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082 科林邁勒

無線電子書    巨星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關于“日出之前”的票房討論,雖然只有八家媒體參與,但卻眾說紛紜,根本無法尋找到一個清晰的脈絡。

  八家媒體之中關于單館票房預測最高的是“鹽湖城周報”,他們認為“日出之前”絕對有實力取得兩萬五千美元的單館票房;而單館票房預測最低的則是“紐約郵報”,他們認為這部作品就應該把目標定在單館票房一千五百美元的位置上。

  而關于總票房預測最高的是“芝加哥論壇報”,雖然他們嘲諷不斷,但最后還是認為,“日出之前”的總票房很有可能取得七百萬美元以上的佳績,換而言之,也就是打破“瘋狂店員”的成績,成為圣丹斯出身電影的票房新任冠軍;而總票房預測最低的依舊是“紐約郵報”,他們提出,這部作品的目標就不是電影院票房,還是以錄像帶市場為主更為實際,電影票房能夠拿到五十萬就應該慶祝,然后寄希望于依靠錄像帶的成功回收成本,“如果運氣好的話,也許、可能、大概還能夠實現盈利——前提是宣傳策略能夠奏效”。

  可以看得出來,由于“日出之前”的特殊性,各大媒體都有些混亂。

  其實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可以得知,經歷了前面幾部作品的模式——媒體唱衰、結果自己打臉——之后,現在媒體也已經意識到了,雨果在三年時間內已經成長為了名副其實的頂尖,他的票房號召力得到了多次驗證,所以他們不再會盲目地就認為雨果選擇的作品一定就會失敗,即使有“獨立電影”這個棘手的標簽。這,就是馬太效應,同時也是潛移默化之中媒體認知的翻天覆地改變。

  “芝加哥論壇報”預測的七百萬美元票房,對于“日出之前”這樣一部特殊的作品來說,已經是十分大膽而果敢的數據了,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大獲全勝的一個成績。

  一半媒體認為“日出之前”還是能夠取得不俗成績的,也許比不上雨果之前幾部作品的輝煌,但回收成本、實現盈利還是沒有問題的;一半媒體則認為“日出之前”受制于獨立屬性,終究還是難有作為,整個好萊塢的大環境、整個北美電影市場的大環境,依舊沒有形成像歐洲市場那樣適合藝術電影、獨立電影在主流院線大行其道的氛圍。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紐約郵報”的嘲諷和堅定,獨樹一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客觀來說,新聞媒體和藝人之間是很難徹徹底底鬧翻的,這一點與藝人、電影公司之間的關系是同一個道理,因為好萊塢說到底還是一場生意,只有絕對的利益,沒有絕對的敵人。媒體和藝人之間更是如此,即使藝人痛恨媒體入骨,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媒體也不會放棄任何一次新聞爆點的機會。

  但是“紐約郵報”和雨果之間的關系卻十分特殊,本來二者之間是沒有任何仇恨也沒有任何瓜葛的,老實說,“紐約郵報”甚至沒有真正專訪過雨果。可事情就是如此微妙。

  在邁克爾杰克遜事件之中,“紐約郵報”意外站錯隊——或者說不是一個意外,只是剛好成為了雨果所制造的女巫審判漩渦之中的典型加害者,而前后幾次在與雨果相關的新聞事件之中,“紐約郵報”都沒有能夠選對立場——或者說沒有能夠占據上風更為準確。于是,這就導致了那一場開始沸沸揚揚、經過紅紅火火、收尾卻無人問津的“票房賭局”,著實是一次奇恥大辱。

  “紐約郵報”前前后后經受了幾次打擊之后,現在銷量比科林邁勒上任之前居然還下滑了一些,在全美銷量前十的報刊排名之中,曾經一度攀升到了第六位,現在直接下滑到了第九名,僅僅暫時領先“休斯頓紀事報”。

  這對于科林來說是一個侮辱:“休斯頓紀事報”,那完完全全就是一份鄉村報紙!而“紐約郵報”是駐扎在大紐約的歷史悠久報紙,絕對不能夠相提并論的!

  原本“紐約郵報”的總公司新聞集團還想要讓科林升職,但現在不僅沒有了升職,而且現有職位也要不保了。在1994年上半年總結會議上,魯珀特默多克點名批評了科林,這對于科林來說是職業生涯最大的污點。魯珀特也不客氣地表示:如果科林不想要負責“紐約郵報”,有許多人對這個職位都有興趣。

  科林當然知道這一點。

  這使得科林和雨果之間就有了無法化解的仇恨,這是本質利益的沖突。科林花費了如此多精力才爬到了今天的位置,他自然不會束手就擒,更不會放任自己的心血毀于一旦。

  不過科林得到了教訓,他知道特蕾西雅各布斯的下場,他也了解安東尼邦德斯圖爾特的窘境,更重要的是,他親身經歷了數次慘痛的失利。所以,科林有豐富的經驗。

  科林知道,他們的失敗不是雨果太過強勢,而是他們太過急迫太過激進,比如說“票房賭局”,其實如果科林不要直接正面挑釁雨果,只是通過報紙暗示,結果也許就不一樣了:他既可以挑釁雨果、激怒雨果,但同時又不會引火燒身。即使賭局失利,他也可以繼續炒作成為新一輪話題——雖然會有些丟面子,但媒體的臉面在實打實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因為對于媒體來說,其實媒體指責藝人、偷拍藝人、抹黑藝人,這幾乎就是常態;同時,媒體刻意激怒藝人從而制造新聞,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只要掌握好尺度,得益于法律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保護,媒體就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這不是計謀,而是好萊塢經過多年發展之后形成的一個循環,這也是藝人在與媒體的交鋒之中總是處于劣勢的原因。以馬龍白蘭度和羅恩克拉拉為例,馬龍都已經把羅恩打得住院了,但羅恩帶著橄欖球頭盔再次貼身跟蹤馬龍,愣是讓脾氣暴躁的馬龍束手無策。

  所以,安東尼邦德斯圖爾特成長了,他正在尋找刺探雨果的正確方法,收獲到了一些新聞,但可惜的是他內心陰影實在太大,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同時,科林自己也在尋找對付雨果的有效方法,他可不會舉手投降,相反,他要利用雨果讓“紐約郵報”更上一層樓,這一次,他不想要升職,他想要的是讓“紐約郵報”通過雨果掙到數不勝數的利益,偏偏雨果又沒有辦法阻止,這才是最痛快的報復。

  科林一直以來都在潛伏、在尋找機會,“生死時速”之后,其實機會并不多,“低俗小說”在上映之前,就夾帶著戛納金棕櫚的聲勢,他著實沒有必要摻合到里面去,所以“低俗小說”上映期間“紐約郵報”銷聲匿跡了一會。結果也證明了科林的正確判斷,“低俗小說”的票房完成了逆天壯舉,一個不小心就會讓“紐約郵報”進一步滑落深淵的壯舉。

  可是現在的“日出之前”卻不同,這部作品簡直就是為科林量身打造的“翻身之作”。從題材到內容,從卡司到制作,幾乎是一個渾身都是漏洞的作品。

  不過,這一次科林不會太過激進,他清楚地知道,現在雨果已經是頂級了,就算“日出之前”真正失敗了,也無法動搖他的地位——不僅因為這部作品才投資兩百五十萬而已,即使失敗也根本談不上傷筋動骨;更因為這才不過是一部作品:要毀掉一名需要的是重拳出擊。

  所以,在科林看來,他應該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在這一次的交鋒之中多一些小心和謹慎,謀求未來的發展才是正理,“‘日出之前’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紐約郵報”以這樣的標題進行了報道。

  在報道之中,科林表示,“在經歷了連續多部作品的巨大成功之后,雨果似乎被成功沖昏了頭腦,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挑選作品也就越發劍走偏鋒起來。從‘生死時速’到‘低俗小說’,再到現在的‘日出之前’,一部比一部個性,一部比一部怪異,一部比一部危險。之前幾次大膽選擇的成功蒙蔽了雨果的雙眼,讓他開始變得自大,認為自己的選擇總是能夠創造奇跡,觀眾總是會捧場,但他卻忘記了,觀眾們渴望的是精彩的電影,而不是雨果的電影。電影本身才是核心,不是雨果。而雨果只是電影行業中的一個環節罷了。

  當雨果一次又一次拒絕大型電影公司的合作請求,當雨果一次又一次無視一千萬美元片酬的作品,這不僅僅是雨果自大的表現,同時還是一種破壞行業規則的舉動。很難想象,一位坐擁連續五部票房過億作品的演員依舊拿著十幾萬美元的片酬,電影公司又如何愿意支付其他演員動則上千萬美元的片酬來拍攝電影呢?”

  這就是科林的狡猾之處了,也是他的一貫手法:表現出替雨果擔心、替行業說話的姿態,讓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從而贏得讀者的信任。表面上看來,科林其實就是在擔心雨果的事業前景,每一句話都是在替雨果考慮,語重心長的語氣就好像是長輩在關心晚輩一般。

  但是話鋒一轉,內容就又改變了。

  “關于‘日出之前’,我認為這部電影著實太過大膽,且不說好壞,但所有人都知道,倫敦時裝周的衣服設計是天才的,但卻不適用所有人,這就是事實。作為一部實驗性電影,雨果做出了太多嘗試,也顯得太過激進,也許這將會成為一場災難,也希望這能夠為雨果敲響一個警鐘。

  由于電影的個性和小眾,我們很難對電影的票房報以希望,單館票房一千五百美元、總票房五十萬美元才是更為明智的目標。

  只希望,這場災難不要太過洶涌。”

  科林的確是吃一塹長一智,這一次的挑釁顯然又比“票房賭局”時期更加隱蔽也更加有效了,同時也清晰地表達了“紐約郵報”的立場:全文通篇都在釋放一個信息,“‘日出之前’要撲街”。

  “日出之前”還沒有上映,關于其電影票房的爭議就已經喧鬧非常了,這著實是一個怪異的現象。但,是騾子是馬,終歸還是要拿出來溜溜,最后交給觀眾來做決定。

  科林對決雨果,第二輪,這一次又將會是什么結果呢?

  (雜志蟲)

  ,謝謝大家!

無線電子書    巨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