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塘報,乃兵部車駕司于東華門左近設捷報處,收發來去文移,兵部另派武職16員,駐扎各省會,歸按察使司管轄,經管該處直接寄京之文報,名曰“提塘”。初時只用傳遞緊急軍情,自萬歷朝后,這塘報便與邸報相等,其作用類似宋代“省探”,與施大勇前世流傳的新華社內參差不多。
不過自崇禎朝以來,這塘報便多是向各省各鎮通報事務了,大事小事,無一不全。文武夾雜,乃各省大員探悉朝廷動向的重要來源,性質倒與后世的人民日報差不多,只不過一個多喜,一個多憂。
孫承宗主遼事,以大學士督遼東經略,自然享有塘報專遞之權。其對塘報所載也格外看重,前朝黨爭之時,這塘報可謂是三日就來一遞,內中也多是朝爭之事。從這一份份塘報中,孫承宗知其背靠東林已瓦解,再加柳河之敗,無奈這才上了辭呈。
新君登基,再啟他來主持遼事,這塘報中便少了許多黨爭之事,多了民情軍情,尤以兵部之事為多。
大明風雨交加,內外交困,兵員調派,餉銀增減之事都牽動著遼事,故孫承宗特意在幕僚處設了專辦塘報官一職,但要朝廷來了塘報,不管他身在何處,又或是夜色多晚,這專辦塘報官也必須第一時間將塘報遞上。
樓外來送塘報的便是專辦塘報官周尚民,舉人出身,在關門經略衙門當差也有四年了,算得上是孫承宗的老人。
知道老大人看重塘報,這不,一接到塘報,便是知道老大人在靖邊樓宴請錦州兵將一行,周尚民也不敢耽擱,徑直就送了過來。
果然,一聽塘報來了,孫承宗的面色便凝重了起來,示意周尚民進樓來,淡聲說道:“這期朝廷又生了哪些事?你拆了看看吧。”
送來的塘報都有密封,非大員不得拆,所以周尚民也沒資格拆開看,以往都是親手送到孫承宗手中,由他來啟,今日老大人卻是叫他自己拆,不由猶豫一下,小心翼翼拆了,看了兩眼,便道:“朝廷叫延綏巡撫洪承疇接任三邊總督一職,原三邊總督楊鶴已叫錦衣衛押解進京了。”
“洪承疇?”
孫承宗微一點頭,肯定道:“此人老夫有所耳聞,先帝在時,他不過是個戶部主事,倒無什么成就,不想外放陜西參政后,倒是叫人刮目相看。殺伐果斷,全無書生本色,叫人倒是佩服。也幸虧得他書生帶兵有殺氣,這才沒叫陜西的民亂擴大。若是無他,只怕楊鶴這攤子早就爛了,也捂不到今日。”
“洪承疇是有些本事的,手下洪兵不過三千,卻能平了數萬流賊,當真是叫人有些吃驚。朝廷早該用他了,楊鶴這個大話精,該殺。”
鹿善繼等人均是點頭附和,施大勇卻是在想,原來洪承疇這會在陜西,手下只三千兵就能平數萬流賊,看來,此人真是個軍事天才。
也有人想到了楊鶴的兒子楊嗣昌現在巡撫永平、山海關,楊鶴失勢,他這個兒子是不是會受牽連。
眾人想些什么,孫承宗不知,在那有所感慨道:“朝廷用洪承疇倒是用對了,有他在,陜西之亂當可徹底平定。不過其人殺孽重了,也不是好事。亂世須用重典不假,一昧濫殺,卻易違天和。在老夫看來,洪某人怕是成也于此,敗也于此。”
這話說得懸乎,眾人均不解,孫承宗也不往深里說,施大勇卻是聽出些味道來。但洪承疇是兵敗降清,這和殺孽重與不重有何關系。爾今自己也是有些暴戾的,莫不成這暴戾之氣也能影響自己日后氣數嗎?
“除了這事,還有事嗎?”孫承宗又問周尚民。
周尚民忙又往塘報上掃了一眼,抬頭道:“河南流賊二十萬迫近開封,朝廷叫盧象升領天雄軍前去平賊了。”
孫承宗點頭道:“盧象升是個帥材,手下新練的天雄軍我也有所耳聞,聽說都是些師生門人宗室親戚參的軍,如此之兵,自然要強過一團散沙的衛軍。不過盧象升太過迂腐,為人脾氣又臭,恐難平賊亂。但卻可解開封之危,若朝廷調度得當,倒也不是沒有機會一舉平亂。能不能成事,就看他盧某人有沒有這個造化。成了,倒是能一飛沖天,位列重臣之列了。”說完,又朝周尚民看去,眼神在問他塘報上還有沒有事了。
周尚民又往下看去,只看了一眼,便驚道:“老大人,登萊巡撫孫元化上報,說孔有德于河北叛亂了。”
“孔賊礦徒,其性悍勇,卻也多變,調他出關本是為了大凌河城,卻是一拖數月,怕他也是受部下所累,這才鋌而走險。看來,登萊那邊卻是要鬧些亂子了。”
孫承宗好像早知道這事,并不驚訝,忽停住,問周尚民:“塘報上可說派誰去平孔有德之亂了?”
周尚民道:“上面說朝廷叫御史朱大典巡撫山東,提京營五千兵,由內監高起潛督著去平孔有德了。”
孫承宗卻道:“朱大典資歷不足,孫元化不會聽他的。嗯,朝廷應該會另派一員重臣前去的。若老夫估得不錯,怕多半是劉宇烈了。”頓了頓,輕笑一聲,“高起潛這回卻是撿了漏子,看來王承恩有些麻煩了。”
孫承宗所說,施大勇聽得一頭霧水,但肯定的是,孫承宗所說,肯定有極大深意,只不過他不知朝廷內幕,故無法明白而已。
見周尚民把塘報合上,鹿善繼以為沒事了,隨口問了句:“完了?”
“還有一事…”周尚民臉色有些難看,吞吞吐吐的不敢說。
孫承宗不悅道:“有事便說,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是,大人。”周尚民忙道,“還有一事,卻是和咱們關門有關的。”
“何事?”
“塘報上說朝廷要分撥遼餉用于平河南賊亂。”
“什么?分撥遼餉?”
孫承宗驚然起身,施大勇更是一躍而起,不敢相信的瞪著周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