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二章 滑輪

  兩人眼前這棵木樁子,現在瞧下來,根系完整,沒有腐朽,還算健康。

  只是目前濕土覆著太多,還不能完全看清里面的情況,還得等其干燥之后,再看其里面是否有蟲蛀或是藏了蟲菌。

  然后還要剔朽,去除不必要的一些多余的根須等等。

  這些都要等其干燥之后,把一些粘在表面的土塊敲掉之后才能做。

  兩人圍著轉了一圈,做了一些簡單處理,也就相攜回去了。

  要等幾日后略干燥了些再來做下一步的剔朽去枝等處理。

  兩人回到家不到一柱香時間,云錦也進門了。

  云錦自從離開后,已是在外頭呆了好幾天了。也不知他有什么收獲沒有。

  “妹妹,我回來了!”

  云錦還沒見門,那特有的大嗓門就在門外響了起來。

  喬明瑾聽了嘴角翹了翹。

  還是一如既往地叫她“妹妹”。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喬明瑾的親大哥呢。

  琬兒忙掙脫明琦的手就往大門口撲了過去。

  “表舅舅…”

  “哎,小琬兒!”

  “想不想表舅舅呀?”

  “想!”

  小東西圈著云錦的脖子,笑得眼睛都瞇了起來。

  有時候喬明瑾看著女兒跟自家的幾個弟弟表哥他們親近,心里經常會莫明涌上一股復雜難言的情緒。

  也許在孩子心里只有母親還是不夠的吧。

  喬明瑾笑著看向云錦問道:“可是順利?”

  云錦抱著小琬兒進了院子,笑著朝喬明瑾點頭:“順利著呢。這不出去不知道,外頭啊可是大著呢。這人啊,還真是不能老窩在一個地方,還得要經常出去看看。我這次到外頭去看了之后,才發現自己原來長的見識都不夠看了。”

  喬明瑾笑瞇瞇地聽他一臉興奮地說了一通。

  明琦從廚房端了一杯水遞給他。云錦便一只手抱著琬兒,另一手接過粗瓷大碗咕咚幾下就把一碗米槳全喝了下去。

  還有些意猶味盡地咂吧著嘴。

  讓喬明瑾看著有些哭笑不得。不知情的還當他幾日不曾吃喝,吃上瓊槳玉液了呢。

  何父和何曉春等人也都來和云錦打招呼。

  那何父可是云錦的岳父,云錦在他面前還是略有些收斂的。便把琬兒放了下去,跟何父施了禮。鄉下人雖然施禮行得不規范,但是禮數卻不能不到。

  幾人便都放下活計,在院子中撿了凳子坐下與云錦說起話來。

  云錦便說了他這次出門見到的形形色色的趣聞。還說了一些他見過的各種家俱及木料制品。

  事實上他并沒看到有什么根雕的東西。只是看了一些木工活做得極好的木制家俱及木制用品。

  喬明瑾看他一臉遺憾的樣子,便安慰他道:“這也是個好事,說明這樣的根雕目前還沒什么人把它做出來賣。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的。等我們把它們做出來了,不怕沒有識貨的人。”

  幾個人聽了也都連連點頭。最怕是集市上一堆,那就難賣了。

  聽云錦聊完。喬明瑾便跟幾個人說了起運木樁子的事。

  她找了張圖紙依著前世的滑輪畫了樣子,并講解給幾個人聽。

  目前他們在做的這個事,木樁子倒是好挖。就是不方便起運出來。費的人工也有些大。若是有了前世那樣的滑輪,就能省不少力了。

  而滑輪就是一個周邊有槽,能夠繞軸轉動的小輪。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或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

  這個小輪可大可小。若是起運的東西小,只是為了起吊方便的,那做個巴掌大的也就盡夠了。若是起運的東西大。要用的繩索粗,那么溝槽自然也要做得大些。溝槽一大了,滑輪自然也就大了。

  喬明瑾還記得她小時候家里逢年過節要放鞭炮,都是由小孩子爬到樹上,把長鞭炮綁在樹上,再溜下來點。或是綁在長長的竹竿上再把竹竿支起來。放鞭炮時經常都要到處找東西綁。

  后來慢慢各家都有滑輪了之后。再回老家過年,幾乎家家都有滑輪了。那滑輪就固定在房前屋后的樹上、枝杈上,一端繩子在滑輪上面。另一端繩子則綁在樹身下面。

  要用的時候就解開綁樹上的繩索,把另一端繩索放下來,然后再把鞭炮綁上去,再把繩子一拉,那鞭炮就掛上去了。

  省心省力。還不用每次都到處找東西或是爬樹了。方便得很。

  這要是把滑輪做出來,到時把木樁子一綁。再拉繩索,那木樁子不就起出來了?

  雖然沒有機械手或是起吊機方便,但也算是借力的好工具了。

  何父等人看了都嘖嘖稱贊。

  看向喬明瑾的目光都有些不一樣了。都說還是要讀書,識多斷字的人就是懂得多。

  讓喬明瑾有些汗顏。

  這是前世用的杠桿原理,隨處可見的東西。只是放到這個時代倒讓人覺得無限神奇了。

  云錦拿著圖紙看了又看,還看到喬明瑾在滑輪旁邊畫的如何使用的圖樣,大感興趣。

  興奮地問她能不能把它做出來賣。

  讓喬明瑾聽了一愣。

  她倒是沒想過要做這個東西出來賣。只是因為看著挖樹樁的村民起運木樁子辛苦才想出的法子。

  不過這要是能做出來賣,好像也不錯。

  這年頭沒什么工具,很多場所都應該能用到吧。那北邊京都要修什么宮殿修什么陵寢,要用的珍貴的木料、玉石等物都是要從最南方最西邊甚至是東西南北各個地方起運的。一路上不知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路上又要死多少人。

  雖然她沒什么濟事救民之心,但要是把它做出來,又能省力,又能賣得掉,還能讓她賺上不少錢。也是個相當不錯的主意。

  喬明瑾越想越覺得可行。

  她又畫了一幅圖,只是把東西畫得略模糊了些,也沒畫出里面的構造來。

  她叮囑了云錦一番,看明天能不能找鐵匠鋪把它做出來,最好是能跟鐵匠鋪分成。做出來一個,賣出一個,就分給她多少錢。

  這樣也能有個長長久久的進帳的。

  云錦在外走了幾天,整個人也有些通透了,喬明瑾也只略指點了他一番,他就聽懂了。還舉一反三提了不少意見。讓喬明瑾很是欣慰。

  有個人能時刻領會她的意思。還能幫襯著她,她可是能省不少心…

  當天傍晚吃過飯后,喬明瑾就帶著明琦。牽著小琬兒的手去了一趟張氏的家。

  那岳有年一家子正在吃飯,看見喬明瑾上門便熱情地招呼她們三個人一起坐著吃飯。

  喬明瑾看他們吃得還不如自家。自家這些天有了些錢,雖說并沒有大魚大肉,但白米飯還是能吃上的。且不說她們這時都已吃過,就是沒吃也不好意思留下來吶。

  喬明瑾把一兩的銅錢親自交到岳有年手中。

  岳有年接過串了一長串的銅錢。略略有些激動。這一兩銀子換成銅錢可是串了一長串,圈起來圈了一大圈。

  老爺子兩手捧著它直朝喬明瑾點頭道謝。還死活非要叫張氏把家里下午在地里拔的、晚上還沒做完的菜讓喬明瑾拿回去。

  喬明瑾推了幾次,見全家人都要跟她急了,就只好收了下來,謝了又謝,這才告辭走了。

  次日一早。云錦便牽著牛車拿著圖紙進城去了。

  喬明瑾則帶著何父等幾個人仍是在后院做木雕竹雕。

  那竹雕何父等人已是大體地雕出圖形來了。

  何父根據竹根下面濃密的根須,準備雕成張飛的模樣。手中的竹雕已是初具形態,何父雕工也不錯。看著很是形象,相信做好之后,更要好。

  而何曉春準備把它倒過來,做成披著長發的仕女模樣。也很有創意。

  何三學了他師父,也準備要做一個長著胡子的老人模樣。而老人很普通。喬明瑾便指點他看能不能做成什么南極仙翁或是什么羅漢的樣子出來。

  讓何三頓時毛塞頓開。

  而岳大雷也不知是不是看著他兒子梳著抓髻看多了,他準備雕成黃口小兒的模樣。下面的竹須,他準備做成小兒頭發的樣子。

  而最有創意的還屬何夏。

  當初分到他手里的竹根有一根是裂了的。當初在挖的時候不小心,使的力大了些,就把它挖開裂了。

  何夏干脆就把它劈開了一多半,利用竹節做成了船倉的模樣,上面的一半竹子就是烏逢船的蓋子。竹須他只留了少許做為船公的胡子,他準備把后面一截燒彎曲做成船公站在船頭搖擼的模樣。

  喬明瑾看了他的創意,忍不住驚嘆。

  這人還真是真人不露相,就創新這一點上,比何曉春還能想還敢做。

  何父看了何夏的半成品也很是欣慰。青出于藍勝于藍,做為師父的也是高興地很。

  而喬明瑾也很是需要這樣的人。就是要敢想敢做,做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才能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奇上勝出。

  一整天喬明瑾都在看他們制作竹雕。偶爾仗著自己前世看過的各種各樣新奇的東西給他們略指點一番…

  到未時的時候,云錦便回來了,后頭還跟著一輛馬車。

無線電子書    嫌妻當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