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五章洋芋糍粑

無線電子書    隨身空間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哥,紫色的蘿卜你吃不是?”范茗將頭探進臥室里面問道。

  張太平今天難得地睡了個懶覺,張開眼睛看了看從窗戶中灑進來的陽光,問道:“幾點了?”

  范茗后頭看了看掛在中間墻上的鬧鐘回答道:“九點了。”

  “九點了?這一覺睡得還真是長。”拍了拍腦袋問道“你剛才說什么?”

  范茗揚了揚手中的紫心蘿卜說道:“有一顆紫色的蘿卜,你吃不吃?”

  昨天晚上張太平從空間中順帶取出來幾顆紫心蘿卜,不過其他東西都吃飽了,所以這兩顆蘿卜就被留了下來。

  “蘿卜呀,不吃了,你們吃吧。”張太平擺了擺手說道。

  范茗關上門出去之后張太平也沒有穿衣服,直接坐到炕邊上打開電腦,先是查看了一下qq,里面有一個一直黑著的頭像,雖然明知道不可能亮起來,但是每次上網總會看一眼。

  隨手關掉了qq,打開網頁,在上面搜索一些關于養豬的信息,以及豬舍建造方法。

  只可惜上面大都是一些小的豬舍,那種大型豬舍的建造方法網絡上根本就沒有。

  看來還得找個行家來村子里面指導一番了。

  穿了衣服,出到外邊,院子里面一群老母雞在爭搶一圈圈紫色的蘿卜皮。

  活動一下身體,洗漱過后進到廚房里面。廚房里面每人,但是大鍋上正冒著熱氣,不用想里面就知道熱著早飯。

  最普通的玉米粥加兩個拳頭大小的饅頭,再配上一碗老酸菜,卻能吃出溫馨,吃出人間最真摯的感情。

  在屋子里面轉了一圈,沒有看見一個人。又到南邊池塘邊上看了看,依然不見人影,大大小小的人全都消失了,只有鬼臉懶洋洋地躺在南墻之下曬太陽,看到張太平了才搖了搖尾巴。

  在荷葉上面跳來跳去吞食露珠的小喜看到張太平之后像箭一樣穿梭過來,臨近了才一震翅膀輕輕地落在他的肩膀上。

  “嘰嘰。”靈動地擺了擺小腦袋,又輕輕地啄了啄他耳邊上的頭發。

  張太平明白它的意思,手一張,幾顆還帶著濕氣的草莓就出現在手掌心。

  小家伙歡喜地再次鳴叫一聲,然后落在手掌上,將幾顆草莓啄食了。

  張太平將小喜又送到肩膀上,擦了擦手上的草莓汁水問道:“你主人到那里去了?”

  小家伙歪著腦袋停了一會兒,好像是在思索,然后忽然飛到空中朝著院子外面飛去。

  張太平笑了笑,跟在它的后面朝著外面你走去。

  小喜飛在前面,不時地停在樹上面看張太平書不是跟了上來,直到村子中央才停了下來。

  張太平也看到了一群人排好的長隊,并且每個人手里面都端著兩個盆子。

  走近之后才發現盆子里面全都是洋芋,而且有的還冒著氣,顯然是蒸熟了的。

  “剛蒸出來的,你嘗嘗?”一個人看到張太平往盆子里面看呢,便客氣地說道。

  張太平搖了搖頭說道:“不了。”指了指前面蔡雅芝的身影說道“也蒸了的。”

  在隊伍靠前的位置蔡雅芝同樣端著一個盆子,看這情形里面必然也是蒸熟的洋芋了。范茗拿著個空盆子站在大妮兒的邊上說笑著。

  人群的前方是一個巨大的石頭,中間挖了一尺深的坑,正有人用這個不錘子使勁兒砸呢,一邊砸還一邊往里面放蒸熟了的洋芋。

  見到這般情景,張太平才想起來這是砸糍粑呢。

  說起這糍粑來,雖然是一個鄉下人的發明,但是在全國各地流傳的范圍卻很是廣泛。而且各地的風俗習慣和打糍粑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多數地區的人習慣于在臘月打糍粑。

  糍粑曾是信陽老百姓過年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之一。年前,家家戶戶打糍粑,親戚鄰居都來幫忙。

  閩清鄉下家家戶戶都備有木杵、石臼等打糍粑的工具,春節時分,每家都會打糍粑。這時,孩子們歡天喜地圍看大人們打糍粑,直看到大人把打好的糍粑放在盆里,搓成丸子,香噴噴的金黃透亮的糍粑真饞人,恨不得馬上吃到口。

  吃糍粑真得費一番工夫,糍粑又粘又稠,沒法掰開吃,偏偏鄉下人喜歡大塊吃肉,大口喝酒,自然也喜歡把糍粑丸子搓成巨型,吃起來才有味道,這苦了溫文爾雅的城里人,面對這巨型糍粑丸子,真是又想吃又怕粘,更怕吃相不雅被人笑。不過廚師想到了這點,把傳統的糍粑碩丸細化,做成蘋果大小的小丸,但還是能掰開吃,仍不失原來特色。不過,要想品出吃粘糍粑味,最好是試試吃大糍粑丸,佐以大塊豬肉,大碗的燒酒,體驗農家生活,別有情趣。

  而四川人打糍粑則是在中秋節前,象征豐收、喜慶和團圓,是中秋節和月餅齊名的必備佳品。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另一些地方在熱糍粑中裹入熟紅豆等豆制品、加入適量食鹽,切成橢圓狀片塊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紅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

  關中和四川靠得最近,所以時間也差不多,但還是有些差異,四川是中秋節前,而關中地區則是在中秋節后的那個日子。

  更為主要不同的一天是其他地方全都是用糯米來打糍粑,但是關中地區尤其是山里人,習慣用洋芋來打糍粑。其實說到底還是確實糯米,而洋芋確實漫山遍野都是。

  假若用糯米的打糍粑,則制作工藝精細。

  把上好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飯全融,像棉團狀,然后再取出糯漿做成圓團,放入蒸籠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內餡,如豆蓉、蓮蓉、芝麻桂花糖等,質地細膩柔韌、潔白晶美,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再裹上點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不過山里人用洋芋打糍粑就簡單多了,也沒有那么多的佐料來制作。不過即便是簡單的制作方法,出來后也勁道爽口,乃上佳的鄉土美味。

  “啪...啪...”

  這會兒正有兩人在賣地地用木槌在石槽里面砸著,旁邊的婦女不斷往里面放洋芋。

  打糍粑看起來容易,打起來還真不簡單。一般初學者的木槌不是一會被黏住,提不起來,就是一會相互“打架”,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軟綿綿地沒有力氣。結實說打糍粑其實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狠,這樣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

  一老一少,你一下我一下,雖然這會兒已經是秋季不再熱了,這會兒兩人也都是光著膀子身上不停地淌汗。

  終于到了張太平家了,蔡雅芝本來是想要和張太平一起來打的,不過張太平沒有讓她動手。

  一般上為什么要兩個人來打一個原因是兩個人左右開弓可以打得均勻,另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活計太累人,一個人連續揮動錘子有些吃不消。可是這些對于張太平開說都不是問題。

  見他一個人準備拿起來兩個木錘子,王老槍上前來說道:“我給你幫忙吧。”

  張太平搖了搖頭說道:“我一個人來。”

  “你一個人怎么用兩個錘子?”王老槍不解地問道。

  張太平笑著說道:“你看著就是了。”

  王老槍聽后性后面退了兩步。張太平開始一左一右拿著兩個木槌子,開始如風一樣揮動起來。

  只聽見啪啪之聲不絕于耳,張太平一左一右揮動著兩個木槌子并不比兩個人揮動的慢,而且他一邊手上揮動腳下一邊繞著石槽子轉圈,這樣便解決了不均勻的問題。

  旁邊的村民們一陣啞然,以前不是沒有人這樣試過,不過沒有兩下子就揮不動了。而再觀張太平,卻是越揮月帶勁兒,速度也越來越快。

  一直維持著這種速度打完了糍粑,接下來又幫著王老槍和王朋還有呂鳳三家也打了,全不見絲毫疲憊的樣子。

  收手后一位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豎起一個大拇指說道:“大帥這身體是剛剛地!”

  往會走的路上,張太平問道:“怎么不見其他人?”

  蔡雅芝回答道:“行姐姐今天說是要到城里面去辦點事情,順便帶著幾個小姑娘進城去逛逛。”

  張太平點了點頭,又朝著身邊的范茗問道:“你怎么沒有跟著過去?”

  “城里有什么好玩的?我才不去呢,在家里面讓大妮兒給我說說大學里面的事情多好。”范茗搖著一根狗尾巴草翻了翻漂亮的眼睛說道。

  也不知道翻白眼這個動作是跟誰學的,不過漂亮的姑娘無論做什么動作都讓人賞心悅目。

  蔡雅芝問道:“你打算中午怎么吃?”

  糍粑剛打出來的時候是軟的,全放在盆子里面,等冷卻時候就會變成一塊。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川糍粑吧。”張太平回答道。

  所謂的“川糍粑”就是將冷卻糍粑切成兩厘米的小塊,然后和菜匯在一起,出來熱騰騰地很好吃。

  蔡雅芝點了點頭:“不過沒有饃饃了,回去后先烙一個鍋盔。”

  范茗指了指盆子里面變成一大團的糍粑問道:“這個現在可不可以吃?”

  張太平點了點頭:“自然可以了,這洋芋本來就是蒸熟的。”

  “那我嘗一塊?”范茗曲了曲手指說道。

  “嘗吧。”

  范茗用手指挖了一小塊放在嘴里面,說道:“黏黏的還很勁道,很好吃呀。”收完后有挖了一塊。

  蔡雅芝笑著說道:“你若是喜歡吃的話,回去之后可以先涼調一些,吃著也不錯。”

  范茗拍手叫好。

  關中的糍粑大都是用洋芋制作的,才外面賣的糍粑也就是這兩種做法。價錢不低,小小的一碗最少是四塊錢,有的地方甚至會賣到八塊錢十塊錢。

  張太平說道:“糯米也可以打糍粑的。”

  “糯米也可以?”蔡雅芝驚奇。

  張太平點了點頭:“當然可以了,其他地方大都是用糯米制作糍粑的,糯米打出來的糍粑花樣多,吃法也就多。只有咱們關中地區才用洋芋打糍粑。”

  “我不知道哎,要是知道了也用糯米打些糍粑。”

  “用糯米打糍粑,前期的準備時間有點長,回去之后你就泡些糯米,泡三天后再撈出來放在蒸籠里面蒸透,最后再像打洋芋糍粑一樣放在石槽里面打。糯米有粘性,打出來的糍粑比洋芋糍粑還要好吃。”張太平說道。

  “我不會做哎。”蔡雅芝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

  張太平無所謂地擺了擺手說道:“你只需要將米弄好就行了,制作的方法我來就行了。或者閑著的時候你也可以上網去查絡上面很多。以后不懂什么了就上網去查,基本上什么都能查到。”

  蔡雅芝點了點頭。

  等范茗不注意的時候蔡雅芝小聲地問道:“那里面的糯米成熟了沒有?”

  張太平說道:“成熟了,我已經收了,全都放在竹樓里面。”

  回到家里面,張太平就從空間中取出了一部分的糯米。蔡雅芝在做飯之前先將糯米找了個大盆子泡起來。

  午飯的時候將張秀秀和小雨兒也叫了過來,一起吃個稀罕。

  “哦?洋芋糍粑!”張秀秀驚訝地說道。看來她也是關中人,知道本地的特產,因為這個東西作法特別,要不是本地人,第一次吃的話還真是猜不出來這是什么東西。

  見到洋芋糍粑,老爺子卻是有些緬懷,端著碗愣了一會兒才說道:“過會兒后屋的靈臺上也放一些吧,那個時候你奶奶和你父親是雖喜歡吃這個的。”

  蔡雅芝聽聞之后趕緊起身拿了個碗盛了一碗端到后屋去。

  老爺子也感覺到自己莫名感慨的一句話將氛圍弄得有點沉重了,端起碗笑著說道:“我出去轉轉。”

  在村子里面,像這樣端著碗邊吃邊轉悠是很常見的事情,大家也就沒有在意。

  老爺子走后范茗說道:“真的很好吃哎。”

  張太平笑了笑,給自己完了放了一大堆辣子,攪開之后上面的湯都變成紅顏色了,這可沒有什么化學色素的成分,是純天然辣子的顏色。

  范茗吸了口氣說道:“這么多辣子呀,大哥不嫌辣?”

  張太平回答道:“越辣越有味道,要不你也試試?”

  “不了,不了。”范茗趕緊搖頭。眼珠子一轉朝著小雨兒問道“小雨兒要不要辣子?”

  小雨兒笑著搖了搖頭。

  范茗趁著悟空不注意快速地夾起一筷子辣子給它放進了碗里面,然后快速地端起自己的碗離開飯桌。

  悟空可是受過這辣子的罪的,知道這個的厲害,立即就生氣地大叫了起來。不過它卻不敢將碗里的飯直接倒掉,因為在家里面張太平是最討厭浪費的了。

  只能將大部分辣子挑出來,但還是有一小部分融進了碗里面,吃玩這晚飯辣得悟空滿臉冒汗,雙眼都變得紅彤彤的。

  而罪魁禍首卻是蹲在鬼臉跟前哈哈大笑,讓滿腔怒氣的悟空發作不得。

  ps:求鮮花!

無線電子書    隨身空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