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應物看過大堂中各個圈子,滿足了自己那按捺不住的好奇心后,便停止了東張西望,低調地站在了父親身后。
他這個陌生人本來就容易引起別人注意,若再沒完沒了地張望四顧做動作,那想不引起別人注意都難。
現在的方應物,當然不想引起關注,特別是不想引起李東陽的注意。對劉棉花的智慧,方應物還是比較放心的,他應該不會在這種場合里特別對待自己,真沒有必要高調。
不過方應物雖然表面安靜了下來,但心里一直不停地琢磨幾個圈子里的門道。這可是外人非常難得的第一手材料,若非適逢其會,誰能有機會親眼觀察到?
第一個圈子就是當權派圈子,但這幾位閣老都沒有太大的威望,否則全場只會形成一個圍繞三閣老的大圈子,而不是分裂成眼前這樣的幾個不同圈子。
以那位不知名的謙齋公和劉健、謝遷為核心形成的第二圈子,與第一圈子之間的關系看起來很微妙。他們是接班人,既要準備取代第一個圈子里的當權者,但又要靠著當權者的引薦才能更容易入閣上位。
以李東陽、吳寬為首的第三個圈子更像是翰林院里的文藝圈,注重文學名望,略顯超然,仿佛距離核心權力較遠,但也不是沒有機會。
關于方應物跟著父親混的第四個圈子,則乏善可陳,距離權力差得還遠。什么時候能混進前面幾個圈子再說,若混不進去就一直當老前輩罷。
想至此處,方應物對“非翰林不入內閣”這句話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他原來以為這僅僅是一句帶有排外性質的標榜和口號,但他現在卻覺得,這絕對不僅僅是口號,而是一種規律。
若不入翰林,就連今天這場面都見識不到,體驗不到圈子之間的微妙,更別說其它政治體驗,比如直接與天子、太子、宮中大太監打交道這種體驗。
沒有這種親身歷練的人,想混最頂級的政治生活,那肯定先天性就不如詞臣翰林們。從這個角度而言,非翰林不入內閣不僅僅是限定條件,也是政治機制運行的必然結果。
有所感悟后,方應物深深呼吸一口氣,感受到自己的境界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很多政治智慧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
今日算是不虛此行了,方應物暗暗嘆道。另外他發現自己來之前的想法太可笑了——當時他還擔心自己成為焦點,并同時惹出劉棉花和李東陽讓自己難做。而現在看起來,自己簡直是自作多情!
在此地,除了父親所處的這個圈子,另外那些高大上圈子里,矜持的詞臣們誰會在意一個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小子?根本就是無視的。就算是他最熟悉的劉棉花,大概也不會自失體面。
這時候,又從門外進來一位氣質文雅的中年文人,由于方應物刻意背對大堂中間,反倒正對著門口了,于是看清楚了此人模樣。
方應物立刻就認出來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商輅的次子商良臣,成化二年進士,旋即經館選入翰林。成化十四年時,方應物為了救父親在京城奔走時,見過商良臣一次,彼此是認識的。
按著禮節規矩,方應物必須上前去見禮,不能穩居不動地無視商良臣。
因為商輅算是方應物的業師,方應物則是商輅的弟子,寫行狀之類東西時,是可以寫上授業師商輅等幾個寶貴大字,就像寫上父親方清之一樣。
有這層特殊關系在,所以方應物見了老師的兒子,要主動去問禮,以示對老師的尊敬。何況商良臣歲數比方應物年長許多,是方家父子的科場老前輩,禮數更不可少。如果方應物視而不見,就是很無禮的行為,傳出去后形象要失分。
方應物一邊注意商良臣,一邊在心里迅速研究用什么體位去拜見,才能收到既完成見禮,又不引起別人關注的目的。
然后卻見商良臣立在門口,簡單看了看左右,便朝著李東陽、吳寬、王鏊所在的第三圈子走過去了。而且他最終恰好站在李東陽身邊,與李東陽客氣地寒暄幾句。
目睹商良臣的運行軌跡,方應物腦袋里“嗡”得一聲響,這真是怕什么來什么,他怎么就偏偏站在了李東陽身邊?這哥倆關系很好嗎?自己若上前去對商良臣見禮,想不引起李東陽關注是不可能的…
是福躲不過,是禍也躲不過,方應物一咬牙,便從父親身邊離開,沿著墻根慢慢而又低調地走到商良臣背后,輕喚一聲“商前輩!”
商良臣轉過頭,望見方應物后面露驚喜,“原來是方小哥兒,不想今日也會到此,是隨著令尊前來的么?”
方應物恭敬地抱拳為禮,微微躬身道:“經年不見,商前輩風采依舊。”
商良臣笑著接受了方應物的見禮,轉頭對身邊的李東陽道:“賓之,你看此子如何?我說得不曾錯罷。”
李東陽也轉過身,與方應物面對面,瘦削的臉上同樣也充滿笑意,“何須你說?我與他并非第一次見,兩年前在翰林院見過一次。”
方應物廬山瀑布汗…兩年前,為了替父親刷聲譽,他在翰林院柯亭當著幾個翰林官的面子,很是斥責如今翰林沒有膽氣,遠不如自己父親,難道李東陽當時也在那幾人中?莫非李東陽就是因為欣賞自己當時的表現而看中了自己?
如今與李東陽之間太敏感,方應物感到自己很難把握住說話分寸,只能言簡意賅道:“兩位前輩謬贊了,小子當不起。”
李東陽撫須笑道:“如何當不起夸獎?你可曉得,我與商相公常有書信往來,商相公對你的才干也是非常贊賞的。”
原來還有這一層緣故,李東陽與商輅關系很好?
方應物有點感動,商相公這些行為顯然是為了自己前途,但卻并沒有對自己說過,做好事不留名吶。
但方應物又嘆口氣,事情越來越錯綜復雜了,莫非商良臣也想在其中牽線?怎么有這么多不明白情況而好心添亂的人?
選擇多了也是令人頭痛,還好到目前為止,李東陽貌似并不想在公開場合點破窗戶紙,自己含糊過去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