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章 孔家老四

無線電子書    寶路天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走了一段,見到路邊有個攤子,上面零零散散的擺著很多刀劍、錢幣、玉掛件,還有幾個小泥俑,這些玩意跟別的攤位也沒有什么區別,主要是那個攤主長得有點特別,一看就是北方人,長得壯壯實實的一小伙子,足有一米八幾,兩條胳膊就像兩個粗木樁,剪了個平頭,看著挺精神的,年紀比吳晨略大,也不到三十歲。

  這么大好的一條漢子,怎么也擺起地攤來了?就算去當保安,也是一塊好料子啊!那攤主見吳晨在看他,咧嘴一笑,說道,“要不您看看?”。

“這個怎么賣的?”吳晨見人家招呼他,不好意思馬上就走,蹲了下來,隨手拿起一個三十公分高的小兵馬俑看了看,(本書名  看最快更新)見那兵馬俑做的也算精致,特別是面目栩栩如生,不像一般的那樣五官模糊,就有心想買了回家擺書桌上。

  “三千!”攤主其實也就是一個習慣性動作,沒想到吳晨還真想買,本來已經準備收拾東西的,也就停了下來,蹲在那里談開了買賣。

  “三千!”吳晨被他渾厚的聲音嚇了一跳,不滿的看了一眼攤主,這個東西,正常人都知道是個工藝品,心里就有些郁悶,難道自己長得那么像棒槌嗎?沉下臉來說道:“哥們,別亂忽悠!我一朋友剛從長安買了一個回來,跟你這個一般大小,只要二十塊錢!你別說你這個跟那些工藝品不一樣,是真的兵馬俑哦,要是真的,那就不是幾千幾萬的事了,等著吃公糧吧!”

  攤主好不在意,依舊笑呵呵的說:“我這個雖然不是真的,可也是全手工做的哦,你看這手指,這五官,修得那叫個漂亮!跟那些用模具印出來的能一個價?再說了,你也知道那是在長安了,我這東西從長安搭飛機過來也是要路費的嘛!”

  “呵呵,老板,你真幽默,就你這個還純手工?你看這肩膀縫合處都還有合模的橫線呢!”吳晨給攤主說得笑了起來,有時候圖的就是這種小樂趣,不過說真的,這小兵馬俑做工還是不錯的,他也又心想要,“行了,給個實價吧。”

  “這也快要收攤了,你既然誠心想要,就八百給你!拿走吧!”攤主板著臉,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說道,貌似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二十!”吳晨見那漢子的表情實在偽裝得不像,完全沒有心疼的感覺,徒生了幾分猙獰,心里覺得好笑,就想逗逗他,也不加價,一口咬定二十。

“七百八!”“二十!”(一住  看最快更新)“七百!”“二十!”…“六百!”

  兩人你來我往,輪換喊價,就像兩個小孩在斗雞,喊道后來變成賭氣了,都是一副氣鼓鼓的樣子,說起話來又快又急,卻都是中氣十足,比的就是氣勢!到最后吳晨跟攤主都覺得對方挺逗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哥們,我說也別爭了,一口價,五十賣給我吧。高了我就不要了,說都說累了!”吳晨笑了一通,很久沒有這么幼稚過了。

  “行,給你了!”那漢子也是哈哈大笑了一通,似乎很是暢快的樣子,絲毫沒有想到從三千到五十的區別,“怎么稱呼?當交個朋友,以后有什么需要,盡管找我,我常年在這里!”說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卡片遞給吳晨。

  吳晨看了看,正面孤零零的只寫著一個名字:孔四,還是行草的,字體流暢,如行云流水,背面則是電話號碼跟郵箱,“你自己寫的?看不出啊!這字不錯嘛!”

  “哪里,哪里!”孔四謙虛的說道,“這是我在啟功先生的《啟功草書千字文》中剪切,然后在電腦合成的!”

  “呃…”吳晨差點沒被噎到,掏出手機把電話記好,給孔四打了過去,報了自己的名號,這才把卡片裝放進錢包,掏出五十元給了孔四。

  趁著孔四在用報紙給他打包那個兵馬俑,吳晨就掃了一眼攤上的東西,發現一個琺瑯的掐絲銅盤不錯,看不出什么年代的,不過那銅胎、鎏金、掐絲、琺瑯彩、圖文花卉等,都是異常地精致。

  吳晨越看越喜歡,要說這琺瑯彩,他多少還了解點,之前他們單位承辦一個全國大會的時候,給參會代表們買紀念品的時候,就是給每人買了一個小小的琺瑯盤子,六百多元人民幣,卻很精美。

  他也趁機查閱了很多有關琺瑯彩的資料,知道琺瑯最早從廣府傳入,逐漸形成內廷、蘇州、廣府三大基地,北方以景泰藍為主,即銅胎掐絲工藝;南方以畫琺瑯為主,即銅胎涂畫工藝,南北輝映,不過后期各種工藝也都逐漸融合。

  眼前這件銅盤銅口古樸,盤內通體的琺瑯彩卷草紋和仰蓮紋,正中是兩朵飽滿綻放的牡丹,花下還有兩只杜鵑,整體用料飽滿純正,鎏金亮麗,打磨得也很精細,拿在手里細細撫摸都能體會到當時工匠打造時候的細心,就是不好斷代,就是不知道是老的還是近些年做舊的景泰藍工藝品,如果是清中晚的景泰藍可也不便宜。

  細說起來,吳晨對于古玩的種類還真沒太大偏好,只要精美的,他都喜歡,畢竟在他這個層面,能入手的,與其說是古玩,不如說是工藝品。

  比如玉器,他既喜歡翡翠,也喜歡軟玉,瓷器中,自然是五大名窯之類地瓷器,最為喜歡。但是,對于一些品相完好的民窯瓷器,他同樣覺的賞心悅目。

  就因為雜而不精、博而不專,吳晨對什么都有一點點知識積累,應付普通人那是頭頭世道,不過他自己心里知道,跟稍微專業一點的,那是沒法比,眼前這件景泰藍銅盤他也就是看著好,卻說不出門道來。

  孔四已經包好那個兵馬俑,見吳晨看著盤子發呆,就湊過來給他介紹說,這是自己從一個老人手里收上來的,老頭是原來國營搪瓷廠的退休工人,當年廠子曾經接到任務造了一批掐絲景泰藍作為外賓禮物,任務完成后,廠子將剩余的料子繼續做了一批東西,放在倉庫里。后來效益不好,就給他們這些老工人辦了內退,錢不夠就用東西補,老頭也分了幾個盤子跟瓶子,孔四去掏西關老屋的時候順帶收了上來的,其它幾個都已經陸續出手了,就剩下這個盤子。

  “聽你這意思,這就是被挑剩下的了?”吳晨聽著故事,也不管真假,直接抓住要害。

  “嘿嘿,瞧你說的!”孔四早有防備,見招拆招,“我是收了幾個,可我沒有一次性都放出來啊,我有那么傻嗎?物以稀為貴,賣完一個再放一個唄。所以你放心!這每個物件都是高度獨立的!”

  “嗯,雖然不是古物,不過我看做工還不錯。怎么樣,多少能轉給我?”吳晨聽孔四說話不像沒受過教育的人,加之性格似乎也豪爽,怎么就擺起攤來了呢?心里雖然奇怪,但也沒問。

  至于這件東西,沒必要可以去貶低,既然是建國后的,那就不值當多少錢了。大家都知道這個時期的不能算古董,除了特定的一些物件,比如老人家的專用瓷、或者朱大師的紫砂壺之類的外,一般的東西價格都高不到哪里去。

  “五千!”孔四想都不想,一聽到詢價,直接張嘴就答道。

  “靠!別扯淡了!你看我像有五千的人嗎?”吳晨又被嚇了一跳,有些不滿的瞪了孔四一眼,哥們你能真誠點么!

  景泰藍這種東西有些特殊,對比其它收藏品來說,價格偏低,除了清宮那些琺瑯畫的器物,特別是清三代的琺瑯瓷器才可能拍出天價,一般的價格都高不了。

  如果再攤上外銷瓷回流這個概念,那就更是便宜了,在廣府就有很多清晚期、民國時期外貿瓷器回流,便宜的也就五千能買到。

  “嘿,不好意思,習慣了,職業病來的!”孔四嘿嘿一笑,這東西只花了他五百元,就從老頭那里弄來了,不過做生意嘛,當然是漫天要價。

  再說這廣府不比北方某些老城市一樣,隨便淘換,能弄到點真東西,就這老西關,除了那些破屋,其它的基本就沒有解放前的東西了!不過他見吳晨為人有趣,兩人也算投緣,倒沒存了宰他的心思,只是一聽到問價,條件反應式的就喊了個高價。

  “五百還差不多!”吳晨隨口就說道,沒想到正是孔四的成本價,當然就這個盤子的用料做工,就是五千也還是值的!

  “那可不行!我還虧了呢!最少八百”孔四直搖頭,五百塊,那自己的走路費,擺攤費,還有時間成本算不算?記得那天掏老宅的時候天特別悶,喝了兩大瓶農夫山泉,這成本又算不算?

無線電子書    寶路天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