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知州怎會如此糊涂?”聽完了急報以后,吳世恭也提不起幸災樂禍之心了,滿心思就是如何面對信使帶回的噩耗。
面對著橫沖直撞的汝州軍,潰散的各股農民軍唯恐避之不急,都遠遠地躲開了這支象瘋狗般的明軍。可是躲了一陣子,那些農民軍的首領也終于回過味來了。
其實在從頭到尾的作戰中,別看汝州軍一直氣勢洶洶,占盡了上風,可他們的作戰就是打到哪里是哪里,完全是沒有章法。
而那些農民軍的首領雖然都未習過兵書,但這么多年造反以后,對于戰陣多少總有些熟悉,所以幾番交手以后,他們對汝州軍的作戰特點就有了一些了解。
正面對敵肯定是不如汝州軍的,但是在外圍遠遠地糾纏,并且吸引汝州軍追擊,使得他們組成不了陣式,再趁機反攻。這就是農民軍的首領想出的對付汝州軍的方法。
于是汝州軍就象是一頭被狼群圍困住的公牛一樣陷入泥潭了。而這時候余子璉也看出了苗頭,他也當機立斷,把汝州軍集中在一起,返身返回了汝州城。
反正那些農民軍也不敢與汝州軍硬碰硬,而汝州軍這次的戰果也很輝煌,只要以后有著汝州軍的威脅,農民軍也是不敢隨便進入河南腹地的。應該說,汝州軍的這次出擊的目的也達到了。之后正如余子璉所料,見到汝州軍的離開,也沒有哪股農民軍敢擋在他們的歸途上。
可就在這時候,農民軍迎來了一支勁旅。老回回馬守應帶著四萬多人馬先入河南。
因為在陜西就食困難,高迎祥在與眾位首領商議后,決定做兩手準備,一手準備就是高迎祥親率主力留在陜西與洪承疇部決戰。如獲勝,趁勢占領陜西全境,以此為根基踏上爭霸天下的道路。
另一手準備就是如戰局不利,則農民軍再入河南、湖廣,因為陜西的糧食補給太困難了,連搶都搶不到多少了。所以老回回馬守應作為先鋒進入了河南。
老回回馬守應最早是與高迎祥、羅汝才等人以邊兵身份共同揭起造反旗幟的。而在這支造反的邊軍中,不僅有漢族,也有回族、蒙古族的成員,所以高迎祥、馬守應的這支隊伍,就是由所謂“夷漢降丁”組成的“堅甲鐵騎。兵有紀律”的漢、回等各族聯合的流民武裝。
所以馬守應在農民軍中的資格很老、地位也很高,而且屬下的老營人馬也是戰斗力很強。另外,馬守應本人也在農民軍中以足智多謀、能征善戰著稱。因此,當馬守應部一進入河南,先入河南的各家農民軍首領立刻奉其為首。
于是馬守應立刻得知了自己前方多出了汝州軍這么一支明軍。這讓馬守應是大吃一驚。與那些小嘍啰般的首領不同。馬守應可是知道天下有哪幾支明軍堪稱強軍,帶兵大將為何人。那些明軍分布和活動在哪個區域的。
本來馬守應進入河南。他也只要防備住玄默部與吳世恭的汝寧軍,可是現在卻突然憑空出現了一支名不見經傳的強軍,這就平添了相當大的變數了。
馬守應不禁要搖頭了。上次農民軍進入河南,突然出現了一支汝寧軍;這次再入河南,又突然出現了一支汝州軍,難道河南的官員都會仙術?他們都學會了撒豆成兵啊?當然馬守應也不知道。直到現在,連崇禎皇帝和朝中大臣都不知道自家突然冒出來了汝州軍呢。
而且最討厭的是,這支汝州軍的作戰作風相當讓農民軍頭疼。對于農民軍來說,只要明軍龜縮在城池周圍。就算其有十萬人馬都無大礙,但是這支汝寧軍卻是喜歡主動進攻的。君不見,以前曹文詔幾千人馬的主動進攻,就可以殺的幾萬農民軍丟盔棄甲的啊?
但馬守應又詢問了整個作戰過程,也把汝州軍的特點摸了一個仈jiu不離十。他就敏銳地發現,汝州軍只能夠用兩個字來形容——稚嫩。
戰術稚嫩,指揮稚嫩,就是作戰十分勇猛,而士氣卻高昂的不像話。這樣的一支軍隊,如果再獲得幾次大勝的話,就可能完全整合起來,確實變成一支強軍了。
更需要考慮的是,因為汝州軍是相當稚嫩,那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啦,萬一在農民軍與其他明軍作戰最關鍵的時候,這樣一支富有進攻xing的明軍突然出現,很有可能會亂拳打死老師傅的。
所以現在趁著這個機會,快些把這支強軍種子扼殺在搖籃里,這也對將來農民軍的行動也有著很大的好處的。
馬守應先指揮汝州軍身后的那幾股農民軍靠近并糾纏住汝州軍,接著大派偵騎探查四周的明軍動向,先確定了汝州軍是一支孤軍。
接著,馬守應集合了各營jing銳四千多騎先行,自己親率三萬八千多步兵,快速地向著汝州軍的方向靠近。
而汝州軍發覺身后的農民軍靠近以后,也立刻停下腳步,做了一次堅決的反沖鋒。再次獲得大勝,斬首千余,俘獲千五,充分顯示出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可就這么一耽擱,在八月十三i黃昏,馬守信部的先鋒騎兵趕到了。
雙方見面以后,二話不說就開打。根本不做試探,農民軍的騎兵一列好陣式,就立刻發起了總攻,希望在落i之前把面前的這支明軍完全擊垮。
而汝州軍的兵丁這時候對余子璉的崇拜也到達到了極點。所以在余子璉的鼓動下,他們爆發出了驚人的戰斗力,以步戰騎竟然擋住了農民軍騎兵的總攻。
此次交鋒,汝州軍傷亡一千多,而農民軍的騎兵傷亡超過了五百。從場面上看起來是打成了一個平手。但是在實際上,雙方主帥的心態卻截然不同。
汝州軍出發的時候,人數才五千多,可現在就算是遭受了這千人的損失,汝州軍的兵力還是超過了萬人,所以余子璉對這種損失根本是無動于衷。
而馬守應可不同了。雖說農民軍的騎兵有四千多,可其中大多數都是騎著駑馬來湊數的。讓他們打打順風仗還行,列陣沖鋒可就沒那個本事了。
所以馬守應損失的騎兵基本上都是騎著戰馬、沖在前排的邊兵,這損失讓馬守信心疼得不行,所以在傍晚帶著主力趕到戰場的時候,立刻把帶隊的騎兵將領臭罵了一頓。
確實如此,汝州軍根本沒經過什么戰陣,如果農民軍的騎兵心不那么急,定心在遠處射箭擾亂汝州軍的陣形后再沖鋒,可能汝州軍根本維持不住陣形抵御農民軍的騎兵了,也早就被農民軍打垮了!
這時候的農民軍已經集合了七萬多,聲勢也顯得浩大了起來。于是汝州軍的有些將領就提出了撤退,生怕被眼前的農民軍截斷了退路。
可余子璉卻是豪氣萬丈,他反而命令全軍就地扎營,根本不在乎眼前的農民軍,因為之前汝州軍以少勝多的戰例讓余子璉相當輕視農民軍的戰斗力。
這首先就看出汝州軍的一個缺憾了。他們的探子很不得力,根本沒探查到馬守應部已經進入了河南,更沒探查到馬守應部的戰斗力與之前的農民軍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這也不能夠全部怪到余子璉的身上,因為成軍匆忙,余子璉能夠保證這些兵丁人手都有兵器已經是很不容易了,組建耗費巨大的騎兵那就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過余子璉也是有著自己的信心的。因為一路的繳獲和對士紳的征用,現在的汝州軍的糧草一點兒也不缺,完全可以支撐兩個月以上。
而余子璉更準備在就地建造堅固的大營,就是讓對面的農民軍來攻。要知道,汝州軍是全面學習汝寧軍的,所以他們軍中的火器使用也很普及,雖然汝州軍的火銃沒有汝寧軍jing良,但對付那些沒有甲胃的農民軍也是完全足夠了。
而且余子璉也有著兩手準備,一手就是依托大營主動出擊,如果得手的話再次擊潰眼前的農民軍;另一手就是據營死守,人多糧足的汝州軍也不怕農民軍來進攻。
只要把眼前的農民軍拖延住,再等到各處的明軍到來,那不又是一場大捷嗎?所以余子璉連夜向著汝寧軍、開封城和其他明軍的方向派出了快騎,就是要以自己為誘餌吸引住眼前的農民軍,然后來次大的圍殲戰。
這戰役計劃倒是挺宏偉的!也不能夠說是余子璉有錯,如果全部按照余子璉設想的話,此次圍殲戰的成功率倒還挺高的。
可這時候的余子璉又犯下了一個錯,他在夜色中挑選的設營地點有誤。其他地方都沒有什么問題,就是汝州軍的取水點是大營邊上的一條小溪。
小溪可不是河流,那是很容易被截斷的。果然,在清晨,余子璉就發現農民軍在小溪的上游動工了。余子璉立刻進行了彌補,動用一切盛器趁著還有流水裝滿水。同時再次派出快馬向四處求救。這次他可是真的急了,連留在汝州城的一千兵丁都想要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