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0章 皇帝傻了

無線電子書    隋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大業天子開始了泄憤般的瘋狂報復!

  征遼前軍先鋒將軍王仁恭,兩次征討高麗都立有軍功,就因為侄子王仲伯參與叛亂,被免官除爵:文士王胄、虞綽曾是大業天子為藩王時的舊臣,在楊廣當了皇帝后又成為親信,時時與之吟詩唱和,就因為平時與楊玄感交善,一并被流放徙邊,兩人逃亡后分別被執處死:司農卿趙元淑在楊玄感起兵之前私自放毒了自遼東潛逃南歸的楊玄感之弟楊玄縱,楊廣親臨審訊,將其斬首并籍沒其家:秦王楊浩也因為楊玄感曾打算立其為君,坐以諸侯交通內臣罪廢黜。

  對反叛分子的處理更加血腥!

  大將軍李子雄、蒲山郡公李密、楊積善、王仲伯、韋福嗣等人被俘后押往高陽,除李密半途逃走外,均被用對付“兇逆之徒”的重法處死。方法是將罪囚人等綁在囚格上,用車輪套于犯人頸上,先讓文武九品以上官員持弓引箭而射,萬箭穿身后再加以車裂五馬分尸,最后則焚尸揚灰令其尸骨無存。至于已經死了的楊玄感,除了所有的兄弟都被株連殺害之外,其死后還被陳尸三日,然后被剁成肉醬焚而揚之。

  一邊清算楊玄感一黨,楊廣一邊又調派朝中的兩員大將,兩個姓氏十分好見的大將。一個是姓吐萬的吐萬緒,和一個姓魚的魚俱羅。

  兩人雖然同欄算不是名槽,卻都是一等一的猛將,基本上就是史萬歲二代。

  特別是魚俱羅,身長八尺,臂力絕人,聲氣雄壯,言聞數百步。

  經常帶領幾個人“快馬奔襲,瞠目大呼,所當皆披靡:出左入右,往返若飛”!

  這兩人都是勇猛絕倫型的人物,但是兩個人都有一個致使的硬傷,那就是出身不好。吐萬緒沉浮數十載,就沒有跟對一個好上司,大將軍宇文苞、漢王楊諒、楚國公楊素,這一個個上司全都是楊廣的死仇。

  而魚俱羅也差不多,因打仗勇猛,一直就是楚國公楊素手下的大將。這次楊玄感起兵叛亂,這兩人因在邊關,躲過了這一劫。楊廣一道圣旨,令兩人統率大軍,火速前去平定敢于稱帝的江淮劉士元等人。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本就因接連的營建東都,修大運河,東征高句麗而開始民不聊生的天下,又因為楊廣的兇猛的剿匪,搞的天下皆兵,一路路的大軍四處征討。

  除了少數的兵馬是府兵精銳,其余大部份都已經是各地征募之兵,更多的時候,這些剿匪的官兵反而成了土匪。

  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楊廣的嚴酷策略,終于開始拉開了隋末大亂世的序幕。

  高陽郡高陽城中,皇帝的臨時行宮之內,此時君臣共聚一堂。

  “納言,如今天下盜賊群起,你可良策?”

  楊廣頭戴紫金冠,端坐龍座之上。自遼東回來之后,他已經越見憔悴,才四十多萬的人,卻已經兩鬢霜白,整個臉色更是蒼白陰暗。

  如今天下,他越是殺的狠,可是造反的人卻是越多,好像整個天下的人都在和他對著勁的干。到這個時候,他已經感到一陣精疲力盡,再也不復當初繼位之初的雄心勃發了,剩下的只有說不出的無力感。

  納言蘇威,那是大隋朝真正的不倒翁,當年還是高頰為百官之首時,他就已經是他的助手,身為尚書左仆射,為宰相。歷任楊廣父子兩任皇帝,被罷官幾次,可是這老小子最后都又重新坐上了宰相之位。

  不過在被貶為平民幾次之后,這老頭也聰明了。從此不敢直言進諫,遇事多承望風旨。在以后,隋末,反賊宇文化及弒煬帝,以蘇威為光祿大夫。化及敗,蘇威降李密:李密敗,蘇威又歸王世充。世充稱帝,署蘇威為太師。可以說這老頭是一個最沒節操的人,屬于典型的墻頭草。

  聽到楊廣指名道姓的點到他,他站在那里吱唔了半天,也不知道是突然良心發現了,還是覺得隋朝要是滅亡了,他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他居然頭一次的沒有再說套話了,而是認真的對著楊廣行禮后道“陛下,如今天下盜賊蜂起,此時正需要陛下坐鎮京城。不管是南下東都,還是西進長安,只要午陛下還師京城,再用剿撫并用之策,則盜匪指日可平。”,

“如今河北、山東兩地盜匪最為嚴重,陛下可下旨免去兩地錢糧賦稅三年,再下旨各地糧倉開倉振災,并下旨只要各地盜匪回鄉登記耕種,過去的罪責不再追究。那么,這些盜匪必然一朝瓦解。而且…而且  楊廣一雙眼睛緊緊的瞇著,他剛才不過是隨意一問,也不指望從這個只知道奉承望風的老頭說出什么辦法來。可沒有想到,這老頭今天居然一反常態,說一說二還說三了。看著他那支支唔唔的樣子,他道是想知道,他還能說出個什么所以然來。

  蘇威彎著腰,一張臉此時也已經憋紅了,心里卻是充滿了后悔。

  怎么他就沒有忍住呢,楊廣是什么人他是早清楚的,順他的晶,逆他者就是亡。

  雖然他和宇文述、裴蘊、裴世矩、虞世基這四個皇帝最親近的大臣,被人合稱五貴,但是他自己最清楚,五個人當中,自己不過是一個提線木偶。雖然掛著宰相的名頭,可實際上皇帝楊廣不過是看他什么事情都不反對,一味的順從皇帝的意愿。

  “怎么,你不是有很多話要說嘛,怎么說到一半卻不說了?”楊廣淡淡的話里,卻透露出無盡的威嚴,特別是最近,朝中一眾大臣在見過了楊廣處罰叛亂的昔日同僚后,每個人對于楊廣都已經有了一種深深的恐懼。

  蘇威被嚇的跪倒在大廳上,顫抖著道“而且,而且只要陛下詔告天下,從此停止大型工程徭役。并且停止征遼,不再征募將士攻打高句麗,那么,天下百姓必定額手稱贊。如此休養生息幾年,那我大隋必然再次進入如先皇開皇之治的盛世!”

  聽完蘇威的話,楊廣的一張臉己經完全的黑了下來。雖然么威的話很在理,他也清楚,如果那樣做的話,說不定大隋眼下的紛亂用不了幾年就能全部解決。

  但是如此一來,就等于他楊廣向天下所有人承認,大業以來,他的所做所為都是錯的。這樣的結果他如果肯接受。自負到了他的這個程度,他已經不再肯相信自己的錯誤了。哪怕明知是錯,他也要一錯到底。

  看著伏在殿中的蘇威楊廣瞳孔放大了一下。看來這個他本來早已經成為了一個應聲蟲的宰相,并不如他想的那么簡單。想到這里,他的眼神瞇了起來一直在關注著這一切的裴蘊兩人嘴角都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他們知道,每次只要皇帝一瞇眼,那就是皇帝大怒的前兆。

  蘇威是納言,這是一個位高權重的職位,裴蘊和裴世矩兩人雖然一直婁皇帝親近可是本身的官職并不高。這個時候,他們都有了想取蘇威而代之的想法。畢竟坐上那個位置那他們就是宰相了。

  一名內侍走進大殿,在殿中監的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聽完后殿中監馬上對楊廣一低首,大聲道“陛下,通事舍人黃英已經從遼東回來了,正在殿外候見。”一聽到派往遼東傳旨的通事舍人黃英正在外面,楊廣一下子將蘇威的事情扔在了一邊,站起身來道“快傳進來,快!”和遼東已經失去了兩個多月的聯系,楊廣太想知道遼東的情況了。

  對于如星星一般崛起的年輕將軍陳克復,他的心里充滿了期待。這位自己一手提撥起來的年青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知道這次留守遼東是不是又給他帶來了好消息。

  通事舍人在遼東宣示了皇帝的旨意后,只待了兩天,就又帶著陳克復等人送上的幾大車奇珍異寶匆匆的趕回了中原。除了他趕回來外,同行而來的還有陳克復帳下的大將陳青。

  “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黃英一路疾行,為的就是能早點將遼東的捷報告訴皇帝。他知道,這樣的好消息,說不定到時他也能沾上一點光,撈個封賞什么的。

  “快說,遼東如今是什么情況?陳克復他現在在何處?一切可都安好?”“陛下,大捷,天矢的大捷啊!”黃英滿臉喜,激動的對楊廣大聲道。

  上到皇帝,下到百官,都對黃英如此大聲的報捷有些驚訝。陳克復不過是帶著萬人留守遼東,這大捷從何而來?,

  “捷從何來?可是陳克復拿下了遼東城?”楊廣也有些激動的問道,在他看來,當初他撤兵時,遼東城已經打的差不多了,城中的守軍也都被消耗一空,如果陳克復趁機拿下,也大有可能。

  “陛下,不止拿下了遼東城!臣當日得陛下之令,一路馬不停蹄趕到遼東之時,已經是八月尾了。一到遼東城,正好遼國公帥兵回遼東城。1小臣才得知,陳大將軍不但拿下了遼東城,而且還在一個月之內,和高句麗人接連大戰數場,連勝數場!”楊廣激動的已經坐不住了,起身站在那里問道“快將詳細情況說與朕知道!”黃英指著他身旁的陳青道“陛下,這位是陳大將軍帳下大將陳青,遼國公在遼東的英雄事跡不如交由陳將軍來說更為合適。”

  楊廣高興的道“好,給這位勇士賜坐墊。”

  陳青還是頭一次進皇帝的金鑒殿、直接面對皇帝。心里也是充滿了緊張,一開口時還有些結巴。不過一說起他們在遼東的戰績,卻是越說越流暢,甚至說到后面,已經忍不住的站了起來,指手劃腳,連揮帶比。陳克復在遼東的所做所為,本就驚險和充滿了起伏,這個時候,在陳青的嘴中,卻已經變成了一個傳奇故事一樣。

  殿中監禮官不時的向陳青打眼色,示意他殿中失禮。不過這個時候講的興起的陳青哪還記得這些,就是滿朝的大臣和皇帝楊廣都已經完全覺醉在了他的敘述當中,對于失禮與否根本不在意了。

  夜奪遼東城、整編民壯、引蛇出洞、關門打狗、主動出擊、金山伏擊、挾大勝之勢,順利蕩平遼河一線一百余大小遼人山城。擊敗遼人兵馬七萬余,俘虜遼人士兵百姓四十余萬,糧草器械數以百萬計。

  這樣的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可以說是驚落了所有人一地的下巴,特別是裴蘊和裴世矩兩人,就跟大鼻天的看到了鬼一樣。

  陳克復留在遼東的時候是什么情況?那是只帶了一萬騎兵,和四十萬民夫工匠累鼻的。可是結果呢,他們不但沒有等來陳克復兵敗身死的消息,也沒有等到陳克復被遼人大軍圍困城中的消息。反而等來了這么一個消息,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可是這樣的消息他們絕對相信是真的,這不光光是陳克復送回來的消息,這還有剛剛派去遼東城回來的通事舍人黃英。沒有人敢說謊,因為那是欺君之罪。

  陳青手舞足蹈的講了半天之后,費了半天的口水,終于將遼東這一個多月以來的詳細情況都說明了。不過也有很多地方并沒說,比如遼東城如今積聚的一千多萬石的糧食,各種堆滿了遼東城的鎧甲器械,近十萬匹的戰馬。這些地方,陳青都是很含糊的一帶而過,只說繳獲很多,逾百萬計。

  朝中的大臣和皇帝們要理解成一百多萬也行,理解成幾百萬也行,當然事實上是一千多萬。而和契丹族及韓鞠人的戰爭也沒有說,只是簡單的提到在攻打扶余的時候,契丹和韓鞠有出兵幫助。

  不過就算如此,楊廣也是有些不敢置信的道“這么說,陳破軍留守遼東,不但拿下了遼東,守住了新城,還已經將整個遼水一線的遼人兵馬都給擊敗?遼河一線的上百座大小山城都已經攻破拿下?遼河一線四十多萬的遼人百姓都已經被俘虜?甚至還奪得了數以百萬計的錢糧器械?”

無線電子書    隋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