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鳳》和《福爾摩斯》的連載先后結束,前者在海洋電視飽含“催促”的協商下,已經結集出版,“福爾摩斯系列”因為涉及多國版權,又要制造“全球同步上市”的噱頭,所以即便制作完成,也要暫時壓貨。
《匠錄》副主編王見山在“陸小鳳系列”的發售過程中大發異彩,從初期宣傳到中期鋪貨,再到后期輿論引導,他的工作能力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我的理想一直是做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人。”
在“陸突破七百萬冊銷售的慶功宴上,王見山手持酒杯,感慨萬千。
然而,隨著“柳敬亭”和“古庸生”完全從雜志脫身,如今的《匠錄》只能依靠新人“獨去”和“葉里藏花”撐場,有意思的是,雜志銷量雖然有降,但是并未出現同行們拭目以待的“跳水”現象,因為在柳敬亭環球旅行的日子里,這本雜志仍然是獲得古庸生最新資訊的最官方渠道。
而且,誰也不知道,古庸生突然哪天就回來了。
而且,雜志上已經說得很清楚,只要古庸生有意回歸或者有新書意向,《匠錄》會第一時間跟讀者老爺們匯報。
“只要雜志上還有古大的名字,我們就會支持到他回來的一天。”
“訂《匠錄》已經成為生活習慣,雖然沒有古庸生的連載,但是‘編輯部的故事’欄目還是會常常提到古大的近況。好像上上期還有古大和麗陽大的合照,而且看著也是一種激勵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購買《匠錄》是很多鐵桿表達個人情緒的一種方式。
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不論從讀者角度還是從雜志生存的角度來看,都到了柳敬亭重出江湖的時候。
這是柳敬亭要口述新書的另外一個原因。
“新書是什么類型?”
楊麗璐一邊擺好筆記本,一邊問柳敬亭。
“武俠,之前承諾過讀者,郭靖和黃蓉的故事還沒結束。”
楊麗璐點頭,建立好文檔后。又問:“新書名字有了嗎?”
“《神雕俠侶》。”
“還是那對白雕嗎?”
柳敬亭搖頭,說:“是另外一只,不過。主要也是為了呼應一下‘射雕’中的那對。”
柳敬亭這句話并不是信口胡謅,當初《射雕英雄傳》面世時,神哭鬼驚,勢頭之強勁。一時無兩。那時候寶島還因為“射雕”兩字呼應了那句“只識彎弓射大雕”對這本書進行過封殺,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
當時金庸先生一手寫社論,一手寫武俠,維持報紙連載的更新,由于射雕影響太大,甚至被稱作武俠界的壓卷之作,以至于金庸先生本人開新書時。都產生莫名壓力,為了延續和借用射雕的名頭。新名也特意用到了“雕”這個字。
《神雕俠侶》!
一本幾乎將各種“情”寫到極處的奇書。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柳敬亭開始口述,開篇詞剛念完,徐晴推門進來,手里提著兩袋水果,看了二人一眼,問:“你們在做什么?”
“他在口述自己的新書,我替他記錄。”
“還挺會使喚人。”
柳敬亭忙道:“帶薪的帶薪的。”
“以為你有兩個臭錢就了不起啊?”
徐晴說著突然自己笑起來,自嘲道:“偶像劇流毒,居然說出這種臺詞。”
柳敬亭也笑起來,說:“以前我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有人這么罵我。”
“另外一個是以為自己長得帥了不起啊?”
“晴姨…哈哈。”
徐晴不理他,把水果放好,側身去看屏幕,說:“寫了什么,咦,這不是歐陽修的詞嗎?”
“是,新書開篇詞。”
“武俠?”
“嗯。”
徐晴點頭,道:“是該回歸武俠了,不然小常他們要崩潰了。”
“崩潰就對了,一本雜志如果只依靠一個人,無法可持續發展下去,至少這半年他們做得很出色。”
“確實,在少了你這塊金字招牌的前提下,雜志還能保證每月七八十萬冊的銷量,穩定業界第一的位子,他們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說到這里,我忽然想起小常拜托我的一件事。”
徐晴拿出手機,“擺個造型,我來給你拍個照。”
“干嘛用?”
“放到雜志上去啊,現在你不能為雜志奉獻稿子,當然要偶爾出賣下色相。”
柳敬亭忙擋著臉,說:“晴姨不要拍。”
“怎么?”
“不喜歡向讀者博同情,人家買雜志是來看文字的,又不是時尚雜志。”
徐晴移開手機,不以為然地說:“現在流行粉絲文化不懂嗎?”
“我也不是影視明星,做文字工作,只有讀者文化。”
“那柳七呢?導演不算娛樂圈?”
“總之,不能把受傷的照片放到雜志上。”
“那算了,不過我已經在微型博客上更新了你受傷的消息,這個有問題嗎?”
柳敬亭搖頭。
“嗯,然后就是,胡小米給我留言了。”
“嗯?”柳敬亭一怔,楊麗璐也下意識地抬頭看向小姨。
“她問我我們在哪里,我告訴她,大概明天她會過來。”
柳敬亭剛要皺眉,徐晴說:“你們三個小孩子的什么三年之約,早就到期了,都還想拖多久?”
一時沉默之后,柳敬亭點點頭。
“你們先吃點水果,我回去了。”
徐晴現在住在與醫院兩街之隔的一家酒店,算上紅綠燈也不過五六分鐘的路程。
“小姨你路上小心點。”
徐晴點點頭,出門。
“你想吃什么?”
“你呢?”
“蘋果不適合晚上吃,橘子吧。”
柳敬亭和楊麗璐刻意淡化了徐晴剛才帶來的消息,不一會,病房藥水的味道中混進了一股清鮮的桔子味。
“…那道姑一聲長嘆,提起左手,瞧著染滿了鮮血的手掌…”
吃完橘子,柳敬亭繼續講新書,第一回《風月無情》講到一半,時間已經到了十點二十,楊麗璐被故事吸引,似乎毫無倦意,柳敬亭卻口干舌燥,困意來襲。
“今天到這里吧。”
“啊?那兩個小女孩后來怎樣了,那女魔頭會害她們嗎?”
楊麗璐問得自然是程英和陸無雙。
“放心吧,她們不會有事的。”
“也是,看這個開局,應該是滅門報仇一類的故事,陸無雙和程英應該是女主角,那兩個男孩應該是男主角,正好他們是兩對,對不對?”楊麗璐分析道。
柳敬亭笑道:“那兩個男孩其實是打醬油的。”
“啊?”
柳敬亭心道:“第一次見這種開篇,產生這種猜測的讀者絕對不止一個兩個,而且手法、風格成熟之后的作者,還是比較樂于在故事里挖各種小坑的。”
“你還記得《射雕》中的那位穆念慈嗎?”
“記得啊。”
“她兒子呢?”
“楊康和她的兒子?”
“嗯。”
“我知道,他名字是郭靖取的噢,叫…我記得是知錯能改什么的,改之?過而能改,叫楊過,字改之!”
“是他。”
在老版本里面,作者寫到楊過的時候,其實提過一句類似“這個嬰兒的各種遭遇更離奇,也闖下偌大名號”的伏筆,修訂版把這種容易讓讀者出戲的句子刪除掉了。
有很多讀者實在是天然討厭類似“卻不知后來…”、“他不知道若干年后…”這種詞句。
“這么說,這個主角還是我本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