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

  軍情如火。李重九當下稍事休息一下,即命步軍先在懷遠鎮駐扎,自己則率領靺鞨,奚部,蒼頭軍三部一萬騎兵,向通定鎮而去。鐵騎奔馳,一路已是可見滄浪的遼水,拍擊河岸。而隨著不斷的逼近通定鎮,李重九看見,遠處一道筆直的黑煙直卷上天。

  李重九已知此事十分不妙,卻拒絕了部下要他快速行軍的打算,因為道路兩旁都是密林,高句麗擅于設伏,騎兵在密林中疾馳,很容易遭到伏擊。

  萬余騎兵在yin森的林間,徐徐行進,遠處的黑煙卻是清晰可見。想到高句麗人或許就在眼前,眾人的心情這一刻都便得沉重起來。三度征遼,大隋喪師百萬,這洶涌的遼水,遼東的泥澤,不知埋葬了多少大隋男兒的尸骨。

  轉過林角,遠處灰黃色的城郭已是可見,而這黑煙正是從城郭之上而出。李重九雙目看向通定鎮的城郭,下令備戰。通定鎮不過一千駐軍,不足五千百姓,若遭到高句麗大軍圍攻十i,則兇多吉少。

  李重九當下喝令全軍戒備,從林外平原布陣,準備迎戰高句麗了。騎兵們皆換了馬,保持最充沛的體力,而蒼頭軍騎兵也在從輔馬馱著的甲床上取出鎧甲頭盔,穿戴整齊,再重新上馬。

  靺鞨奚族戰士,則是準備好弓箭,刀劍,長槍,骨朵,一萬鐵騎在平原上瞬間擺開陣勢,一時肅殺之氣充盈遍地,朝通定鎮逼近而去。大軍來到通定鎮后,卻發覺一個人影也沒有,而城墻之上卻充斥著刀劈斧砍的痕跡,折斷的云梯,焚毀的城樓。

  “稟告可汗,城中似一個人一沒有。”李重九點點頭,心想有可能高句麗應是破城之后,將百姓皆押走了。

  李重九還未下結論,突然王馬漢從城墻外策馬而來,奔到李重九面前,跳下馬后一言不發,手指城西方向,臉色慘白,嘴唇上下顫抖。

  “人!人頭!人頭!”

  李重九聞言眉毛一挑,與王馬漢一并策馬向城西行去,遠遠地看見城西那一排漢軍士卒,圍攏在外,人人都似乎呆滯了一般,站立著不動。李重九與親衛們從人群中擠入,換做平i,這些將士早就為李重九讓出道來,但今i他們卻絲毫反應沒有。

  遼東的六月氣候已是漸漸熱了起來,無數蒼蠅聚集在一處,嗡嗡地漫天亂飛。李重九擠開人群,兩座如同佛塔般堆砌的人頭冢,高高豎立。數百個堆在一起的人頭,雙目圓睜,滿是不甘地盯著西面的殘陽。

  越來越多的將士聞知消息,來到此處,有的憤怒,有的恐懼,有的大聲咒罵,但是更多的則是沉寂,死一般的沉默。

  李重九繞過人頭冢,只見一杠旗幟孤伶伶地豎立在城門中間,這旗幟向下插進地里,赤紅色的戰旗沒有高高飄揚,而是垂在地上,而旗桿尾端則是挑著一顆人頭,白發凌亂的空中飄動著。旗桿下用鮮血涂抹著一行漢字上面寫著‘漢狗滾出遼東去’。

  當年大漢設遼東四郡時,高[]的爺爺都沒有出生,到了現在這連文字都還在用漢文的國家,已經開始讓漢人都滾出遼東。

  守軍的無頭尸首坑,在城北被發現。李重九來到坑前,看見每具尸體雙手都被反剪,并用草繩捆住。高句麗人當然不可能殺完人,再把人雙手反綁多此一舉的。這樣只說明了一件事,他們是殺俘的。

  見到這一幕跟隨過楊廣三征高句麗的突地稽,搖了搖頭,言道:“在更北面,這樣的京觀還有更多。”

  李重九想起,當年楊廣征討高句麗時,為了炫耀以武力,言高句麗乃是當年箕子之國,讓他們服以王化,下令不可濫殺。攻打遼東城時,守將快要破城時就要投降,楊廣答允,結果又叛,降了又叛,如此多次,楊廣竟屢次赦免不以為意。而隋軍薩水之敗后,高句麗嬰陽王高元,這邊畏懼隋軍報復向楊廣上表請降,自稱遼東糞土臣元,而高句麗人那邊卻將隋軍戰俘一律殺光,在遼東之地豎立了數座萬人京觀。

  史書上所言,這京觀直到貞觀十九年,唐軍再征高句麗時仍可以見到尸骨盈野的景象。而李世民言討高句麗,為中國報子弟之仇。

  “稟告可汗!在遼水東岸,發現高句麗車隊!”李重九目光一閃,言道:“遼水東岸?”

  李重九帶著率領騎兵,奔行到遼水河畔。果真見到只是一河之隔的對面,高句麗人滿載而歸,前后車隊絡繹相連,車隊上滿滿皆是從通定鎮劫掠來的糧食。

  高句麗騎兵看到河對岸的漢軍騎兵,也不驚恐,反而是撮唇唿哨,一個個將手里的東西高舉起來。李重九仔細看著,高句麗騎兵有的用槍挑著漢人式樣的衣服,皮衣,或者各種女兒家的金飾,首飾,大聲向這邊示威。

  而車隊之后,一隊隊漢人百姓雙手反剪,被草繩系住,拖成一列長長的隊伍,向前埋頭走去。女人皆是身無片縷,猶如羊羔一般[]裸的走著,高句麗人動則隨意凌辱。百姓們哀憐著看著對方,目光無助。

  “太守,救救他們吧!”一時三軍齊呼。

  李重九看向左右,肯定地言道:“渡過遼水去!”

  遼水滾滾向南而流淌,李重九返回通定鎮之后發布如此命令,從上游遼水尋淺灘渡河,追擊高句麗的車隊。聞之命令李重九麾下一萬騎兵二話不說,當即在通定鎮上游三十里探到一處渡口。同時于懷遠鎮的六千步卒也是一并趕到。

  李重九在遼水渡口,看到滿臉焦急之色的溫彥博,以及楊林甫。

  “太守萬萬不可渡遼水啊!”二人一并勸道。

  溫彥博言道:“高句麗人明顯是用計,先前在白狼水河谷行軍時,契丹騎兵即是他們的耳目,我軍的動靜高句麗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錯,”楊林甫言道“太守,在通定鎮虐殺我軍將士,再俘以百姓,既是向我們宣威,更可能是故意激怒我軍,引誘我們前往遼地深處,一戰殲滅我軍。”

  李重九鎧甲一抖,言道:“兩位說的不無道理,但我意已決,出兵遼水不可更改。”

  溫彥博,楊林甫二人互看一眼。溫彥博急忙言道:“太守自比楊廣,宇文述,于仲文,來護兒如何,太守之兵力是否可比征遼時百萬大軍之雄厚。卑職來帳下出謀劃策,太守言聽計從,無不用計,眼下見太守剛愎自用,身入險地而不知,故而懇請勸之。”

  李重九長嘆一口氣,言道:“多謝溫司馬這番誠懇之言,此番我會量力而行,救回陷入遼東的同胞,即率軍回師,不會久留,請二位放心。”

  聽李重九如此說,二人稍松了一口氣。李重九言道:“兩位不必跟隨,回懷遠鎮等候就是。”

  楊林甫言道:“某在遼東多年,頗知高句麗底細,愿隨太守渡河。”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有林甫在,就好辦了。”

  一萬騎兵在此渡河,而剛渡過遼河,高句麗在遼水上游所設的烽火臺,就燃起了狼煙,一道接著一道告急。當年高元挑釁大隋后,為了擔心其征遼,早就沿著遼河遍設烽火臺。現在李重九大軍剛剛渡河,烽火臺即向后方傳信,并指示著隋軍方向和數量。

  一切行蹤都暴露在高句麗人的眼皮子底下,李重九不顧那么多,選了三千輕騎,皆是一人三馬,沿著遼水輪騎而行,速度極快。李重九與楊林甫猜測,這一行高句麗騎兵所前往的反向,十有是蓋牟城。

  一場驟雨突然降下,草地已是十分泥濘起來,遼東六月正是雨季,大雨一下,四處都是泥澤。滿地爛泥路,給當年征遼的隋軍后勤帶來極大的不變。大雨遮蔽了視線,遼東的連綿起伏的群山,以及茂密森林都隱藏其中。

  李重九前方騎兵只有憑著人跡車轍辨路,不久后來了一條石道上,擺脫了在泥地中行走的厄運。這條石道乃是當年漢朝古道,通往帶方樂浪。踏上這條古道后,騎兵速度大大增加,李重九前鋒斥候終于在高句麗人入城之際,追上對方的車隊。

  兩軍在大雨之中展開激戰,李重九聞之咬上高句麗車隊后,當下率領本部鐵甲騎兵冒雨加速前進。石道之上,沿路可見倒斃的尸體伏在道路兩旁,隨著己方的前進,尸體越來越多。

  待李重九率軍渡過一條小河,趕到一座城池的城下時,看見己方前鋒騎兵與高句麗騎兵,正廝殺作一團。而城中看見見李重九大軍趕到,當下鳴鑼示jing,高句麗的兵卒不敢迎戰,當下棄了部分大車匆忙退入了城中。李重九將通定鎮被俘三千多百姓盡數救下,但是城中的五萬石糧草仍為高句麗人拖了城中。

  大雨之中,李重九看著眼前高句麗的城池,蓋牟城聳立在眼前,而城上無數戴著牛角兜高句麗戰士,冷然地看向城下。

無線電子書    江山國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