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零六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

無線電子書    強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發明改變生活。

  科技創建未來。

  政治的穩定、國力的強大、不斷融合其它民族文明的先進理念,新秦這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讓它迅速的成長為一個科技強國。

  復合紙的出現,比東漢蔡倫對紙張改造要提早了近三百余年,這是大秦國力使然,也是一個繁榮昌盛國度帶來的科技進步必然。青史留名,新安內史張釋之的這一封奏報,注定將載入史冊,它是第一個在正式朝廷文告中使用新型紙型的事例,張釋之的名字也將被后人永遠記住。

  幾百、上千年之后。

  張釋之與紙的故事,或許會成為孩童普及幼兒教育讀本中的經典課目,而他在書寫時的情緒變化、心理反應也會被藝術家們加工呈現出來,這是張釋之的幸運,又是他的不幸,因為在被后世稱道的同時,他已然不再是他。

  在張釋之書寫憮恤海戰有功將士、核對軍功軍爵之時,李原正在起草一份《關于加強大秦兵造人才儲備的五年期規劃》,在李原的這一份規劃里面,不僅有提升研發人員的待遇的條款、還有對發明團隊特殊性獎勵的規定,這些規定的實施,將能保證兵造部門成為繼軍爵規定、內政官員升遷規定之后的又一個完善的升級系統。

  大秦科技部。

  隨著酈山、晉陽、沮水、滎陽四大兵造的投入運行,在這些專門的科技研究機構里,一批又一批的匠師、匠工、學工就象后世研究院里的教授、老師、學生一樣,他們能夠自由的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秦國嚴謹有度的法令保護下,兵造的匠師們更加可以毫無顧忌的投入到發明的大潮中。

  思想上的碰撞、新點子的出現,兵造在大秦新一輪的發明科技研發中展現出了不一樣的集體力量,這是除了秦國以外其他朝代所不曾具備的。

  重視科技,重視人才,重視新發明的運用,這是新秦不斷進取、不斷強大的重要原因。在李原之前。包括始皇帝在內,沒有哪一個君王愿意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放到科研上面,大秦兵造雖然名頭響亮,但也只是為了應對軍事上的需求,于民生方面關注極少。

  國力決定科技水平。

  秦國兵造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了軍事層面,在民生方面也應該有突出的一面,李原希望,復合紙的革新是一次引領式的突破,而接下來。他能夠見到更多的有益于民生的新工具、新技術涌現出來。

  征服帶來榮耀。也帶來財富。

  秦國艦隊在基提島的勝利。打通了地中海上貿易的瓶頸,保證了來往東西方的貨物能夠在自由的狀態下運送,這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一次重大變化。隨了貿易帶來的豐厚實利外,秦軍對于占領地財富的索取也在悄無聲息的進行著。

  埃及金字塔中的法老陪葬品。

  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從東方掠奪的精美器物。

  還有兩河流域、頓河流域、多瑙河流域眾多此起彼伏的間歇文明。它們的文化傳承被秦軍參謀們仔細的搜索了出來,然后通過絲綢之路回運到東方。

  財富讓人眼紅。

  財帛打動人心。

  就在秦國與羅馬大海戰正熾的時候,位于絲綢之路中段的中亞腹地,一場危機正在席卷而來,絲綢之路帶來的豐厚回報,讓一直以來都對北方邊境不聞不問的南亞孔雀王朝按耐不住了。

  大秦歷十七年,十月。

  印度河流域。

  華氏城,孔雀王朝摩揭陀的都城,一場關于南下還是北上的重要軍議正在進行中。統治了印度河流域已經有三百余年的摩揭陀國就象一輪漸漸落下的夕陽。盡管已經日薄西山,但卻依舊不甘心就這么平靜無波的落下。

  正值壯年的國王巨車、大將軍普西亞米陀,權相巽伽差友、德干高源上的附屬國百乘國的首領室利、安達羅首領薩達卡尼,這些孔雀王朝的重要人物聚集一堂,他們商議和爭執的焦點。就是要不要發兵北上,與縱橫歐亞的大國秦國開戰,又或者是穩扎穩打,繼續朝著德干高原的南部一帶用兵,爭取先占領恒河流域一帶,然后再征服東南亞。

  爭執的雙方。

  一方是大將軍普西亞米陀、巽伽差友,另一方是百乘王室利、安達羅王薩達卡尼,這兩方力量分別代表著孔雀王朝內部不同的民族,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誰也奈何不得誰,而國王巨車的力量則相對來說要弱小了許多,孔雀王朝在阿育王之后的歷代君王都是些碌碌無為之輩,大權旁落也是必然。

  不過,這一次的軍議,巨車的態度卻是分外的堅決,他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支持普西亞米陀和差友一方,用兵北方,占領大夏,切斷秦國的那條財富輸送線,這是改變的第一步,巨車已經決定,他要領兵親征,用實實在在的戰績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只有這樣,他才能避免象前幾世老王一樣,只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國王。

  讓巨車如此堅定信心的,除了大將軍普西亞米陀、差友的支持外,還有一個人的出現,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中行說。

  這個在博斯布羅斯海峽中失蹤的前燕國重要人物、匈奴前后兩任單于冒頓、赫連壁身邊的謀士,在跌落大海之后竟然大難不死,被一隊在地中海貿易的南亞商隊搭救,轉輾之后到達了華氏城。

  懷著對秦國的深深恨意,中行說開始了他又一次的反秦征程,盡管一次又一次失敗,一次又一次的逃亡,但中行說依舊沒有放棄。

  大秦歷十七年,十一月。

  與羅馬達成戰略同盟的孔雀國王巨車征發包括象兵、騎兵、步兵在內的大軍二十四萬,包括戰象一千余頭、車兵三千余輛、摩羅步兵十五萬,還有密多羅也就是雇傭兵五萬余人,孔雀王朝大軍一路浩浩蕩蕩,發動了爭奪大夏國即阿富汗一帶的戰事。

  巨車的這一突然動作,讓平靜了多時的絲路上警報烽煙立時燃起,漫長的絲綢之路上,中段是秦國的七寸所在,位于長安、西域一帶的東端,因為靠近秦國本土,守衛這里的秦軍數量雖然不多,但因為隨時可以通過馳道增援;而位于新安城、東陽城、西雍城和炎黃城一帶,由聚集了秦國最為精銳的軍隊,唯有中段的碎葉城也就是大夏國故都一帶,防御力量相對要薄弱一點,這給了印度人進攻的機會。

  十一月十五日。

  大夏國舊都,碎葉城。

  緊閉的城門口,守城的秦軍士卒正在緊張的盤查著來往的商隊,南方一帶吃緊的戰事,已經波及到了這里,為了安全起見,碎葉城守將季布決定,暫時關閉城門,并收攏散布在阿姆河兩岸的兵士,準備打一場持久防御戰。

  季布的這一應對策略是正確的,他一面收縮兵力,以圖固守;一面向東方的長安和西方的新安城兩處急報,,在孔雀王朝軍隊大舉來犯,而友軍還在千里之外時,如果冒然選擇正面出擊,一旦失敗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由于大秦疆域太過廣闊的緣故,秦情司對于南亞一帶的情報收集工作,準備的不夠充分,在這一方面,也怪不得蒙虎,主要還是秦國的擴張速度與人才儲備速度不相適應,蒙虎在無奈之下,只能先顧著羅馬這個最強悍的對手。

  季布的能力居于韓信、李仲翔之下,年齡又在曹信、甘勇、駱甲等年輕人之上,資歷方面又不是李原的親信出身,這使得他在秦軍將領中的地位一直不確定。

  跟隨著李原,在前方沖鋒陷阱季布已經沒有了沖勁,他的年齡雖然只有四旬,但軍中的經歷卻讓他有了不一樣的心態。

  往事如煙塵,西楚霸王項羽麾下曾經的十七路諸侯,轟轟烈烈的新秦統一之戰,這些曾經燦爛一時的過去,如今都已化為塵埃,能記起的,也唯有象季布這樣的老人了。

  沒有選擇象鐘離昧、彭越等人一樣歸隱,是因為李原的執意挽留,還因為季心這個胞弟還在秦軍中效力,季布還放不下心來。應該說,在季布這樣經驗豐富的將領的使用上,李原的態度是誠懇的。

  碎葉城位于古地中海被分隔在中亞的最東面一個湖泊咸海的南端,這座原先大夏王國的都城,現在是秦國西部疆域七星連城中的一顆。由于其地理位置連接著南北東西要沖,在短短的數年之內,碎葉城也成長為中亞腹地的重要城市。

  碎葉之名是李原親自所取,意思是紀念那位曾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眾多名篇的偉大詩仙,同時,也是為了祭典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大唐。唐王朝對西部疆域的開拓在推進到碎葉城一帶時止步,高仙芝的軍隊在與阿拉伯人的那場著名戰事中失利,自此之后,中隊就再也沒能越過蔥嶺一步。

  咸海畔的這座重城作為秦國西進戰略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必須有一個鎮得住的大將守衛,在這方面,季布是最為合適的。

  (戰場文學)

無線電子書    強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