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八百三十一 缺糧的高句麗

無線電子書    貞觀攻略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隨著炎炎夏日的來臨,遼東大地上迎來了一年之中少有的熱浪,也迎來了在被踐踏之后的難得的綠意盎然的景色,雖然綠色不是被雜草帶來的就是被樹葉帶來的,沒有一粒莊稼,但是不管怎么說,能夠把那凄慘的枯黃之色掩蓋住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至少看上去還可以騙騙自己,不用那么難受,比起枯黃之色,人類應該更喜歡代表著生機的嫩綠色。無彈窗  在萬物復蘇的春季和萬物生長的春季中,遼東大地慘遭戰火肆虐,沒有孕育出本該有的生機勃勃,不過在夏季,戰事相對較為減緩的時候,也應該出現一些人類世界的色彩,相對于剛剛開始的時候五十多個地方實力派的相互征戰,整個高句麗的版圖上無日不戰的狀況,現在三個勢力相互之間的戰斗反而使得他們的大后方都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本來應該是這樣的…

  “王上,我們的糧食只夠三個月的數量了,原本的軍屯都被毀的差不多了,要是沒辦法獲得更多的糧食,我們可能在冬天就要挨餓了。”李先生一臉嚴肅的對泉蓋蘇文這樣說道,其實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也不愿意這樣說。“將軍,我們只有兩個多月的糧食儲量了,而且這還僅僅是軍隊的軍糧,下轄諸多州縣根本就是顆粒無收的狀況,軍隊還有兩個月的糧食,但是百姓可就連七天的口糧都撐不住了,錯過了春耕,我們可就一粒糧食都收不上來啊!這個冬天,如果沒有糧食,會很難熬的。”金勝的侍從官憂心忡忡道。

  “將軍,我們真的沒有糧食了。最多十天,軍糧也要耗盡了,整個長城沿線更是一粒糧食都沒有。想和契丹人交換糧食的,結果契丹人已經被唐軍滅族了。我們真的是孤立無援了,如果不想辦法,我們真的要挨餓了!”李越男的首席謀士一臉的苦澀。

  三大勢力不可避免的都遇到了缺糧的情況,相比而言,泉蓋蘇文還屬于比較好的一類,他比較有頭腦,從動亂初期就開始用軍屯代替民屯種植糧食,所以在他的領地周圍的相當一部分地區都有著為數不少的軍屯天地還有種植的糧食。雖然經過幾次戰火,不過最根本的一塊區域還有糧食正在成長,所以,他還有一點點回轉的空間,秋天到了以后,還有一些糧食可以收割,治下民眾還有些希望。不過金勝那里就慘了,原本就是一大批的實力派爭鋒的地方,日日戰斗,月月戰斗。你發展我來摧毀,你摧毀我也摧毀,最后沒有一個發展的。都在摧毀,原本的一點兒底子都沒了,真正三分之一的國土上居然只有少數幾個縣還有糧食種植,可是那點兒糧食杯水車薪,就算是一口都不吃全留作來年的種子糧都不夠,更何況怎么可能一口都不吃呢?

  遼東之地嚴寒,一年只有一次麥熟的機會,現在錯過了,整個高句麗都沒有多少地方還有糧食。蘇寧肆虐的時候就專門找天地肆虐,接著就是軍閥混戰。農民流離失所,所有種植了糧食的地方都被摧毀。沒被摧毀的也因為農民沒有了所以逐漸被野草吞噬,整個高句麗,今年基本上是顆粒無收的。

  要想等到明年秋天麥熟,除非整個高句麗的人在這一年之中不吃飯,不過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人七天不吃飯就會餓死,按照個人體質稍有上下波動,但是大體就是這個樣子,你讓他們一年不吃飯還真不如殺了他們比較好,而且民眾沒飯吃還是次要的,軍隊沒飯吃才是主要的,到最后連三位王者自己都沒飯吃了就更要命了。

  泉蓋蘇文立刻就打起了外部世界的主意,唐軍,或者是百濟,新羅就不要想了,和他們的積怨太深,以至于不可能有絲毫談事情的機會,新羅人恨不得高句麗人都餓死;那么唐人呢?不知道,這個泉蓋蘇文心里面真沒有底,而且唐人也算是高句麗的國仇了,抓走王上,殺死了姜老將軍,和唐人和談購買糧食,這一件事情要是傳出去,估計自己也就差不多了。

  那么只有一個選擇了,也是泉蓋蘇文這里比較近水樓臺的——百濟國。

  百濟沒有參加這一次幾乎是席卷了整個朝鮮半島和遼東大地的遼東會戰,就像是一個亂世中的桃花源游離于幾大勢力之外,而且就泉蓋蘇文所知,百濟國向來和倭國有所來往,之間的關系也還算是不錯,如果可以抓緊時間的話,說不定可以從百濟和倭國訂購糧食,然后把這些糧食從水路運回自己的領地,還不用擔心被劫掠,只要不被唐人知道。

  泉蓋蘇文本身和百濟沒有什么仇怨,而且百濟這么多年來和新羅倒是關系很差,百濟人應該不愿意看到高句麗被新羅消滅了,然后新羅掉轉頭來和百濟開戰,消滅百濟,所以泉蓋蘇文覺得和百濟做這筆生意應該是十拿九穩的,相對于自己這里的便捷交通,其他兩個家伙或許就困難許多了。

  正如泉蓋蘇文所分析的,李越男和金勝面對缺糧的情況的時候也是極度的擔憂,金勝稍微好一點兒,還有兩個多月的緩沖期,加上他宣布從今日起削減掉所有人口糧的三分之一,他帶頭削減了自己口糧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沒有人好意思反對的情況下,他又獲得了一個月的緩沖時間,有時間好好的思索一下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李越男就痛苦了,他只有十天時間,即使他第一時間下令把大斛盛糧改為小斛盛糧以便爭取時間,可是滿打滿算,他也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大家伙兒都不鬧情緒的前提下,從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面他該如何獲取到救命的糧食,這是一門科學,一門非常值得探究的科學。

  唐人?百濟人?新羅人?

  和唐人接壤的地方被泉蓋蘇文堵死,和百濟人新羅人接壤的地方也被截斷,北邊長城地區他根本沒有試圖占領。而且那里現在饑民遍地,如果派人從那里訂購糧食,難免不被那里那些餓急眼的亂民給搶走。那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人去護送糧食了,至于契丹部已經被干掉了。再往北似乎不是那么好尋找到人煙,可是往南更是行不通,往西北也是苦難重重,唯一可以走的路線就是往北,去尋找比契丹人更北一點的部落換糧食。

  至于金勝也選擇好了交易的對象——新羅人,新羅人固然和自己打過仗,不過當時金勝并不顯眼,而且并沒有和新羅人直接交手。他當時負責的是后勤,而且他和泉蓋蘇文不一樣,和新羅有徹骨仇恨的是泉蓋蘇文,新羅人三任主帥都是被泉蓋蘇文給打敗的,最后一任姑且有東部聯軍在里面,可是主要還是泉蓋蘇文。

  如果許諾以泉蓋蘇文的腦袋和一塊土地,說不定可以得到糧食的援助,而且雙方只隔著一條江,運送糧食更加方便。

  三方面就此開始了各自的行動,泉蓋蘇文派人去聯系百濟。李越男派人去尋找比契丹人還要北一點的部落,金勝則派人渡過江去和新羅人洽談,三方面都準備好了對應的條件。李越男甚至還打算請這些部落派兵援助,這些寒冷之地的家伙都很能打架,戰斗力強,性格彪悍,請來了絕對是一股很大的助力。

  而蘇寧也在第一時間探聽到了三方面的共同動靜,血滴子的密探潛伏在這三人身邊,而且數量不少,時間很長,長到了血滴子成立之初。那些密探可都是血滴子的老人了,這一次解決掉高句麗之后。蘇寧打算將他們調到總部去培訓新人,這些人為了這一次的行動估計也是費盡心血。很累了。

  對于這個情況,他在幾個月前就已經確定了,高句麗的三方面勢力肯定有需要糧食的那一天,而且肯定也不會尋求唐人的幫助,因為這一切就是唐人造成的,他們也不會傻乎乎地來找自己賣給他們糧食,按照三個現在的情況來判斷,他們做出的決策都還是比較明智的,李越男去找更北一點兒的人,金勝直接去找新羅人,泉蓋蘇文派了幾條小船走水路去找百濟人。

  可惜大唐的兵馬還是沒有到位,蘇定方據說已經率兵往營州趕去,足足三萬人,而其它的兵馬還有些時候,要等到國內的常備新軍和府兵新軍招募完畢之后才能離開草原奔赴遼東戰場,蘇定方只是前軍,幫助秦瓊那緊缺人手的營州要地撐場面,兩人又是翁婿,和蘇寧又是兄弟,最好不過了。

  說實話,蘇寧還挺擔心秦瓊的,剛開始打仗就兵分兩路了,雖然自己這兒也危險,但是不知道高句麗打算的時候,秦瓊他們更危險,兩萬多人和高句麗十五萬人拼,現在倒好了,秦瓊很意外的打了一個大勝仗,不僅收復了失地,還把契丹人這個后患給滅掉了,據說是全族夷滅,男女老幼都沒有放過。

  蘇寧也不知道秦瓊的身體怎么樣了,馬上就是非常嚴酷的寒冬,遼東的寒冬可是赫赫有名的,這么冷的情況下秦瓊的身子骨到底能不能經受住呢?自從幾年前貞觀革新開始過后,蘇寧就力主推廣棉花種植,認為比起其他的材料,棉質衣服更容易抵御嚴寒,原本的遼東之地非常寒冷,冬天非常不易與行軍,但是有了棉衣和護耳手套之類的棉質衣物之后,這種情況就會得到緩解。

  李二陛下派人去遼東實地考察之后,當時張儉就表示可以一試,遼東的冬季實在是太過于寒冷,當初隋王朝大軍征伐高句麗的時候就吃過大虧,大唐不可以也吃虧,所以李二陛下就準了蘇寧的意見,開始選擇一些地方種植棉花,雖然李二陛下對于蘇寧所說的這種原本用來觀賞的奇怪花卉可以種植織衣服有所懷疑,但是還是照做了。

  第二年,以種植的棉花做衣服的工程在那些被俘獲的外族女子織工中開始了,和以往的紡織不一樣,棉花這個東西還需要不少程序的先期制作,然后細致的塞入織好的其他的單衣中,和以往的用麻布絲綢直接織衣服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織好的衣服穿到身上之后,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原本非常寒冷的冬天大家都不愿意去外面,但是只是穿了一件單衣,又在外面裹了一件厚實的棉大衣之后居然就可以在外面的嚴寒之中行走而不覺得冷,這種特別的衣服被上報給了李二陛下,李二陛下親自試穿之后也表示非常的高興——他從沒想過這種目前被少數人作為觀賞花卉的植物還有這樣的功效。

  蘇寧又得到了賞賜——十件最新的棉大衣…

  之后,棉花做為秋冬兩季的軍隊軍服基本材料就定了下來,棉大衣開始普及,無論是軍隊還是市面上購買到棉衣的人們都對這種暖和的衣服非常喜歡。

  如今既然打算在冬天行軍,那么蘇寧設計的一系列保暖服飾也該出場了…

無線電子書    貞觀攻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