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四章:神足再現秘中藏(下)

無線電子書    無限殺業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佛法精深,道理玄妙,兩者也難說究竟誰比較高明一點,單看個人喜好罷了。老子確實是大圣人,受尊崇也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況且出家人修行,首先就要看破名利。誰先誰后,又有什么所謂?

  可是李閥和老子彼此之間,分明毫無關系,哪怕十八桿子也根本打不到一起的。偏要這么亂認祖宗,攀龍附鳳,硬給自己面上貼金。如此行徑,在天下有識之士心目中,都是個天大笑話。而假如寧道奇當真只為這一點,就要推動由李閥來統一天下…那么對于這位道門大宗師,陳勝便會真的感到很失望了。

  陳勝搖搖頭,暫且把因為得知真相而帶來的這份不快拋開。道:“既然如此,那么前輩和智顗大師、嘉祥大師、還有帝心尊者他們,是不會理會究竟由誰來坐江山這個問題了,對吧?”

  道信大師收住笑聲,輕輕嘆了口氣。道:“佛法雖應普度眾生,但我輩方外之人,扶危濟困則可,多事摻和江山誰屬,就是過猶不及,本末倒置了。須知身入紅塵,是為了最終看破紅塵。若令紅塵俗事沾染了本性真如,反而沉溺其中不得抽身,不亦悲乎。所以我們幾個老禿,卻還有些自知之明。不過…”

  道信大師瞪起眼睛,喝道:“你這狡猾小子,還未回答老和尚的問題呢。快說,為什么自稱少林弟子?”

  陳勝微微一笑,道:“因為我的確就是啊。前輩,請看。”當即擺出一個古怪的瑜伽姿勢——身體蜷曲,腦袋從自己胯下穿過去,左右雙手各自握緊了自己腳掌,下顎抵地。隨即念道:“恒沙妙德,總在心流;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物我兩忘,欲三摩地。”乃是《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上,第一副圖譜的行功要訣。

  一個姿勢做完,陳勝隨即騰身彈起,改為單足屹立于地,以右腳勾盤左邊小腿,右手環腰,左手摸腹,身體反弓后仰。念道:“百千法門,同歸方寸;神通變化,悉自具足;大道虛曠,絕思絕慮。”正是第二幅圖譜的行功要訣。

  如是這般,頃刻之間,陳勝將三十六幅圖譜的姿勢以及口訣,從頭到尾,一一擺出來演示給道信大師看。道信大師越看越是驚訝,待得陳勝演示完畢,他忍不住問道:“小子,你這個是…神足經?不對。《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不是這樣的。你這門功法似是而非,但…嗯…等等…奇了奇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哎呀呀,老和尚可真被你這小子弄得糊涂了。”

  道信大師為禪宗四祖,一身武學修為超凡入圣,比起寧道奇也不遑多讓。他也不必跟著陳勝一起擺出這些外人看起來頗有些滑稽可笑的瑜伽姿勢,只需暗地里循心法口訣稍加試練,自然真假立辨。陳勝的內功心法,確是正宗佛門絕學無疑。但和自己所知道的神足經,卻又大有分別。饒他活了近百歲年紀,見識過無數稀奇古怪之事,可也無論如何都想不透,內里到底是什么玄虛。

  相比起四祖的活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陳勝內心卻是一派狂喜。想不到自己正在尋覓的另外三卷神足經之一,居然如此輕易,就有線索出現了。神足經依“四神足”而成,分為欲、勤、心、觀等四卷。聽道信大師的口氣,似乎《大唐雙龍傳》所有的,就是《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當真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深深吸一口氣,將心下亢奮稍微壓下。陳勝問道:“前輩,請問這《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到底是什么來歷呢?”

  道信大師向他凝望半晌,緩緩點頭道:“你這一身本事,雖然老和尚想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但看來倒確實是佛門之學。你與佛門大有淵源,這點老和尚可以肯定了。既然如此…好吧,那么告訴你也無妨。當年漢明帝遣人往西域求佛問法,于是有竺法蘭和攝摩騰兩位,以白馬馱經西來。

  他們所帶來的經書當中,以佛法而論,最重要的是《佛本行經》和《四十二章經》。但對中土武林最有影響者,則是《安般守意經》和《陰持入經》。前者為習禪之法,講呼吸守意。與道家吐納煉丹之術,頗有相吻合之處,故此接受頗易。后者則講佛法名數,涉及宇宙人生的關系,以無上意識為本元,令當時武林耳目一新,得以擴展胸懷。

  故此從東漢開始,中土武學得以飛速發展。當今江湖中所謂正邪兩道的源頭,其實都可以追溯至那個時候。比方說,魔門、慈航靜齋,以及凈念禪院。皆不能脫離這一藩籬。

  但查究其實,兩位大德帶回來的經書當中,最重要者,應該是這《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才對。此經為我佛門武學之總綱。后世種種奇功絕學,皆依此而闡發。但后輩佛門弟子,雖然都能夠從中得到種種好處,卻不知為何,總無法從頭到尾地將之修成。勉強而為,又總是以走火入魔,經脈盡斷,暴斃當場為結局。所以說起來,此經其實也真害苦了不少人啊。

  數百年來,無數智慧超卓之士為此殫智竭慮,始終百思不得其解。比方說東晉時,鳩摩羅什就曾經把經中所記載的心法塑造成羅漢像,放在成都的大石寺里面,日夕相對揣摩。可惜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以他這樣的佛門大智慧者也不能修練成功,后人資質遠遠不如,那是更加不用說了。

  所以到了達摩東來之后,他為了讓禪門眾僧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于是干脆釜底抽薪,建議把此經拆分成四部分,由禪宗、華嚴宗、天臺宗、以及三論宗等四家分別保管。如此一來,即使有人想要修練,因為沒有全本,所以練不完全,也就不足為害了。之后百余年來,始終相安無事。直至…”

  說到這里,道信大師忽然黯然搖頭,喟然一嘆。顯然當中另有隱衷,以他如此樂天通達之人,卻也難以釋懷,故此不愿再說了。不過到底“直至”什么,陳勝也根本不會關心。此時此刻,他心中一片恍然,隨之而來者,就是狂喜。因為自己夢寐以求的神足經第二卷,終于知道其確切下落了!

  聽道信大師所透露消息,《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的原本,現在被拆分為四部分,分別掌握在四大圣僧手上。但除此之外,另外還有一份副本,是存放在四川成都大石寺。想要從四大圣僧手里得到全本的神足經第二卷,說不定有些礙難。但大石寺那份副本,卻就實實在在,完完整整地放在哪里。只要自己去到成都,就隨時都能看得到了。到時候兩卷神足經合一,自己妥妥的必能再上層樓,達到6星級水準。

  至于道信大師說,幾百年來一直沒有人能夠把《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修練成功,陳勝也可以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欲、勤、心、觀,四大神足循序漸進,難度漸次遞增。自己在《笑傲江湖》世界得到的欲神足,難度最低,很可能就相當于入門基礎。而勤神足的難度該當高了一層,而且又缺少基礎入門部分,則修練起來,當然困難重重了。

  當然,四卷神足經相對獨立,即使沒有欲神足這一卷入門的基礎,單單修練勤神足,其實也有機會成功的。不過難度就比較大一點了。這情況就和魔門的《天魔策》差不多。

  《天魔策》和《戰神圖錄》、《長生訣》、《慈航劍典》并稱四大奇書。但因為魔門分裂為兩派六道的關系,所以又衍生出各種功法。最精華部分,則屬邪極宗的《道心種魔大/法》,以及陰癸派的《天魔秘》。

  天下間所有人皆公認,這兩套魔功只要能夠修煉到極致,當能到達那秘不可測的“破碎虛空”境界。不過雖然如此,自這兩套功法創出來以后,除去一位邪帝向雨田以外,從來未能有人修成道心種魔。而天魔秘也頂多只能練到十七層為止,無人能夠修成最終極的十八層。

  陳勝自己,已經把入門的欲神足修練得圓滿大成,基礎打得扎實之極了。只要再得到第二卷勤神足,則定能厚積薄發,一舉成功。卻比本位面的人方便便宜了無數倍。

  這邊廂,陳勝想著自己的事情,一時間沒有再開口說話。那邊廂,道信大師也是納悶不已。想來想去,總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干脆就不想了。他拍拍身下佛像,道:“當年竺法蘭和攝摩騰兩位圓寂以后,兩把老骨頭就葬在白馬寺這里。至于這些天王力士的雕像嘛,則是他們的徒弟所塑,其中也參雜有一些神足經功法的影子。不過因為他們的徒弟根本不懂武功,所以其實錯漏百出。誰敢當真照著學,那是非倒大霉不可。和成都大石寺的塑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佛曰;不給

無線電子書    無限殺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