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六章、大年初一

無線電子書    晴兒的田園生活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這本該全家團圓的時刻,子晴卻在一個陌生的時空和一堆原本陌生的人享受著團聚的歡樂,前世的父母要怎么辦才能減輕他們的思女之痛?

  誰能告訴她?

  這一晚,子晴在不斷響起的爆竹聲中似夢似醒,卻又清晰地看到了前世的父母,囑咐她好好生活,說只要知道她過的幸福,無論在哪個時空,父母都會欣慰的,因為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當父母的身影逐漸模糊時,子晴失聲痛哭,大喊“爸爸,媽媽”,冥冥中有一股力道拂向她,“回去吧,他們會一生衣食無憂,健康長壽的。”

  “晴兒,你怎么了,做噩夢了嗎?晴兒,你醒醒,晴兒。。。”

  子晴被推醒了,睜開眼睛,子福正焦急的抱著她,呼喚她,“沒事啊,晴兒乖,不怕的,大哥在你身邊呢。不怕,晴兒。”

  迷迷糊糊中,子晴把子福當成了上一世的大哥,一把抱住了他,哭了個稀里嘩啦,倒是也知道怕把別人吵醒,沒敢大聲,子福一直輕輕地拍著她的后背,在子福的呢喃聲中子晴重新入睡了。

  一夜好眠。

  再次睜開眼睛,子福已經穿好新衣服了,并把子祿和子晴的新衣褲都拿過來了,要給子晴穿上,子晴的心結已解,定下心來做一個五歲孩童,所以把手伸出來,笑嘻嘻地看著子福幫她穿衣服。

  子福見此大松了一口氣,摸摸她的頭,“晴兒怎么這么開心啊?”

  “嗯,因為今天過年,因為大哥對晴兒好。”

  “晴兒真乖,那晴兒要不要對大哥好啊?”

  “要,晴兒要對爹娘好,要對哥哥們好,還要對弟弟好。”說完,子晴用實際行動親了子福的臉一下,子福愣了一下,子祿也過去親了一口,三人哈哈大笑。

  三人穿戴好了一起進入沈氏的房里,子晴看到地上有一個稻草編織的圓墊子,叫蒲團,估計是準備磕頭用的。

  果然,子福先跪了上去,“子福給爹娘拜年,祝爹娘健康長壽。”

  沈氏給他一個荷包,“也祝我兒學業進步。”

  曾瑞祥在一旁點點頭。

  子祿和子晴依樣做了一遍,連子壽也學了一遍,每人拿到一個荷包,子晴一看布料雖然不是頂好,做工倒也還算精致,不知阿娘什么時候做的,準是又點燈熬夜了。

  看過自己的荷包,子晴把子壽的荷包糊弄了過來,打開一看,也有五枚銅板。

  沈氏解釋道:“娘知道你們幾個都懂事,也很貼心,這銅板是你們自己掙的,所以娘今年多給幾個,希望咱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說完,曾瑞祥開口了,“走吧,時辰不早了,該給爹娘磕頭了,一會還要去祠堂擺酒,今天要給子喜上家譜。”

  于是,一家人到了前房,老爺子和田氏坐在廳堂的主位上,等著子孫的跪拜,先是曾瑞慶一家,然后才是子晴一家,再是兩個姑姑,田氏用紅紙包了一堆紅包,孫子輩的磕完頭站起來就隨手給一個,子晴退下來打開一看就一個銅板,子萍的明顯多,她也打開了,是五個銅板,并朝子晴顯擺了一下。

  原來田氏為了平衡關系,兩家得的一樣多,不在孩子多少。

  倒是沒看出姑姑們的紅包有多少。

  接下來,子福帶著弟弟妹妹向曾瑞慶和周氏拜年,仍是跪拜,也得一個銅板。同理,沈氏也給了子萍五個銅板。

  夏玉、秋玉因為未婚,不需要跪拜,所以也不需要給紅包。

  折騰完這個,一家人開始吃早飯,早飯很簡單,兩樣菜,一樣豆腐一樣大菜(就是一種青菜),寓意新年伊始,會發大財也會福氣多多。

  吃完飯,曾瑞慶和曾瑞祥帶著子福、子祿出去給街坊和村里的人家拜年,老爺子和田氏在家接待來客,人來人往的,進門雙手抱拳,嘴里念著“恭賀,恭賀啊。”

  人人進門都是這一句話,田氏看有小孩就給抓一把花生瓜子什么。

  子晴看沒什么新意,就回房依舊看孩子。

  突然,一陣鞭炮鑼鼓聲響起來,子晴急忙出了房門,原來是村里的舞龍隊來了,堂屋太小,根本耍不開,龍頭先進來,后面的跟進來轉了一圈,等龍頭出去時龍尾還沒能進屋,田氏封了個紅包恭送。

  這邊剛走,蕭秀水就過來找子晴去看打龍燈、舞獅子,說還有劃旱船的,子晴也想去見識一下,就把子喜托付給夏玉了,然后蕭秀水就拽著子晴的手跑出去了。

  兩人來到街里的空地上,發現圍了一大圈的人,外圍根本什么也看不到,子晴只看到一堆黑乎乎的大腿,好在她個小比較好擠,兩人鉆來鉆去總算擠進去了。

  進去一看真是鑼鼓喧天,龍騰獅躍,跟子晴上一世電影電視看的一樣,舞龍舞獅子的大都有點真功夫,身手靈敏,上竄下跳的,場地里擺了好多凳子,也有桌子,桌子上還擺著凳子,長龍和獅子斗來斗去,一會跳上凳子,一會跳上桌子,甚至還能一下蹦上桌子上的凳子,子晴看得心驚肉跳,四周一片叫好聲。

  大概半個多小時過去,他們下場休息,換了一艘旱船出來,旱船是彩紙糊的,六個小媳婦打扮得花紅柳綠,船頭、船尾、中間各兩人,手握木漿,邊劃邊唱,唱的大概是當地民歌,子晴以前也沒聽過,只是覺得調還怪好聽的。

  不一會旱船下去又換一個男的樵夫出來,女的背上個大大的蚌殼,一張一合的,兩人對唱,大概是歌唱一種原始的愛情吧,子晴也沒大聽懂。

  這一圈看下來估計一個時辰左右,子晴惦著家里的小四,阿娘要忙著準備祠堂的酒席,根本顧不過來,便拖了蕭秀水往外鉆。

  回到家子晴還是很興奮,嘰嘰喳喳地跟夏玉學了一遍,夏玉說秋玉帶著子萍也出去玩了。

  本來子晴還想跟著去祠堂見識小四入族譜的儀式,畢竟以前沒有看過。

  可惜,這里嚴格禁止女子入祠堂,子晴只好作罷。

  不一會老爺子帶著族里的堂叔來家里幫忙做菜、傳菜,曾瑞祥抱著小子喜去祠堂,子福提著個籃子,里面是紅蠟燭和爆竹,沈氏跟過去了,子晴趕緊跟上。

  可惜,離祠堂大門還有五六米遠沈氏就站住了,子晴也只能站在外面瞅一眼,祠堂里有個天井,周圍擺了幾桌酒席,不一會儀式就完成了,子福送子喜出來,沈氏在外頭接過孩子就回家。老爺子他們一直等酒席結束東西歸置好了才回家,彼時天已經擦黑了。

  年也算過完了。

無線電子書    晴兒的田園生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