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9 夜雨

  棣州城外,碧野無垠。

  那兩騎斥候從遠處奔來,來到羅國器的旗下。騎士們滾鞍下馬,顧不得地上塵土,匆忙跪拜,叫道:“稟大人,西邊六十里外出現了韃子的哨騎!小人等已經探查明白,卻是韃子的前鋒距我棣州已不足百里!”

  一言既出,原野上的諸人皆驚。

  姬宗周一下沒坐好,險些從馬上摔倒在地,連忙抓住轡頭,穩住身形,強自鎮定神色,急轉目去看羅國器。只見羅國器面色微變,但很快恢復平常,聽他慢慢地問道:“韃子前鋒人馬幾何?帶軍的主將是為何人?”

  “韃子的前鋒都是騎兵,小人等不敢太過近前,只見他們凡所行經的地方,都是塵土漫天,部隊絡繹不絕足有十里之長。推測其兵力,至少在三千上下。又遠遠地看到他們的探馬游騎,觀其衣著鎧甲,極像懷柔胡騎。其軍之前后分別有兩面大旗,其上一寫‘任’字,一寫‘李’字。”

  懷柔,離大都不遠。

  因為元朝的皇帝是蒙古人,所以作為京師的大都城里蒙古人、色目人都有很多,最多的時候,幾乎占到居民的半數。“懷柔胡騎”,就是征用大都周邊的色目人所組建起來的軍隊,當年劉福通三路北伐,毛貴從河間府進逼大都,也曾與他們交過手,互有勝敗。自察罕帖木兒崛起沈丘,逐漸勢力遍布北方,特別是在答失八都魯死后,更是一時之間、別無第二個人可與爭鋒,懷柔胡騎也因此受到了他的控制,被其納入麾下。

  懷柔胡騎的總共人數并不多,五千左右。

  羅國器沉吟說道:“兩面旗,一個寫‘任’,一個寫‘李’?本官聽說現今河間府韃子的總兵官一個叫李二,還有一個才去不久的名叫任亮。想來應該便是此兩人帶軍了。李二倒也罷了,這任亮可著實勇悍,在察罕軍中素有‘銀牌’之稱,可與郭云齊名,和韓札兒比肩,是個勁敵。”

  “銀牌”云云,相對“金牌”而言。

  當時的風氣,喜好給人起綽號。不但平頭百姓間會彼此有綽號相稱,包括軍中也常常會給出名的勇將起個能與之相配的外號。比如朱元璋麾下,常遇春因自稱“將十萬眾可橫行天下”,因此便被軍中稱為“常十萬”;又已經陣亡的花云,因狀貌魁偉,面黑如鐵,被人稱為“黑將軍”。

  再比如關中張良弼的軍中,他有一弟名叫張良臣,驍勇善戰,軍中呼為“xiao平章”。鄧舍的軍中也有類似,就拿佟生養來說,因是鄧舍的義弟,兼且亦然勇敢能戰,很多的將士不也就因此而一樣稱他為“xiao平章”么?

  張良弼軍中又有一將,極其勇猛,號為“金牌張”,這倒是與察罕軍里的“銀牌任亮”又有類似之處了。姬宗周說道:“任亮善戰,能攻會守,端得察罕帖木兒手下一員驍將。大人,他率前鋒離我城已不足百里,且俱是騎兵,按其腳程,最多到明日午時就能來我城下。…,計將安出?”

  薄暮時分,夕陽西沉。

  平原上有許多的村落散聚,星羅棋布,一道道的炊煙四處升起。圍繞著炊煙和村落,是一塊塊的農田。此時看去,一副靜謐的落日夕陽圖。

  羅國器按轡觀望,但他看的不是農田,也不是村落,而是遠處高地上的那兩處營壘,紅旗映照斜陽,遙相可見。一條溪水從中流過,遠望如帶。

  他出神地看了會兒,到底營壘處在農田、村落的包圍中,一陣晚風吹來,樹木和草叢起伏,不免現出三兩農人,或荷鋤而歸,或驅趕牛羊返家,笑語聲與驅趕聲隨風四散,這安靜且悠閑的景象也一一落入他的眼中。

  “軍令:命棣州城外的村民悉數入城。凡牛羊、糧食等物,沒有收攏完畢的,繼續收攏,也都必須要全部納入城中。爭取在明日早晨前,把這一切都做完。堅壁清野。務必做到半粒糧食、半頭羊都不要留給韃子!”

  親兵中有人高聲接令,兜轉馬頭,快馬加鞭,飛騎趕往城中傳令。

  “軍令:命城外兩營進入緊急警戒狀態。若有物資等等不足、還需要補充的,立刻報給城中軍營。無論是要什么,都盡最大的努力去滿足他們!”

  親兵中又有三人接令,分別催馬,兩個往城外營壘中去,一個朝城中軍營去。

  “軍令:命城內各軍立即做好戰斗的準備。給他們兩個時辰的時間,兩個時辰后,本官要親自登城檢查。有未能按時備好者,斬!”

  “軍令:命城內各級府衙迅速做好協助守城的準備。原先已經備下的民夫們,要求至遲在午夜前,必須都集合完成。凡已寫在花名冊上的名字,一個都不許不到!違令者,不管是官吏、紳士,或者百姓,一概問斬。”

  “軍令:等城外的村民入城后,立即關閉城門。無有本官手書,任何人禁止私自出入,違令者,斬!”

  “軍令:豎本官將旗,立在城頭之上。敲響戰鼓,通知全城,韃子即將來犯,從此刻起,城中將按軍法行事。有無故擾亂者、有散播謠言者、有趁機為亂者、有不從軍令者,上從本官起、下至庶民等,悉數問斬!”

  隨著他一疊聲的軍令傳下,親兵隊中不斷地有人大聲接令、飛奔而去。

  “姬大人,這就請入城中吧?”

  短暫的停頓后,羅國器的軍令暫時告一段落。

  一行人接著打馬前行,但早先因為城外營壘及時竣工的喜悅,這會兒卻都不翼而飛,每個人的面容都十分嚴肅。城池巍峨,漸近在眼前。走入城門前,羅國器和姬宗周不約而同地同時轉首,朝身后遠遠地望了一眼。

  遼闊的碧野盡頭,一輪紅日正慢慢西沉。

  宿鳥歸巢,掠過暮空,聲聲的鳴叫似乎安閑,卻又仿佛凄涼。風好像變大了,帶點濕意,云層聚集,恍惚如陰雨欲來。羅國器和姬宗周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的眼中,他們都讀出了這樣一句話:“夜,就要來了。”

  不但夜來了,而且夜雨也來了。

  一陣陣的雨點,細碎、綿密,悄悄地闖入孟夏的夜晚,淋濕了庭中的梧桐樹,一葉葉、一聲聲,點點滴滴,落在空空的階梯上邊,好像淙淙的細語,又好似抑郁而固執地傾瀉。時有涼風過,發出一陣“沙沙”響聲。

  金陵,吳國公府。

  偌大的府院沐在雨中,華燈初上。府西邊有一座小樓,樓閣上燈火通明。此時,正有兩個人在說話。一個是陳遇。另一個則年約三十多歲,身材魁梧,姿貌雄杰,大約是因為常年曝曬在日光下的緣故,面色黝黑。

  此人的容貌雖說不上英俊,但是鼻梁挺直,下巴飽滿,十分的英氣逼人。并且按照相書的說法,下巴是“地閣”,凡是“地閣”飽滿的就是官相之人,這個人的地閣尤其雄奇,實在“妙不可言,貴不可測”。他并非別人,正是如今的金陵之主,安豐朝廷小明王親封的“吳國公”朱元璋。

  “中行先生已經見過方從哲了。從哲號稱‘海東辯士’,不知道其人真實的能力究竟如何?”

  “‘盛名之下無虛士’。臣觀其人,年紀雖輕,但思維敏捷、辯才無雙。孤身入我金陵,獨對滿堂的江南名士,竟能從容自在,半點不曾有畏懼的模樣。臣觀其膽,乃大于天。鼻息所沖,上拂霄漢。真人杰也!”

  朱元璋微動神色,笑道:“不過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子,卻居然能得到先生這樣的稱贊!如此說來,此人的確是一個人才了。他的哥哥希哲,現為我幕府參議。若是把他兄弟兩人相比,以先生看來,孰優孰劣?”

  “使希哲居廟堂之內,能治人以興國;使從哲奔走諸侯,能言辭以滅國。”

  方希哲的長處在治理百姓,如果他的才干能得到發揮,可以使國家興盛。方從哲的長處在“辯才無雙”,如果用他來奔走各國之間,能僅僅憑借言辭就足以滅亡敵人的國家。這一句稱贊比剛才的那句稱贊更為加大。

  朱元璋動容,問道:“較之孫伯融如何?”

  孫炎孫伯融,在堂上和方從哲辯論時,范常曾經提過此人的名字。在金陵群臣之中,若論“辯才”,孫炎可稱翹楚。

  陳遇答道:“伯融辯才,夸夸其談,文章錦繡,如瀑布奔下,令人目眩神搖,惶惶汗出如漿,不知所以回答。而從哲論說,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如疾風驟雨,令人狼狽失措,惶惶汗不敢出,亦然不知所以回答。譬諸寶劍,伯融乃世之干將,鋒芒畢露。從哲則莫邪之屬,亦足稱名qi。

  “如果強要較之短長,則從哲或不知經濟,此不及孫伯融處;而孫伯融性格失之剛烈,是不及從哲的地方。”

  朱元璋本是在交椅上坐著的,此時聞言,不覺起身,說道:“能和孫伯融并列,從哲確實可稱人杰!”

  須知,孫炎乃是朱元璋手下極為合用的一個人,朱元璋對孫炎的看重甚至超過對陳遇等人的看重。時人夏煜后來形容孫炎與朱元璋的關系,寫詩說道:“我皇入金陵,一見顏色厚。高談天下計,響若洪鐘扣。”

  他不但極其善辯,一開口都是數千言,在他的面前,人人都怕和他說話;并且他“雅負經濟”,有治國安邦之術。在他請動劉基出山后,劉基這樣稱贊他:“開始以為我比你強,聽了你的議論之后,我哪里敢和你比。”此話固然有奉承的成分在,但卻也可以由此看出孫炎的能力以及他與朱元璋非常親密的關系。要不然,以劉基的自傲也不會主動地去奉承他。

  而此時陳遇居然說,方從哲能和孫炎相提并論,朱元璋又怎會不動容起身?他負手在室內踱步,低頭想了一下,問道:“方從哲既有這樣的才干,那么他來我金陵的目的,先生可問出來了么?”

  “先后有范常、楊憲以及臣再三試探,方從哲口風甚緊,只說燕王有書信給主公,卻一直不肯明言他是為何事而來。不過,依據之前的分析,加上臣的察言觀色,以臣料來,他應該必是為求主公救援益都而來的。”

  朱元璋轉回案前,取出了一封軍報,遞給陳遇,說道:“剛剛從大同送來的急報。數日前,李察罕已然逼和了孛羅帖木兒。他兩人已經在私下達成了和約。察罕所患者,只有孛羅和燕王而已。如今孛羅已俯首認輸,想必李察罕必會趁機集中全力、經略益都。察罕狠辣,若我所料不錯,至多十日內定又有軍報送來。不是李察罕馳援巨野,便必為李察罕兵臨棣州!不管這兩者是哪一個,益都肯定都將要陷入危險和困境之中了。”

  “主公的意思是?”

  “先前我與諸位先生商議,包括劉基在內,你們大部分人都認為我金陵不該去馳援益都。”

  “是啊!我金陵西有陳友諒、東有張士誠,兩面強敵,現今自顧尚且不暇。若是因為燕王的緣故,在此時此刻貿然出軍河南,對我金陵實在有百害而無一利。察罕軍強,若益都敗,則是我金陵平白又惹一強敵,必將陷入三面受困的窘地。而即便益都獲勝,得利最大的仍是益都,我金陵至多得到一點點的微薄小利,和主公冒的風險相比,委實不成正比。”

  “對此,我深以為然。但是,現如今的局勢卻又不同了。”

  “有何不同之處了?”

  “察罕已經騰出手來,可以全力對付益都。燕王力孤,定難為對手。如果現在益都落敗,就不再只是‘落敗’的問題,而很有可能會被察罕趕回海東。燕王若去海東,則山東必為察罕有。據有山東,察罕便可以下窺淮泗、江南。當其時也,我金陵又和陷入三面強敵的窘地有何不同?”

  “然則,主公何意?”

  朱元璋深蹙眉頭,說實話,他也還是猶豫未決,并沒有下定最后的決心。小樓一角,雨聲正酣,從閣子里望出去,見窗外的夜雨朦朧如紗。閣樓后邊,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樹葉茂密,掩映后窗,被涼風搖動,淅淅瀝瀝地振下一陣葉上的積雨,混入雨中,有些落入閣內,更增三分涼意。

  他喃喃說道:“唇亡齒寒。”

  唇亡齒寒的道理人人懂得,這一場夜雨直從金陵,經過益都,一直下到了南高麗。

  夜雨聲聲,益都城內,燕王府中,鄧舍披衣從書房中走出,手里還拿著一本《孫子。他剛才本來正在秉燭夜讀,忽然聽到了雨聲,不覺心有所動,好像想到了什么事情,但又抓不住、記不起,恍然若失。

  他隱約記得,似乎很久之前他曾經有過類似的悸動,好像是在鄧三陣亡的前一天?又也許是在當年雙城被圍的前夜?他費力地從記憶中搜索,但因時隔日久,卻怎么也無法清晰地回憶記起。

  雨水打濕了他的衣服,府內安安靜靜。

  他舉首望天,驚奇地發現,夜雨綿綿里,黝黑幽暗的夜空中,透過云層,竟還有幾點星光閃爍。這樣的天象真是罕見,象征或代表了什么呢?街上的更鼓聲遙遙傳來,已快到三更。他想道:“不知棣州的布防怎樣了?”

  書房中傳出了一個清柔的聲音:“殿下,院中風雨,你不要站得太久了。快些回來,暖暖身子吧。”紅袖添香夜讀書。這說話的人是續阿水。

  鄧舍應了聲,卻不就回房,而是就近走到院中一個宿衛的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頭,取下外衣,幫他披上,笑道:“夜雨風冷,不要著了涼。我已吩咐膳房,叫給你們熬了姜湯,等會兒便能送上。…,多喝點。”

  那個宿衛熱淚盈眶,說道:“多謝殿下!”

  鄧舍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么,轉身回入房內。

  在走入房門的時候,他又不經意地回頭,往東邊的夜空上看了一眼。那里,正是星光閃爍的方向。但鄧舍此時或者還沒有意識到,那里,也正是南高麗的方向。

  南高麗,漢陽府。

  據鞠勝無意間在路上的聽聞,似南韓將有異動。姚好古不敢大意,在聞訊的當天,便就密令府衙,并且通知了通政司,動用大批的人手,開始暗中的調查。在他的親自督促下,當晚,通政司就得到了第一份的情報。隨后接連兩天,一份一份的情報連續不斷地送來。事情逐漸露出了眉目。

  鞠勝在路上聽到的只是一句話,而且還是他的一個下人去鄉間討水時聽到的。當時說話的是兩個人,都是高麗人,村民打扮,但他們的樣子卻一點兒不像長期務農之人,倒和落難的貴族子弟有點相像。

  那下人聽到的那句話是年長者說給年輕者聽的,說的是:“約定五日后,趁夜入漢陽。”現如今,只不過才過了兩天,這短短的十個字,已經被擴充成為了上萬字的情報內容。

  “經初步調查,目前可以得出總結。近日來,漢陽府的城內城外聚集了不少的前高麗舊朝時的貴族子弟。這些人有的是從南部沿海來,有的是從前高麗舊王京來,還有的是從平壤等地來。粗略計算,人數約有百數十人。或者偽裝成村民,或者扮作商人,有些則光明正大、以探親訪友為名,堂而皇之地出入漢陽。在漢陽府內,也有些許的土著和他們保持聯系。他們具體的上司、負責人還沒有查出,但有一條應該確定無疑。”

  “是什么?”

  “百數十多前高麗的勛貴子弟,無緣無故聚集漢陽,行蹤詭秘,不是圖謀生事,便就定為陰謀作亂!”

  方補真霍然起身,面色驚變,問姚好古,說道:“大人,若這些人果真是為作亂而來,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貴族子弟,在漢陽很有些影響。如果應對有誤,定然不免變成大患!請問大人,咱們該如何應付?”

  細密的夜雨下個不停。

  姚好古等是在一個密室中聽的通政司匯報。燭光黯淡,燭影搖曳。時而映照在穩坐主位的姚好古臉上,方補真看到他面沉如水、波瀾不興;時而映照在立在椅側的鞠勝臉上,方補真看到他似笑非笑,帶著點輕蔑。

無線電子書    蟻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