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四十五章 逆轉的輿情

  徐學士被項大御史扯著不能走,劉健便更不能扔下徐學士自己走人。唯一能制止項成賢無禮舉止的,大概也只有方應物了。

  不過方應物好像并不著急,不緊不慢的在旁邊與圍觀眾人說了幾句話,這才走過來對項成賢道:“一切是非自有公論,項兄不必過激。”

  方才徐溥說“是非自有公論”,此時方應物也說“是非自有公論”,其中諷刺意味不言而喻。項大御史這才松開了手,放開徐學士。

  然后方應物對徐學士抬手為禮道:“項兄一時憤激,讓老師受驚了,還望老師大人大量,不要與他一般見識。”

  眾所周知,徐溥是方應物的會試主考官,是方應物的大座師,按道理來說,這是官場脈絡中最緊密的政治關系之一。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政治背景復雜的方應物不可能能被擁有獨立山頭的徐學士收攏,兩人之間的私人關系很一般,反倒是與房師李東陽更為親密一些。

  如果說方應物前面一句話還算恭敬,后面這句就不客氣了。又聽他道:“你們想摘桃子,可以找萬安去摘,但不要從我這里搶,小心刺手。”

  徐學士除了尷尬還是尷尬......所幸項大御史終于松了手,他可以抽身走人了。

  在登聞鼓擊鼓后,按照規矩,擊鼓人就會被護送往都察院,然后由都察院負責審問處置。但今日方應物顯然不必照此處理,此后直接由都察院審順天府大牢里那個人犯就是。

  或者說,只要方應物在這兒亮了相,就已經將整個事件逆轉。后面怎么樣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有誰關心一個不是方應物的人犯下場?

  回去路上,項成賢忍不住問道:“我一直沒弄明白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認定了是徐學士他們這伙人制造流言?雖然從種種跡象來看,包括今日早朝的表現,是他們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我沒見你有什么證據?”

  方應物心情很好,哂笑道:“三歲小兒都明白的道理,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若我聲名受損,最大的受益者使他們,當然看他們最嫌疑了。”

  項大御史卻不滿足于方應物的回答,直覺感到里面還有更深的道理:又質疑道:“也就是說。你并沒有實際證據,單純的猜測嗎?

  如果猜對了還好,不算冤枉人。如果你猜錯了,真有另外損人不利己的人,或者別有用心挑撥離間的人制造流言。你豈不委屈了徐學士他們?”

  方應物搖搖頭道:“你說的都是生活常理,常人確實可以這樣想;但我說的卻是政治道理,邏輯是不一樣的,也不用去講實證,一切證據就在本心。也就是說,不管徐學士他們冤枉不冤枉,只要反擊徐學士他們對我方有利,這就足夠了。”

  項大御史這才恍然大悟。以手拍額道:“我懂了!我們所看重的,并不是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是誰讓我們得到最大受益,誰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只要反擊徐學士他們能讓我們受益。那他們就是最大嫌疑人。或者用曹操之言,這便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解釋了。”

  這日之后,輿論便出現了變化,隨著方應物誘使別人對他進行了不成功的“迫害”之后,他便轉為了慘遭迫害的形象。于是輿情也從“抹黑方應物”變成了“有人要抹黑方應物”。雖然多了兩個字。但其中內涵變化巨大,徐學士等人不免要遭到一些非議。

  此外。都察院與順天府聯席審問那位假冒方應物的牢中人犯,雖然這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但過場必須要有的。

  主審官是都察院這邊的代表屠滽屠大人,此乃方應物的同鄉親近之人。對此朝臣居然沒有異議,由此可見朝堂上下對這次審問有多么不關心了。

  人犯被提上來后,屠滽猛然一看,此人身量與方應物很像,瞧著也像是個讀過書的,便先喝問道:“階下何人?”

  人犯如實招認道:“在下乃忠義書坊寫字先生左常信。”

  屠滽一聽就明白了,忠義書坊東家姚謙也是浙江人,與方應物關系非常緊密。看來此事與方應物脫不了干系,多半是方應物自導自演。

  屠大人不得不承認,方應物這一手很漂亮,忽悠得敵人們上躥下跳卻一拳打空。不過仍公事公辦的問道:“你又為何假冒方應物?”

  當然是被指使......左先生與方應物歲數身材差不多,又在忠義書坊里經常與文人士子打交道,倒也養出了文人風度,故而假冒方應物才能不叫別人起疑。

  不過左常信顯然不會如實回答,仰頭慨然而道:“先前在忠義書坊時,在下偶與東家閑談,知曉了方應物方老爺的艱難處境。

  而在下也是讀過書之人,眼見國家忠良淪落如此地步,一面被眾口鑠金,一面要被逼著與販夫走卒為伍,如此不免激起義憤,心中為此激蕩難平!

  此后一時沖動,便抱著以身相代念頭,去了街道廳假冒方應物,想著要以自己卑賤之身替忠良受這份苦。卻不料橫遭加害,最終陷進了大牢之中!”

  這位左先生說的慷慨激昂,主審官屠滽屠大中丞不顧順天府那邊的眼色,有意縱容左先生說話,很耐心的等待左常信說完。然后才道:“你可知道,即便你情有可原,也是法無可恕......”

  “在下絕不后悔!而且在下還忍不住要問一句,這個社會究竟怎么了?為何方應物這樣舉世皆知的忠良之士,會屢屢遭受加害,這難道不令當世人反思?”

  “好!”不知是誰喝彩了一聲。

  屠滽側頭對旁邊順天府尹道:“此人也是民間仗義之輩,他所說的道理吾輩豈能不懂?應當從輕處置,也算是揚善之舉,更彰顯朝廷寬仁。”

  順天府尹翻了翻白眼,他還能說什么?這人犯又不是真方應物,無論判罰從輕從重,對他都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犯不上與屠滽較勁,屠滽愛怎么判就怎么判。

  此案一次就審結了,此后審案臺詞也漸漸流傳出來,與輿論結合后,關于方應物的輿情算是徹底逆轉過來了。(

無線電子書    大明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