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三三八 喋血喜申衛3

  正文三三八喋血喜申衛3

  正文三三八喋血喜申衛3

  三三八喋血喜申衛3

  (進入這個月,成績變得很差,果然是因為更新少的原因么?還是什么別的?

  感謝陳起雄兄弟一如既往的支持。

  另外,‘斷云殘天’兄臺,你在群里罵我,我把你踢出去了,你跑到書評區里罵我又讓我禁言刪帖,于是你又跑到貼吧里去罵我,這回我是沒招兒了,你贏了。

  我就納悶兒了,您就這么閑啊?)

  方陣開始慢慢的散開,隨著隊列的展開,鼓聲越發響亮,在急如雨點響若雷鳴的鼓聲中,明軍開始慢慢突進,明軍將領們紛紛跨上馬,在親衛的護衛下,前去指揮自己的部隊。

  阿敏沉著的發布著命令:“床子弩準備!”

  士卒們將床子弩拉開,又是上了大箭。

  “拔刀!”

  陣前的明軍將領紛紛下達了命令。

  此時已經是上午最熱的時候,正是盛夏,毒辣辣的陽光灑了下來,照在人的身上,大明士卒已經全部拔出了腰間的鋼刀,高高舉起。

  陽光灑在雪亮的刀刃上,反射過去。

  喜申衛坐北朝南,明軍從南往北攻,所以鋼刀上反射的陽光,立刻是照到了喜申衛的城樓上,若是一道兩道還好些,無數道亮光一起照過來,城墻上的女真將士立刻感覺到面前只有白晃晃的一片。眼中一陣刺痛,不由自主的便是流下淚來,什么都看不到了。

  這一刻,不知道多少女真士卒都是捂著眼睛流淚。

  城墻之上,痛苦的叫聲響成一片。

  阿敏大驚,沒想到明軍還有這一手,他眼睛也被照的一陣刺痛,但是他還是強忍著眼中的痛苦,大聲命令道:“聽我號令,床子弩發射,發射!”

  按照他的推斷,現在明軍肯定已經是接近到了千米之內了。

  他不住下令,他身邊的幾十個親兵也隨著他的命令,大聲再向其余的將領和士兵轉達,一聲聲軍令不停的飛快傳達,使得城頭女真因為突然局面的變化而亂掉的軍心稍微穩定了下來。聽到他的命令,床子弩的操控射了。

  上百根弩箭向著城下射去,這一次面對著明軍的密集戰陣,床子弩立刻就展現出了這個時代作為巨弩巔峰的巨大威力。

  有人被整根巨弩穿透,在胸口砸出來一個人頭大小的血窟窿,狠狠的釘在地上;有人被擊中了腦袋上,整個大好頭顱就像是被一腳踩爆的爛西瓜一樣,立刻粉碎,雪白的腦漿和著鮮紅的血水,四處激射而出;還有人被擊中了大腿,大腿立刻就是被打成了兩截,整個人躺在地上,血流如注,一時不得死,又無力掙脫,只得在血水中發出一聲聲凄歷的叫喊。

  而陣型密集所帶來的更加嚴重的后果就是,往往這巨弩在射穿了一個人之后,余勢未竭,又是狠狠的打在身后人的胸膛腦袋上,又是造成殺傷。

  床子弩,中華文化的智慧結晶,中原五千年戰場上軍事器械發展的一個巔峰,自從宋朝時候發明了這種巨弩之后,就一直是戰場上最具有威懾力的武器。它的殺傷力,甚至超過了初期的火炮,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火藥武器的普及和發展。

  大明朝自從廢止火器以來,便是開始大量制造各種強弓巨弩,其中床子弩就是一個發展的重點。這數十年中,大明朝兵部的軍器局也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床子弩,布置在了北至喜申衛,南到安南,西到哈密衛的大明邊陲的各個堅城要塞之上。這些巨弩,對于周遭的惡鄰們,是一個極大的威懾和威脅。

  床弩制作對于技巧的要求相當的高,而且需要的材料也是要精挑細選的,更是需要極有經驗的老匠人主持才能制造好,而這些因素,周圍這些國家一個都不具備。所以他們都沒有這等戰爭機械,若是攻城,每次都會在遠程被大明壓制,造成大量的殺傷。

  但是今天,大明朝制作的床子弩,卻是被用在了自己人身上。

  床子弩不停的擊發,鮮血四濺,慘叫聲聲。

  而這時候,隨著明軍陣營中出現死傷,反光就變得不是那么密集,再加上女真將士們這一會讓的功夫,也是適應了許多,現下又是能看的真切下面的明軍士卒了。

  但是總體來說,明軍的目的達到了,因為他們利用女真軍無法視物的這一段時間,已經是成功逼近到了二百步左右。

  這里,床子弩起到的作用已經不大了。

  阿敏絲毫不慌亂,高聲命令道:“踏張弩,準備!”

  踏張弩,是大明朝制作的另外一種利器,無論是守城還是野戰,都是極為的便利。

  這種弩,是單人使用弩箭的一種,和神臂弩類似,不過力道比神臂弩大了很多,在史籍中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蹶張弩。

  大明《武備志》稱之為腰開弩,“力弱者用蹶張,力雄者仍用腰開”。這是單人能夠使用的彈射力最大的弩,再要是大的話,就是多人使用的,用車架固定,絞索拉開的巨弩了,比如說床子弩。

  踏弩至少在戰國末期就已出現,秦軍曾經大規模的裝備踏弩,一個軍隊之所以能夠強大,除了要有絕強的戰法,還必須要有一種威力大的新型武器作為輔助。

  戰國時期天下好弩都出自韓國,就像是歷史上的那些名刀名劍一樣,巨弩也有不少是很有名的,不如說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等強弩,皆射600步外!六百步,便是一千數百米,要知道,這可是單人使用的弩!這樣的射程,幾乎和現代步槍相差無幾了!

  這些有名的弩,都是踏張弩。

  漢代的弩有一石至十石等八種,最常用的是六石弩。最初弓弩手用臂開弩,稱臂張弩。以后有蹶張弩,用一腳開弩;后來又有踏弩,用雙腳開弩。蹶張弩五石以上石,腰開弩七石以上。

  踏張弩的弓力大約在三百斤上下,比神臂弩大一些,射程也更遠一些,有效射程達到了二百步。明季,一步五尺,一尺約等于后世的零點三二米,二百步,也就是三百二十米。

  不過踏張弩的威力如此之大,也有一個缺陷,就是發射時候,必須手足齊用才行。

  等待明軍稍稍近了一些,差不多到了二百步外之后,阿敏下了命令:“踏張弩,發射!”

  女真士兵們動作起來,他們站在城墻垛口上,將身平坐地上,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腳掌俱揣入拇內,緊接弩劈,撬上腰鉤,鉤住弩弦。兩手拉腰鉤索,兩腳掌往前一蹬。劈體往后一倒,一齊用力,其機自起,掛住釩構。

  然后扣動了機括。

  喜申衛中,這樣的腳踏弩,足足有五百張之多。

  一時間,無數的箭矢在半空中發出尖利地巨嘯,鋪天蓋日,向著越來越近地明軍射去。

  “舉盾!”明軍將領們嘶聲喊叫著,士卒們都是舉起了左手拿著的盾牌。

  無數的盾牌瞬間構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防線。

  但是踏張弩帶來的力量,不是盾牌可以輕易抵擋的。

  數百支弩箭狠狠的釘進了明軍的陣列之中,頓時,就在這一瞬間,整個明軍的前排將士,好象被一支看不見的巨手按住了一般,齊涮涮地趴伏在地。尖銳的弩箭從他們的斜上方射來,以一個無法抵擋的角度和巨大的力道,狠狠的刺穿了他們身上的棉甲,將他們的身體刺穿。鮮血四處飛濺,在巨大的力道作用下,弩箭又是帶著他們的身體貫到了地上,尖銳的箭尖甚至釘進了地里。

  就像是被齊齊割倒的一茬兒麥子,這些士兵重重的砸在地上,激起了一片塵土飛揚,但是下一刻,塵土就消失不見了,因為地面,已經完全被鮮血給浸濕了。

  因為要攻城的原因,一次性投入的軍隊數量少了毫無用處,只能是送給敵人去殺,而投入的人多了,則不可避免的陣型就要變得密集起來。城頭上灑下來的密集箭雨對速度遲緩而又密集陣型的步兵團隊,卻是起到了極大的殺傷做用。

  只是城下地這支軍隊,卻是大明朝的京衛,是整個大明朝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士卒,而這六個衛六萬九千人,更是京衛中的佼佼者。歷次邊境有敵情,國內有叛亂,都是他們出征平叛,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士,見慣了鮮血和死亡。袍澤的死亡,鮮血的四濺,對他們并沒有太大的震攝做用。

  他們腳步不停,一直向前,同伴倒下,陣列中出現了缺口,后面的人就默然向前,頂替了對方的位置。哪怕是身上中箭,只要傷的不重,并沒有危及生命和影響前進,這些軍人也會咬著牙折斷箭桿,繼續踏步向前。

  明軍的精良裝備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為京衛,天子親軍,他們得到了各方面的優先供應,有著整個大明朝最為精銳的制式裝備——當然,那些世代大將勛戚的家將不算在內。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穿著厚厚的三層泡釘棉甲,雖然大夏天的穿著厚厚的棉甲已經是把他們給熱得汗流浹背,但是跟保命比起來,熱一點兒也就不算是什么了。他們手中拿著的盾牌都是那種大約有一尺半直徑的小圓盾,是用厚實的榆木制成的,外邊包裹著一層大約三分厚度鐵板。

  雖然并不能完全擋住弩箭,但是棉甲和圓盾,多少也可以阻擋一下弩箭,至少可以減少一下傷亡。

  在這一輪踏張弩的齊射中,明軍至少戰死了三百人以上,若是只穿著胖襖,沒有盾牌的一般內地衛所軍,估計這個數字會上升到五百左右。

  又是經歷了三輪射擊,在付出了千余人死亡的代價之后,明軍終于逼近到了距離城墻只有三十步的距離。

  三十步,五十米。

  在距離還有四十步的時候,阿敏就已經傳下了命令,城墻上面的所有女真將士,都是取出背后的大弓,張弓搭箭。

  由于女真的游牧漁獵生活,注定了部落中的成年男子甚至是半大孩子,都是出色的射手,這些女真士卒在從軍之前,就都是森林中草原中活躍的獵手,他們箭術精強,只要稍加訓練,就是出色的箭手。

  中原以外的惡劣的生存環境,是周邊民族的劣勢,也是他們的優勢所在,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這些游牧民族們,在關鍵時刻,所有人都是英勇善戰的戰士。

  女真人和他們幾百年前縱橫中原的老祖宗們一樣,用的都是硬弓大箭。他們的弓,比一般的明軍使用的要長出一半兒還要多,而且用的箭也更長更粗。這種大箭,威力很大,甚至可以射穿大型野獸的頭骨,但是卻不能及遠,有效射程都只在五十步以內。

  所以等到了的明軍逼近到了三十步的時候,阿敏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女真士卒們都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了,他們一腳跨在垛口上,然后每個人身邊的垛口下面,都是用土堆起來一個小土堆,上面插了十余支箭。這樣的話,他們只是要射擊完畢,手往下一伸,立刻就能抓到箭,重新拉弓上箭。不要小看這一個小小的設計,這樣的話,可以使得射擊的速度提高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說,假如本來只能射出三支箭,有了這個東西之后現在可以射出四支箭。一個人,一支箭,一條命,而城墻上的女真士卒,何止上千?

  聽到阿敏的命令之后,所有的女真士卒都是松開了手中的弓弦。

  仙嗡仙嗡的聲音瞬間響徹喜申衛的上空,鋪天蓋地的羽箭向著下面的明軍籠罩過去,這一次箭雨的規模遠遠超過了之前兩次,就像是烏云一般,遮天蔽日的籠罩過來。

  明軍最大的考驗來了。

  各級將領們揮著胳膊,拼命的嘶聲叫喊著:“舉盾,舉盾!”

  箭雨瞬間落到了明軍的陣列之中。

  幾乎是在一瞬間,就帶來了大量的死亡,足有四尺多長,接近小指粗細的大箭帶著巨大的動能呼嘯而來,有的士卒被射中了腦袋,羽箭甚至能釘透頭蓋骨,從腦后透出來;射中胸口立刻就會狠狠的鉆進去,而若是被射中胳膊,甚至整個胳膊都會被打掉,飛落出去。

  盡管明軍已經舉盾了,但是這種圓盾畢竟不是那種可以將全身都防護的嚴嚴實實的巨盾,羽箭還是從身體的各個部位釘進來,刺進身體。

  這一輪齊射,給明軍帶來的打擊是空前的。

  之前無論是床子弩還是踏張弩的射擊,雖然都是聲威赫赫,但是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威懾,而非是帶來巨量的死亡,因為這兩種精密昂貴的機械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數量太少了!床子弩不過是百張,踏張弩也才五百張而已,而城墻上的女真士卒有多少?

  喜申衛面南的這一道城墻,長有五里,上面的女真士卒,至少有六千人!六千人,六千張強弓!六千支大箭!

  都是殺人,其實還是這種武器比較實在。

  假如每一箭都能射中敵人的話,這一次射擊,就會帶來六千人的傷亡。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就像是后世熱兵器時代幾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往往要幾百顆子彈才能殺死一個士兵那樣,女真人的箭雨也不可能每一個都帶來死亡,不過,也不容小覷。女真素來以騎射甲于天下聞名,他們射擊又狠又準,這一輪箭雨,給明軍帶來了超過三千人的傷亡!

  明軍的陣型立刻出現了一個個參差的缺口,不知道多少士卒都是痛苦的倒在地上,呻吟著,慘叫著。

  不過整體陣型并未散亂,各級將領一道道命令下達,明軍士卒們豎起了高高的云梯,便是向著城墻的方向加速狂奔。

  這幾日在喜申衛城下,明軍也打造除了不少云梯這種最簡單的攻城器械,畢竟不可能靠著人力去攀爬城墻吧?

  除了松花江沿岸的河谷及其兩側都開墾出大片的良田之外,關外地區,有的是密林,這幾日間,明軍取了林中大木,造出上百架云梯,格外的高大堅固。在頂端還帶著鐵鉤子,可以勾到城墻上以作固定。

  三十步,女真兵又是射出了三輪箭雨。

  到現在為止,攻城的六萬九千部隊,已經傷亡接近兩成了,大約還剩下五萬五千多人。

  觸目驚心的巨大傷亡!

  但是終于,沖到了城墻之下啊!

  在這一刻,數萬大明胸腔中齊齊迸發出來一聲吶喊,似乎要將胸中的悶氣,一口吐出。

  終于沖到了城墻下面,大明將士們一邊用盾牌格擋著上面落下的箭雨,一邊將云梯靠到了城墻上,云梯頂端的鉤子結結實實的鉤在了城墻的垛口上,尖端的鐵鉤甚至都刺進了城墻中去。

  隨著云梯架起來,數萬大明將士又是嘴里發出嗷嗷嗷的瘋狂叫喊,沖在最前面的大明將士,把盾牌一扔,把腰刀銜在嘴里,然后手腳并用的順著梯子往上爬去,一個上去,后面立刻就跟著一個,云梯上面立刻布滿了士兵,粗大的木料也發出了不堪重負的呻吟聲。

  在長達四五里的這一大段城墻下面,無數人開始沿著幾百架云梯瘋狂向上,如果從遠處看,就仿佛是一大堆的螞蟻,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無邊無際,有如潮水一般,向著城頭席卷而去。

  大明士兵的紅色狂潮,向著幾乎要把喜申衛給淹沒。

  遠處觀戰的徐鵬舉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在他看來,攻打喜申衛,難就難在如何接近城墻,只要是到了城墻底下,拿下喜申衛還不是手拿把攥輕而易舉的事兒?

無線電子書    正德五十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