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966、市長上課(一)

無線電子書    教育局長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在上周五的時候,下一周的課表就已經發到學員的手。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方圓是在星期一看到了課表,按部就班認真按照課表上課。星期三,是學校經濟教研部的老師講課。方圓一早也按照要求把教材和筆記本準備好,早早地來到教室。

  但該來的老師沒有來。在市委組織部長盛治仁、市長黨校常務副校長雷憲紅的陪同下,市長宋云生竟然來到了教室里。全體學員站起來給宋云生鼓掌。連方圓都感到意外:今天的課,難道是宋云生給大家上嗎?

  盛治仁說:“各位學員,宋市長非常關心這一期黨校培訓班,非常關心大家的成長,在百忙之來到黨校,親自給大家授課。這在東州黨校近年來第一個同時有市委書記和市長為黨校學員授課的培訓班!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市長為大家講話。”

  宋云生似乎心情不錯,神采奕奕:“同學們,以前我在當市委副書記的時候,是時常會給黨校的學員授課的。自從擔任市長以來,來黨校的次數少了,也沒有再給黨校的學員們上過課。這是我的失職,是我對大家關心不夠!在這里,我向大家致以誠摯的歉意!”

  所有學員都給宋云生鼓掌。陳劍站了起來:“市長,謝謝您能親自給我們上課。我們是有福氣的一批學員。”宋云生說:“陳劍說得太客氣了。什么叫有福氣?上一節課就有福氣了?一定要實事求是啊!”

  看起來是在批評陳劍,但臉上的笑意分明又寫著對陳劍恰到好處“馬屁”的滿意。方圓感到了人性的復雜和宋云生的表演成分。而陳劍,似乎與宋云生之間真地很默契。

  宋云生說:“我對這一期科處級干部培訓班,其實是非常關注的。在座的各位同學,都是東州市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力量,現在和未來,都將在東州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承擔更重要的職責,承擔更繁重的任務。為了能夠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東州,今天,我就不照本宣科,而是把我當市長2年來對東州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思路,與大家交流交流。我聽說,星期五,大家就要深入到國企,實地調研,理論聯系實際,這非常好,我很贊同。如果有時間的話,我陪大家走一走;如果沒有時間,那么大家的作業完成后,交給我來看。憲紅校長,你看怎么樣?”雷憲紅說:“市長日理萬機,能陪同我們的學員,我相信大家一定感激萬分;如果不能,能看看學員們的作業,這也真是我們大家的福氣呢!”宋云生說:“呵呵,那就不說多余的話,現在我就開始上課。治仁部長,你該忙你的就忙你的,不用在這里陪我。”盛治仁說:“我也要向市長學習呢!”說著,與雷憲紅一起,走到了最后的座位坐下了。

  宋云生說:“好,那我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對東州的一些感受。東州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在全國其他城市的老百姓看來,東州有幾個特點,第一是東州特別富。東州炒房團、東州炒煤團、東州找礦團,都是帶著幾百億的資金橫掃全國。但是東州真地很富嗎?東州市的gdp在全國排不進前20名,地方財政收入排不進前20名。想升格東州為副省級城市,與杭江、寧海比起來,gdp總量、財政收入等許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講,似乎真不夠格升級為副省級城市。東州真富嗎?”

  連恒波站了起來:“市長,東州市是典型的市窮民富。市政府窮,老百姓手里有錢。”宋云生說:“恒波是只看到了其一,未看到其二。東州市老百姓的人均收入,與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比起來,差距很大,與杭江比,也明顯不如。這個民富也不是真正的全民均富,而是其他城市形容東州的第二個特點,東州的老板多。用書面的語言來描述,其實可以用另外一句話來形容,叫民營企業眾多。這推動形成了一大批大老板、小老板的產生。”連恒波說:“市長看問題很全面,我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宋云生說:“恒波謙虛了。你歸納得也很好,國強民富,是我們人的奮斗目標;東州市的每一個干部都應該把市強民富作為工作奮斗的方向。在目前的情況下,優先保證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來,哪怕市里窮一點,縣區窮一點,這才是我們執政的努力方向。市窮民富,恰恰說明了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認真貫徹執政為民理念的政府。”連恒波說:“市長的教誨讓我深醒。”

  宋云生說:“全國的老百姓對東州還有一個什么評價呢?這是第三特點,就是假冒產品多。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東州的許多國民營企業可以貼牌生產幾乎所有的產品,但質量與正牌產品還有一定的差距。用知識產權的專業術語,就是盜版。”

  每一個學員都為之動容,都感到了一種慚愧。但是宋云生卻轉折了他剛才的話:“這是全國老百姓對東州的評價,作為東州市的一分子,我是不認同的。我對東州市也進行了歸納,總結了這么幾個特點:第一,東州是非常具有歷史底蘊的城市。我們的五馬街,在晉朝就已存在,陶淵明等詩人,地理學家徐霞客等,都留下過描述東州的字,而我們的雁蕩山,從古至今,留下過多少人墨客的動人詩篇?第二,東州是一座與時俱進的沿海開放城市。東州,與國家的改革開放同步深入,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第三,東州人民是非常吃苦耐勞的,這種優良的品質正是東州人民艱苦創業,涌現了大量民營企業家的重要原因。從賣紐扣,賣小商品開始,從打小工、當廚師開始,用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形成原始積累,逐步發展壯大。試問全國,還有哪個城市的人民群眾,能像東州人民這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拼搏?我一直為東州人民具備這樣的優良品質而自豪,這是東州精神啊!”

  宋云生有些動情了,似乎真地沉浸在那富有煽情力的感動之了。方圓也有些感動了,宋云生歸納的第三點,真地讓方圓非常認同。論吃苦耐勞,論艱苦創業,東州市的老百姓,還真是在全國一流。窮不可怕,就怕懶!東州的民風就是勤勞勤奮。正是這種城市的風氣,讓東州走在了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自己能夠從普通教師走到今天的這一步,又何嘗不是靠勤勞勤奮的東州精神而推動的?宋云生歸納得真好!

  本站:

  本書地址:

無線電子書    教育局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