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土地換和平

無線電子書    強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英布倏起又敗亡。

  與其他弱勢的小諸侯不同,英布的勇敢和名氣,讓他在關東群豪之中擁有很高的聲望,而其“屠夫、殺人王”的名號,更是有令小兒止啼的傳聞。

  曾幾何時,項羽、英布這兩個名字經常性的聯系在一起,而現在,他們之間就象秦與趙一樣,戰了一個你死我活。

  “英布死了,死于項羽之手!”這個消息實在太過震憾,對于不甚清楚東楚與西楚恩怨的人來說,項羽這么做,簡直就是親者痛仇者快。同時,這一殘酷的事實也讓那些曾經捧項羽為諸侯之王的人感到心驚膽戰。

  過去,他們總以為只有秦國會將他們視作敵人,諸侯會盟、合縱攻秦,在這樣的大義旗幟下面,諸侯勢力之間的矛盾也被掩蓋了起來。但在過去的二年間,關東一帶的諸侯勢力在一次次的相互攻伐中,存活下來的卻越來越少了。

  大梁。

  西魏國都城,隨著秦與楚之間關系的改善,這座位于兩國交界處的廢城再一次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來往于大河之上的商隊,還有那些既不想投秦也不想投楚的中立人士,他們的到來使得大梁重現了幾分昔日魏都的風采。

  能夠重新振興大梁,應該說魏豹的功勞不小,他之前也頗有些自得的想法,但在聽到英布身死之后,魏豹倏然醒悟了。

  危巢之處,焉有完卵。

  正沉浸在自己的小王國里面的魏豹,猛然抬頭四顧,赫然發現在北地的中原地區,自己竟然成了二個還健在的老諸侯之一,剩下的另一個長沙王吳芮遠在大江之南,要想相互扶持也是不能。

  這是上蒼的眷顧,還是老天要看他的笑話?驚惶失措的魏豹緊急召集麾下將領謀臣商議下一步的出路,和英布這樣出身卑微的盜寇不同,魏豹王族后裔的身份倒也給他吸引了一些有名氣的人物。

  謀臣方面,前漢王劉邦曾經的故交好友,沛縣人雍齒在轉輾了多個雇主之后,選擇投奔到魏豹的麾下,另外還有一個熟悉人物的子孫第一次登上歷史的點將臺,前常山王張耳在一路流離之后,終于病死在了大梁。

  在其父死后,張敖這位歷史上劉邦的駙馬爺,公主魯元的丈夫,漢初的著名美男子就近投奔了魏豹,這也是無奈之舉,遍數各方勢力,現在是秦與楚兩家獨大,而這兩家對張耳這個過時的諸侯皆沒有什么好感。

  武將方面,蒲侯陳武被劉邦殺了之后,魏軍由蔡寅、張說兩個魏人為將,蔡、張的能力自不可能與陳武相比,但勝在忠心耿耿。

  “大王,這項籍殺了英布,接下來極有可能拿我們開刀,依末將之見,不如早作準備,干脆投了秦國算了。”提出這一建議的蔡寅正是當時派往燕地的五百魏軍的統兵都尉,在見識過秦軍的強悍之后,蔡寅徹底的沒了驕橫的神色。

  “大王,萬萬不可,這蔡寅枉為統兵大將,卻未戰而先怯,只顧得鼓說大王放棄王侯之位,臣懇請大王奪了此僚的兵權,以敬效尤。”聽到蔡寅這么力諫,對秦國一向態度強硬的張敖連忙上前,大聲質問道。

  “張敖,你算什么東西,也想在我大魏放肆。”蔡寅大怒,作為跟隨魏豹幾度征戰的老人,蔡寅的忠心早已被事實所證明,但他卻想不到,今日會被張敖這等后輩誣蔑。

  “好了,都不要吵了,投不投秦,本王自有主張,諸位先說說,項籍在取了江東之后,會有何動作,有沒有可能攻我大魏。”魏豹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沖著下面的幾個臣屬問道。

  依魏豹的想法,現在這樣獨立的小王國狀態是最舒服的。

  寧為雞首,不為牛后。

  在大梁,他魏豹就是天,就是君王,可以說一不二,即便地盤小了些,軍隊也弱了點,但只要他不去惹事生非,秦、楚兩個大國一般不用去理他,這是因為在上次成皋會盟的地點,就在魏國境內。

  有這么一個緩沖地帶,對于秦與楚來說,很有必要,而現在,這種微妙的平衡卻極有可能被項籍打破。

  一個在戰場上恢復了勇猛無敵氣概的項籍,是很可怕的。比較而言,魏豹更愿意信任西面那個徐徐緩進、卻又步步緊逼的秦國武侯,其實,一下子被推落懸崖和溫水煮青蛙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但其中的過程和感受卻是截然不同。

  “大王,臣愿即往彭城,探聽楚國的消息。”張敖到底年輕氣盛,在魏豹表示了擔憂之后,他即大聲請令。

  與張敖的激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象雍齒、蔡寅、張說這幾位卻一個個沉默著不多說話,他們似乎很是樂意張敖接下這個光榮的任務。

  “如此,張卿就辛苦了。”魏豹頓了頓,見依舊無人響應,只得沖著張敖說道。

  等到張敖高昂著頭,帶著勝利者的微笑下去,雍齒等幾人才始活泛起來,他們紛紛湊近魏豹的跟前,悄聲細說起來。

  “大王,這項籍生性涼薄,兼又勇力過人,昔日有范增在時,他尚能聽得一二,而現在的楚相項佗只會縱容于他,在失意之時,項籍也許會顧及天下人的感受,而到了得意之時,只怕這楚國也無人能勸動于他——。”雍齒摟了摟頜下的胡須,一邊點著頭一邊說道。

  天下紛爭已過去八年。

  當年的老兄弟,還活著見證這段歷史的已然不多,雍齒也算是其中一個,曾經投奔過項梁的他,和項羽共事過一場,也算得上是知己知彼的一個熟人。

  “雍卿,照你這么一說,那項籍真有可能來攻我大魏?”魏豹急聲問道。

  “大王,如今我魏國雖然只有大梁、成皋、平邑等四、五座城池,但相比戰亂頻頻的楚國各郡,魏地就象一塊放在嘴邊的肥肉,只要稍一伸伸手,就能搶到懷里,以項籍和項佗的脾性,他們會放過我們嗎?顯然不會,他們之所以一直沒有出手,只不過是因為我們還不夠肥,還不夠豐饒罷了。”雍齒無奈的說道。

  “這又當如何是好?”魏豹聽雍齒這么一分析,一時也是心浮氣噪,他其實心里也是明白的,夾縫里生存的滋味并不好受,這就如同在頭上隨時懸了一把利劍一樣,不知什么時候就會落下來。

  “大王,臣有一議,不知當講不當講?”雍齒稍一沉吟,湊近說道。

  “有主意就且說來,本王決不怪罪?”魏豹一皺眉,說道。

  “大王,我大魏所轄城池,除了大梁、成皋這幾個夾雜在秦與楚之間的城池外,還有舊都平邑,那里隸屬于河東郡,四周俱是秦國的地盤,要是大王舍得的話,我們可以用大梁、成皋來換取平邑的安全,屬下相信,李原會答應這個條件的,畢竟,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魏地數城,對于秦國來說,也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雍齒道。

  以土地換和平。

  雍齒是二千余年前的古人,自然不知道在后世有一個叫巴勒斯坦的國家,也是用國土換來和平建國的希望。

  魏豹沉默了。

  放棄好不容易守下的故土,放棄這幾年的享受,然后,再跑到另外一個偏僻的地方,開啟新的生活。

  這實在不容易。

  但雍齒說的很對,面對秦與楚兩個大國,小小的魏國這種在雞蛋上跳舞的日子又能維持多久呢?

  也許是幾個月后,也許是明天或者后天,隨時隨地楚軍和秦軍會如鋪天蓋地的洪水一般洶涌而來,而僅憑區區三千余魏卒,再瞧瞧蔡寅、張說兩個驚惶失措的模樣,魏豹實在沒有信心和勇氣再在大梁呆下去了。

  “雍卿,你持了我的名刺,往雒陽去一趟,我聽說秦國神武侯正在從南郡一帶回兵,極有可能會經過那里,到時候你審時度勢,去探一探李原的口風。”魏豹嘆息著,一字一句艱難的說道。

  魏豹一直支撐著不愿向秦國低頭,只是因為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是魏國的王族,想當年,反秦大時,其兄魏咎就是被秦將章邯所殺,現在,讓他向秦國服輸這面子上和心理上實在過不去。

  但是,不低頭又能怎么樣?強者面前,什么都是浮云。難道真的要等到楚軍殺來,新娶的姬妾淪為楚人的玩物,好不容易掙下的財帛被焚之一炬。如果真如雍齒所說,能夠以大梁、成皋換取平邑的安全,這結果細算下來,還是不差的。

  魏豹在傍徨無計中左右搖擺著,張敖和雍齒究竟哪一個的判斷正確,也只能用時間來證明,相比起魏豹,一直在巨野澤穩穩當當做盜寇頭子的彭越則要果斷的多。

  彭越。

  在歷史上有游擊之王的稱號。這主要是他在楚漢戰爭中屢屢帶兵襲擾楚國的腹地,使得項羽一直不能夠盡全力來對付劉邦。

  而現在,一直處于半獨立狀態的彭越心里也有點撐不住了,眼見著一個又一個比自己資歷淺、年紀輕的小家伙跟著李原加官晉爵,而他卻由于自己的一點私心而失去機會,這種折磨已經讓將近四旬的彭越受夠了。

  帶著巨野澤的六千余盜寇,正式的歸附秦國,這是彭越在一番苦苦思索之后,作出的最后的決定。(。)(去讀讀www.qududu.cm)

無線電子書    強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