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007、權力面前

無線電子書    教育局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本書名看最快更新[第3章  第三卷局長之路]

第113節  方圓簡直無語了。剛剛以為孔雙華有了很大的進步,怎么轉眼間就說出這么二的話來?即便是心里這樣想,也不能直接說出來啊!方圓真地有點擔心,余聿和寧欣欣會有什么過頭的言語,方圓都不知道是該幫孔雙華,還是主持正義替余聿和寧欣欣說話。孔雙華是絕對不應該說這樣的話的。

  但讓方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余聿竟然低聲下氣地開口:“孔老師,您批評得對。確實是我和寧欣欣做得很不好,沒有照顧好方校長。我也沒能盡好一個辦公室主任所必備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素質,跟阮校長有很大的差距。我愛人,對一些問題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原來也缺少一個正確的態度。在這里,我們向方校長道歉,向孔老師道歉。孔老師說得對,對于我們來說,這確實是難得的考驗機會。我和愛人一定會珍惜機會,向阮校長學習,把方校長照顧好,讓方校長盡快康復出院。請孔老師相信我們,給我們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方圓震驚得眼珠都快掉下來。不過,不管怎么說,方圓一顆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寧欣欣說:“孔老師,我家余聿說得對。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請盡管批評。我過一會兒就準備回家,給方校長準備午飯,不知道孔老師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出來。”

  夫妻兩個這樣一說,倒是讓孔雙華有些不好意思。孔雙華說:“我剛才的話有些重,但方圓現在病成這個樣子,我確實是希望他每天能夠得到像阮少修大哥那樣的精心照顧。我沒有別的要求,你們能像阮少修校長、張巧大嫂那樣,我就放心了。”

  余聿說:“孔老師,我知道我做得跟阮校長差距很大,寧欣欣跟阮大嫂差距也不小,但我們會努力,向阮校長一家看齊。阮校長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阮大嫂能做到的,寧欣欣也一定能做到。欣欣,你說是不是?”寧欣欣說:“是呢!”說著,還拿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瞥方圓,看方圓的反應。

  方圓這一回是切膚感受到權力所帶來的潛在影響力是多么的巨大。像寧欣欣這樣高傲的強勢的女教師,原本以為是肯定會怒而反駁孔雙華,但沒有想到,轉眼之間就成為了權力陰影下的奴隸,向不是權力中心但是權力波可以影響到的孔雙華示軟妥協。方圓忽然覺得,自己直接出面敲打余聿和寧欣欣,可能比孔雙華批評,更重;讓孔雙華出面,比自己出面更好些。方圓說:“雙華,余聿一直在努力,寧老師的認識也在轉變,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做得更好!”孔雙華看看方圓,說:“既然方圓都說了,你們能行,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余聿說:“謝謝校長,謝謝孔老師。”寧欣欣說:“方局長,孔老師,我現在就回家準備午飯。不知道方局長想吃點什么?”

  孔雙華說:“我來說吧。燉一只小公雞,燉的時間長一點,喝湯。然后呢,清炒筍片,這個方圓喜歡吃;做條魚,方圓最喜歡吃的帶魚。其他的,你看著做一點吧。清淡可口的就好。”寧欣欣說:“好的,孔老師。”寧欣欣倒是不打怵,因為余聿給了她1000塊,自己就看著買好了。做好了,自己和兒子也能吃一點。

  寧欣欣說走就走。為了節約時間,自然是打出租車。出租車費,也要從這1000元里出。一個人的認識境界就這么高遠,就算是想讓她把目光放長遠些,恐怕也會有困難。當然,或許只有余聿最了解自己的老婆了。

  方圓打著吊瓶,專心地看著有關甌江區的資料,時不時地用筆記本電腦敲上幾句。一個有關甌江區發展的思路初步成型,雖然說離著考慮周全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今天早晨在醫院小花園里所感悟的一些思路,都已經融入到了方圓思考的方案里。甌江區要進一步發展,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充沛的特點,搞好項目建設;要充分利用農田比較豐富的特點,搞好供應市區的蔬菜種植業;要加快城市化的進程,就必須從美化環境開始,以優美的環境逐步地改變農村人變成城市人之后的習慣,改變城中村居民的習慣。同時,環境的美化也能帶來投資環境的改善,相輔相成,加快城市化的建設步伐。至于甌江區國有企業和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效益不是太好的問題,方圓暫時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這個星期五,去甌江區去調研,盡量去參加,以更好地了解甌江區的具體情況。至于星期六去延平縣,那也一定要爭取前去,不說別的,延平作為一個旅游縣,目前正在開始廣泛地招商引資,這個發展的思路是不是正確和英明,恰恰就是王國棟書記讓自己完成這個命題的意義所在。自己不是萬能的,不到一線了解一下實際情況,那更不能寫出有價值的東西。

  盛治仁接到雷恒亮打來的電話,很是吃驚;又聽說王國棟書記已經前去探望,更是吃驚。盛治仁感嘆:方圓這個小小的副處級干部,影響力是越來越大了。組織部是負責黨校工作的,自己這個部長不去,是不是不太合適呢?

  盛治仁叫過秘書:“去東醫附院。”又囑咐道:“不用打招呼,悄悄地去。”

  在車上,盛治仁給方圓打去電話:“小方,這一周又沒去上課啊?”方圓正在思考甌江區的發展問題,突然接到盛治仁的電話,心里一陣慌亂:“部長,我…”盛治仁說:“生病了,也不及時向我報告,是不是心里沒有我這個部長啊?”

  這話很重,但卻透著的是一種關心。一邊敲打,一邊關懷,駕馭下級的手法,盛治仁自然是輕車熟路。方圓說:“部長,這一次生病,很突然,知道的人不是很多,我也盡量不讓人知道,沒想到還是驚動了您。”盛治仁說:“黨校的同學都知道了吧?”盛治仁其實很想說王國棟已經知道了,但這樣的話不能直說。方圓說:“昨天要開黨校的班委會,我缺席,所以黨校培訓班班委的同學都知道了。他們昨天來看過了,市委秘書一科黃峰科長也來了。”

  點出黃峰的名字,盛治仁就心中有數了。盛治仁說:“在哪個病房?我現在過去看看你。”方圓說:“部長工作繁忙,不敢勞煩部長。謝謝部長的關心。”盛治仁說:“怎么,不歡迎我?”方圓說:“沒有,沒有。部長能來,我是熱烈歡迎的,也充滿感激,只是不敢驚動您,怕影響了您的工作。”盛治仁有些不高興:“市委王書記能來,我也能來嘛。”方圓說:“謝謝部長。”方圓把病房號告訴盛治仁,盛治仁告訴司機。

  到了東醫附院,車子剛剛停下,盛治仁沒有下車,對秘書說:“買一點營養品,買一個花籃。”秘書下車去采辦。市委5號車在醫院一角停下,看似不起眼,但早就囑咐的保安立刻報告了院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畢圣華不敢怠慢,查了一下5號車,發現竟然是市委組織部長盛治仁的車。畢圣華立刻報告院長俞子達、副書記兼副院長惠作人,并抽了個時間給衛生局局長俞思壯報告。等盛治仁的秘書把營養品和花籃買回來,俞子達、惠作人率領醫學院附屬醫院的院領導們已經在一樓大門口迎候。俞子達是正廳,盛治仁是副廳,但沒有人能夠忽視市委組織部長這樣重要的角色。

  看到大門口站著一大幫人,盛治仁心理是滿足的,但還是苦笑道:“想低調來,沒想到還是驚動了醫院的同志。”秘書說:“這是您的威望。”盛治仁說:“以后辦私事呢,不要開這5號車。”秘書說:“來看望方局長,這是代表市委組織部來看望生病的黨校學員,是再也不能公的公事呢!”

  惠作人給盛治仁開的車門。下車后,盛治仁上前幾步,緊緊握住俞子達的手:“俞院長,怎么敢驚動您?”俞子達說:“盛部長蒞臨東醫附院,這是我們的光榮,我們熱烈歡迎啊!”盛治仁說:“我呢,真不想驚動大家,所以沒打招呼。失禮了,失禮了。”俞子達說:“部長也是來看望方圓局長的吧?”盛治仁說:“是啊!方圓是怎么個情況?”俞子達說:“部長,我們邊走邊談好不好?”盛治仁說:“俞院長請。”

  大家一起上樓。俞子達說:“從檢查的情況看,方局長身體沒有什么大問題,這一次暈倒,主要還是工作壓力過大,精神壓力過大,身體積勞成疾所致。住院期間,又暈倒兩次,這第三次呢,情況有點異常,在腦部發現了一個出血點,有輕微的溢血。”

  盛治仁嚇了一跳:“腦溢血?”俞子達說:“目前溢血已止住,這少量的溢血能夠被腦組織吸收,只要不再發生新的溢血,不會留下后遺癥。因為他是在住院期間發現的新情況,救治相當及時。您知道,著名小品演員××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現在不也沒事了?這樣的情況,關鍵是要救治及時,如果晚了,溢血多了,就容易形成半身不遂或更嚴重的后果。”盛治仁停下腳步,握住俞子達的手,說:“謝謝醫院的領導和同志們。關于方圓同志的病情,不得再擴散,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也不能讓病人知道太多。”俞子達看看周圍幾個副職和辦公室主任,說:“盛部長的話,大家都聽清楚了嗎?”大家都點頭。

  方圓病房的門打開了,余聿還是有些手忙腳亂。正在床上打電腦的方圓,一眼看到了盛治仁,就準備下床。盛治仁幾步走上前,說:“小方,還掛著吊針呢!”方圓說:“部長,謝謝您。”盛治仁說:“應該的。組織部是黨員干部的娘家。娘家人來看看你,這是份內的事情。”

  俞子達、惠作人、畢圣華等人感慨:娘家人怎么沒經常來看看我們啊!

  盛治仁說:“俞院長,惠書記,各位院領導,大家先忙著。我跟方圓同志說說話。”俞子達說:“好的,盛部長。過一會兒,如果盛部長有時間,我和院里的同志向部長匯報匯報東醫附院干部隊伍建設的情況。”盛治仁本來想拒絕,但還是答應了這個雁過拔毛的請求:“好,等我跟方圓同志談完話,就來學習學習東醫附院的干部建設工作經驗。”俞子達說:“思壯局長剛才打電話來,說也要向盛部長匯報匯報工作。”盛治仁感慨:這哪里是雁過拔一根毛啊?分明是雁過把毛都拔下來呢!盛治仁說:“好吧,思壯同志就一起見見面吧。”

  盛治仁的秘書迅速地房間里的人清場。病房里,只剩下方圓與盛治仁兩個人。盛治仁說:“我剛才了解了一下病情,不算嚴重。你好好養病,黨校的事情不用擔心。把身體養好了,最重要。”方圓說:“謝謝部長的關懷。”盛治仁說:“養病,就好好養著,還在忙工作呢!”方圓說:“是作業。”盛治仁說:“哦,你在研究的什么?”方圓說:“我在查看一些甌江區的資料,對于甌江區如何實現科學發展,進行思考。”

  盛治仁吃了一驚,方圓要研究甌江區?沒聽說甌江區有人事變動?難道方圓要離開教育?自己作為組織部長,為什么一點風聲也沒聽到?盛治仁說:“是黨校的作業嗎?”方圓說:“是王書記給布置的作業。”盛治仁約摸猜出了一點什么,感慨自己真是不虛此行呢!盛治仁說:“王書記是黨校的第一領導,他的作業就是黨校的作業。不知道,這一次王書記給你布置了什么作業?”

  方圓不知道該說還是不該說,但事已至此,不說也不行了。方圓把關于瑞清市、甌江區、延平縣的三個作業題向盛治仁作了匯報。盛治仁知道,王國棟提的三個問題,正在目前三個縣區面臨的很現實很重要的問題。不過,這幾個問題似乎不應該由方圓這個教育出身的人來干,而是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工作職能。盛治仁琢磨出了三層意思:一、王國棟想調方圓到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二、王國棟想用這三個考題,考察方圓的綜合工作能力;三、王國棟想調方圓去這三個縣區之一任職。如果方圓去這三個縣區,按照現在副處的級別,任副縣長是合乎情理的,也是平職調動。從研究的三個課題內容看,都是關于經濟發展方面的,應該不是黨務工作。難道是要給方圓掛縣委常委再任副縣長?這步棋下得很隱蔽,也很有學問哪!這件事現在恐怕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不知道該不該跟宋云生提一提?

見盛治仁保持沉默,方圓不敢打擾。過了一會兒,盛治仁微笑著開了口:“小方,我要提前祝賀你呀!”方圓有些愣:“部長,什么事要祝賀我?”盛治仁說:“王書記布置的三道作業題很有深意,如果我猜得沒錯,你的工作崗位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變動。”亅

無線電子書    教育局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