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三章 英雄的舞臺

無線電子書    強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彭越選擇放棄duli,投奔正在欣欣向榮中發展的秦國。

  他的這一決策,其實還是遲了,在自立與給人打工的選擇面前,彭越似乎更喜歡前者,只不過他的部下明顯并不這么想。

  人心思秦。

  對于生活在底層的普通民眾來說,哪個國家來統治其實并不重要,他們所向往的只是每天有一口吃食,將來可能會有一個讓子孫看到翻身希望的制度體系。

  夢想就是這么簡單。

  但要實現卻是如此的不容易。

  如果地里能刨食一口吃的,彭越手底下的這些盜寇又豈會舍了家人干起這等無本的買賣,當來自關中的老秦人炫耀他們豐衣足食的生活時,盜寇們還能克制住好奇,認為這不過是秦人在玩弄欺騙的把戲。

  但當從邯鄲、晉陽等地而來的關東人也這么驕傲的說著時,盜寇們終于動心了,事實就擺在面前,與兩年前,剛剛在關東立足時不同,如今的新秦就象一顆參天大樹,已經在關東的燕、趙、韓、魏、楚故土上生根發芽,開花并結果。

  以往的所謂國家概念,到了此時已經名存實亡,也只有象張良這般故國的世裔們,還在念念不忘反秦的口號。秦國重新統一天下的形勢漸現端倪,他們要是還眷戀巨野澤這一片水域的話,說不定等到天下太平時,盜寇們就是被秦軍抓捕的對象。

  這幾年來,群盜們經歷了大發展、被楚軍圍剿、又得到秦國在背后支持的整個過程,一次次鐵一般的事實讓他們明白,如今的局勢已經不是當初關東大亂、盜寇可以橫行的時候了,現在與其晚降,不如早降。

  至少,有項羽的楚國存在,他們這些熟諳楚地泗水郡、東海郡、碭郡情形的盜寇還有用武之地。

  有道是無功不受祿,彭越既然定了主意,也不再瞻前顧后,他也清楚的很,憑他手底下的這群盜寇,要想象正規的秦軍一樣上陣撕殺,只怕老兄弟們全部都死光了,也不見得能立下多大的功績。

  想清楚了這一點,彭越遂命令親信扈輒留守老巢,自己帶著一隊親信往雒陽而去。他這是要提早先到三川郡守蔣渝那里探一探口風,然后再謀想投秦之后,有什么功勞可以領取的。

  在潛移默化之中。

  關東的人心開始向秦國這一方傾斜,這樣的變化,是那些一直以來堅持反秦的六國遺族們不曾料到的。而李原領導下的這個新生中的秦國,在許多方面呈現出來的獨有特點,更讓他們感到迷惑和不解。

  如今的秦國,還能算作是那個養馬出身的贏秦的延續嗎?

  從國號來看,依舊是秦國的招牌。

  從旌旗的顏色來說,依舊是漆黑如墨,讓人不寒而栗。

  從建國的學術流派來看,法家理論在秦國繼續得到延續,尤其是李原掌握了國家的政權,李政成為新秦三個支柱重臣,秦國更有將法度體系擴大化、深入化的趨勢。

  但是,不同的地方也一樣比比皆是。

  首先,秦國沒有一個真正的君王,李原這個神武侯,更多的是憑著他一手將秦國從滅國邊緣拉回來的巨大威望在攝政這個國家。假如有一天,李原遭遇什么變故,秦國勢必將陷入到一場繼承人的爭奪戰中。

  其次,象征著秦國王族血統的贏姓子弟,直系子孫中只剩下了贏玉漱這個長公主還存在,其他的男丁俱都不復存在,而贏玉漱這幾年來,她的表現讓人覺得,這個始皇帝的女兒,似乎并沒有能力去治理好一個國家。

  不過,贏玉漱雖然讓人嘆息其不爭氣,但秦人也能理解,畢竟,一個女人如果表現的強勢無比如宣太后、趙姬一樣的話,就又要讓人頭疼了。而更令秦人放心的是,贏玉漱嫁了一個英雄般的人物。

  只要有李原在,秦國就一定能夠統一天下。

  以前,只是關中的老秦人會這么堅定的認為,而現在,但凡秦國治下的子民,幾乎大多數都會這么認為。

  人心是最難揣磨的。

  也是最令上位者頭痛的,畢竟,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缺少了底層的支持,單憑個人的強橫終究只是一時之勇。

  魏豹和彭越不約而同的向秦國靠攏,使得秦、楚之間短暫的和平變得越發的脆弱,滅掉英布倉促建立起來的東楚,固然讓西楚國上下歡心鼓舞,但也正是這一次的內戰,讓楚國好不容易積蓄起來的國力又消耗了一個七七八八。

  內部挖潛。已經沒有可能,為了支撐這次江東戰事,項佗下令對海鹽販子、絲綢商販等課以重稅,同時,進一步加大了田賦,其抽成比例從十五稅一調整為八稅一。

  這一高征收的比例下,楚國的百姓在豐年光景也就相當于白種一年的糧秣,要是碰上哪處地方發生災害,那就只能賣兒賣女或淪為流民了。萬幸的是,在過去的一年里,楚地風調雨順,百姓的ri子雖然過的辛苦,但至少還能有一口飯吃。

  本來,項佗也算計著,等江東奪回之后,可以好好的喘息一口氣,他還有自信,相信憑著楚國占領的這一塊沃土,拼底氣的話,不輸于地廣人稀、又需要付出巨大開支的秦國。

  楚國的地盤,七個郡之間相距不遠,這在交通方面就有優勢,同時,在防御起來也不會如秦國一樣困難。

  更重要的是,秦國需要對付北方如狼似虎的匈奴人、還有南方的百越人、西南方向的羌人,而楚國現在除了江東的番族有些內毛未靖外,境內并沒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存在。

  彭城的三月。

  正是山花開遍、風光這邊獨好的時節。剛剛從江東趕回來的項羽心情大好,這一次江東攻略順利的讓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經過了燕北的一次慘敗之后,項羽痛定思痛,開始反思自己過去只憑勇猛、不顧計謀的做法,同時,在婁敬等謀士的勸說下,他前一陣ri子,以養傷為借口,深居簡出,幾乎消失在了眾人面前,國事也多交給了相國項佗在管理,其目的就是為了麻痹英布,以造成西楚群龍無首的假象。

  果然,英布這個腦子簡單的屠夫,在西楚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竟還分兵去攻打什么南郡,而更荒yin的是,據說英布在西楚軍渡江的時候,還在女人的懷抱中沉沉入睡。

  “這還是那個在巨鹿面對強秦大呼酣戰的黥布?”項羽在挑落英布頭顱的時候,心中其實還有些不相信。

  楚國重新歸于統一。

  這使得項羽和楚軍諸將重新有了昂首闊步的底氣,這半年的俯首低頭讓這些驕傲的漢子受夠了,他們渴望能象秦人一樣,兵鋒所指,所向無敵。項羽雖然嘴上從來都不承認李原比自己強,但在心里、在行動上,他卻在開始學著李原的做派。

  這些天來,李原的崛起之路,也被項羽、項佗、項莊等項氏重要骨干反復的研究,特別是李原先擊弱敵,壯大自己、再破強軍的策略,更為項佗等人所推崇。

  但凡是人,都是有妒忌之心的。

  雖然項羽一直不認為,自己會對李原心存妒意,但實際上,他心里很在乎,時不時的會將自己的一言一行和秦國的那個更年輕更加出色的神武侯相比。

  特別是從燕北回來之后,項羽雖然深居簡出,但外面的風聞他不是不知道,就算是彭城的楚人中間,也在私語要不是李原不計前嫌,率領聯軍解救,他項羽就不只是失去一只手,而是連命也要喪在了匈奴人手里了。

  這樣的話,第一次聽是感激,第二次聽是麻木,第三次聽則是冷漠,而到第四次聽到時,項羽心里就只剩下了濃濃的羞辱、深深的妒忌,他堂堂大楚的霸王,在最為擅長的戰場上,竟然還要別人來施救,這是什么,這不就表明,他項羽的能力不如李原,他項羽所謂的霸王之名名不符實嗎?

  雖然,那些說私語的人不會當著項羽的面這么講,但從他們的眼神里,項羽卻分明聽到了他們心里的真實想法。

  要反駁這些流言。

  就要靠真真實實的戰例,要靠一次又一次戰場上的勝利來贏得,英布一個還不夠,項羽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炮灰出現,以便為自己重新贏得戰功和榮耀。環顧楚國的周圍,畏縮在大梁一隅的魏豹、還有在巨野澤盤踞的大盜彭越,這兩股與楚國不睦的小勢力,就是最合適的攻伐對象。

  至于李原治下的秦國,項羽眼下還無法憾動,一方面是他不能也不愿意背負忘恩負義的罵名,另一方面,對李原在戰場上表現出的頑強、智謀和勇氣,項羽多多少少有些摸不著底,同時,也存了幾分的畏懼。

  國家的利益,最終會高于一切。

  秦與楚之間,就象兩個惺惺相惜的對手,不管彼此多么的欣賞,最后他們還是會較量出一個高下。

  英雄競逐的舞臺,笑到最后的,永遠只有一個人。(

無線電子書    強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