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九章 神不知,鬼不覺

  絕望、痛苦、恥辱,同時緊緊的攫住了紀堯姆的心。

  麾下十條軍艦,四條沉沒,三條重傷,一條輕傷,無恙者,只剩兩條了。

  而且,沉沒的四條艦只,其中三條,為艦隊之主力,包括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那兩條。

  重傷的三條,兩條是主力,且其中之一的傷勢已重到了“殘廢”的程度了。

  這樣的結果,若發生于真正的海戰,是不折不扣的“大敗”、“慘敗”——幾乎可算是“全軍覆沒”了!

  若是真正的海戰也就罷了——

  可是,由頭至尾,未出現過一個敵兵、一條敵船!

  由頭至尾,一直是在自相殘殺!

  自己何以面對國人?!

  紀堯姆已起了自盡以謝的念頭了。

  不過,他還是清醒的,曉得就算自盡,也不能是現在。

  最起碼、最起碼,要先把殘軍帶回西貢。

  之后,才談得上其他的事情。

  不然,“顢頇無能”之外,就算自盡以謝,也還得戴上頂“不負責任”的帽子,為千夫指,為天下笑。

  自己還在心里看不起薩岡——

  薩岡之“全軍覆沒”,好歹是沒于正經的海戰,自己呢?

  薩岡之亡,好歹是正經的陣亡——

  自己呢?

  正在心潮彭拜,“將軍!”艾克托爾又開口了,還是帶著哭聲,“您說,我們現在該怎么辦啊?”

  紀堯姆透了口氣,暗暗告誡自己:

  軍心已亂,無論如何,我自己得鎮定!萬不能就這樣垮下去了!不然的話,局面更加沒法子收拾了!

  他澀聲說道,“我們得盡快把人員轉移到未沉沒的艦只上去——‘卡戎號’自己走不動,就由別的艦只拖行——”

  頓一頓,“哦,對了,‘薔薇號’傷的也很重——能夠自主航行么?”

  “這個…抱歉,將軍,我不大清楚。”

  “如果‘薔薇號’也不能自主航行,”紀堯姆說道,“那就也由其他艦只拖行——”

  頓一頓,“總之,我們得盡快撤退——撤回西貢!”

  “那…‘黎塞留主教號’、‘克洛諾斯號’…”

  “四條已經沉沒的艦只…”紀堯姆的聲音中,充滿了苦澀,“就留給中國人吧!”

  頓一頓,“我們不可能去打撈他們,也沒有時間去拆卸艦上有價值的部件,甚至,連徹底炸毀他們的時間,都可能不夠了——”

  再一頓,“我們要盡快撤退!——很快,中國人就會了解到馬祖這里發生了什么?就像鯊魚嗅到了血腥,他們會立即覓蹤而至的!不要說他們的主力艦隊,就是馬尾的那支小小的‘船政艦隊’,說不定,都會見獵心喜的!”

  “對!對!”“艾克托爾悚然驚悟,將軍,你說的對!我們得趕緊撤離!”

  本來,我們留在馬祖,是為了等待巴黎的指示——是戰?是走?現在——嘿嘿!不需要——也不能再等這個“指示”了!

  艾克托爾說“沒有中國人”——確實,“由頭至尾,我們沒有見過一個中國人、一條中國船”,可是,這只是您們“沒有見過”罷了,并不代表,真就“沒有中國人”喲。

  事實上,這場在世界海戰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筆的“法蘭西海軍大規模自相攻擊”事件之始作俑者,就是俺們中國人——當然了,還有英國人。

  昨天下午,馬祖島周邊海域的大霧,剛剛開始生成的時候,兩條“仿制桿雷艇”——暫名之“特一號艇”、“特二號艇”——在兩條小火輪的拖帶下,“出廠”了。

  “特一號艇”的桿雷,為牽索式觸發,即機械觸發;“特二號艇”的桿雷,為閘刀式觸發,即電觸發,喬納森負責“特一號艇”,他的助手、助理工程師黃升銓負責“特二號艇”。

  喬納森做如是分工,擺在臺面上的理由,是電觸發的桿雷,操作起來,較機械觸發為簡單——合上閘刀就成了嘛!因此,我喬某人作為項目負責人、二級主管工程師,自然要任其難,作為我的助手,黃助理工程師任其易就好啦!

  不過,真實的原因卻是——電觸發的桿雷,操作起來雖然簡單,但內里的結構、線路,遠較機械觸發的復雜,亦即,電觸發的桿雷,遠不及機械觸發的可靠。

  “仿制桿雷艇”未經足夠試驗便倉促上陣,即便機械觸發,亦不見得百分百可靠,況乎電觸發?這一層,喬納森其實比誰都清楚,所以,他一定要選擇“特一號艇”——若臨到了了,桿雷已經懟到了法艦的船殼上,卻無法起爆,豈非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豈非——我的已經飄到了頭頂的“騎都尉”、“云騎尉”的帽子,又飄走了?

  那我豈非要吐血?

  哼哼。

  為了達致攻擊的突然性,做到百分之百的偷襲,“特一號艇”、“特二號艇”從出廠到出海,一路上,煞費苦心。

  前頭說過了,兩條桿雷艇并非一“出廠”就自個兒走路的,而是覆以油布,遮的嚴嚴實實,先由小火輪一路拖行到瑯岐島的金牌炮臺,相關人等在金牌炮臺登艇,然后,由瑯岐島出閩江口。

  “仿制桿雷艇”雖然是普通蒸汽舢板的底子,但經過改造,形制已迥異于普通蒸汽舢板,如果不做遮掩,未必不會引人——包括法國人——的矚目的。

  閩江口出海的水道,一共四條——

  川石島、熨斗島之間的兩條水道,為閩江口出海之主航道,以兩島之間的五座礁石——“五虎山”為分野,川石島、“五虎山”相夾者,曰川石水道;熨斗島、“五虎山”相夾者,曰熨斗水道。

  另外兩條水道,分別為熨斗島和大陸之間的烏豬水道、川石島同瑯岐島之間的壺江水道。

  其中,壺江水道較川石水道、熨斗水道更寬闊些,但因為水深的關系,能夠走大船的,只有狹而險的川石水道、熨斗水道。

  而“特一號艇”、“特二號艇”走的,卻正是壺江水道——法國人不錯眼盯著的,只有川石水道、熨斗水道,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中國人的艦艇,竟會從壺江水道鉆了出來?

  這就是船小的好處啦!

  若當初“仿制桿雷艇”不是改造自標準蒸汽舢板——而是體量更大的小火輪,走這個壺江水道,還不大放心呢!

  另一個好處——四條水道之中,壺江水道的位置最南,出壺江水道直行,就是馬祖島的南岸,而法國艦船都泊在北岸的“后澳”——真正叫神不知、鬼不覺啦。

  紀堯姆一度懷疑,“我一直盯著北邊兒,或者,中國人繞了一個大圈子,從南邊兒過來了?”

  所以,某種意義上,紀將軍的懷疑,嘿嘿,是對滴。

無線電子書    亂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