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7章 攘外安內

無線電子書    隋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377章攘外安內隋末  個名名富旨官慌忙從門下省領了皇帝的旨意出宮,往所有的京都五品以上官員處傳旨。//

  大業十一年三月的京都,天空依然陰沉。

  坊市街道上還有不少地方積水沒有退去,但是那些騎著馬的武將、坐著馬車的大臣,還有不少品職并不高的閑官,坐著老黃牛車,騎著毛驢不一而足,拼命的往宮中趕去。今日此旨已經是午后,根本不是朝會的時間,而且居然既不是望日也不是朔日,更不是什么隆重的大典祭祀之日,皇帝卻突然召集所有大臣入宮朝會,沒有人敢怠慢。

  ““丁,丁,丁!”幾道銅鐘敲響,一隊隊的文臣武將魚貫進入太極大殿,按昭殿中監安排的位置站好。

  一聲悠揚的鼓樂聲中,楊廣頭戴紫金冠,身服廣袖兗龍袍,面色嚴肅的在一眾內侍禁衛的拱衛之下進入太極大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楊廣雙手虛扶,道“諸愛卿平身!”“謝百歲!”眾臣行禮后按品級高低跪坐殿中,每個人都已經偷偷的打量到,皇帝今天的表情并不好,這說明今天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皇帝楊廣一開口就嚇了許多臣子一跳。

  “就在昨日,東郡瓦崗的一伙盜匪,已經在席卷了大半個東郡之后,擄獲錢糧人口無數,更是裹挾了十萬百姓為匪。于昨日,突襲了滎陽險要關口金堤雄關。在關內賊人的里應外合之下,他們已經攻破了金堤關,目前這伙賊人已經攻入了滎陽郡內,正于各縣四處燒殺劫掠。”民部尚書裴蘊舉笏,殿中監執笏向他一點。

  得到許可后,裴蘊持笏出列“陛下,滎陽與東都一山相隔,且滎陽內有鞏縣洛口倉,乃是東都日常糧食供應來源,一旦有失,東都勢必會造成東都人心動蕩,甚至會引發恐慌,到時很有可能會引起民眾搶購,而不法商人更會趁機囤積居奇,如此一來,更會引來動亂。陛下,朝廷當早做決斷,派出大軍征剿,以撫平東都百姓之心。”“司馬德堪,你來給眾卿解說一下這瓦崗盜匪的情況!”楊廣指著司馬德堪道。

  “是,陛下。”司馬德堪長身而起,先向楊廣行了一禮,然后道“瓦崗原本乃是東郡滑縣最南部的一片草澤之地,那里因靠近黃河,多有泛濫,所以到處都是沙地草澤蘆葦,周邊上百里都無人煙。

  大業七年,東郡法曹翟讓因包庇賊人判死罪,等候押入京都處決。結果卻被獄卒放走,他逃入晃崗,聚集了一伙賊人為匪,劫掠附近,自號瓦崗寨。”

  “后來東郡地方豪強單通、徐世績二人又都加入瓦崗,轉而專門劫掠運河上的往來商旅船只。在大業八年、九年,曾經被同南討捕大使張須陀率軍征剿,兩年間戰斗三十余陣,三十余陣皆敗于張大將軍之手,勢力大削。然自張大將軍入遼之后,這伙賊人死灰復燃,反而越做越強。就在數月前,被朝廷追捕的陳克復正是被翟讓之女所救,帶回瓦崗。”

  “自陳克復上瓦崗后,據查得知,他隱藏身份加入瓦崗為十六當家。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瓦崗突然和附近的四家山寨合并,而且是曾經與楊玄感一起作亂的原蒲山郡公李密也入了瓦崗,為十五當家。正是在陳克復、李密二人入瓦崗后,瓦崗不到一個月內就攻破了大半個東郡,并迅速的聚兵十萬。且趁機一舉攻破金堤險關,殺入了滎陽郡內。”眾臣子一聽陳克復、李密與這些盜匪勾結在一起,都大感驚訝。

  而瓦崗軍這樣的一支盜匪,曾經三十余戰皆敗于朝廷大軍手中,如今卻能在短短的時間內一舉壯大到十萬人,且先破東郡,再破滎陽,諸人都不怎么覺得奇怪了。陳克復是什么人?號稱戰神,而李密是什么人?那是楊玄感當初的謀主,李密三策,那可是曾經讓皇帝都嚇得從遼東星夜撤軍回中原的人。

  站在下面的宇文化及一聽陳克復的名字,已經怒從心來。他本在朝廷平遼的軍中,不過他本來正好回京都辦事,卻不成想,剛趕回京都,得到的卻是自己滿門被陳克復給滅了的消息。當時就一口血吐了出來,大罵陳克復忘恩負義。一直以來,宇文化及一直覺得陳克復能有今日,都是靠著宇文家的幫助扶持才能發達。

  也不向殿中監請示,宇文化及直接出列道“陛下,瓦崗盜匪不過是一群泥腿子出身,不足為懼。但是如果瓦崗真的被陳克復收聚,那么再加上李密,這就絕對是一個禍害。陳克復早就心情不軌之心,早在各地布下許多先手。要不然也不可能他大鬧東都之后,我們卻依然找不到亂黨的蹤影。所以臣以為,如果不馬上以雷霆之勢、犁庭掃xué,那么拖的越久,到時陳克復利用這支盜匪對朝廷造成的破壞也就越大。臣請領兵征討瓦崗賊軍!”

  楊廣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宇文化及,在他的印象中,宇文化及不過是一個紈绔子弟,根本沒什么本事。但是剛才的那番話,卻讓他對他刮目想看。宇文家這次許國公府被血洗,一次死了三百多人。可以說是對宇文閥的一個重大打擊,特別是失去了宇文述和宇文家數十位子弟后,宇文家在楊廣的眼中已經不具備多少威脅。

  相反之,失去了家族上層十幾位核心人物的宇文家,主干已倒,但枝葉尚存。當初他對于宇文述老狐貍多有顧忌防備,有心用陳克復和李淵打擊宇文閥和裴蘊。可如今,陳克復已反,宇文閥又突然失去了當家的那些人,反而又讓李家和裴家兩家繼續坐大,根本沒有實現他幾大閥相互制約的策略。

  沉吟了一會后,楊廣道“宇文愛卿忠心為國,其心可嘉。不過雖然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朕對愛卿奪情起復。但如今宇文家遭此大劫,還須妥善料理后事。傳朕旨意,贈宇文述司徒,綴國朝三日以示哀悼。另以宇文化及繼承許國公爵位,并加封左翊衛大將軍,加參掌朝政銜!”

  這旨意一出,連宇文化及都站在那里愣了一下。宇文家之前一直被楊廣打壓,他是知道的。甚至如果沒有他們把陳克復逼反,宇文家和裴家說不定都已經完蛋了。而雖然因陳克復反而暫時沒事,但是如今宇文家的柱石他老爹死了,族中多位叔伯也一起死了,所以在他看來,宇文閥今后的日子那是會相當難過的,可沒有想到,現在皇帝居然會是這么一個結果。

  不但賞他父親三公位下葬,而且不僅讓他繼承了許國公的爵位,而且還將他父親原本已經被錄奪了的左翊衛大將軍職又給了他,這讓他一時真是受寵若驚,驚喜交加。心道老爺子死的也值了,活著受皇帝猜忌,一死卻反而讓宇文家又活了過來。

  裴蘊冷冷的站在那里看著宇文化及對著楊廣三拜九叩頭的謝恩,心里卻是說不出的復雜。以他對楊廣的熟悉了解,他只是在腦中轉了轉,就明白了楊廣這旨意的背后深意。說白了,如今的宇文閥已經從過去的猛虎變成了獵狗。由宇文化及當家的宇文閥勢力仍在,但卻已經不再讓楊廣感到威脅,所以楊廣反而將這條獵狗又牽了回來,用來對付現在朝中最盛的李閥和裴閥。對于這樣的結果,他也沒什么可說的。只是在心中暗自慶幸上次沒有死于京都動亂,要不然說不定今日殿中,他的一個兒子也要被楊廣這樣對待了。

  封賞了宇文化及后,楊廣掃視眾臣一眼,不怒自威。

  “傳朕旨意,立即調左武候大將軍屈突通為河南十二郡討捕大使,兼滎陽郡通守。武衛將軍屈突蓋為虎賁郎將兼東郡通守,虎牙郎將張公瑾、宋老生、阿史那大奈等各將,即刻領兵八萬,兵發滎陽,剿滅瓦崗盜匪!”

  這五員戰將都屬于關隴軍事集團出身,不過很早就是屬于楊廣這一派系。現在他的山東江淮一帶的兵馬大都抽調去打遼東,河北中原一帶的兵馬又都去了北平。而山西、河東、關隴的兵馬更是正在訓練,

  準備征戰東突厥。所以此時算來算去,除了東都的禁衛大軍,楊廣也只好將幾位關隴出身,又正好在東都附近剿匪的大將調去打瓦崗。

  長安曾經有句話,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斗蔥,不逢屈突通。講的就是這屈突通哥倆。屈突通兩兄弟為官正直,剛正不阿,自家出身也夠硬,所以為官向來不買權貴的面子。在長安時贏得了很多人的稱贊,兼之原先長值關隴,根本不會和陳克復、李密等人有什么利益糾葛,所以楊廣干脆調來這兩兄弟。又調來了張公瑾、宋婁生、

  阿史那大奈三員猛將,指在馬到或成,一舉蕩平瓦崗軍。

  攘外必先安內,不管化要先打陳克復還是先打始畢可汗,近在眼皮底下的瓦崗軍也是他必定要先一步剪滅的對象。

閱覽你所愛愛閱覽

無線電子書    隋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