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兵于前

  大軍漫道向東而去,卷起了一片灰蒙蒙的煙塵。

  金chūn秋看著道上,背負弓弩的幽州郡兵,心底暗暗將他與本國之兵比較。

  “你就是新羅王子金chūn秋?”

  雖被直呼本名很不愉快,但想到對方的身份,金chūn秋隨即將心底一絲不滿拋開言道:“正是在下,拜見上谷公。”

  金chūn秋看了對方一眼,隨即低下頭,不敢多看,雖知此人很年輕,但卻沒有料到年輕到這個地步。

  李重九一身甲胄,牽著自己的戰馬,他待空山說了此人身份后,明白眼前這位乃是歷史上的武烈王。

  怎么說呢,此人在現在韓國人心目中,地位堪比李世民,正是他與他兒子,孫子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新羅對朝鮮半島真正的統一,歷史上叫這個時期的新羅,稱為統一新羅,代表著朝鮮半島第一次進入了大一統的時代。

  金chūn秋言道:“在下知上谷公大戰在即,故而率五百花郎勇士而來,助上谷公一臂之力。”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多謝真平王的相助之情,貴軍之勇武,我會拭目以待。不過既來到我的帳下…”

  李重九話未說完,金chūn秋即言道:“請上谷公盡管差遣,小王在新羅時,弓馬武藝,文書漢學皆略知一二。”

  李重九欣賞地點了點頭,當下言道:“既然如此,就讓王子屈就了,先為本軍鷹揚郎將,統領這五百新羅勇士。”

  “是,末將領命。”金chūn秋大聲言道。

  說完后,李重九翻身上馬。

  金chūn秋看了李重九揚塵而去的背影默然,一旁空山上前問道:“王子,你覺得上谷公如何?”

  金chūn秋言道:“此人能至今rì之地位,必有其本事,但到底能不能勝契丹,還需看其部屬是否得力。”

  這條從涿郡通往,遼西郡的大道眾士卒們走已是走得熟絡了。

  但這一次沿途之上,卻比以往不一樣。

  契丹來犯,若是城破,涿郡老幼皆無法幸免。故而沿途村莊的百姓們皆是自發提著一籃粟米餅,擰著一壺酪漿,默默地站立在路途之旁。

  一旦有將士渴了累了,就隨手拿過老百姓籃筐里拿過。

  李重九見到路途之上,一名白發蒼蒼的老嫗,提著一串親出的草鞋,不斷詢問過路的兵卒們是否需要換補。

  這一幕李重九見了亦是不由感動,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這曲嫣然說的話,又在耳邊響起。歷朝歷代帝王將相,能在實現自己野心時,兼顧百姓,已足以留下好的名聲。

  自己能否做到?

  大軍離了平原,就進入重重,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之中,現在腳下乃是隋煬帝為征高句麗而修葺的御道,足可容得三輛馬車在崇山峻嶺之間并肩行駛。

  兩萬郡兵,三千高句麗輔軍,一千木昆部騎兵,五百花郎軍將士,行進于漫漫群山之間。

  入了遼西郡后,人煙逐漸稀少,大軍休息過夜,即在道旁。士卒們拖下綁腿,并挑開腳底的血泡,之后將稻餅捏碎和水放在鐵馬盂中,再灑上一點半星的粗鹽,再用礪石打火引火之物燒煮。

  這也是沒辦法,作為軍糧的稻餅,舂得不夠徹底,大半沒有脫粒,故而若不煮熟,十分粗劣難以吞咽。

  這也是條件限制,不過士卒們去都沒有怨言,眼下天下大亂,田地荒蕪,涿郡之地,貧苦的百姓只能吃豆屑雜糠,樹皮樹葉,蓬實橡面,什么都吃,若非魏征向李重九提議設立義倉,施粥供民,這一個冬天下來,涿郡最少要餓死萬人。

  至于其他各郡的情景,實不忍提起,人競相食的事情,不用外郡逃難來的人現身說法,眾人也都是知道的。

  所以作為士卒有一口飽飯吃,盡管是粗劣一點,已是相當滿足了。

  至于金chūn秋看到供給給自己花郎軍的飯食,也是難咽的稻餅本也是氣惱,但看了其他諸軍的飯食如此,特別是李重九本人居然也是拿著稻餅硬啃,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當下就更說不出話來了。

  金chūn秋仔細觀察,見郡兵雖是吃著粗劣之飯食,但仍士氣十分高昂,不由默默點頭,心道大隋人的堅韌,果真更勝于新羅人。

  進入遼西郡后,李重九雖是全是步軍,卻不擔心契丹奚族騎兵的包抄伏擊。契丹奚族大軍的動向,突地稽的靺鞨斥候,崔序的丁零斥候,皆是不斷傳來。

  在抵達遼西郡兩rì之后,突地稽,崔序皆是率族中戰士前來。突地稽帶領靺鞨戰士一萬人,而崔序則是帶著丁零部五千人馬。

  這皆是兩部最大動員,其中李重九記得去年,突地稽與羅藝交戰時,部中能動員的最多不過八千戰士,現在除了八百名被調入萬勝軍的靺鞨勇士,突地稽居然還能湊出一萬戰士來。

  原來李重九在高句麗連連大勝之后,聲威大震,不斷有同宗的粟末靺鞨的族人,從粟末水渡過遼水,前來投奔突地稽。故而突地稽麾下的靺鞨部族人不斷加增。這一次契丹人侵入遼西,劫掠了好幾個靺鞨部落,燒殺搶掠,突地稽大怒下,也是備齊了兵馬。

  金chūn秋他本擔心李重九實力不足以對抗契丹,但聽說靺鞨,丁零兩部派出一萬五千人馬會合后,頓時心底有了幾分底氣。

  但金chūn秋隨即檢視了一番兩軍,又對比了一番李重九的郡兵,不由搖了搖頭。

  丁零部,靺鞨部士卒皆是部落青壯,皆有老弱年輕壯漢皆有,裝備簡陋,簡陋到何等程度,一根大棒上釘幾顆骨頭,即可作為武器,士卒們皆是蒙著獸皮,渾身沒有像樣的鎧甲,手持木盾,獵弓前來參戰。

  不過盡管裝備簡陋,但金chūn秋看著戰士身上墳起的肌肉,一身古銅色的肌膚,皆知這些人生長在窮山惡水之間,其精壯悍勇卻可以大大彌補裝備的不足。

  當下李重九會齊大軍后,繼續前進。丁零人推著他們的大車,跟在大軍身后。

  丁零人的大車上,裝載著他們食物帳篷,無論是作戰還是遷徙,丁零人走到哪里,大車就跟到哪里,丁零人的車輪高十分夸張,幾乎與馬同高,也是因為丁零人喜歡用高車,故而也被稱作高車族。

  高車族淵源出自敕勒一族,同現在漠北的薛延陀,回紇乃是同宗,當年柔然崛起草原時,丁零人臣服與柔然,之后北魏九伐柔然,虜走了六七十萬的丁零人內遷至漢地,此后這一支稱為山居丁零。

  后內遷漢地的丁零人翟遼,聚集丁零人在河北立國翟魏,之后為慕容鮮卑的燕國所滅,不少族人皆被遷至位于遼西郡的北魏都城龍城附近安置。

  燕國被滅后,丁零人依舊在遼西生活,但生活已十分困苦,不過使用大車的風俗依舊保留下來,如現在丁零部的統軍崔序就自稱為翟遼的后人。

  而丁零人之后,則是遼西靺鞨人,與丁零人推著大車相較。

  靺鞨人則是每人皆一匹大馬,或者最少兩人一匹,靺鞨人的馬,不少并非是騎乘的,而是用作挽馬之用。遼東馬善于奔馳,且能負重,皆被拉去作戰馬使用,但這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遼東馬個頭都很高,但速度不快,故而更適合作挽馬。

  大軍會合之后,前鋒已與契丹前鋒騎兵遭遇,爆發了幾騎,幾十騎的小規模戰斗。

  由于李重九的主力騎兵尚未趕到,故而作為斥候的,都是靺鞨游騎以及郡兵騎兵。兩萬郡兵雖是以步兵為主,騎兵不過千人,但不代表郡兵騎兵勢力不濟。郡兵騎兵篩選都是邊郡的良家子弟,擅長弓馬,并且裝備精良。不過據說契丹的前鋒斥候,也是族中百里挑一的勇士精選。

  斥候戰規模雖小,但卻是兩軍決戰前彼此試探。不僅試探勢力,還必須將周邊地形,敵軍情報,皆是收集回稟。

  這一番斥候激戰下來,契丹斥候騎兵傷亡了上百騎后稍稍退卻,原來是遼西高山密林,河谷縱橫,最厲害的斥候,并非是騎兵,而是生長在此,熟悉地形的靺鞨人。

  契丹雖也有林中人窺探,但終究強龍不敵地頭蛇,結果放棄了前方糾纏,退卻到鄰著白狼水畔,一處平原之上。

  平原之上一覽無遺,李重九站在山頭,看著契丹人的營帳隔著白狼水,鋪滿了整個平原,白色氈包密密麻麻的,透露出一股冰冷肅殺之意。李重九聽一旁幾名老于戰陣的士卒悄悄說話,說的是契丹奚人這次號稱二十萬大軍,真的所言非虛。

  李重九心知契丹人奚人的要在平原上,發揮其騎兵的威力,與他決戰的目的。李重九自不會深入草原,反而是在白狼水河谷邊,依著山勢立下大營,耐心等待李虎的大軍到達。

  本來按照預計,李虎應該率著草原主力騎兵在兩rì前,就該來此地會師了,但眼下卻是遲遲不見蹤影。

  眾將心底都有幾分忐忑。

  面對契丹奚族的大軍,援軍戰前失約,這對于軍心是一個很要命的打擊,若非李虎是李重九父親,不可能背棄兒子,若換做其他一員將領帶領,恐怕將領們早就坐不住了吧,最怯弱的丁零人會搶先一步腳底抹油也說不定。

  但是李虎為何失約,這倒是令眾將難以揣測。(

無線電子書    江山國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