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一三章 冠軍的誕生

無線電子書    亂清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黃金馬車在“翁貝托國王號”艦艏旁的典禮臺前停下,關卓凡“伺候”著,慈禧下了車,抬起頭,又深深地吸了口氣。+++

  巨艦山岳般的身軀,就在觸手可及處巍然聳立。初冬上午明媚的陽光,照在它的漆黑的皮膚上,閃著耀眼的光澤。

  慈禧一陣頭昏目眩。

  她隨即感受到了托著自己小臂的那只手的力量,她微微轉頭,眼前男人的笑容,如陽光般燦爛。

  她的心略略地定了下來。

  說“觸手可及”,其實是不準確的。“翁貝托國王號”距岸邊還有一“觸手”了,三級跳都跳不過去——這是為了給錨位留出足夠的空間。但巨艦巍巍,泰山壓頂般的氣勢,使慈禧有了這么個錯覺。

  她留意到了掛在舷身外側的那只巨錨。

  太大了!這只巨錨的長度,大約超過了自己少年時坐過的烏篷船了吧?沒有辦法想象,如此之巨的鐵錨,是如何鍛造出來的?!

  錨身寒光流動,沉重的壓迫感、凌厲的侵入感,叫慈禧不由自己,渾身上下起了一層微栗。

  呼嘯而來的工業時代,正在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內,向中國的皇太后,無聲地展示著自己強大的力量。

  慈禧還看到,巨錨前方,更靠近船頭的位置,舷身上開了兩個圓洞,兩條極粗大的鐵鏈,從洞中伸出,斜向下方,直直地沒入水中。

  這兩條鐵鏈。呃。到底有多粗大?大約…比我的身子還要粗吧?

  這是錨鏈嗎?如果是。水底下的錨又有多大?難道,比掛著的那只錨還要大?還有,船的另外一側,似乎也看見了鐵鏈,這只船,到底有多少只錨啊?

  御姐無意中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勇士級”是船舶發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她一共有…十只錨。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艦艏六只。左右各三只。這三只錨,兩只是主錨,就是已經入水、錨鏈比御姐的身子還要粗的那兩只;一只是備用錨,就是掛在舷身上、給御姐強烈視覺沖擊力的那一只。

  艦艉還有四只,左右各兩只,此時也已拋錨入水,不過御姐沒有留意到。

  之所以設計了史無前例的十只錨,是因為“勇士級”是人類有史以來制造的最大的船只,九千一百噸的排水量,到底需要幾只錨才能夠穩穩當當地固定住它。設計的時候,誰也沒有足夠把握。于是保險起見。寧濫無缺,左添右加,“勇士級”就擁有了前所未見的十只錨。

  為此是付出了一定代價的:錨和錨鏈都有相當自重,鏈倉需要占用相當空間,“勇士級”不得不把一部分有效載荷和空間讓給這十只巨錨。

  慈禧的目光自錨洞上移,一根無比粗大的巨柱進入眼簾——不曉得幾人才能合抱?不過,這根巨柱,不是直立,而是斜斜地指向前方,遠遠地越過了艦艏,猶如巨艦額上生出了一只巨大的觸角。

  這不是沖角——“杜立奧號”裝了大沖角,“翁貝托國王號”可沒裝這種奇葩玩意兒——而是斜桅。斜桅和最靠近艦艏的那根主桅之間的纜索,用來懸掛三角帆。

  這個時候,三角帆自然已經收了起來,纜索上掛滿了形形色色的旗幟。

  巨柱下方,就在艦艏最前端的位置,是一具巨大的白地金紋雕塑。一個西洋上古武士,頂盔貫甲,肌肉虬結,手持三叉戟,身子前傾。嗯,和官港行宮“水法”的那群青銅雕塑,倒是頗為像似。

  不過,橫斜的巨柱,對下方仰視的人,產生了巨大的壓迫感。慈禧略一凝視,便有暈眩之感,她不及細看那個西洋武士的面目,便移開了視線。

  典禮臺上,圣母皇太后在關爵帥的陪同下就位。

  軍樂停止,鼓點響起,御姐的手放到了垂在面前的香檳酒上面,關卓凡的手則放到了御姐的手上面。

  這不是為了向廣大軒軍海軍官兵表示俺和圣母皇太后如何如何親密,而是要幫助御姐發力。不然,御姐一個手軟,酒瓶推不到位,碰不到錨爪,可就鬧笑話了。還有,那樣一來,瓶子還會蕩回來,一個不小心,撞到了圣母皇太后,可就是重大政治事件了。

  還好,一切順利。

  鼓點停下,香檳酒瓶蕩了出去,正正擊中錨爪,撞得粉碎,酒香四溢。

  關卓凡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御姐,拉著她向旁邊退開兩步——繩子還會蕩回來,上面還系著破碎的瓶嘴,如果被碰到了,還是有受傷的可能的。

  碼頭上歡聲雷動,“烏拉——”之聲,響徹云天。

  從這一刻開始,“翁貝托國王號”消失了,“冠軍號”誕生了。

  慈禧突然間全身釋然,面對巨艦,凜然生畏之感大減,激越興奮之情忽生:這只不可思議的大船——“是自己的了!”

  直到這一刻,她才明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才真正在自己和巨艦之間,建立起了牢靠的心理聯系。

  接下來是“杜里奧號”。

  軍樂,鼓點,香檳碎迸。

  “杜里奧號”消失了,“射聲號”誕生了。

  “烏拉——”再次響起,陽光透過面紗,關卓凡看見,女人笑靨如花。

  接下來,圣母皇太后登艦視察“冠軍號”。

  登艦之前,慈禧回到明黃大帳,取下鳳冠,換上“寬檐軍帽”——呃,其實就是牛仔帽。

  這是因為,艦上管線密布,艙室低矮,鳳冠太高,稍不小心,就會撞上,實在太不方便。如果動作幅度大點,扯下幾顆東珠,就更難看了。

  說牛仔帽是“寬沿軍帽”,大致也不錯。美國內戰前后,不論邦聯、聯邦,軍人都愛戴牛仔帽,在許多正式的場合,亦是如此。比如,在華盛頓大閱兵中,謝爾曼和“晨星之子”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戴的都是牛仔帽。

  牛仔帽算的上美軍的“第二軍帽”了。

  圣母皇太后一頭濃密的青絲放了下來,李蓮英手腳麻利地打了條“馬尾”,侍立一旁的關卓凡,親手將一頂軟沿毛氈牛仔帽,替御姐小心地戴上了。御姐微微仰起頭,關卓凡掂起兩條帽帶,繞過御姐柔嫩的面頰和下巴,輕輕系好。

  四目交匯,晶光璨然,只聽得空氣中有電流聲“滋滋”作響啊。

  戴好帽子后,穿衣大鏡中,出現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女軍人,英姿颯爽,嫵媚動人。

  關卓凡微微垂首,低聲說道:“太后風采,不但傾國傾城,而且…叫三軍血熱,赴湯蹈火,一往無前。”

  御姐并不以為情郎口不對心。因為,她看得清楚,此刻鏡子里的他,眼中精光大盛,如炙如灼。如果,帳子里面沒有其他的人;如果,接下來沒有什么正事要辦,難保他不會就這么撲上來…

  面紗放了下來,遮住了暈紅如火的面頰。

  帳門的簾子打了起來,慈禧“攙”著關卓凡的胳膊,走出大帳。

  整個碼頭突然變得極其安靜。

  不過,這也就是一剎那的事情,隨即“烏拉——”的歡呼聲,山呼海嘯般響了起來。

  慈禧舉手致意,歡呼聲愈加響亮,怒濤洶涌,一浪高過一浪。

  閱兵場上那種無比美妙的感覺,又回來了!

  旁邊的關卓凡,心中亦微微震動:這次的歡呼,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舷梯已經放了下來,慈禧“攙”著關卓凡的手,拾階而上。前邊,海軍提督丁汝昌和“冠軍號”管帶大愛德華引路;后邊,中美聯合艦隊司令官杜立德、海軍中總教習喬百倫等一干中、美、英高級海軍將領“隨侍”。

  不過,除了前邊的兩個“向導”,所有的洋鬼子們,事先都得到了鄭重的提醒:必須和圣母皇太后保持“適當的距離”,以示尊重。

  嗯,言下之意,是只有關爵帥一人,才可以“親近圣澤”。

無線電子書    亂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