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85 都是控制的范圍內

無線電子書    官界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那天,縣委書記把李副書記叫到辦公室,談了一些其他事,便問有沒有聽到有關財政局長的傳聞?李副書記沉默了一會兒,說:“傳聞倒是聽到一些,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好的。////現在是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所以,有些作法未必能得到一致的認同。”

  興寧縣的干部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沒弄清縣委書記的態度之前,他還是謹慎為妙,不偏不倚,勢中立偏好的態度。

  縣委書記笑了笑說:“看來,你是認同他的作法的。”

  “比如,放貸的作法,有人可能不認同,但不能否認,還是為財政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有沒聽說,他利用撥款的便利,謀取某些利用?”縣委書記補充了一句,“我說的是小集體的利用。”

  李副書記也笑了笑,說:“現在,各部門單位在這方面下的工夫都不少,辦公司做生意,也是在為小集體謀利益。財政局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縣委書記點點頭,又搖搖頭,說:“我不希望,興寧縣的干部隊伍中,有一睦負面的傳聞,還是希望能下去了解一下,聽聽大家對他的看法,如果,只是誤解,要盡快澄清,如果,確實有問題,絕不能姑息。”

  李副書記點點頭,說:“我這就向組織部長交代。”

  縣委書記卻說:“我希望你親自處理這件事。”

李副書記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否則,縣委書記會要你親自去處理嗎?至少,你調查的結果更具權威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盡量控制在一個小的范圍,不要搞得人心惶惶,現在,穩定為重,大家都要各顯神通,聲勢太大,反而會引起一些猜測,為制造一些混亂。()

  ——還是以財政局為重點吧?了解一下大家對他的看法,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有什么行差搭錯,別想能逃過大家的眼睛。

  離開時,李副書記還是沒能弄清縣委書記的意圖,是要把查財政局長的問題呢?還是澄清不利于他的傳聞?然而,有一點是清楚的,縣委書記很重視這項工作,不僅要他親自出馬,還擬定好了調查的路徑。

  財政局長是李副書記到來前一天接到通知的,也知道了解民意的內涵,因此,與幾位副局長逐個談話。財政局有四位副局長,三位副局長還是聽話的,什么事都向他匯報,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唯獨一位資格最老的副局長,獨往獨來,工作不請示,不匯報,還總挑他的毛病,這不行,那不行?還危言聳聽地說,如果放在以前,這種行為是貪污,那種行為是犯罪!

局長是從外單位調到財政局的,曾考慮讓那位副局長任黨組書記,雙駕齊驅,財政局還不亂了財政局搞經濟創收增加大家的獎金待遇,他更是強烈反對,要大家保持艱苦撲素的光榮傳統,要他們過清貧的  子,就是那位一直保持中立,誰也不想得罪的副局長也忍不住要他睜開雙眼看看形勢,現在,到處都在辦公司搞創收,現在最沒錢的地方反而是他們財政局了。

  最后,局長會議,以四票贊成,一票反對通過了創收了決定。

  最后,創收給大家帶來了可喜的經濟待遇。老副局長錢照領,怪話還不斷,說縣財政的錢都快成財政局這幫人的了,想批撥給誰就給誰,只要關系好,能給好處,根本不用考慮先急后緩。說縣財政的錢都可以用來開銀行了,負得起息就給,母雞生蛋,不是裝進公家的藍子,都進了私人的口袋,當然,有發獎金的,也有一部分去向不明的。

  “他就像一只老鼠屎!總有一天會搞臭我們這鍋粥。”說這話的,還是那位保持中立的副局長。

  局長說:“讓他說吧!他越說越讓人看出他的人品,如果,真是那么堅持原則,保持光榮傳統,發獎金的時候,他別簽名。”

  簽名表都在財會那里,每月歸檔,他想賴也賴不掉。

  至于那些去向不明的資金,去向也明得很,只是瞞著他,兩位忠心于他的副局長都清楚。

  還是不給了支持財政局的縣領導!

  這世道,上面沒人支持可以嗎?老副局長是看不通透,以為資格老,內行是晉升的資本,他可笑了。

  民意測評前,局長還是找老副局長談了話。與其他副局長談話都是把他們召到自己辦公室來的,唯獨親自上老副局長的門找他談。老副局長辦公室就在局辦公室隔壁,局長先進了辦公室,問老副局長在嗎?辦公室里的人都站起來,齊聲說:“在。”他才在大家的注視下敲開老副局長的門。

這很重要,至少辦公室事先通知老副局長了,他局長也親自上門跟他談了,如果,他說了什么壞話,又拿不出證據,局長完全可以反戈一擊,說他別有用心,說這些年來,自己一直“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已經仁至意盡,掀掉你這老家伙,人家也不會同測評這一  ,局副局長、各股室領導是必測的。

  這個層面,問題似乎不大,經過這幾年的經營,特別是創收效益顯著,大家精神面貌非常好,發自內心地認為,不能再走老路,更不能讓老副局長那樣的舊觀念統管全局。除了老副局長,應該沒人會提反對意見,但局長還是吩咐兩位忠心的副局長做好工作,叫他們與兩位平時跟老副局長走得近的股長談話,要他們與局黨委保持高度一致。

  此外,還要隨機抽一些科員辦事員進行測評。

  這個層面有點不好把握,特別是一些有了相當資歷,還只是科員的中老年同志,都覺得自己可以當股長,享受股長們的待遇,你局長卻不讓他們上位。遇到測評,個別聽取意見,他們還不把怨氣發泄出來?

  因此,局長又與那兩位忠心的副局長商量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可不可以組織十幾個有把握的人,接受測評?”

一位副局長說:“不太好辦,挑選的時候隨機  比較強,看到誰叫誰,特別是李副書記帶隊。”

  另一位副局長說:“而且那些有一定資歷的中老年人,更有可能被選中。”

  相信大多數人還是說好話的,但還是不想有極個別嘛,不想讓檢查組聽到任何雜音嘛。

  老副局長肯定不說好話,再有一些雜音,總會有麻煩。

  還是那位保持中立的副局長給了局長一個驚喜。

  “明天,李副書記下來前,我們可以把那些把握不大的人安排去出外勤,各辦公室里留下的都是說好話的,隨便怎么挑,都是我們控制的范圍內。”

  不住感嘆,忠心的人,關鍵的時候未必能幫自己啊!

無線電子書    官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