有較小魚群到江蘇、浙江近岸產卵,形成秋汛。秋末冬初沿岸水溫下降,大黃魚返回越冬海區。閩、粵東群的北部群體主要在閩東漁場產卵,一路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進入東引漁場產卵,另一路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經白犬列島、馬祖島等分3~4批進入三都澳內灣,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每逢大潮在官井洋產卵。秋末冬初分散于各處索餌的魚群開始在四礵列島一帶形成秋冬季大黃魚汛。此后隨水溫下降,一部分魚群游向60米等深線暖水處越冬,一部分魚群繼續向四礵列島以南游去。閩、粵東群的南部群體其生殖洄游在珠江口以東沿岸海區開始較早,1月魚群開始由外海集中到達汕尾,轉向東北方向洄游,2~3月抵甲子、神泉,3月在南澳島東北漁場和東南漁場形成漁汛,至4月結束。秋汛自8月開始,魚群從福建南部沿海一帶進入廣東沿海,由東北向西南進行洄游。9月抵達饒平近海和南澳島西南沿岸,10月出現于神泉、甲子,11月到達汕尾,12月在平海、澳頭(大亞灣內外)附近,1月份開始向外海逸散。粵西群10月初從吳川等附近向硇洲島南、北產卵場游去,11月為產卵盛期,產卵后分成小群,轉向深水區棲息,秋汛結束。翌年春汛自2月開始魚群集結于硇洲島南面進行產卵,3月為旺汛,至4月初水溫上升,正值春雨時期,近岸河口淺海水域鹽度明顯下降,不宜大黃魚棲息,魚群迅速離開,春汛即告結束。

  產卵場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島嶼、內灣近岸低鹽水域內的淺水區,水深一般在東海、黃海區不超過20米,但在岱衢洋產卵場最深可達20~30米,在南海區不超過30米;水色混濁,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內,底質為軟泥或泥質沙海區。中國沿海大黃魚的產卵場約10個,有江蘇的呂泗洋,浙江的岱衢洋、大戢洋、貓頭洋、大目洋及樂清灣,福建的官井洋、東引漁場,廣東的南澳漁場和硇洲島漁場。春汛產卵場水溫上升到15~17℃時大黃魚開始集群產卵,旺汛期浙江產卵場水溫達17~19℃,20℃以上(呂泗洋為21~22℃,官井洋22~24℃)時漁汛結束。產卵場鹽度范圍在呂泗洋和官井洋為28~31,岱衢洋和大戢洋為17~28。大黃魚一生能多次重復產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次。懷卵量與個體大小成正比,由10~275萬粒不等,一般為20~50萬粒。卵浮性,球形,卵徑1.19~1.55毫米,卵膜光滑,有一無色油球,直徑為0.35~0.46毫米。受精卵在水溫18℃時約經50小時孵出仔魚。各地方群的年齡組成不同,各群中個體的壽命、性成熟年齡也不相同:東海北部、中部群的個體壽命最長,最高齡魚為29齡,但開始性成熟年齡較遲,少數為2齡,一般為3~4齡。粵西群的大黃魚壽命最短,最高齡魚僅為9齡,但性成熟年齡最早,少數個體1齡開始性成熟,大部分個體為2~3齡。閩、粵東群的大黃魚處于上述兩群之間,最高齡魚為17齡,大量性成熟個體為2~3齡。大黃魚最大個體全長可達755毫米,重3.8千克。

  隨著捕撈量的逐漸加大,高齡黃魚幾乎已經絕跡。

捕撈歷史  據《吳地記》載:闔廬十年(公元前505),中國東海已有捕撈大黃魚活動。明《閩中海錯疏》記載了四明(今寧波)沿海大黃魚的漁期。長期來捕撈大黃魚的漁具在浙江主要為囊網類(大對、小對、圍繒網),其次為流網、張網和釣鉤;福建以大圍繒和流刺網為主;廣東過去以“敲”作業最為著名,還使用拖網、手釣、罟(圍)網和地拉網捕撈。“敲”作業因對資源破壞甚大,已被禁止。大黃魚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和朝鮮。

人工養殖  大黃魚的成魚養殖,目前有網箱、圍網與土池等多種養殖模式,均取得明顯效果與較好的經濟效益,這里介紹大黃魚的網箱成魚養殖。

  大黃魚養成階段的網箱設置與魚種培育階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網箱的規格與網目大小隨著魚種的長大而改變。養成網箱的深度,一般在3.5米~4.0米間,網眼大小在20毫米~60毫米間。為避免魚體擦傷,網衣材料選擇質地較軟的結節網片為好。

魚種放養1魚種的選擇  魚種應選擇體型勻稱、體質健壯、體表鱗片完整、無病無傷的。同一網箱中放養的魚種規格,要求整齊一致。計劃當年達到400克以上規格的網箱,放養的魚種規格要在100克左右。

2魚種的運輸  魚種的運輸方法有活水船、活水車、魚簍、水箱、塑料袋充氧等多種方法。而作為生產性的批量長途運輸,以活水船運輸為佳。運輸魚種一般在水溫降到18℃~16℃時的秋末,或水溫上升至13℃以上時的春季進行為好。發病期間或飽食后的魚種不得啟運。活水船運輸要選擇暖和且風小的天氣進行。運輸時間超過24小時以上的活水船運輸參考密度為500尾/立方米(規格75克),即40千克/立方米左右。以其他水體運輸的密度,要比活水船運輸密度小得多。

3魚種的放養  流急海區的網箱,魚種放養應選擇在小潮水期間。魚種運達網箱區后,可結合撈魚裝桶與倒進網箱的時間間隙,用高濃度的抗菌素和加入適量福爾馬林的淡水溶液對魚種進行浸泡消毒。使用封閉式水體運送魚種的,在入箱時,要避免水溫等條件的突變。可以采用在運送水體中加入網箱區海水的辦法進行短暫的過渡處理。魚種的放養密度根據網箱內水流暢通情況及魚種的規格來決定。參考密度為75克大小的為25尾/立方米左右,收獲前的密度為12尾/立方米~14尾/立方米,即6千克/立方米~7千克/立方米。。。。。。

  大黃魚肉質較好且味美,“松鼠黃魚”為筵席佳肴。大部分鮮銷,其他鹽漬成“瓜鲞”,去內臟鹽漬后洗清曬干制成“黃魚鲞”或制成罐頭。魚鰾可干制成名貴食品“魚肚”,又可制“黃魚膠”。大黃魚肝臟含維生素A,為制魚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藥用。

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2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能延緩衰老,并對各種癌癥有防治功效。

  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約600種卵圓形扁平魚類的統稱,有眼的一側(靜止時的上面)有顏色。鰈科(Pleuronectidae)100種,一般兩眼位于右側。鮃科(Bothidae)約200種,兩眼均在身體左側。其他主要科有鰨科(Soleidae)和舌鰨科(Cynoglossidae)。比目魚的體型各異,小型種僅長約10公分(4吋),而最大的大西洋大比目魚(Hippoglossu侍ppoglossus)可長達2公尺(7呎),重325公斤(720磅)。許多種類如大比目魚和大菱鮃,全是名貴的食用魚。

  比目魚(flatfish)“變色龍”,是兩只眼睛長在一邊的奇魚,被認為需兩魚并肩而行,

  故名比目魚。它是海水魚中的一大類,包括有鲆科、鰈科、鰨科的魚類。鲆科中常見的有“牙鲆”、“斑鲆”、“花鲆”;鰈科中常見的有“高眼鰈”、“石鰈”、“木葉鰈”、“油鰈”;鰨科中常見的有“舌鰨”。有3亞目9科約118屬538種。中國產3亞目8科50屬134種。均為底層海魚類,其分布與環境,如海流、水和水溫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如沿赤道諸大洋西側暖流廣,種類特多;黃、渤海沿岸寒流強且有黃海冷水團,冷溫性種類較多;西太平洋南海等未受冰川期的強烈影響,種類也很多。(

無線電子書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