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看本書之前,你需要糾正某個潛意識

  下面是我轉載來的一段文字,我想…你在看任何一本歷史書之前,都有理由讀一讀這一段文字,他對于你正確地認識歷史,會非常有幫助!

  蒙洛迪諾講了個很有意思的笑話。說有一個白人天主教徒來到天堂門口想要進去,他跟守門人列舉了自己的種種善行,但守門人說:“可以,不過你還必須能夠正確拼寫一個單詞才能進。”“哪個單詞?”“上帝。”“GOD。”“你進去吧。”

  一個猶太人來到天堂門口,他同樣被要求正確拼寫一個單詞才能進。守門人考他的單詞仍然是“上帝”。這個單詞非常簡單,所以他同樣拼寫正確,于是也進去了。

  故事最后,一個黑人來到天堂門口,他面臨同樣的規則。但是守門人讓他拼寫的單詞是“捷克斯洛伐克”。

  這個笑話的寓意是,像我們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接收信息都有一個門檻,低于這個門檻的我們根本不看。我的門檻就相當高,誰想向我說明一個什么科學事實,我一般都要求他出具學術論文。比如作為一個愛國者,我對中醫的存廢和轉基因的好壞這兩個問題非常感興趣,特別關注相關的論文。然而就算是論文也有好有壞,要知道有的論文根本不嚴謹。所以一篇論文質量好壞,我也有自己的判斷標準,達到我的標準才算得上是嚴謹的好論文:

  如果這篇論文是說中醫有效的,我就要求它拼寫“上帝”。如果這篇論文是說轉基因無害的,我就要求它拼寫“捷克斯洛伐克”。

  你不用笑我,你也有同樣的毛病。蒙洛迪諾說,人做判斷的時候有兩種機制:一種是“科學家機制”,先有證據再下結論;一種是“律師機制”,先有了結論再去找證據。世界上科學家很少,你猜絕大多數人使用什么機制思考?每個人都愛看能印證自己已有觀念的東西。我們不但不愛看,而且還會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們已有觀念的證據。

  有人拿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做了個實驗。研究者根據某個容易引起對立觀點的議題,比如是否應該禁槍,偽造了兩篇學術報告,受試者隨機地只能看到其中一篇。這兩篇報告的研究方法乃至寫法都完全一樣,只有數據對調,這樣其結果分別對一種觀點有利。受試者被要求評價其所看到的這篇報告是否在科學上足夠嚴謹。結果,如果受試者看到的報告符合他原本就支持的觀點,那么他就會對這個報告的研究方法評價很高;如果是他反對的觀點,那么他就會給這個報告挑毛病。

  去年方舟子大戰韓寒,雙方陣營都使用各種技術手段尋找證據,寫了各種“論文”,來證明韓寒有無代筆。有誰見過任何一方說本陣營的論文不夠嚴謹么?他們都認為對方的論文才是胡扯。這遠遠不是最可怕的。如果我反對一個結論而你支持,那么當我看一篇支持這個結論的論文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用更高的標準去看,就會認為這個論文不行;而你,因為支持這個觀點,則會認為這篇論文很好——如此一來我不就認為你是弱智了么?于是兩個對立陣營都會認為對方是弱智。一切都可以在潛意識發生。

  列出上面這篇文章是希望讀者朋友們明白一個道理,歷史人物有好有壞,每一個人心中對每一個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評價。

  如果你認為一個人很壞,就看不進說他是好人的評價,這是你的潛意識在拒絕,但不并代表你所認為的東西一定是正確的。

  歷史人物究竟是好是壞,請不要太過輕易地定論,因為…我們沒有定論的資格。

無線電子書    明末朱重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