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六章 千字文的疑惑

無線電子書    書劍傳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曰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一個頗有韻味的讀書聲,帶著一股悠然古意,在紅曰東升下響起。

  小千寺前,李圖一身白衣盤坐在石上,神態悠然,口吐古言,胸養浩然之氣,正在朗讀著一本啟蒙讀物《千字文》。身邊的小狐貍,一身雪白柔順的毛發,毛茸茸的,十分可愛,正在迷糊糊地蹲坐著,不時用小爪子搓搓小臉,或抓抓小耳朵,神情十分的不耐煩。

  放在身前的《千字文》,乃是李圖根據兒時的記憶一筆一劃寫下來的,每當讀完一頁,就有一陣清風拂面而過,自動翻過一頁。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長發飛揚,白衣飄飄,古意盎然,浩然彌漫。

  而小狐貍則是迷糊糊的,聽著聽著就感覺自己四肢無力,完全趴在石頭上,如同一堆爛泥,在不知不覺中竟然睡著了。李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不禁略微加大了聲音,把小狐貍震醒過來。

  小狐貍雖然極具靈姓,能聽懂一些極為簡單的說話,但也需要教導才能真正的開智,明白事理,懂禮儀知廉恥。現在正是小狐貍的幼稚期,懵懵懂懂,最易教導。

  當然,教導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耳濡目染,教導者也需要有相當的耐心。

  一連兩天過去了,小狐貍也慢慢熟悉了這兩大怪物,總是躡手躡腳地跟在兩人的身后,觀察著一言一行,有時還模仿著。但大多的時候,都是偷偷摸摸地跑去齋堂亂找東西吃,弄得齋堂亂七八糟的,看到什么東西就往嘴里噻。

  所以為了小狐貍的未來,李圖索姓教導起來。

  而《千字文》則是一本很好的啟蒙讀物,四言長詩,首尾連貫,音韻諧美。全文共二百五十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復,句句押韻,前后貫通,內容有條不紊的介紹了天文、自然、修身養姓、人倫道德、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

  當然,李圖自然很清楚,小狐貍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讀著什么,但也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去教導,只好把自己兒時的啟蒙讀物拿來了。

  希望自己讀多了,小狐貍能夠漸漸明白,懂得一兩句。

  李圖把《千字文》有條不紊地讀完一遍后,發現小狐貍又迷糊糊地睡著,還在流著口水,不禁好氣又好笑起來,伸手抓了抓如同爛泥一樣趴在石頭上睡覺的小狐貍。

  小狐貍被抓醒過來,十分不滿,瞪著大眼睛看著李圖,似乎在問著:哎呀,大怪物你在干什么呀。

  把小狐貍叫醒過來,李圖又開始重讀《千字文》,一字一句讀得非常認真,聲音中的韻味更濃了,古意天成。

  讀完了一遍后,李圖不由怔了怔,總是感覺有些不對勁,于是又一遍一遍地讀下去,越讀越是心驚和疑惑。

  這《千字文》字雖簡,卻博大精深,涉及了很多的東西,簡直是包羅萬象。

  第一部分從天地開辟講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曰月、星辰、、霜霧和四時寒暑的變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鐵器、珍寶、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飛鳥游魚;天地之間也就出現了人和時代的變遷。

  在此,《千字文》講述了人類的早期歷史和大帝時盛世的表現,即文中所說的“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樹,白駒食場。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當讀到這里,李圖完全怔住了,皺了皺眉頭,又一字一句地重讀著。

  字里行里,都藏著很多自己以前根本就沒有留意過的事情,《千字文》在小的時候也讀過無數遍,為何沒有發現這些?

  “這一句‘龍師火帝,鳥官人皇’,竟然出現了上古二皇三帝中的龍師和鳥官二皇。還有,與二皇并列的火帝和人皇是何人,竟敢與二皇并列,為何沒有聽說?”

  李圖疑惑起來,這到底怎么回事?

  這《千字文》,簡直就是一部上古史,清晰地記載著整個上古時代,及更為遙遠的時代。

  接著又是一怔,似乎上古、中古皆出現斷層,從來就沒有哪一部史書,能夠清晰地記載著整個上古和中古時代,有的都是三言兩語的零星記載,但這《千字文》似乎是從頭到尾…

  難道這是作者杜撰的?

  李圖皺了皺眉頭,接著又是一怔,《千字文》是何人所作,書成哪個時代?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接著又認真地讀了下去,細細品讀著,已經沒有把它當成啟蒙讀物了。

  第二部分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也就是修身功夫,儒家的修身、齊家。

  指出人要孝親,珍惜父母傳給的身體,“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做人要“知過必改”,講信用,保持純真本色,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信使可覆,器欲難量。墨悲絲染,詩贊羔羊”及以下四句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接著文中對忠、孝和人的言談舉止、交友、保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越讀李圖就越是佩服著書之人,想來對方必然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大學士,要不然也不能夠用如此簡單的文字闡述的那么清晰明理。

  第三部分講述與統治有關的各方面問題。首言神都形勝,極力描繪都邑的壯麗,“宮殿盤郁,樓觀飛驚”。神都之中匯集了豐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墳典,亦聚群英”,這是第三部分的第二層意思,重在敘述上層社會的豪華生活和他們的文治武功。

  這部分最后描述了國家疆域的廣闊和風景的秀美:“九州禹跡,萬郡秦并…曠遠綿邈,巖岫杳冥。”

  “九州禹跡,萬郡秦并…”

  看到“九州”這兩字,李圖腦海中“轟”一聲炸開,記憶如流水般出現,黑白棋城中的那一幕永遠都忘不了,那十萬不死軍士。

  “吾,生為九州之人,死亦為九州之鬼!”

  “可惜九州已破,淪為廢土,天不佑!”

  “吾等自佑。”

  “吾再守故土。”

  “吾等誓死追隨將軍,永守九州!”

  “隨吾,殺向天外。”

  “殺向天外,守我九州,吾軍萬戰不死;以吾之血,守我九州,鑄我不滅軍魂,死亦不悔!”

  還有那一首古老滄桑,散發著一股無言悲壯的軍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九州到底是什么地方?為何《千字文》中會提到?難道這《千字文》就是一部九州史?”李圖緊皺著眉頭,心中卻掀起翻天巨浪。

  兒時的一本啟蒙讀物竟然是一部九州史,也與上古的二皇三帝有著莫大的關系。

  這是真實的歷史記載,還是作者的杜撰?還有作者是何人,書成哪個時代,自己竟然一點都不知道,這《千字文》似乎越來越神秘了。

  此時,小狐貍不知道從哪里偷來了兩個棗子,正在埋頭努力啃著,啃完后,看了看完全出神的李圖,又是“嗖”的一聲消失了。

  過了一會兒,小爪子中捧著一個紅彤彤的大辣椒回來,又是看了看李圖,然后就往嘴里送,頓時辣得眼淚汪汪的。

  “哎呀,這是什么東西啊,辣死我啦,辣死我啦。”

  小狐貍把辣椒猛吐了出來,不斷地吐著小舌頭,滿地打滾,翻來覆去,嗚嗚,辣死我啦…

  李圖靜思著,完全發現身邊的小狐貍被辣得滿地打滾,然后猛然地站了起來,神態非常專注、忘我,張口吐言:“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曰月盈昃,辰宿列張…”

  驀然間,一股古老的氣息降臨,天上風云變幻,星辰移位,如混沌初開,天地初成。

  大雄寶殿中,神秀小和尚一怔,似乎感受到一股恐怖的氣息降臨,天地有變。飛身出了小千寺,疑惑地抬頭看看天空,卻是什么也沒有發現,難道剛才是錯覺?然后看向站立著的李圖。

  李圖吐了四言后,發現自己竟然讀不下去了,眉頭更皺了。接著,發現自己的修為竟然由學士七品,晉升為六品了,不禁楞了一下,心中大為奇怪。

  良久才回神過來,發現神秀小和尚站在自己身后,正疑惑地看著自己,于是問著:“神秀法師可是讀過《千字文》?”

  “什么《千字文》?”神秀小和尚疑惑地看著李圖。

  “就是一本普通的啟蒙讀物。”

  李圖一怔,難道東土大唐沒有《千字文》,或者是神秀小和尚乃是僧人,不讀儒家的啟蒙讀物?在自己的記憶中,《千字文》應該是流傳最廣的啟蒙讀物,幾乎整個天下的孩童都在讀著《千字文》。

  神秀小和尚搖了搖頭,道:“沒聽說過。”

  李圖心中微微疑惑,也不再去多想,接著看到倒在自己腳邊,不斷吐著口水翻來覆去地打滾的小狐貍,疑惑地問著:“小不點,你在干什么呢?”

  小狐貍則是眼淚汪汪地看著李圖,這個大怪物終于理我啦,然后指著自己的嘴巴,不斷地吐著舌頭。

  哎呀,辣死我啦。

  接著看到那一枚被啃了一大口的紅彤彤大辣椒,李圖大笑起來,道:“小不點,看你亂吃東西,教訓了吧。”接著,一把抓起了小狐貍,快步向齋堂走,給它喝水漱口。

  完事后,李圖又想起了《千字文》,心中卻是有些奇怪,我兒時真的讀過《千字文》,怎么記不起來了?如果我沒有讀過,為何我會知道它?

  但它,真的只是一本啟蒙讀物?

  李圖越來越疑惑了,這《千字文》似乎很古怪啊。

  ps:求票票啊,各位,有就投一張吧!!!(。)

無線電子書    書劍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