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3章 金牌保鏢

無線電子書    史上第一暴君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南陽?”

  駐軍南陽,就意味著朝廷方面已經做好了隨時進軍荊州的準備,黃月英這一輩子好歹也算是荊州人,童年也是在荊州度過的,要說沒有感情那絕對不可能,她現在有點擔心戰火會讓自己的老家變得滿目瘡痍。

  不過想一想后,又覺得不會那么糟糕因為朝廷軍的戰力比荊州以及孫策那邊都高很多,也許真參戰了反而可以避免荊州生靈涂炭,在最短的時間內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就把一切都解決了。

  實際上朝廷若真要動手,無論是劉表還是孫策都不可能抵擋的住朝廷軍的進攻,劉軒始終不肯動手,無非就是讓他們兩家先互相禍害一番。

  而根據劉曄探聽來的情報,事情也在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著。

  時間進入到了夏末的時候,孫策軍用了一次外人難以打聽到具體過程的奇襲攻破了江夏的城門,同時一千戰力驚人的精銳兵卒直接就將江夏城中的抵抗力量清剿一空,太守黃祖更是被孫策抓了個正著,然后當場斬殺。

  黃祖的家人也沒逃了,基本上都被孫策殺了個精光,可以說荊州黃氏在黃祖這一脈算是徹徹底底的斷絕了。

  不過斷絕就斷絕了吧,這正是劉軒希望的。

  而得到了江夏的孫策軍開始將目標鎖定在了江陵。

  江陵要是得到,那么荊州將被割裂開來,以長江為劃分的荊州南部郡縣將徹底脫離劉表的掌控,而且受到攻擊后劉表也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救援,能否防御住孫策的進攻就只能靠他們自己了――不過防守住的可能實在太低,就算是劉表本人都沒有抱以太大的期望。

  也就是說,劉表都已經基本放棄了荊州南部四郡了,他現在想的就是如何保證襄陽不被孫策打下來。

  當然,如果能保住江陵那就更好了,可現在看來希望不大。而更要命的一點,是自己的文臣武將都各懷心思:武將們還好,可以荊家以及蔡家為首的一群家伙,卻已經開始尋思一旦抵擋不住的話,是不是可以直接投降,因為這樣的話就不會威脅到他們在荊州的家族產業以及地位。

  畢竟,孫策就算占領了荊州,也需要靠他們這些本地勢力進行安撫和統治,再加上北面朝廷虎視眈眈,孫策也希望荊州盡快的安定下來吧?

  這群人算盤打的叮當響,就連劉表的夫人蔡氏都有意無意的說上一句:“何必要和孫策生死相搏?”

  當天晚上就惹得劉表大怒,狠狠的罵了她一番,不過劉表的這種舉動反而讓蔡氏對劉表生出諸多不滿來,進而導致蔡家在抵抗孫策軍的入侵上更加的不愿意出全力。

  這些消息,雖然并沒有直接打聽到,但零零散散各種各樣的信息匯集到了一起,基本上可以還原出事實的真相。

  劉軒在得知這些事情后,只是隨口說了一句:“劉景升命不久矣!”

  劉曄聞言閉口不做評論,而已經漸漸融入到劉軒圈子里的賈詡也是神在在的什么也不說,也就是稍微不怎么在乎形象的郭嘉嘿嘿笑了兩聲。

  倒是劉備長嘆一口氣:“可惜劉景升當世俊杰,毀在宵小之手!”

  說起來,劉備和劉表還是同輩,劉備也未嘗沒有與劉表結識一番的想法,原本看天子的安排,雖然劉表會失去荊州牧的位置,但他在宗室中的地位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動搖的,劉軒也準備將劉表安排入朝。

  當然,若是劉表不愿意也大可做一位閑散的宗親,快快樂樂的過完下半生。

  可如今看來,蔡家為了保全自己已經準備獻出荊州,而荊家明顯是和蔡家站在同一派。這兩家本就把持了荊州大部分事務,劉表治理荊州也是靠著這兩家中人。

  除去劉表,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什么,至于罪過?他們投入孫策帳下之后,哪里還會有什么罪過,就算有也是孫策來背。

  “真是好算盤!”

  可惜這兩家人絕對不會想到,就算他們跑到天涯海角,劉軒也不會放過他們。

  雖然他瞧劉表不怎么順眼,但劉表畢竟是漢室宗親,又是當今皇叔,朝廷認可的荊州牧,結果這兩家人說殺就殺了?可將漢室放在了眼中?

  冒犯朝廷冒犯皇室冒犯了劉軒,還想有個好下場?未免把事情想的太好了些。

  “荊家和蔡家,必須死!”

  一句話,決定了這兩家的未來,劉軒順便還下了一道詔令:“因為此事關系到宗親,所以需要請皇叔走上一遭!”

  劉備先是一愣,隨即就意識到了劉軒話中的含義。

  一般涉及到宗親的事情,就會由宗正寺卿出面進行處理,劉備身為中護軍本來是和這事情扯不上什么關系的,加上劉軒早就確定了中護軍的職權,連領軍打仗也輪不到劉備出馬。

  可這次天子指名道姓要讓劉備前去處理此事,而且還特意提到了此事關系到了宗親所以才讓他去,那么話中含義就非常明顯了――劉備接任宗正寺卿。

  目前朝堂上的宗正卿是劉艾,這也是一個老臣了,在宗室的地位也極高,不過這么多年下來年歲漸長,身體也越來越差了,眼見得朝廷一天一個模樣,劉艾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更重要的是,朝廷解決了北方事務之后,肯定要將目光轉向南方,而南方無論是益州還是荊州都是皇室自家人,劉艾不想看到那種場面,而讓他去處理劉表和劉璋的問題他又毫無頭緒,所以干脆眼不見心不煩,直接請辭回家養老。

  奏表前日遞上來的,劉軒沒有多考慮就準了劉艾之請,然后趁著今天這次機會將劉備接手宗正寺的事情給定了下來。

  這幾年來劉備在中護軍位置上勤勤懇懇,加上他為人處事極為圓滑,在朝堂上人緣也極好,當今三公之一的盧植又是他老師,所以莫說一個宗正卿,就算是更重要的位置或者一部尚書都是當得。

  得到升遷,并沒有讓劉備變得得意忘形,反而他意識到自己的地位提升后,責任也變得更大了。

  何況朝廷如今的情況,如果自己做不出成績來的話,能夠代替自己的人有的是。

  與自己同輩的人不談,就算更老一輩的諸如劉虞也可以忽略,就算小一輩分的也一樣有合適人選接掌宗正寺。

  旁的不說,當今陛下的弟弟陳留王劉協,這些年已經展現出了過人的才學,加上娶了廷尉伏完之女,在朝堂上也不是說沒有一點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聽說當今天子和自己兩個弟弟的關系也很好,誰也說不準哪天天子一時興起,就給自己弟弟封上一個官位。

  雖然說皇帝的兄弟是不可能入朝為官的,但那也要看是誰當皇帝,就面前這位,劉備也知道那些規矩對于當今天子來說和狗屁沒什么區別,只要他想他隨時可以將那些規矩給扔到一邊,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正尋思著,果然下一句就聽到劉軒吩咐自己:“對了,皇叔此番前往南陽,帶上弘農王和陳留王,讓他們出去走走多也能多長些見識。”

  心中暗道了一聲:果然來了!表面上卻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恭敬的應了一聲,只是提了個建議:“不過兩位殿下身份尊貴,此番出行恐怕得多帶些護衛。”

  劉軒對此也頗為贊同:“如今禁軍中空閑的將校極多,皇叔此行又是前往前線,多帶幾名得力之人也是應當的!”

  想了想,一時間也不知道派誰隨行合適,干脆就讓劉備自己安排:“至于帶哪些人…皇叔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劉備想了想,然后點了幾個名字:“張繡、趙云、朱靈、黃忠、甘寧!”

  五個人,其中張繡在上庸待了相當一段時間,對于荊州北部頗為熟悉,而黃忠更是荊州本地人。

  甘寧也在江夏黃祖那里效力過相當時間,可以說有這幾個人,劉備此行都不用怕對地形不熟悉了。

  至于剩下的朱靈,應該是看重了此人的統兵能力。

  劉軒對于朱靈了解不多,因為這人在演義中就是一個龍套,可是自打歸順朝廷后,曹操和劉備都先后對其能力表示過贊賞,所以劉軒也就對這人看重了幾分。如今劉備帶上朱靈,估計就是想任用和提拔,畢竟這一次出去再怎么樣也能劃拉點功勞回來的。

  趙云的情況與朱靈雖然不同,但卻有幾分相似之處。

  當年劉軒點名要讓劉備把趙云帶到京中,使得劉備想不看重趙云都不行,隨后幾年的相處下來讓劉備也對趙云的能力有了幾分了解。

  雖然趙云的統兵能力很一般,但個人武勇和那一身膽氣讓劉備很是喜愛,這一次就是想給趙云個機會好積累些功勛。

  另外,帶上趙云也有看重了其強悍的個人實力的原因,若真出了什么意外,想來兩位殿下也不會有什么危險――雖然兩位殿下也都修煉多年,但畢竟嬌生慣養的沒吃過什么苦頭,更沒和人廝殺過,誰也保不準他們兩人有多少戰力。

  這種情況下出于保險起見,還是帶個優秀的保鏢來的穩妥。

  只是劉軒暗中苦笑了一聲:“這趙子龍終究是逃不掉當保鏢的命!”

無線電子書    史上第一暴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