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23章 連蒙帶騙外加綁票

無線電子書    海上馬車夫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海上馬車夫正文  海上馬車夫正文。

今日第二更  神武元年三月十七日,歐洲大西洋島國英格蘭王國迎來了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數以萬計的英國人涌到樸茨茅斯海軍造船廠,和那里的中國人一起,觀看鎮遠號一等風帆戰列艦的下水儀式。

  船塢軌道上,鎮遠號戰列艦好像是一個出嫁的姑娘一樣,帶著一朵巨大的紅花,船體上下被各種彩帶環繞著,隨著海風而飄揚。

  今天是鎮遠號戰列艦的下水儀式,此時此刻,來自太平洋艦隊的一百三十三名軍官身穿中華帝國海軍白色軍官常禮服,頭戴大蓋帽,腳踏皮靴,白手套,腰配軍刀,成方隊站在戰艦前甲板上。

  鎮遠號戰列艦配八百名官兵,其他六百六十六水兵穿著整齊的白色海軍水兵服,頭戴燕尾帽,成跨立姿勢圍在戰艦四周,從高高的戰艦上面俯視著下面的人們。

  跟隨楊塵一起來的共計一千六百三十二名官兵,剩下的八百三十二名官兵是等著接受定遠號戰列艦的。因此他們現在只能穿著禮服,在下面和其他人一起仰視著上面的戰友們,雙眼充滿了羨慕,心中卻期盼著定遠號戰列艦早日下水。

  英王查理一世難得一見的來到了樸茨茅斯,因為他心情很好,成功的鎮壓了蘇格蘭老百姓叛亂。雖然他的坐艦海上主權號還沒有完工,他有些嫉妒楊塵他們竟然可以先得到鎮遠號。但是想到鎮遠號戰列艦在裝飾上面遠遠不如海上主權號戰列艦的時候,他的心情立刻陰轉晴了。

  當初為了節省造艦費用,以及提前完工鎮遠號,鄧浩楠放棄了對鎮遠號的精雕細刻。這些精雕細刻在鄧浩楠看來都是華而不實的,畢竟鎮遠號戰列艦是用來戰斗的,搞那么多雕刻費錢不說,一旦打壞了分外的心疼。

  此時鎮遠號戰列艦樸樸實實的外表,但是那個人敢小看她的戰斗力?裝備一百門各式火炮,放眼整個歐洲也是超一流的戰艦。

  上午九點,英王啰嗦完之后,鎮遠號戰列艦已經被推至軌道邊緣了。

  這時,鎮遠號的斜桅轉動到正面,頭上放下一跟長長的繩子。英國船廠工人將埋在軌道下的一瓶葡萄酒挖了出來,然后綁在繩子上,交到楊塵手里。

  經過對方的解釋,楊塵才知道,原來這是英國人的造船規矩。在建造一艘戰艦的時候,便在戰艦軌道出海處埋下一瓶葡萄酒。這瓶酒是改建鋪設龍骨的第一天剛剛出廠的,埋在下面直到這艘戰艦建成下水的那一天再拿出來,然后綁到繩子上,接管該艦的人用這瓶酒來祭奠神靈,保佑該艦平平安安。

  楊塵拿在手中,感到壓力巨升,但愿鎮遠號能夠平平安安。

  “歲歲平安”

  隨著楊塵一聲大喝,猛地使力將酒瓶送出。只見酒瓶在繩子的牽引下,順著楊塵推力的方向砸向鎮遠號戰列艦的艦首。

砰地一聲  酒瓶撞碎在艦首船殼上,旋即周圍的人們轟然大喝,掌聲四起。

  隨著人們的掌聲,鎮遠號戰列艦受到酒瓶的撞擊后,沿著軌道緩緩滑向海面。很快,艦尾先入海中,然后慢慢的艦首也安全的進入大海。在慣性的牽引下,鎮遠號戰列艦在船塢外的海面上行駛了一百多米遠后,慢慢停在了海面上。

下水成功雷動的掌聲再度響起  這時,英國方面正式將鎮遠號戰列艦交接給楊塵。本來還需要再測試幾個月再交給楊塵的,但經過楊塵的要求,測試工作由中方人員自己完成。不過,楊塵測試的時間內,如果發生什么質量不合格問題,將全部由英國方面承擔。

  看著中華帝國海軍官兵們的威武之姿,英國人上下都為之羨慕。這對大多數英國人來說,還是第一次見到東方神秘帝國的人。在英國人乃至整個歐洲的大多數人眼中,中華帝國都是一等一的強國,就算這個國家跑到歐洲來建造戰艦和學習造船技術,都沒有打消他們的這種潛意識,反而因此他們認為這個神秘的國家敢于取長補短更加值得敬佩。

  查理一世問向旁邊的海軍大臣布萊克,“我怎么感覺他們的海軍怎么看怎么順眼舒服,且有氣勢。可是又說不出跟我們的海軍到底哪里不同”

  布萊克同樣有這種感覺,但是他比查理一世可是看得深得多,一下子就發現了不同。

  “陛下”布萊克整理了一下詞語,回答道:“他們的海軍士兵都是職業的而我們的海軍只有軍官是職業化的同時,您看到他們時會感覺比我們的海軍強,但是您并沒有見到過他們在海戰中的表現,因此卻說不出來為什么”

  查理一世點點頭,布萊克繼續說道:“這就是因為他們的水兵職業化,且水兵也穿著制式軍服,統一有序,給人不怒自威的感覺。”

  查理一世這時才明白,為何他會產生這種想法了。

  “我就說嘛大英帝國的海軍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因此我們的海軍官兵應該比他們的海軍官兵有威勢才對原來只是因為衣著的關系”

  布萊克說道:“但是微臣還是人為他們的官兵素質很高,或許是因為軍裝的緣故。陛下,微臣建議帝國海軍水兵從此也配發制式軍裝,省的讓人嘲笑海軍是乞丐隊”

  查理一世點點頭,道:“可以你著手安排吧不過配發軍服需要水手們自己掏腰包”

  布萊克差點兒暈過去,暗道查理一世太過小氣。不過,為了增加海軍威勢,布萊克還是決定給水兵配發軍服。

  布萊克雖然看出了一些差距,但是還沒有看到本質。中華帝國的海軍是職業化的,但英國海軍除了軍官領取國家俸祿之外,其他水兵都是民間招募來的,薪水幾乎沒有,都屬于打醬油的。不打仗的時候,軍艦根本無法開動,因為水兵們都跑出去干別的工作去了。這也是為何第二次英荷戰爭中,英國海軍輕易遭到荷蘭海軍的偷襲,損失慘重的一個主要原因。

  楊塵接收了鎮遠號戰列艦后,立即著手進行海試,擁有一百門火炮,長達七十米的巨型戰艦行駛在英吉利海峽的海面上,威風凜凜。

  鎮遠號設計最大速度十節,但是在海試的時候,全速風下竟然跑出了十一節的最高速度,著實讓全艦官兵高興了一陣子。

  或許這是因為中華帝國的“節速”跟英國的“節速”有些誤差吧也或者是新戰艦剛剛使用的緣故,用一段時間速度自然就慢了。

  戰艦整體結構測試一切都正常,除了戰艦比太平洋艦隊使用的巡航艦大了數倍,桅桿高,艦體長之外,其他一切都正常。當然,英國人造的鎮遠號像只肥胖的毛毛蟲,艦首非常圓,大肚子翩翩,不像帝國的那樣底尖上闊。

  雖然戰艦形狀有些差異,但是官兵們還是很快適應了她,除了視覺效果改變之外,操作上并無問題。

  然而,當官兵們測試火炮的時候卻是有些不適應。原來鎮遠號使用的是英國海軍制式艦炮。英國人的艦炮和太平洋艦隊使用的戰神火炮差異很大。

  英國人的艦炮多是青銅鑄造的前裝式滑膛炮,屁股很大,炮管很短,射程超過五百米就基本上沒有威力了。原因是英國海軍規定艦炮在三百米內開火,因此艦炮的設計也相應的調整,為了不浪費炮彈和火藥,因此艦炮鑄造時就縮小炮管長度,變成了短粗的棒槌狀。

  而帝國官兵們一直操練的是仿造自葡萄牙人的佛郎機火炮,屬于后裝式滑膛炮。且炮管長,開炮距離進入八百米內便有人員殺傷力,五百米內更是可以有效損傷敵艦艦體了。

  同時,英國人開炮結束無法馬上發射第二炮,必須先得清理炮膛。而太平洋艦隊官兵之前使用的戰神火炮沒有這個限制,只需要更換子銃便可以實現連續射擊了。

  這種改變使得官兵們不得不學習英國人的開炮方式。好在,英國人對此還是很給面子的。英國海軍大臣應楊塵的要求,從英國海軍當中選出了一些優秀的炮手、水手和軍官到鎮遠號上幫忙。

  由于英國人好面子,挑選的都是十分出類拔萃的官兵前來當教習,目的就是不能讓中國海軍官兵們小看了他們。這樣一來,官兵們從英國海軍那里學到了很多精湛的技術。交流中,英官們紛紛鼓吹當年他們是如何如何的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從交談當中,這些英國人很快就泄露了一些英國海軍的機密,更讓中華帝國的官兵們對英國海軍進一步了解,知己知彼。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很快楊塵率領的海軍官兵們便學會并掌握了英國海軍的操炮和駕船技術。隨著不斷的賄賂和吹捧,英官們甚至把他們的戰術動作等也私下教受,使得楊塵等官兵們對英國海軍的戰術情況了如指掌。

  很快,到了五月,定遠號戰列艦在法國森納澤爾海軍造船廠成功下水。楊塵率領另外八百三十二名官兵接收了該艦。同樣,楊塵也采取自行海試。但這次楊塵有了在英國人那里得到的經驗,同樣請了一些法國海軍軍官幫忙擋教練。

  法國人并沒有英國人那樣崇拜東方,畢竟法國在東方的利益太低。但是法國人也不想得罪東方的超級大國,因此對楊塵他們很是照顧,只要不是機密的事情,便會相告。

  法國人的戰術思想跟英國人不同。英國人喜歡在浪峰時候開炮射擊,而法國人喜歡在浪谷的時候開炮射擊。英國人不在乎上風向,不論敵人在前面還是后面他們都會戰斗。而法國人在乎上風向,因為法國人心疼戰艦,占據上風向的話,打不過可以隨時跑路。

  嚴格的說,兩國的海軍思想很是不同,主要都是由于兩國的海軍戰艦導致。正如鄧浩楠所說的那樣,英國人的戰艦造的沒有法國人的結實,這點楊塵在定遠號上看的一清二楚。定遠號戰列艦和鎮遠號戰列艦配置基本一樣,但是定遠號戰列艦建造時間比鎮遠號長了半年,都是高規格建造的戰艦,長了半年時間不是法國人偷懶,而是法國人很注重每個細節,將戰艦盡可能的往結實里造。

  楊塵檢查對比完兩艘戰列艦之后,認為如果定遠號和鎮遠號對射的話,在同等火力下,鎮遠號將先被擊沉。

  當然,更大的特色是法國人造的定遠號戰列艦上,配置的艦炮雖然也是前裝滑膛炮,但是法國人使用的是鐵炮,可以看出法國人在冶鐵水平上面不比中華帝國差,處于歐洲領先地位。

  定遠號比鎮遠號快,在法國人的精心打造下,定遠號戰列艦在全速風下,最大試航速度達到了十二節,比預想中快了一節多。定遠號的巡航速度要比鎮遠號快,因為法國人建造的戰艦艦身長,腦袋不像英國人造的那么圓,而且都使用先進的十字平衡舵技術,而英國人一直信賴他們的一字大長舵。

  雙方相比較而已都互有優劣,鄧浩楠之所以在兩國都建造戰列艦,并派遣工匠學習造艦技術,主要就是想要融合英法兩國的技術。因為他們兩國的造艦技術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歐洲主流造艦技術。鄧浩楠將他們的技術拿回國,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融合到自己國家現有的造艦技術里。

  試航時間很快過去了,兩個月后,經過嚴格檢查,定遠號也沒有出現質量問題。于是兩艘戰艦再度開回船塢,經過兩國船工們進行最后校驗一番,然后于一個禮拜后正式交付給中華帝國海軍。

  至此,定鎮二艦全部完成交接。

  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貿易,李德早在一個月前就將全部貨物銷售一空。經過這一趟歐洲貿易,太平洋貿易公司凈賺兩億一千三百萬銀元。其中李德拿出一千三百萬銀元用來采購歐洲貨物,準備運回亞東再大賺一筆,其他的則全部融化成金磚和銀磚帶回國。

  采購的貨物有歐洲各國的特產,甚至包括歐洲的動物,活生生的裝載籠子里送上船。不過,這些動物只能有一小部分成功活到目的地。大多數都無法適應遠距離航行而死亡。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動物被船員們宰了吃肉,這是非常普遍的。

  歐洲此時的科學發展的很快,比鄧浩楠預想中的要快得多。李德知道鄧浩楠的愛好,每次回國,李德必須投其所好,給鄧浩楠帶回去一大堆洋玩意兒。

  這次李德抵達歐洲,鄧浩楠特意囑托他多采辦一些歐洲的科研探索工具盒器材,最好多多拐些科學家回國。

  李德在歐洲的時候,科學界最轟動的話題莫過于可可西里的天文學家祖奇和巴托里使用大型望遠鏡測到木星表面條紋,并繪制了木星圖。

  李德認為鄧浩楠應該對天文感興趣,畢竟當了皇帝了,觀星是必須的。此時正直神圣羅馬帝國的開普勒去世,他的全部科研成果和儀器,包括他研制的天文望遠鏡等天文計算儀器全部被李德購買。

  而李德擔心鄧浩楠不會使用這些器材,因此花錢高價聘請了祖奇和巴托里。祖奇單身一個倒是很樂意去中國,但巴托里不干,他有家人。沒辦法,李德只好先綁票了他的家人,然后巴托里只好氣呼呼的跟著李德走了。

  被綁票的歐洲科學家不少,除了李德干的之外,就是楊塵了。不過楊塵顯然比李德心細,李德只綁票科學家和學者本人,而楊塵則把被綁票的科學家和學者們的家人,連帶著他們的所有著作和試驗工具,甚至他們家的寵物也一并帶走。

  這樣一來,這些科學家和學者們即使被綁票到中國,也能和家人在一起,很快就會淡定。

  李德知道鄧浩楠想要的東西,無非就是歐洲的科技知識水平。而到目前為止,中華帝國的學者們翻譯的西方著作只是西方傳教士帶到中國的,知識面有限。為此,李德出錢,楊塵出面,各國的圖書館沒少逛,各種書籍購買了上百萬本,有的甚至是某國的小說,但由于楊塵派出的人不認識,也一并買了回來。這些書籍基本上囊括了歐洲兩百年來的人文地理和科技工業知識,足足花了近千萬銀元,裝滿了整整兩艘貨船。

  一切準備就緒,太平洋貿易公司歐洲商船隊告別歐洲返航回中國。

  商隊去時七十艘各種船只,回來時變成了一百多艘。其中增加的船只基本上都是載滿了人的客船,除了在英法兩國學習的工匠之外,還有連蒙帶騙外帶綁票的歐洲各國人才。更有一些希望前往中國經商的歐洲商人,以及到中國串門的歐洲旅客。

  船隊浩浩蕩蕩的進入大西洋,而楊塵則指揮兩艘戰列艦和二十艘護衛艦擔負起為商隊護航的任務。

本章節由16書友上傳

無線電子書    海上馬車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