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章 畢夏的超級炮彈

無線電子書    文娛至上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將張婧送回家,畢夏驅車回到家中,畢暢和媽媽已經入睡,他輕手輕腳的走進房間。水印測試水印測試  打開電腦,腦海里想的是今天這部《人在歸途》的情節。這部電影的投資大不,在網上找了下,說是電影投資了三百萬。他算了算,除去膠片,片酬,劇組的費用,三百萬基本沒什么剩下,徐征的片酬和導演費怕是很低。

  在腦海里再一次回放了一邊電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是一部誠意之作,有限的成本之作出這樣的作品,徐征明顯花了很多心思。

  看今天的情況,票房怕是不容樂觀。他又點開土豆網,找到了《人在歸途》的評論,電影評論兩級分化比較嚴重,少數人認識這是一部優秀作品,好玩好笑;而另一部分人則對電影的評價很低,從各個方面抵觸的都有,這并沒有什么,任何一部電影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認同。

  只是這部電影評價會這么低,讓畢夏有些奇怪。他細致看了看,終于發現了一個現象。

  這么多評論中回復最多的是一條給了最低一星的評論,這位評論員認為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電影下半段導演試圖告訴人們“人間還是好人多”這個可笑的觀點,評論從各個方面來評擊這個觀點,認為這是導演在愚弄大家云云。

  大家不愛看主旋律電影這并沒有什么,但是這位評論員在評論中反復諷刺導演想要表達的價值觀是在愚弄觀眾,認為這個社會做好人是傻子的行為。

  看到這樣的評論有這么多人,這么可怕的觀點有這么多人認同,畢夏突然覺得很冷,不是身體上的冷,而是心靈上的寒冷。

  這已經不是什么陰謀論了。是更為可怕的反社會情緒,他的這種觀點甚至影響了一大批人。畢夏突如其來的產生一種憤怒。

  確實,如今的社會的人心浮躁,情感淡薄。但這并不是人們陰謀論。反人類觀點的理由,越是這樣的社會越是需要一些人去努力。徐征在他的電影里努力了,畢夏也一直在努力,這是作為電影人,文學傳播人的責任。

  心情激昂之下。畢夏點開自己的薇博,他寫到:今天很偶然的在電影院看到了一部電影《人在歸途》,花了五十塊錢,帶回了心滿意足。這是一部充滿誠意的作品,是內地少有的小成本精良電影,推薦大家去看看。

  另外,有些話在這里不吐不快。任何一位觀眾都有對電影選擇的權力,你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可以從演員、劇情、畫面、節奏各個方面列舉你不喜歡他的理由,甚至是從拍攝手法。雖然大部分觀眾并不懂這個。

  但是一部試圖給大家帶去正能量的電影,無法從立意上去評擊他,這已經不是對電影的否定,而是對人性的否定。佛說:心里有佛,看人人是佛,那么看人人都是屎,心里有的是什么?

  現代社會越是缺失,就越是需要大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去建設它,人人在文明上跨出一步,我們的社會文明將跨出一大步!在此,與大家共勉!

  徐征這兩天有些煩惱,本來就理著光頭的腦門顯得尤為光亮,為數不多的發根都愁掉了。《人在歸途》這部電影是他花了兩年時間一點點構思完善而成的,在緊張的經費里,他硬生生的沒有降低影片質量將它完成,可是從目前反饋的情況來看,票房情況并不好,觀眾反響也不好,喜歡電影的觀眾在一片聲討中被淹沒。

  茶幾前的煙灰缸塞滿了煙頭,煙灰撒的到處都是,整個房間煙霧彌漫。

  “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手機響起,他一點接的都沒有,心情十分煩躁。可是鈴聲里畢夏的依舊努力的歌唱,沒有一點妥協的意味。

  “喂!”徐征拿起電話,煩躁而低沉的發出聲音。

  “哥,票房…票房…”電話那頭因急促而結巴的聲音傳來。

  “票房怎么了?我知道票房不好,不用都跟我說一吃吧,是嫌我不夠煩嗎?”徐征拼命壓抑著聲音,惡狠狠的說道。

  “不是,不是”電話那頭的人急壞了,“咕嚕咕嚕”能聽到那邊清晰的喝水聲,這會才順利出聲,聲音中帶著興奮與激動,震得徐征耳朵一陣發蒙:“哥,漲了,票房漲了,今天一天上座率達到百分之60多,翻了一倍!”

  “怎么可坑呢?怎么可能突然就漲了呢?”徐征握著手機吶吶自語。

  “是真的,哥,畢夏在薇博上寫了一篇評論,推薦了咱們的電影,還狠狠罵了那些影評人一頓。”電話那頭興高采烈的說道,光聽聲音就感覺那頭手舞足蹈的樣子。

  “畢夏?!”徐征聽到這個話一愣,他掛掉了手機,打開電腦,找到畢夏薇博,看到了他昨晚寫的評論。

  看著他字里行間的欣賞、心痛與憤怒,不知不覺,徐征的眼眶濕了。他比畢夏大多了,大了一輪還多,可是此刻他是那么感謝畢夏,感謝他的,感謝他的推薦,感謝這位圈內人氣鼎盛的電影人。

  畢夏的成長是一個奇跡,許多人會說“如果我有這么大名氣我的小說也會有這么多人看,我有這么大名氣我的歌曲也能紅,我有這多投資我的電影也能很精彩…”

  只有圈內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話,其實明星跨界寫小說,大眾對他們的要求比普通人更加嚴苛,沒有三兩三誰敢上梁山?

  只有真正了解電影的人才知道畢夏的作品有多出色,也許論導演功底他不是圈內最強,但是對電影細節方面的刻畫說是圈內之最并不為過,他的電影在節奏,情節與細節方面是那么突出,這才是他成功秘訣。

  也正是因為他是票房的保證才有這么多電影公司原意與他合作,給他投資。沒看見連奧斯卡最佳導演張海雷都需要找畢夏寫劇本嗎?這就是能力!

  如今這位傳奇的后輩新人,幫他推薦電影,給他正名!真的讓他有一種“沉冤得雪”的感動!

無線電子書    文娛至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