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更,求推薦,求訂閱(末日仙愿)!
“香水”在北美上映之后,除了之前在戛納、多倫多已經寫過評論的媒體之外,一共有十九家媒體撰寫了評論,累積起來使得“香水”的專業評論總數達到了驚人的五十七家。
在這五十七家的評論之中,二十九家媒體給予好評,其中滿分達到了十四家的驚人數字;二十八家媒體給予差評,給出零分這樣極端分數的媒體也達到了十一家。如此局面實在是對比太過強烈,最終“香水”在媒體綜合評分滿分一百分中,顫顫巍巍地來到了七十二分,這實在是一個讓人意外的結果。
七十二分,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其實總體來說,給予好評的媒體還是占據上風,因為好評的分數比較好,差評的分數也沒有太離譜,使得綜合分數才能超過七十分(西游世界里的道士)。這也再次證明了,所謂的爭議,只是圍繞道德標準展開而已,對于電影本身的質量,卻是從來沒有人表示質疑的。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七十二分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重要信息。仔細翻閱一下包括“首映”在內的五十七家媒體評論,所有人都沒有提到一點:關于埃文貝爾的改編是否成功!當初斯坦利庫布里克可是親口承認,“香水”就是一部不可能完成改編的作品,這也成為埃文貝爾投入拍攝時最大的看點之一,所有人都希望看到埃文貝爾制作出來的成品,究竟能否改編成功。但是現在“香水”公映了。對于這個話題,反而銷聲匿跡,沒有任何的評論了。這實在是太過稀奇了。
其實反過來說,那就是不管好評還是差評,這五十七家媒體都認可了一個事實:埃文貝爾的改編是成功的!即使是原著小說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都承認了這一點。
埃文貝爾將“香水”小說之中的故事、角色。包括爭議,都原汁原味地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呈現了出來,這也是“香水”電影承受著如此巨大爭議的根本原因——原著小說本就是在爭議之中誕生并且成就經典的作品。
所以,所有評論都集中于電影在道德方面的爭議,卻忽略了“改編”這個重要的焦點,從這件事來說,埃文貝爾已經取得了成功。
嚴格說來,去翻閱那五十七篇評論。其實還是可以找到這樣信息的,許多評論對于埃文貝爾對氣味世界的塑造都是認可的,對于主角心理轉變的勾勒更是堪稱神來之筆。威廉伍德就在“娛樂周刊”的評論里感嘆過,“埃文對于心理學研究的描寫,精彩得讓人目瞪口呆”。
另外,“香水”在專業評論的待遇延續到觀眾身上,引發爭議依舊。但是整體評論走勢卻在往高處走,爛番茄新鮮度居然突破了百分之八十,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十二。如果仔細閱讀一下投票的評論,就可以發現,原著小說的忠實讀者對于埃文貝爾的改編都給出了至高的評價(獄炎)。其中滿分更是出現了刷屏現象。
雖然電影在道德標準之中來來回回,但是觀眾對于電影精彩程度的認可卻顯然超出了影評人們的預期。最重要的是,這是一部改編作品,改編成功就贏得了原著小說讀者們的歡心了。
在IMDB的即時評分中,“香水”一度沖到了九分的高度,成功躋身IMDB排行榜的前二十名,但很快就滑落了下來,最終在八分的位置停留了下來,這使得“香水”在爭議之中前行,居然躋身到了IMDB兩百五十名的行列,在第兩百四十八名上停留了下來。伴隨著電影的上映,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是,“香水”的排名居然在緩慢攀升中,這就說明了,之后看過電影之后為電影打分的觀眾們都給予了高分。
撇開這一切的一切,關于“法語”這個關鍵點,媒體和觀眾給予的關注都出乎意料得低,似乎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對于這一點,“紐約時報”的尼爾達西有專門寫了一篇稿子進行分析,“‘香水’選擇了法語來做對白,這對于票房的打擊是毋庸置疑的,這對于觀眾的積極性是一大打擊,美國市場的觀眾們已經習慣了走進電影院,看到英語對白的電影,而不需要盯著字幕,聽著莫名其妙的外語來觀賞電影。這種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對于‘香水’在票房上的成績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阻礙。看看影史上非英語電影在美國市場的表現就知道了。
但是,‘香水’這部電影擁有其他非英語電影都所不具有的優勢,那就是埃文貝爾。埃文貝爾在美國市場的號召力無疑是巨大的,甚至讓人懷疑,即使他出演一部外星文的電影,都會有大批觀眾心甘情愿走進電影院去觀賞一番。埃文貝爾這個名字就和作品質量直接畫上了等號,這使得觀眾們省去了站在看板前挑選電影的過程,這也使得觀眾們內心對于外語的排斥感在降低,甚至為了內心的好奇——埃文為什么會選擇拍攝一部法語電影——而走進電影院。
這一種號召力,是任何一部非英語電影都沒有的。非英語電影之所以在美國市場不夠強勢,語言是首要因素,演員沒有票房號召力也是重要原因(造化神途)。但現在,‘香水’顯然可以避開這一點。除了埃文貝爾,達斯汀霍夫曼和艾倫里克曼兩位老戲骨的保證,足以讓人們對電影充滿信心。
那么,埃文貝爾又到底為了什么而堅持使用法語拍攝了這一部電影呢?答案只有一個:電影的質量。
‘香水’是一部德國小說,但講述的卻是法國發生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法國,在那時,法語才是法國境內最合適最高貴的語言,看著一群法國人說英語或者德語,這顯然是與原著小說相悖的。相反,用法語將十八世紀的巴黎的原汁原味呈現出來,讓電影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魅力。
埃文貝爾的這種堅持投射在電影里,就讓人們清楚看到了法國大革.命之前巴黎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的繁華景象,那種隱藏在歡歌熱舞之下的惡臭也越發鮮明起來。這對于整部電影主題的升華,是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法語不應該是‘香水’的劣勢,相反應該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優勢。因為它能夠將巴黎的繁華、優雅、華貴淋漓盡致地襯托出來,從而將主角格雷諾耶身上背負的游離于世界之外的孤立感顯示出來。埃文貝爾花了如此大的筆墨將格雷諾耶塑造起來,如果格雷諾耶說的是英語,那么勢必就是失敗,而正是因為埃文貝爾對于電影質量的如此追求,才使得電影在每一個細節都達到了完美。”
尼爾達西的評論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代表影評人的看法。畢竟,任何一部電影選擇使用什么語言,這都是與電影主題相對應的,這就好像“耶穌受難記”還使用了拉丁語、希伯來語、亞拉姆語進行拍攝是一個道理。“耶穌受難記”對于語言的堅持,雖然遭受到了嚴厲的批評,但卻受到了觀眾的追捧,三億七千萬美元的票房實在是讓人汗顏。不過“耶穌受難記”因為其投資是純正美國血統的關系,所以一般在統計時都沒有歸納到外語電影的行列之中。
當然,正如“香水”這部電影本身引起的爭議一般,對于使用法語這件事進行批判的媒體也有不少,顯然對于埃文貝爾如此裝逼的行為很是不滿(妖尾之無名的死神)。
不過,無論評論如何說,法語對白這件事真正影響到的,還是觀眾,只要觀眾能夠像對“耶穌受難記”一樣買賬,那么使用什么語言都不是問題。
從爛番茄網和IMDB的觀眾回饋來看,對于法語提出異議的觀眾比想象中少了許多,諸如“法語不如英語容易理解,影響了觀影進程”的評論有一些,但不是主流;而表示贊同的大多都是原著忠實愛好者,“法語將原著小說里的世界完美呈現了出來,絕對堪稱是神來一筆”,這樣的贊譽在視線之內并不在少數。
相反,針對“法語”這個問題的中立立場卻是數不勝數,“能夠契合主題才是最重要的,使用哪種語言不是重點”的言論占據了主流,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觀眾的理性,畢竟語言本身是沒有錯的,電影才是應該討論的核心。像“美麗人生”、“天使愛美麗”這樣的電影,作品出色并不會因為他們并不使用英語而打折扣,對于觀影效果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盡管法語對白引發的爭論比想象中少了許多,但是法語對白真正影響的不是觀眾評論,而是觀眾走進電影院的沖動,這才是桎梏票房的核心原因。還好,在這個問題上,無論是戛納最佳導演還是多倫多的好評,亦或者是埃文貝爾,都可以成為觀眾進入電影院的理由。
所以,伯納德艾辛格之前的擔心——使用法語對白而導致電影的推廣變得困難重重,如今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反而很有可能成為一大看點:最原汁原味的“香水”。
在這種情況下,“香水”作為一部法語電影,開始了自己在美國電影市場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