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5章 燈下黑

無線電子書    工業之動力帝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所謂世事不如意十有,梁遠雖然決定年前把工作上的事情都拋開,可惜還沒清閑幾天就被蘇良宇揪到了南湖科技園。

  無葉電風扇已經發明了將近半年,李遠玲早就把空氣動力上的技術的難點一一解決掉了,最近這段時間都是蘇良宇帶著實驗室的部分開發人員,在研發交流電機的芯片控制系統。

  由于技術難度上的原因,最開始無葉電風扇選用的是有刷的普通直流電機做吸氣風扇的驅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項目組發現,直流電機的碳刷會掉下許多粉末樣的碳合物,殘留在無葉風扇那道狹窄的排風縫隙中,經過后世高精尖家電大潮洗禮的梁遠,當然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否定掉有刷的直流電機之后,給項目組劃了兩條道路,一個是開發具有電子換向器的無刷直流電機,一個是開發交流電機的調速系統。

  在八十年代,電機的電子調速和電子換向器在國際上也是相當前沿的學科,看著蘇良宇一副苦瓜臉,梁遠揮舞起金融的大棒,和蘇良宇許諾這兩項先不考慮控制精度,只要能把系統的框架搭起來,可靠性滿足投入商業應用的要求,開發出來產品的控制精度大約是那么回事就好,只要蘇良宇能帶人把有、無這個問題突破了,不僅明年微電子實驗室的預算會加倍,骨干人員還會在盛京獲得一套“資本主義樣式”的住房。

  蘇良宇和手下的技術閑聊時,提及過美國的城市建設、日常生活等等。國內的技術人員聽后異常羨慕,八十年代的美利堅在中國人眼里才是名副其實的人類希望,那時的美利堅還沒有搜查我們的船,炸掉我們的使館,撞掉我們的飛機,而是正和中國蹲在一條戰壕里,共同警惕著那頭看起來會隨時狂暴的北極熊。

  “小遠。那個電子換向器實驗室這邊是一點基礎都沒有,實驗室選擇了開發交流電機的調速系統,忙了好幾個月現在終于可以拿出來讓你這個大老板看看了。”蘇良宇笑著說道。

  “哦。哦,老蘇你們突破GTO技術了”梁遠一臉的難以置信。

  自從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之后,如何對交流電進行隨心所欲的控制和干預。是電氣工程師們長久以來的追求。在信息時代來臨之前,整個世界公認處于電氣時代,而電氣時代最重要的兩塊技術基石就是電力電子制造技術和隨其衍生的變流技術,如果沒有以晶閘管,電力晶體管等為代表的電力電子器件,電氣時代就會變成空中樓閣。

  而晶閘管就是電氣時代最核心、最有代表性的基礎技術之一,自從1957年世界第一只晶閘管在美國通用電氣的實驗室誕生,該器件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中,多用來作可控整流、逆變、變頻、調壓、無觸點開關等。發展到八十年代已經從初代的單向晶閘管演變得成了可關斷晶閘管。

  對于梁遠來說可關斷晶閘管,是日后鐵路機頭采用先進交——直——交傳動必須攻克的技術壁壘。只有通過以晶閘管為核心的變電整流設備,才能使源自電氣化鐵路高壓線或機頭自帶發電機的高壓、高頻交流電變成適合驅動交流電機使用的普通工頻電流。

  “這么短的時間怎么可能”蘇良宇搖了搖頭說道。

  “晶閘管是外購西德西門子的,調速的微處理器和控制程序才是我們自產的。”

  看著梁遠的表情從難以置信到有些失望,蘇良宇哈哈一笑說道:“小遠剛才說的GTO元件自產我到是很感興趣,那東西的生產線和微處理器生產線差不多。都是在晶圓上使用的離子光刻機,高精度全自動定位儀等設備生產出來的,過完年組建器件實驗室時倒是可以當作工作重點。”

  “老蘇,你們能在實驗室把GTO還原出來?”梁遠好奇的問道。

  “GTO原理和個別生產都不算難,最難的是批量生產的工藝和良品率,實驗室的小試設備只能在一片晶圓上蝕刻一個GTO器件。就算過完年中試設備都安裝調試完,也不會有批量量產的能力。”

  一片普通的四寸晶圓正常生產至少能產出30塊芯片,實驗室生產GTO芯片一片晶圓上只能生產一塊,這已經不是用奢侈能形容的了。

  梁遠聽蘇良宇說完GTO的大規模生產上的難點,卻心中一動。

  中國鐵路機車和中國航空工業屬于一個類型的難兄難弟,好比飛機上國際主流已經上超音速了我們在玩螺旋槳,別人在飛三代的F16,我們在大肆修改米格21,對于鐵路機車來說第一代電傳機車變電整流設備采用的是單陽極汞弧整流管,這東西俗稱引燃管,不僅劇毒而且可靠性還不穩定,屬于五十年代國際主流電力機頭的整流變電技術,共和國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才把采用引燃管整流的電傳機頭技術吃透,而那時國際上的電傳機頭的整流變電技術已經開始進入GTO的時代。

  改開之后鐵道部花費巨資引進了K8電力機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GTO技術攻關,隨著一系列項目的引進,直到新世紀,才在大功率晶閘管上取得了突破,而那時國際上的電傳機頭整流變電技術早已經步入了IGBT時代。

  由于鐵道部的獨特體制,GTO技術引進之后先被擴散到鐵道部下屬的十幾所科研所和大學院校之中,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變遷,鐵道部的下屬院校在九十多年代被統一劃歸到教育部,結果GTO技術在國內大學中大肆擴散。

  GTO技術對生產設備的要求并不高。在九十年代中期至新世紀之后,晶圓行業的精度要求步入了點幾幾微米甚至納米的時代,而GTO只需5微米精度的處理器生產線即可滿足最基本的生產需要,因此國內的技術人員,對掛著高科技幌子的GTO技術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研發熱情,發揮了成都飛機廠大改米格21的精神,把GTO技術從原理到工藝研究得爛熟。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搞出了無數的微創新,難以計數的科研人員通過研究GTO技術解決了職稱混到了經費。

  到了2007年前后,隨便一個相關專業研究生。都能搞出一套經過優化組合后的GTO生產工藝,伴隨著GTO技術的擴散,原來GTO生產線上昂貴的等離子離子光刻機。高精度全自動定位儀等設備,被成本相對低廉的接觸式光刻機和自動腐蝕臺代替,可以說新世紀之后,共和國的學術界一直領導著全球GTO制造工藝的飛速發展。

  雖然學術界在GTO的制造工藝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可鐵道服役中的大功率GTO整流的電傳機頭,依然高價在國外采購GTO維護件,因為沒有任何企業或部門投資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功率GTO元器件。

  當年梁遠在北車工作的哥們自嘲的說道:“真TM杯具,學術界難得說了句大實話,結果被全國人民華麗的無視了好多年。不過要是投資才是傻子呢。GTO的下一代技術IGBT在國外都快被淘汰了,誰要是為了鐵道部現役那千八百臺機頭投資七、八個億建這么一個廠子才是真心有病呢。”

  “不是說GTO和IGBT的生產線和生產工藝基本一樣么?以后可以繼續升級啊,總比南車花四、五十億引進那個IGBT生產線好啊”當年的梁遠問道。

  “嘿嘿,也就是在七點新聞里我們才是真正的進行著可持續發展,除非早生二十年。現在這東西也就是混個職稱經費罷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將來南車的那個IGBT進來了,相當一部分人還能穩妥的繼續混上二十年,去搞研發別說虧個十億八億了,就是虧個一、兩個億,你看哪個領導有這個膽子。”

  在梁遠的記憶里先進的GTO生產工藝最終還是進行了商業化。精明的江浙商人們把同樣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廉價十微米,五微米級別的國產光刻機、自動腐蝕臺等設備和GTO工藝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用千萬級別的投資,生產出了極其廉價的純國產低功率GTO器件,為國內最低檔的弱電配電柜提供電子元器件,當然也大批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

  聽說蘇良宇說完,對比印證著前世的一些記憶,梁遠對GTO產業的認識又深了一層,復制這條前世江浙商人走過道路的誘惑,裸的擺在了梁遠面前,雖然大功率GTO的生產工藝沒有得到批量生產的驗證,但單單短時間內在變電整流領域,追上國際一流水準就足以讓梁遠動心了,三年前日本搞出4000V、2000A的大功率GTO曾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轟動,目前的GTO生產技術可是貨真價實的國際前沿。

  大功率的GTO不行先生產低功率的,從民用弱電的配電系統起步也好,現在國內的工、民用建筑配電柜還在玩刀閘,鐵心變壓器,保險絲呢,這塊市場在八十年代可以說是無盡的,梁遠回憶著自己前世承包工程時,配電柜里的一系列元器件,工業上的配電柜是斷路器和變頻整流設備構成,普通民用的就只有斷路器了。

  從這個月開始,部隊那邊每月上千萬的收益就徹底沒有了,自己這些天還在冥思苦想去哪里搞錢,以自己的投資規模來說,光指望綏芬河外貿產生的現金流實在是太危險了,怎么就把上一世的老本行給忘記了呢,燈下黑果然是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注1:這貨大家自己度娘吧,這家伙是個真正的傳奇。(。。)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無線電子書    工業之動力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