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第七七九章冠名贊助 書名:
這天上午,楊曉麗一上班就組織召開了一個會議。她星期天晚上就回江邊市了,一則她不想明天趕得太急,且也要先回去準備一下發言。一則她想以最佳狀況組織召開這個會議。如果,在市縣過夜再回來,誰知李向東會不會不讓她有足夠的睡眠?她可不想李向東折騰她,也不想她又受不了他誘惑,和他來一場撕殺?那樣太消耗體力和精力。
她召開的是本部會議,辦公室通知中層以上領導參加。
正副部長、各科室科長主任七八個人,已經占了本部的大多數。楊曉麗想,說是召開中層以上領導會議,倒不如直接就召開全體會議,非中層以上領導的科員辦事員也就剩那么幾個人了,讓他們也參加,反倒省了各科室科長主任回去再傳達會議精神。
她對辦公室主任說:“把其他人都叫來參加吧!我們召開全體會議,讓其他同志也聽一聽。”
于是,辦公室就留一個值班守電話的。
宣傳部總共也就十二、三人。大家圍坐在宣傳部會議室那張隋圓型會議桌前,還顯得空洞。人雖多,會議的程序卻不能減化。由一位副部長主持會議,先宣布大家這次會議的主要是討論修改補充江邊市慶典活動方案的征求意見稿,希望大家都對這個意見稿多提意見,然后,由辦公室綜合大家的意見對方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
其實,中層以上干部都知道這會議議題了,昨天,辦公室逐個通知大家時,已經說得很清楚。江邊市慶典活動方案的征求意見稿,事先也已發到大家手上,并打過招呼,這個星期要召集大家聽取修改補充意見。因此,都已有了思想準備。
主持會議的副部長話音一落,會場只靜了一片刻,也不用點名,大家就輪著發言了。這種征求意見的發言,多是由官小到官大,由資歷淺到資歷深,而且,這種發言也是最公道的,最考工夫的,因為談的都是個人的看法,先說的總比晚說的占便宜,先說的,怎么說都可以,晚說的,就要避免重復,要提出的意見也應該是前面發言的人沒有提過的意見。這種會議,誰都要發言,而且,每 一個發言都比前面的更顯難度和深度,這其實也是一種實力的展示。何況,楊曉麗又是新領導,誰都希望她能不斷加深對自己的印象,能在她心里留下一個,自己是有能力能干事的人。
當然,那些科員辦事員雖然也參加了會議,卻只是充當列席的角色,只是一邊聽著,一邊記筆記。
從楊曉麗第一次召開本部部務會議開始,她就要求每一位同志,特別是青年同志在參加會議時,要養成做筆記的習慣。這是她的精髓,也希望大家能發揚光大,盡管這個精髓是在市縣形成的。
楊曉麗發現,她到江邊市當市委常委,與市縣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在市縣,她是從最基層上來的,甚至可以說,她是憑一個女同志的特殊身份,爆冷門坐直升飛機上來的。坐在副市長的位置上,往下一看,都是熟面孔,那些局長書記們全都是老領導,心里不免有一種小字輩的感覺,布置工作時,不禁要虛心幾分,經常就會用一種商量的口吻,不敢把話說 得太硬朗。
在江邊市,她卻根本不必考慮這樣。她在江邊市的起點就是市委常委,那些常委以下的局長書記們都是她的部下,不管你資格多老多有能力。她一出現就是你們的領導,就是你們的市委常委,因此,展現的完全是一個領導者的風范,一個市委常委的風范。
然而,楊曉麗也遇到了嚴重的挑戰。
到一個新的崗位,人家往往會拿你和前任對比。最值得慶幸的是前任給你留下一個爛攤子。攤子越爛越能出成績,隨便干點什么事,把事干成了,也會比前任出色。但最不幸的是前任是一個強者。
她的前任就是這么一個人。他不僅把工作做得市委書記滿意,而且,還在少化錢,多辦事方面頗有建樹。老江就曾對楊曉麗說,希望她能比她的前任更出色!這就是要求楊曉麗不但要把工作做好,還要在少化錢的前提下,把工作做好。
她在與幾位副部長、各科室科長主任交談時,發現前 任開展工作并不是少化錢多辦事,實際上,他少化的是市財政的錢。每一年,除了一些必要規定工作需要向市財政請示撥款外,其他的資金都是他想方設法自行解決的。
宣傳部門是一個化錢的部門,只要開展工作,就少不了資金,比如,每年,元旦春節期間,你要讓老百姓過一個歡快詳和的春節,必須開展一系列文娛活動,搞得熱熱鬧鬧的,這要化錢!五一勞動節、七一建黨紀念日、十一國慶節等特殊節日,你要開展一系列紀念活動,這要化錢!還有上級要求開展“黨員干部教育活動”、“公民道德教育活動”、“未成年人教育活動”,這要化錢!要化錢的事太多了,正所謂沒錢寸步難行!
楊曉麗翻開宣傳部的帳本,發現屬市財政撥款的項目廖廖無幾,更多的資金來源是各單位的支持,包括各部委辦局,包括企事業單位,甚至于民營企業。她統計過,這些資金占了本部資金來源一半以上。也就是說,楊曉麗要按前任的步調開展工作,也要自行籌資一半以上的經費。
如果,她要超過前任,在前任的基礎上創新,那 還要籌集更多的資金。
這對楊曉麗來說,是一個新課題。
以前,在市縣當副市長的時候,她分管的都是一些市政府部門的單位,那些單位多少都有資金來源,而且,市財政支持的力度也大。比如教育局,就有市財政的撥款。這筆撥款有明文規定是硬指標,市財政一點不能少,省、地級市每年都要檢查各地方支持教育的資金情況。各學校還有收繳學費的部分留成,而且,那些擇校生的擇校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比如,人口與計劃生育局,市財政的撥款也有明文規定,也是一點也不能少的。即使是衛生局,明文規定沒那么死,但是,各醫院每年創造的效益還要上繳市財政呢!
有一點最重要的是,那時候,楊曉麗只是分管領導,錢的問題,經費的問題,都是那些局長們管的事,她領導領導就可以了,根本不必考慮這種具體問題。
在江邊市,卻不一樣,楊曉麗負責的是具體單位,且是不產經濟效益的市委部門,少一個錢都辦不成事。
這次會議輪到她做總結性的發言時,她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她說:“我們不能只考慮怎么干活,我們還要考慮經費問題。”
此話一出,大家都面面相覷。
楊曉麗說:“大家都清楚,這次活動,從主會場的布置,到各類文藝活動,到晚上的煙花晚會,以及各種宣傳費用等等,保守開支是三百萬,但是,市財政已經明確規定,只解決一半的經費,其他開支從哪里來?”
她說,第一,發動各部門單位支持。這也是以前的作法,大家都很有經驗了,我希望先起草一個部門單位名單,把哪些經濟效益好的部門單位列出來,然后,各副部長分工細化,與分管的科室一道,上門請求那些單位的支持。
她說,第二,大家要把這次慶典活動與宣傳企業結合起來,通過寇名的形式,把一些企業拉進來,既要他們贊助支持慶典活動,我們也通過活動宣傳 他們的企業。比如,煙花晚上,我們要爭取由企業冠名,由企業贊助。文藝大巡游,也要采用這種形式。只有多想辦法,我們才能少化市財政的錢,把慶典活動辦得更好。
后一種冠名拉贊助的方法,是有別于前任的作法,也是楊曉麗的借鑒時下流行的作法。因此,她說,這項工作,由我牽頭吧,辦公室配合我。
楊曉麗覺得自己已經勇挑重擔了,那些部門單位畢竟是市政府屬下的單位,他們總會給幾分薄面,只要工夫做到家,人家怎么也不會駁宣傳部的面子。因此,她讓那些副部長去負責這項工作。去企業拉冠名贊助的事,就由她來負責,畢竟,企業未必會聽那些副部長的,自己是市委常委,去辦這事,更好說話一些。
然而,楊曉麗沒想到,會場好一陣寂靜,副部長、科室科長主任們都低著頭不說話。楊曉麗意識到,他們對她的安排是有意見的。
(晚上再上傳另一個章節。這幾天,要分早晚各上傳一章節。沒辦法,全是現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