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四十五章 魏唐之盟(中)

  周瑜此言一出,頓時眾臣紛紛色變。魯肅連忙向周瑜投去眼色。周瑜卻是視若不見。座上孫權聞言勃然色變,但卻無發怒,瞇著碧眼盯著周瑜。周瑜環顧四周,見眾人神色皆變,隨即又道。

  “瑜只是就事論事。絕無藐視之意。若我等不知勢危,東吳必有滅國之禍。”

  “公瑾所言極是。孤已知矣。不知大都督可有救國之計耶?”

  忽然,孫權神色一沉,發言而問。周瑜拱手一拜,作禮回稟。

  “曹孟德與我江東乃世仇,本就勢鼎天下,如今又與西唐為盟。我等欲要與其相抗,唯有聯合益州劉皇叔,亦結為盟勢,方可保得東吳無慮。”

  孫權聽言,神色凝重,正是躊躇。就在此時,張昭急出席而道。

  “魏與吳本無仇,前因聽諸葛之說詞,致兩家連年征戰不息,生靈遭其涂炭,先主更因此而損命。依昭之見,實乃諸葛將我等東吳玩弄于鼓掌之中,尤為可恨!我東吳有長江之險,可抗百萬大軍。倘若魏唐若要進軍,必先破劉備。不若我等亦發信與魏唐兩國聯合,齊攻劉備,分其疆土。如此一來三國鼎立,曹操勢大,文翰必定俱之。到時我等卻又暗中與西唐交好,合力破曹,之后再與西唐決一雌雄,如此方為上策!!”

  張昭此計一出,周瑜臉色大變,手指張昭,忿然大喝。

  “張子布你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大丈夫生于天地間,當以忠孝為立身之本。曹老賊昔年射殺先主,魏與吳勢如水火,我等臣子無不望能早破中原,誅殺曹老賊為先主,焉有聯合之理!!?你既為吳臣,當誓共戮之,方為臣之道也!!”

  “大都督此言差矣。張公身為宰相,功德無量,深受百姓擁戴,近年江東全賴張公盡心處事,日夜不休,方得以如今盛況。大都督焉可如此呵斥功臣。豈不讓人心寒!?”

  顧雍眼色清澈,與周瑜怒目相對。周瑜亦知話中有過,但卻是氣在心頭,冷哼一聲,甩袖喝道。

  “張公確有功勞,但其適才聯曹之言,卻是萬般不是。倘若先主九泉之下得知,豈能瞑目!?”

  “大都督但且息怒。先主之仇,固然不可忘之。但如今時勢所逼,張公之計確是精妙。若以為之,吳王當可克成帝業。聯曹亦不過權宜之計,大都督當以大局為重!!”

  顧雍字字錚錚,直視周瑜。就在此時,黃蓋、程普、韓當等老將紛紛忿然出席,各個都火冒三丈,齊聲喝道。

  “我東吳與曹魏有著血海深仇,焉能諂媚于仇敵。我等寧死亦絕不聯曹!!!”

  顧雍一聽,臉色一變。張昭壓住火氣,瞪眼吹胡子地喝道。

  “你等,不知局勢,但憑血氣之勇,遲早釀成大禍!!”

  黃蓋聽之,虎目一瞪,厲聲喝道。

  “張子布你給我住嘴,若無我等將士舍生忘死,為國征戰,攻伐疆土。你如何得在江東位登宰相!!”

  “你!!!匹夫不相與謀!!!氣煞我也!!”

  張昭被黃蓋這一怒喝,氣得一陣血氣翻騰。程普隨之又道。

  程普此言一出,殿內不少老將紛紛附和。顧雍見殿內大多將士,皆極力反對與魏唐聯合之事,無奈長嘆,不再多言。張昭獨力與眾將爭執,最后竟是氣得昏厥過去。孫權見狀,連忙傳召太醫,又命人將張昭扶入后殿醫治。眾人一陣慌亂,半響太醫趕至,告之眾人,張昭年紀已老,加之近年為國事過度操勞,因而身體過虛。須靜養百日,方可無虞。絕不可再有怒氣沖激。周瑜、黃蓋等人一聽,頓時色變,皆露出幾分愧色。孫權面色黑沉,遂遣送將張昭送回宰相府去靜養。眾人隨后亦被孫權遣散。

  當夜,孫權正于御書房內。只見孫權大發雷霆,打砸器具,從仆見之無不心畏。孫權一邊發泄心中怨氣,心里一邊回想著今日之事。原本孫權聽張昭之計甚好,有意依從,但心里卻唯恐遭周瑜、黃蓋等人竭力反對。哪知,果如他之所料。周瑜、黃蓋等人不但出言反駁,更怒叱張昭,竟將張昭這個東吳宰相氣得昏厥。簡直就是目中無人,無法無天,將他這個吳王視于無物!

  就在此時,忽有護士在外通報,言呂蒙、甘寧兩位虎賁上將前來拜見。孫權聽言,神色一定,壓下怒火,便命呂蒙、甘寧來見。少頃,呂蒙、甘寧齊齊走入,見御書房內一片狼藉。甘寧嗤笑一聲,甚是放縱,拜禮畢,與孫權說道。

  “吳王若是不喜,寧只需精兵三百,便可將周公瑾還有那一群老匹夫一一擒來,任憑吳王處置。”

  孫權一聽,碧目中頓時閃爍著陣陣殺氣。呂蒙見了,虎目一瞪,連忙向甘寧呵斥道。

  “甘將軍不可造次,大都督與諸位老將皆是東吳重臣,如今天下局勢不穩,吳王正需用人之時,豈可因一時之怒,而罔顧大局!?”

  呂蒙雖是在呵斥甘寧,但其實卻是說與孫權來聽。甘寧心里明亮,也不發怒,便就向呂蒙賠罪。孫權面色一沉,躊躇一陣,方才說道。

  “子明所言是理。周公瑾乃孤東吳大都督,軍望極高,各位老將亦是功績卓著,不可輕動。只是這些人今日大殿之下,竟將孤之宰相生生氣得昏厥,視孤于無物。若非念在眾人昔日功績,必加以重罰,以泄孤心頭之恨!!!!”

  呂蒙聞言,連忙勸道。

  “大王息怒。竟然聯合魏唐之事,軍中大多將士不愿,不如便依從大都督所言,與益州劉備聯合。劉備雖是勢弱,但卻有諸葛孔明這經世之才輔佐左右,更有潘、張、太史等絕世悍將為之羽翼,再有西川、荊襄之地。倘若我等東吳與之同盟,亦足可抵抗魏唐兩國。”

  孫權聽了,眉頭一縱,細想一陣,亦覺當下與劉備聯盟,乃是趨勢。起碼如此一來,東吳上下自會齊心協力,無后顧之憂。隨后,孫權與呂蒙、甘寧商議一陣后,便是做下決議。

  次日,孫權大會東吳文武于殿,宣詔欲與劉備聯合之事。周瑜聞言大喜,竭力應和。黃蓋、程普等老將亦無異議。隨后,周瑜又與黃蓋、程普等人出席為張昭之事,拜禮賠罪。孫權卻不發怒,反而笑容可掬,隨意地喝叱數句,然后又教眾人待張昭病好,再一一前往賠罪。眾人領命,紛紛歸位。孫權遂又教太常諸葛瑾為使,即日前往西川,說與聯合之事。諸葛瑾領命,當日收拾行裝,便是入川趕往成都去見劉備。

  卻說劉備自平定西川,安民已定,大賞三軍,人心大悅。近年諸葛亮、法正、黃權等人,日夜無休,穩固內政,西川故漸有復蘇之跡。劉備又教各地官員大開糧庫,資與百姓。因而其仁德之名,傳遍西川,百姓無不稱贊。

  同時荊州有馬良、蒯氏兄弟等俊才坐鎮內局,荊州之地亦重復昔日繁盛。荊襄之民,幸得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幸近年稻米早熟,凡遇差徭,爭先早辦。因此荊襄、西川兩地,皆是一片樂聲。與此同時,潘鳳在荊州又征集萬余新兵,荊州軍擴張四萬之眾,潘鳳親自,以備戰事。而在西川,諸葛亮在各地征集新兵三萬,川軍共有六萬。諸葛亮教張飛、太史慈、華雄等將,日夜勤練兵馬。諸將無有怠慢,兼之諸葛亮不時勘察,賞罰有道。因而川軍頗為精銳。

  時年,文翰與孫權稱王之事,紛紛傳入川地。劉備聞之大驚,后更聽說布于中原、西北的細作連連來報,魏唐兩國同盟。劉備聽后,甚是慌亂,急召麾下一眾文武于州衙內議事。劉備臉色沉著,梟目盡是憂色,凝聲而道。

  “文不凡與孫仲謀紛紛稱王,如今漢室皇威盡失,更勝于昔年十常侍、董卓之亂。近月聽聞,文不凡更與曹老賊結為同盟,私定平分天下。倘若如此,魏唐兩國勢必先來伐我,如今時勢危急,不知諸公可有計策?“

  張飛一瞪環眼,怒氣沖沖地咆聲喝道。

  “文不凡和孫仲謀何許人也,亦敢稱王耶!?文不凡更是不知廉恥,竟與曹操那竊國之賊狼狽為奸,欲要平分天下。哥哥不必多慮,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荊州自有二哥把守,抵抗曹魏。倘若文不凡敢出兵來犯川地,弟我愿領兵馬,與唐軍決一死戰,至死方休!!”

  張飛那雷公般的嗓子喊起,震得整座殿堂都在搖晃。法正聞言,急出席而道。

  “魏唐兩國勢大,倘若果真合力來攻,我等孤掌難鳴,必敗無疑。依某之見,當應聯合東吳,與之相抗,方為上策。”

  法正此言一落,張飛立即瞪著環眼喝道。

  “不可!!那孫仲謀自立為吳王,無視朝廷,實乃賊也。我兄乃漢室宗親,豈可與賊同謀!!?”

  法正一聽,欲言又止。劉備礙著仁義之名,雖有隨法正之計,但卻不好明言。劉備遂急把目光投向諸葛亮。諸葛亮竟是在閉目養神,傍若無人。劉備見之,張口問道。

  “依孔明之見,我當如何?”

無線電子書    寒士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